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汉长安城植被研究

徐卫民 方原 历史真有趣 2022-07-20

目前1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摘     要

目的:研究汉长安城植被的生长因素、生长状况及其与民众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方法:文献资料的查阅和野外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汉长安城的植被主要有树木、竹林、草被等三大类型。其中以林木生长最为茂盛,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覆盖率也极为广大,其次竹林和草被也远较今天丰富。结论:汉长安城植被生长受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即丰富的植被一方面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有利资源,另一方面人们对植被的过度利用又使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

zhai yao


秦汉时期气候生态环境比今天相对优越。汉代长安城所在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人们采取一定的保护性措施使得这一地区的植被繁茂生长。同时长安城地区的植被为这里的人们生活提供了许多必需的材料,也促进了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人口大规模的增长和统治者的奢侈欲望对于该地区的植被也造成了严重破坏。关于秦汉时期的植被研究已发表了一些成果[1-6]。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汉代长安城为研究区域,探讨促进该地区植被生长的因素,从林木、竹林以及前人研究较少的草被植物等3方面论述了该地区植被生长情况,文章还探讨了汉代长安城植被生长与民众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一、汉长安城植被生长的有利环境因素

汉长安城位于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从地理角度看,汉长安城属于“黄壤千里,沃野弥望”的关中盆地。从大地构造角度分析,关中盆地属于鄂尔多斯台地南沿下沉地带。盆地南倚秦岭,北临黄土高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自远古时期起,渭河就自西向东穿过此盆地,渭河流域低而平坦,河槽南北两侧地形呈不对称性的阶地和台塬。经过长期的泛滥、冲积,渭河一、二级阶地形成了肥沃的渭河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汉长安城就坐落在八百里秦川上。汉长安城及周围地区之所以能生长、种植大量的林木和草被,首先与汉代这一地区良好的土壤、水资源、气候等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汉长安城处于渭河冲积平原上,土壤中含有大量矿物质成分,地力肥沃,这一点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尚书·禹贡》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当时关中属雍州,而雍州之地“厥土唯黄壤,厥田上上”,即土壤是上上等,这在九州中的土壤是最好的。在《史记·夏本纪》中,司马迁也记载雍州之地“其土黄壤,厥田上上”。《史记》还记载:“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周、秦等部落的兴起也正与此地土壤肥沃有密切关系。

关中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也非常丰富。就汉长安城而论,有“八水绕长安”的记载。八水即“渭、泾、灞、浐、潏、滈、沣、涝() 8条河流。泾水、渭水分布在汉长安城的北部,东部为灞水和浐水,西部为沣水、滈水和涝水,而分布在南部的是潏水。由于关中平原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走势,因而除了泾水、渭水外,其余六水基本上都是由南向北流,注入渭水。渭河发源于甘肃,由西向东流至陕西潼关注入黄河,东西横贯关中盆地。其南北两岸又形成了众多的、大大小小的支流,关中的河流像一条条裙带一样,缠绕在渭河的南北两岸。汉时长安城北城墙距渭河仅1.5km。泾水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在陕西高陵注入渭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灞水,发源于秦岭北麓蓝田谷。浐水源自蓝田县蓝田谷,历蓝田川北至长安城流入灞水。潏水,发源于终南山中。汉朝建城之初,主要是引用潏水向城内供水。滈水也作镐水和鄗水,在潏水之西,其上游称交水。沣水是渭水南岸、长安城西部一条最大的河流,即现在所谓的沣河。涝()水位于沣水以西,水出南山涝谷。

汉长安城不仅有丰富的河流水源,还有星罗棋布的天然、人工湖泊池沼。汉长安城宫城中比较著名的有太液池、昆明池、苍()池、唐中池。长安城附近的苑囿也有许多湖泊。汉代政府还在少府下设置专门官员“上林十池监”进行管理。此外,汉长安城附近还有滈池、滮池、影娥池、琳池、百子池、佽飞外池、鹤池、藕池、揭水陂等湖泊池陂见诸于历史文献当中。关于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湖泊的详细情况,笔者已有相关研究文章[7]

水是万物生长之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充足的自然河流及湖泊池陂水源造就了汉长安城林木、草被的繁茂生长。

汉长安城所在的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混交林。今天西安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1月平均气温为-1° - 4℃7月平均气温为24℃以上。由于几千年来,气候处在不断的变迁当中,汉代长安的气候自然与今天有所不同。根据竺可桢先生等人的研究,西汉时期气候要比现在温暖得多,“到了秦朝和前汉(公元前221—公元23)气候继续温和”[8]。王子今先生研究认为“许多资料可以表明,秦汉气候确实曾经发生相当显著的变迁,大致在两汉时期,经历了由暖而寒的历史转变”[9]。朱士光先生也认为西汉时期关中地区“气候较今温暖湿润,有类亚热带型,且较少气候异常现象”[10]。温暖的气候自然有利于汉长安城植被的生长。

二、汉长安城的植被生长状况

由于汉代长安城所处的关中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加上政府采取了一些保护性措施,西汉时期的长安城拥有比较好的自然生长和人工种植的植被资源。这些植被主要生长在宫城、苑囿、终南山和城市道路、私人庭院中。

(一)汉长安城的林木

汉代之前,关中地区就有比较丰富的林木资源。西汉时期长安城的林木依然丰富。这些树木主要分布在苑囿、终南山中,另外,在长安城内的宫城、道路以及私人住宅中也有不少的树木资源。

秦汉时期,京师最著名的皇家苑囿当属上林苑。秦代上林苑西边到沣河,南边到终南山,北起渭水,东最远至宜春苑。汉代上林苑是在秦上林苑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汉代上林苑中应当有许多遗留的天然森林。上林苑中“林麓泽薮连亘”,这些都是当时人们对自然林木的直观描述。汉武帝对上林苑进行修建时,上林苑中种植了多种名果异树。《三辅黄图》记载:“帝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异。”[11]这些名果异卉,据《西京杂记》记载有“梨十:紫梨、青梨、芳梨、大谷梨、细叶梨、缥叶梨、金叶梨、瀚海梨、东王梨、紫条梨。枣七:弱枝枣、玉门枣、棠枣、青华枣、梬枣、赤心枣、西王枣。栗四:侯栗、榛栗、瑰栗、峄阳栗。桃十:秦桃、椃桃、缃核桃、金城桃、绮叶桃、紫文桃、霜桃、胡桃、樱桃、含桃。李十五:紫李、绿李、朱李、黄李、青绮李、青房李、同心李、车下李、含枝李、金枝李、颜渊李、羌李、燕李、蛮李、侯李。柰(苹果的一种):白柰、紫柰、绿柰。查():蛮查、羌查、猴查。椑(椑柿):青椑、赤叶椑、乌椑。棠四:赤棠、白棠、青棠、沙棠。梅七:朱梅、紫叶梅、紫花梅、同心梅、丽枝梅、燕梅、猴梅。杏二:文杏、蓬莱杏。桐三:椅桐、梧桐、荆桐。林檎十株,枇杷十株,橙十株,安石榴十株,楟十株,白银树十株,黄银树十株,槐六百四十株,千年长生树十株,万年长生树十株,扶老木十株,守宫槐十株,金明树二十株,摇风树十株,鸣风树十株,琉璃树七株,池离树十株,离娄树十株,柟四株,枞七株,蜀漆树十株,栝十株,楔十株,枫四株。”[12]这里的梨十、枣七、桃十等都是指种类的多少,由此可以看出上林苑中树木数量的多少。汉赋中也有许多对上林苑林木的记载,《西京赋》中说道:“上林禁苑……林麓之饶,于何不有。木则枞栝棕楠,梓棫楩枫。嘉卉灌丛,蔚若邓林。郁蓊薆薱,橚爽橚椮”[13]。《上林赋》则描述道:“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答遝离支,罗乎后宫,列首北园。貤丘陵,下平原,扬翠叶,扤紫茎,发红华,垂朱荣……沙棠栎櫧,华枫枰栌。留落胥邪,仁频并闾。欃檀木兰,豫章女贞,长千仞,大连抱”[13]。这里的豫章、女贞是四季不落叶树木。

此外,汉武帝时期还将一些南方的荔枝、留求子、龙眼等植物种植到上林苑中。上林苑孤树池中沙洲上长有一棵煔树(杉树),杉树原是生长于南方的植物,在上林苑中出现应当也是移植的结果。为了保证这些植物的正常生长,汉代已经使用温室进行栽培。这种移植树木的试验不论结果如何,“对于正确认识各类作物的生长习性、交流作物种类、扩大栽培区域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3]。除了上林苑之外,汉代长安城还有许多苑囿,其中必然像上林苑一样也有众多的林木。长安城苑囿之中果树所结的果子,除了供给皇室享用外,还对外出售,以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苑囿之外,长安城南终南山上也生长有茂密的林木。《雍录》卷五说“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郑箋曰:‘问何有者,意以为名山高大,宜有茂木也’”[14]。《三辅黄图》记载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的夏天,“雷震南山,大木数千株,皆火燃至末”[11]。终南山上树木为自然生长,由于山势险峻,受破坏程度较小。因此山上才能够有一次烧毁大木数千株的记载。

汉代长安城内也有树木的种植生长。《三辅黄图》中说汉长安城中“树宜槐与榆,松柏茂盛焉”[11],可见城中种植有大量的松树、柏树。汉代长安的御沟,由于沟边种植有高大的杨树,又称作“杨沟”。汉代长安城中还住着许多贵族,他们修建了许多豪宅大院,其中也种植有许多树木。

汉代长安城中还有许多以树木命名的宫观仓市。这其中有五柞宫、长杨宫、葡萄宫、枍诣宫等;台观有白杨观、细柳观、柘观、青梧观等;仓、市有细柳仓、槐市等。从这些宫观仓市的命名中,我们也能够了解到汉代长安城中林木种类之多。

(二)汉长安城的竹林

西汉时期汉长安城不仅有树木资源,也有丰富的竹林资源。西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就因为关中地区“有秔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称其为“天下陆海之地”[15]

上林苑中“筿簜敷衍,编町成篁”[11],这里所述的筿是指竹箭、小竹子;簜是指大竹子。此处言竹子生长弥蔓成一片片的竹林。司马相如在对宜春宫进行描述时也说道:“观众树之塕薆兮,览竹林之榛榛”[16]。长安城附近的一般民户也种植有竹林,“源泉灌注,陂池交属,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13]。长安城附近的秦岭山脉中也生长有大片的竹林,《史记》记载秦岭山脉西端“褒斜材木竹箭之饶”[17]。东汉学者马融在《长笛赋》中说道:“惟籦笼之奇生兮。于终南之阴崖。”[13]

西汉时期汉长安城附近的竹林最为知名的要属分布在渭河南岸户县至周至一带的竹林。户县、杜陵一带竹林茂密,此地又离京城较近,人们对竹林的需求大,所以《汉书》才说“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陆海”。西汉时期也有周至芒竹的称法,杨守敬先生认为“汉诏称盩厔芒竹,盖自盩厔东连鄠、杜,皆古司竹地。”[18]周至竹圃竹林之所以生长茂密,最主要的原因应当与这里水资源丰富有关。根据《水经注》记载,芒水、就水分别经过该竹圃,而渭水也“东与芒水枝流合,水受芒水于竹圃”[18]。当然温暖湿润与土地肥沃也是不能忽视的因素。

西汉时期还有以竹命名的宫殿。《史记》记载:“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泰一如雍礼。”集解引臣瓒曰:“汉仪郊泰一畤,皇帝平旦出竹宫,东向揖日,其夕西向揖月。便用郊日,不用春秋也。”按西汉时期的泰一畤在汉代云阳甘泉,此处所说的竹宫也在甘泉。虽然这里离京师长安相距较远,但以竹命名宫殿仍反映出竹子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汉长安城的草被

西汉长安及周边地区的草本植物主要生长种植于苑囿之中,此外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也生长有大量的草本植物。以往研究中对于草被植物比较缺乏,这里单独列出。

汉赋中有不少草本植物的记载。班固《西都赋》中记载:“草则葴莎菅蒯,薇蕨荔苀。王刍、莔台,戎葵怀羊。苯尊蓬茸,弥皋被冈。”[13]葴,草名,即玉竹;莎,莎草,即香附子;菅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蒯是多年生草本,多丛生在水边;荔是指荔挺;莔是草药名。《西都赋》中还记载天子讲武射御时“乘銮舆,备法驾,帅群臣,披飞廉,入苑门。遂绕酆鄗,历上兰,六师发逐,百兽骇殚。震震爚爚,草木徒地,山渊反覆,蹂躏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13]《上林赋》中记载“亭皋千里,靡不被筑。揜以绿蕙,被以江蓠。糅以芜藨,杂以留夷;布结缕,攒戾莎;揭车衡兰,槁本射干,茈姜蘘荷,葴持若荪,鲜支黄砾,蒋苎青薠,布薓闳泽,延曼太原。”[13]留夷、揭车、射干、荪、鲜支、黄砾均是香草名,茈、姜均为草本植物。此外文献还记载上林苑中有专门生长、种植蕙草的蕙圃存在。

苜蓿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属于豆科,西汉时期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从大宛带回了紫花苜蓿的种子,开始在内地土壤肥沃地区进行种植。文献中有汉代苑囿种植苜蓿的记载:“乐游苑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苜蓿一名怀风,时人谓之光风。风在其间,常萧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12]古代把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称作连理,视为吉祥的征兆。茂陵人将苜蓿称作“连枝草”,可能也含有这样的意义。

汉代还以草本植物名称命名宫观、陂池。《西都赋》记载“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合欢增城,安处常宁。茝若椒房,披香发越,兰林蕙草,鸳鸯飞翔之列。”此处所谓的茝是一种香草,若是杜若,别称“竹叶莲”,多年生草本。蕙草也是一种香草。李善注引桓子《新论》曰:“汉宫阁名,长安有合欢殿、披香殿、鸳鸯殿、飞翔殿,余亦皆殿名。”由上可见,汉代后宫中有以茝若、兰林、蕙草等命名的宫殿。上林苑中还有积草池,“积草池中有珊瑚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条”[12]。以积草命名池陂,可见草被之丰茂。上林苑中还有一蒯池,蒯是草名,以蒯命名,可以想见此池水草的繁茂。

除了以水草命名的池陂外,其他池陂也多生长有草本植物。《西京杂记》卷一记载“太液池边皆是彫胡、紫蘀、绿节之类。菰之有米者,长安人谓为彫胡;葭蘆之未解叶者,谓之紫蘀;菰之有首者,谓之绿節”[12]。这里所说的菰是一种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葭蘆则是初生的芦苇,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由文献中的“皆”字,我们可以想象出池边草本植物的繁茂程度。《西都赋》中也写道“览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于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李善注神木灵草谓不死药也。笔者以为此处灵草是指能够越冬的一类草本植物。汉代著名的昆明池堤上也生长有繁茂的草本植物,“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茂树荫蔚,芳草被隄。兰茝发色,晔晔猗猗,若摛锦布繍,烛燿乎其陂。”[13]

西汉长安及周边地区的草本植物除了在皇家苑囿中多见以外,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也有很多。史书记载“终南山多离合草,叶似江蘺,而红绿相杂,茎皆紫色,气如蘿勒”[12]

三、汉长安城植被与民众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  

汉代长安城的植被之所以生长繁茂,除了前文所述长安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因素之外,政府制定法令、设置官吏进行保护也是重要的因素。汉代长安城繁茂的植被为民众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资源,繁茂的植被也与土壤、水资源等共同组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人们对植被的过度利用使植被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秦汉时期,人们已具有一定的保护植被意识。先秦时期的著作《商君书》中就提出“壹山林”的做法。“壹山林”虽然更多的是一种国家对资源垄断的行为,但其中也含有由国家对山林进行保护的思想。秦汉时期的《吕氏春秋》及《淮南子》等著作,也有许多关于保护植被的记载。《吕氏春秋》有“四时之禁”,指出一年四季各月关于林木砍伐的具体规定。从《睡虎地云梦秦简·田律》的记载可以看出,秦代有保护林木的法律条文。“汉承秦制”,汉代的法律是在秦律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中必然含有对植被保护的条文。汉代在上林苑、竹圃等处设置官吏也能够起到保护植被的作用。

汉代长安城植被繁茂与民众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植被资源提供了民众生活的必需品。树木是汉代建筑必不可少的材料,汉长安城有众多的宫殿观台、奢侈的贵族住宅、几十万居民的居宅,这些建筑消耗着大量的木材。这些木材中的一部分就是由长安城附近生长的林木所提供的。汉代民众饮食、取暖以及日常生活用具也消耗大量的植被资源。中国古代社会大多用木材作为生活做饭和冬季取暖的材料,“秦汉时代下层社会人们普遍以竹器作为生活用器”[1]。长安城丰富的林木、竹林正好为统治者和民众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上林苑中果树结出的果实也供给京师贵族、百姓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由于长安城的植被资源同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一样都相对比较优越,这些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比较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嘉木数度,芳草如积”的景色与“八水绕长安”相互搭配起来,使得长安城在政治、经济功能之外更充满了勃勃生机,也为汉代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创作素材。当然,我们还应当注意长安城附近的植被主要是树木、竹林,由其形成的林木业已成为汉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个人通过林木业积累一定的财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虽然汉代政府制定法令对林木等植被进行保护,但由于统治者的过度使用以及社会生产开发中采取的不当举措,长安城的植被资源也遭到了很大破坏。

同时作为政治中心的都城,势必要大量建造宫殿及离宫别馆,修建帝王陵墓,这些建筑必然带来对森林的砍伐。中国古代的宫殿均为土木结构,因此木材用量特大。同秦代一样,汉王朝统治者在长安城内外和上林苑中修建了大量的离宫别馆,必然造成对大量林木的破坏,《盐铁论·散不足》所说:“宫室之侈,林木之蠹也”正是对植被破坏的真实写照。汉代长安城林木还被用于帝王陵墓与陵邑的修建当中,这也是很大的破坏因素。

因此,我们必须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可持续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提,在当前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到对包括植被在内的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尽量避免、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高效高质地进行社会建设,遗泽后世。

参考文献:

[1]王子今.秦汉时期的关中竹林[J].农业考古,1983,(2):32-34.

[2]余华青.秦汉林业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3(4):92-99.

[3]余华青.略论秦汉时期的园圃业[J].历史研究,1983,13(3):21-32.

[4]倪根金.秦汉植树造林考述[J].中国农史,1990, 9(4):83-92.

[5]林剑鸣,余华青.秦汉社会文明[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

[6]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徐卫民.秦汉历史地理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277-281.

[8]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15-38.

[9]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历史研究,1995,(2):3-19.

[10]朱士光.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35-42.

[11]陈直.三辅黄图校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84;105;19.

[12]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52;21;50;23;24.

[13]萧统选,李善注.昭明文选[M].北京:京华出社,2000:51;219;12;483;52;20;217;22.

[14]程大昌撰,黄永年点校.雍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5]班固.汉书卷65·东方朔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2849.

[16]班固.汉书卷57·司马相如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2591.

[17]司马迁.史记卷29·河渠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1411.

[18]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该文原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微信公众号历史真有趣lszyqwx)。

作者简介

徐卫民,陕西华县人。博士,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主要从事秦汉历史和考古、历史地理、文化遗产等的研究。著有《秦都城研究》《秦公帝王陵》《秦汉历史地理研究》《秦汉都城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秦汉历史文化研究》等10多部学术专著,主编和参编著作20多部。在《光明日报》等杂志报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先后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奖4次和西安市多项奖励。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中国古都学会理事,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等。

点击标题阅读往期文章精选

中国五千年跳不出去的九大定律

【深度】关学的共同体智慧

历史的魅力何以萦绕至今

16大惊人历史真相!你绝对想不到!

他们平凡,却逆袭历史,所以千万不要看低自己

【原创】汉唐时期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原创】中国古都与中华文化关系研究

【原创】持其志,无暴其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