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西兰青少年自杀率排第一,这些暖心“死亡教育”太害人!

Monica Crimson教育咨询 NZ 2024-03-13

为什么要好好和孩子谈“死亡”

你知道吗?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新西兰,并没有看上去那样美好与平和,新西兰自杀率和青少年自杀率一直位列全球前几名:


根据2019年10月新西兰自杀死亡调查委员发布的有关新西兰亚裔自杀的报告显示:


过去10件新西兰亚裔自杀人数为10-14人,其中印度裔自杀率第一,占33%,而紧随其后的就是华裔,比例高达29%!


亚裔自杀案中,有72%发生在华人众多的奥克兰。


在41个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成员国当中,新西兰15-19岁青少年的自杀率列第一,每10万人中有15.6人自杀,相当于美国的两倍,几乎是英国的五倍。


敬畏生命,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最好方式之一!



为人父母,当我们和孩子谈论作业、兴趣班的时候,有没有仔细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除了这些涨技能的话题,还有什么更重要话题的我们需要和孩子好好谈一谈?毕竟,好的教育不仅仅限于学习,这已经是现代多数华裔家长的共识,那么除了学习,还有哪些人生重要的话题是我们必须和孩子好好交流的呢?

比如“死亡”,你已经和自己的孩子谈过了吗?是怎么谈的呢?
注:以下话题仅在教育范围内讨论(比如如何看待死亡),不涉及宗教、信仰等话题


“死亡教育”是近年来被提及越来越多的话题,很多年轻家长意识到了无论孩子的年纪大小,我们都应该让孩子多少了解一些死亡的概念了,那么,怎样的死亡教育才是比较适合的呢?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习惯遵从的是“童话教育”,习惯于将一个个问题编织成温暖的小故事,努力让孩子在温和的、美化过的故事中接受新事物,哪怕是残酷的“死亡”话题也不例外,因为我们总怕残酷的事情会给未成年的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不敢让孩子过早认知世上的不如意。

前不久,一个关于“死亡教育”的故事被无数网友追捧,很多人称自己被这个故事暖到,第一次觉得“死亡”的话题竟然也可以甜甜的、充满温柔爱意的:

我7岁那年,外公去世,93岁,无疾而终,也算是喜丧。那是我第一次面对死亡。


我并没有多悲伤,我只是开始想,死到底是什么?


于是那天晚上我问妈妈,人为什么要死呢?人死了以后去哪儿?


我妈看我笑了下,问我,你是不是爱玩滑滑梯呀?我点点头。那玩滑梯的时候,你跟其他小朋友是不是要排队?我点点头。


妈妈说:“人啊,就像坐滑梯一样,会慢慢下降,慢慢变老,等到落地,就要起身走开,不然会挡住后面的小朋友。”


“那外公去哪儿了呢?”

“外公变成小朋友重新排队去了呀!”


初看这个故事,相信你的第一感觉也是被治愈,感觉很温暖,甚至有很多新手父母表示自己也准备给孩子讲这个故事。但是仔细想想,会不会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这个故事是不是把死亡这个严肃的问题粉饰得太温和了呢?孩子的心智不比成人,很难从深刻的层面认识到“死”是永久的、不可逆的、没有后悔药的…如果把这个故事作为对孩子的“死亡教育”,孩子会不会认为死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就像外公那样重新排队,重新开始喽!

如果孩子抱着这样的想法,倘若在成长中遇到什么困难,恐怕第一个想到就是逃避,因为死了之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还会再回来;面对危险的时候,孩子可能也会觉得没啥了不起,就算淘气做了危险的事又能怎样?大不了死了再重新来……十岁以内的孩子,如果对“死”缺乏敬畏之心,很可能因为淘气把自己置身于极为危险的境地;十几岁的青少年,如果对“死”缺乏敬畏之心,很可能因为冲动做下不可挽回的错事

在没有对“死亡”有正确认知孩子的意识里,死亡或许是他们抵抗父母的手段,是逃避惩罚的方式,唯独缺少的是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死亡的逃避意识,使得我们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承担了太多不必要的恐惧,更使得我们的孩子在长大时候,失去了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


虽然近年来治愈文化非常流行,各种困苦甚至死亡都被解说成温暖的故事,但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这些“糖”并不适用于心智不够健全的孩子,甚至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误导!让生活甜一点儿本无可厚非,但一些严肃的话题,比如“生命”、“死亡”,必须要用严谨的态度去对待,这些真的“甜”不得!

为人父母,为何我们总是本能地尽办法去粉饰死亡呢?是因为我们知道“死亡”这个话题真的太让人悲伤,也太残酷了。作为家长,我们总希望尽可能保护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幼小的孩子,希望他们每天快快乐乐,不忍看他们有一点悲伤痛苦的情绪。

但是,成长本来就要通过经历各种事情、体验各种情绪,悲伤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我们心疼孩子,不忍心给孩子讲任何残酷的事实,想让孩子在我们的保护下长大,担心孩子过早知道了死亡的残忍,会陷入悲伤和难过的情绪当中。但事实上,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而往往是我们把孩子想的过于脆弱了。


应该如何和孩子谈论死亡呢?与其想尽办法粉饰,不如坦然地告诉你的孩子:死亡就是一件永久的事情,也是不可逆的事情。如果怕直截了当地说,会让孩子无法立刻接受的话,家长可以迂回一些,让孩子慢慢接受,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度美化,更不要欺骗。如果逝去的亲人、宠物原本与孩子之间存在着比较亲密的联结,那么孩子体会到痛苦,也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人性反应。作为父母,我们权利去通过自己认为的“好办法”让孩子保持“正常”,因为这种正常不管对于谁来说都太过残忍。

其实,与孩子谈论死亡,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应对未来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甚至是帮助度过人生的过渡期,比如转学、升学、考试失败,甚至是重大变故等。所以,如果孩子身边有亲人或者宠物逝去,请不要回避,而是珍惜这一个让孩子学习“死亡”意义的机会。


Youtube上有一个小女孩陪伴自家老猫临终前最后一程的视频获得超高点赞,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小姑娘自出生起就有猫咪的陪伴,虽然这只名叫Bailey猫咪看起来是小小一只,但在女孩出生的时候,它已经是个中年猫了。在女孩上幼儿园的时候,Bailey也进入了老年,终于有一天,14岁的它走到了一生的尽头。

对于小女孩来说,Bailey就是陪伴她成长的家人,他们都太多美好的回忆:一起看书、一起过生日、一起玩耍,一起胡闹。但这个陪着她多年的老朋友却要永远离开她了……

死亡是冰冷的、残酷的。Bailey要走了,永远不会再回来了。面对死亡,女孩的家人没有让孩子回避,而是在猫咪的弥留时刻,让孩子陪伴着它走到最后。临别时刻,女孩紧紧搂着猫咪,用奶音温柔地为它唱歌送别,虽然她明白Bailey的离开是永远的,但她希望在它还在世的时候感受到全家对它浓浓的爱。


如果说死亡可以被描绘成温柔的、治愈的,那么就是这个时刻吧,让孩子懂得在爱的包围中没有遗憾地走完一生是幸福的,而不是告诉孩子猫咪还会坐着滑梯再回来。

宠物死去,孩子会悲伤、会想念、会哭泣、会难以接受。但是,请给孩子一些时间,告诉他们想念的时候可以看它们的照片、视频,回忆曾经一起的快乐时光,这份感情只能放在心里了,因为死亡真的是不可逆的,不过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学会说“再见”也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相信孩子会在悲伤过后更加理解“死亡的意义”。

或许,你可以帮孩子再养一只长的很像逝去宠物的新宠物,但也请一定告诉孩子:它们只是长得像而已,是不同的个体,每个逝去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千万不要骗孩子说宠物又活过来了。让孩子明白个体的独特,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如何让孩子正确理解“死亡”?是时候和孩子好好谈一谈了。

想知道更多关于学霸的故事吗?想获得专业教育信息吗?请马上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Crimson的官方微信号。这里有新西兰本地教育资讯,英美的教育干货,IB、NCEA 、CIE、SAT 、ACT等各种考试秘籍,还有来自全世界学霸们的真实故事!


近期热门文章

收藏!新西兰学生假期最全攻略:假期活动、书单、Playground都给你总结好了!➤东西方观念的巨大分歧:优等生到底是天生的还是父母“推”出来的?➤懵了!怕受歧视亚裔父母拼全力鸡娃,但高学历的“移二代”却在西方世界吃不开?世界顶级艺术学院的新西兰华裔女孩:文化交融的移民二代身份给我独特的设计视角➤一文看懂新西兰高考:有人学它毕不了业,有人靠它考上剑桥……➤纽约富人区华裔女孩:我家有钱,但我花起来感觉不自在,因为父母这样对我说……独家!上百篇有关新西兰教育的原创文章都分类整理在这条微信里,华裔家长人手一份!➤公校、私校师生互相交换,体验完对方的生活后,发现两学校差异竟这么大……➤在新西兰给娃择校不要本末倒置!盘点华裔家庭最容易犯的错误,附“学区房”实用妙招!➤重磅!2021年新西兰最佳中学排行榜:女校、私校表现突出,东区公校再进前10!➤新西兰版“樊胜美”靠教育逆天改命,被亲哥拖后腿依然勇敢前行!从辍学打工到内阁部长的成长史!➤神仙对话!新西兰中洋两大哈佛学霸深谈一小时,涉及这些家长学生关心的话题!➤华裔女孩斩获剑桥医学院offer! 接受中国基础教育高中回新西兰,她是如何评价两国教育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