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3月2日,战争已经从实体延伸到虚拟的战场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4-08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南京会战83年回望: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会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第74军往事:血战万家岭,虎贲立威(3)》

南口会战:罗团阵地,坚如磐石!

从巴甫洛夫、加仑将军、季山嘉说起:回望北伐战争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团

历史的幸福与苦难:杂说傅山的反清复明与《丹枫阁记》行草真迹

长津湖系列参考文集:

《寒战:长津湖战役,突围前夜……》

《寒战:长津湖战役,第26军,向南突击……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激战下碣隅里》

《寒战:长津湖战役的战略得失综述》

《寒战:长津湖战役全景战事综述》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上】》,点击可阅。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下】》点击可阅。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两军必争下碣隅里

全景漫谈朝鲜战争的爆发、升级、抗美援朝的来龙去脉(连载1)

全景漫谈朝鲜战争的爆发、升级、抗美援朝的来龙去脉(连载2)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万岁军浴血白马山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由松骨峰战斗看长清之战

与八十年代告别:那个时代,记忆可真是一座好《桥》
与八十年代告别:佐罗,我们的佐罗
南京大屠杀到底有多少中国人遇难?
最新:
许昌战役与吕公良将军殉国记(上中下)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柳潭里突围战
与八十年代告别:《迟到》的故事

漫说重庆的陪都时代

你好,张之洞!


【全文约6700字,感谢朋友阅读,个人浅见,不喜勿喷】


关联俄国历史战争的系列文章: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西南派往事:从“九一八”事变到两广事变

《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2022年3月1日的俄乌战争。当以“美国Maxar科技公司最新卫星图像显示,乌克兰首都基辅附近的俄军车队有至少40多英里长”这条新闻最为热传。


2022年3月2日,国内媒体报道的乌克兰战场,消息零星,无关皮毛,波澜不惊。


显然,我们相距乌克兰确实太远了。


因此,我们很难借助这些繁杂化、碎片化、重复化的新闻,即时地看到事件的真相。


不过,我确认可以收集尽量多的新闻和资讯,借助逻辑、专业、常识予以冷静、理性的独立思考,即可稍微看清现在的俄乌战争的场景。


自2017年始,我用类似模式在公众号推演过多次国际事件,有较高准确度,相信有3年关注的朋友应该清楚往事。


然而,鉴于俄乌战争爆发头两天的两篇分析文章被毙,我再写俄乌战事就必须要尽量考虑军事与政治、外交分割的问题。否则,纵然呕心沥血也仅是竹篮打水。


可是,军事本身就是政治、外交最极端的表达形势,想要将它们完全分割,确实毫无道理。


确实左右为难。我每想行文,总是莫名顾虑,犹豫彷徨。


今天午后,又有多位好友催问我的写作近况,同时,也有几位从事军事专业朋友网络研讨看法,为此,我将继续俄乌战争写作。


作权宜考虑,我将综合国内主流媒体相关新闻评述俄乌战事,行文舍去所有的政治、外交和人物的描述,仅在纯军事角度,分析战况、推演战事。


其余关于政治、外交、人物的表述,劳驾朋友们圈取本文关键词、句,复制粘贴,自行搜索权威媒体,独立思考。


首先,我认为3月2日晚间到3月3日,可能是俄乌战争第二阶段的拐点。


《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里面,我认为2月28日俄乌和谈搁浅,俄乌可能会在短期约定进行第二次和谈。


同时,2月28日俄乌和谈也标志俄军主动发起的第一阶段攻势结束,俄乌战争转入第二阶段作战。


就此,鉴于俄国处于核威慑力量置于高度警戒状态,以及普京提出和谈三条意见高度对立乌克兰和谈意见等诸多情况,我认为,俄军处于进攻态势且占据兵力优势,势必会抢在第二次谈判之前,调整第一阶段战略,向俄乌战争的核心目标,乌克兰首都基辅、哈尔科夫等重点目标发起空前规模和烈度的攻势。


相关内容请参考《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其中,基辅必然为俄军最重点攻击目标。


3月1日,截止我上篇文章发文,俄军对基辅暂时没有采取大规模无差别攻击模式。


但是,新闻报道开始零星报道,俄军开始攻击基辅的发电厂、储油罐、天然气管道、电视台等公共基础设施,同时,俄乌谈判结束,俄军公示开放基辅至瓦西尔基夫高速公路,保证基辅军民安全、自由离开。


显然,这是俄军调整进攻基辅城区的战略,将之前的精准打击改为大规模无差别攻击模式的一个明显信号。


为此,鉴于俄国已经处在核威慑力量置于高度警戒状态的骑虎架势,俄军战略缺乏回旋空间,大概率会发起背水一战。


这次作战对俄罗斯军事和政治可能会形成极大影响,因此,俄军可能不惜尽量抽掉边界机械化兵团投入战场,同时,抽掉在巴伦支海、波罗的海战备值班的精锐苏-35、苏-30战机投入乌克兰战场。


甚至,俄军如是作战不利,可能在下一轮的攻击中,采用战略轰炸机和空投高功率真空炸弹,即“炸弹之父”。


因此,对于交战双方和多方观察者而言,基辅无疑为俄乌战争第二阶段的风暴眼。


3月1日午间,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中新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的新闻报道


美国Maxar科技公司最新卫星图像显示乌克兰首都基辅附近的俄军车队有至少40多英里长,约64.3公里


当天早些时候,Maxar还指,这支庞大的军事车队由装甲车、坦克、拖曳火炮和其他后勤车辆等组成”。


2022年3月1日的俄乌战争。当以“美国Maxar科技公司最新卫星图像显示,乌克兰首都基辅附近的俄军车队有至少40多英里长”这条新闻最为热传。


显然,这是俄军一支较具战役规模的机械化机动集群。


参考前苏军机械化部队的营级战斗群的机动及攻击的诸多展开参数计算,俄军这支部队的兵力约为25个营级合成装甲战斗群。


这个数字大致与俄军在基辅及北线战场部属的主力部队数字接近。


显然,俄军这支军队的动向极为重要。


然而,等到夜间,我依然没有得到这支俄军的动态消息。


失望间,很多网络军迷的推演文字忽然开始清醒刷网。


这些人似乎恍然惊醒,兴奋分析判断俄军神出鬼没,以次要部队、零星部队佯攻基辅、哈尔科夫等重点目标,以绝对主力进行大兵团实施大迂回,大纵深穿插,分路机动,快速推进,即将钳击、合围第聂伯河下游乌军主要兵团,完成惊天一击,终结俄乌战事。


——当然,这类网络流行文字的常用词,通常包括却不限于颇具菜市场风格的”神不知鬼不觉“、”包饺子“、”不在乎一城一地得失“、”一战封神“、”男神“等等国产网络专业军事词汇。


这些文字往往粗浅易懂,郁郁葱葱,非常容易当读者喜爱。


显然,我也被这样的推演逗笑了。


这类军迷作者,该是看多了前苏联二战电影黑白电影《南征北战》,脑子24小时全天候总装着一盘大棋的缘故吧。


装,其实真不容易。


言归正传。


正如我在前几篇文章反复强调,战争是有逻辑的,俄乌战争绝不例外。


其中,战争逻辑既有直观的打仗一定会死很多人,打仗一定会烧很多钱等等容易理解的逻辑,还有一些较为专业、小众的、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逻辑。


比如,基辅必然为俄军攻击重点,俄军必然要为此行动组织相应兵力,俄军在基辅及整个北线战场有至少35个营级战斗群,俄军在基辅外围集中其中25个营级合成装甲战斗群,俄军集中兵力大概率必然要在短期之内向基辅发起攻势等等。


然而,等到3月1日晚间,等到3月2日拂晓、现在,这部俄军几无行动,我确实等得累了。


而后,再刷新页面和新的消息,从主流媒体得知英国国防部通过伦敦路透社敲锣打鼓,正在大鸣大放声称俄军后勤方面遭到的困难,在过去24小时里,俄军向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推进几乎没有进展。


那么,这支部队就一直停在基辅外围,没有进展?


但是,3月1日,很多网络媒体加大了俄军对基辅和东线战场哈尔科夫等重点目标实施炮击的报道。


显然相比第一阶段作战,俄军攻击基辅、哈尔科夫等城市,加大使用大炮。


被乌军击毁的俄军装甲车。


不过,我看过几个约1分钟的关于俄军炮击基辅和哈尔科夫的炮击视频,就其炮击规模、烈度而言,大致为战术性炮击,对基辅和哈尔科夫无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而后,有朋友传来多篇左右伸手的纯营销文章。


其中,最典型观点,就是借80年前德军的闪电战的所向披靡,来否定俄军在俄乌战争的闪电战的一无所获。


读过我前几篇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从战争爆发初期,即认为”俄军的闪击战,机械化大纵深推进的战法看似高效,华丽,实则为80多年的老套路。与信息战、智能战比较,何止落后两步“。


用信息战、智能战去否定机械化闪电战,这个就附和逻辑。


用古德里安的机械化战争闪电战,来否定俄军在俄乌战争的机械化战争的闪电战,这个说法,作者本来就违背逻辑,或者是扯淡、或者为迎合,又或者本来就是对军事茫然。


无须解释,就科技、军事理论发展而言,以2022年的俄军和1941年的纳粹德军较量,俄军势必轻松碾压、踩踏纳粹德军。


那么,当年德军既无导弹,也无精准制导武器,何以能够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原因很简单,那时战争没有现代战争的约束,再加上纳粹德军本就几无人性,对斯拉夫人缺乏同情,毫无心理负担地投入重火力,实施大规模无差别火力攻击,以通过毁灭城市,再完成占领城市。


后来,苏军反攻柏林,同样也是用这个模式,毁灭城市,再占领城市。


而在俄乌战争,除却零星案例以外,可以参考流传网络的较多乌克兰民众徒手抵抗俄军视频,以及各国新闻报道的俄军在第一阶段战事并没有故意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等等战场情况证明,即可发现俄军在俄乌战争的军事表现确不理想,但是,俄军相比当年纳粹德军和苏军,其文明程度可谓天上地下。


平心而论,相比俄军在战争中的黯淡的主调,些在视频里乌克兰民众徒手阻挡,不断鸣笛、退却的俄军坦克、军车,反而几乎成为俄军在俄乌战争的唯一亮点。


不对徒手的民众下手,不进行无差别的攻击。


这是文明军队的底线,更是文明人的战争的底线。


怅望天下,世界上又有多少军队能够做到这点。


说到这里,即可发现,3月1日,俄军加强对基辅、哈尔科夫、苏梅等城市进行导弹和远程炮火袭击。


其中,俄军远程火力袭击主要目标位苏梅的一个军事基地,导致约70人乌军官兵阵亡,这是俄乌战争以来一次性伤亡的最高数字。


3月1日,乌军苏梅一个基地被炮击现场。


此外,俄军对基辅和哈尔科夫的非军事目标也有袭击。


但是,这两天俄军对非军事目标的火力相对稀疏,似乎也在刻意保持底线?


俄军在基辅和哈尔科夫外围应该部属有TOS-1自行火箭炮至少1-2个营,但是,目前各国新闻尚无俄军以TOS-1自行火箭炮发射高杀伤性的燃烧弹或温压弹的消息。


当然,这种情况既有俄军官兵人文素质原因,可能也为多种军事原因所致。


比如,根据机械化战争的闪击战要求,炮火准备以后,俄军必须要有足够的地面部队向城市发起进攻。


是以,我们视线就需要回到俄军部属基辅外围,延绵约64.3公里的25个营级合成装甲战斗群。


然而,今天国内主流媒体又有转发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较新消息。


消息声称,截至基辅当地时间2日早6时,俄军继续尝试从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进逼首府基辅。


其中,在东北方向,“多达17个俄军营级战斗群,不顾人员和装备损失”,继续发起攻势。在基辅以西日托米尔州,“俄军约3个营级战斗群正在活动”。


乌军表示,基辅获得了多国外援,并组建了一支国际军团,正在城市外围激战,阻挡俄军进攻。


俄军在今天的战场通报也针锋相对。


俄军再次高调宣布夺得乌克兰领空制空权,即可理解俄军很大可能已经巴伦支海、波罗的海等战区抽掉相当精锐苏-35、苏-30战机投入乌克兰战场。


同时,俄军还宣布俄军地面部队两日进攻推进约45-50公里,正在接近乌克兰首都基辅。


根据下午乌克兰参谋部发布新闻的大致标注图。


如此看来,俄军在基辅外围的延绵约64.3公里的25个营级合成装甲战斗群开始行动了。


显然,这一战场态势与早些时候网络盛传俄军已经攻入基辅,数小时占领基辅的传闻,完全不同。


正如我在《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分析,俄军自2022年2月24日,即以闪击战,机械化大纵深推进,从北方、东方和南方三个方进攻乌克兰。


其中,在北线战场,俄军即以约35个以上的营级战斗群多路穿插、分进钳击,围攻乌克兰首都基辅。


网传乌克兰人在通往哈尔科夫路上拍摄的因为缺油趴窝的俄军装甲车。


这类多路穿插,分进钳击,使得俄军装甲集群必然会在战时状态下分为突前的次要集群,及后续主力兵团。


我们前面看到的那些近乎游戏的又缺油、由缺粮,甚至还迷失方向缺失头脑被乌克兰警方活捉等等充满喜感的俄军,应该属于在第一波次突前作战,被乌军打残或者打散的次要部队。


随后而至,就是沿大路推进的俄军主力集群。


现在的俄军主力,并非战前的俄军主力,而是在2月28日俄乌谈判搁浅以后,俄军于骑虎态势下加强了包括3个炮兵旅的主力集群。


似乎俄军地面部队优势形成,基辅在劫难逃。


(长按添加关注流浪的橡树,更多精彩与友分享)


关注公众号朋友,可以长按加我微信好友。祝好冬安。

(长按关注流浪的橡树的长江杂谈公众号,更多精彩与友分享)

欢迎、希望与关注我的朋友们交流。橡树问好。


不过,如此态势下推测后期战事,必须要比较俄乌战争前期战损比较。


俄军声称,在前期战事已经摧毁乌克兰军事基础设施的1114处目标,31个指挥所和通讯中心,击毁314辆乌军坦克及其他装甲车、57台多管火箭炮、121门野战炮和迫击炮、274辆军用特种车辆。


但是,鉴于俄军欠缺对敌军伤亡进行准确评估的技术,目前俄军尚无乌军伤亡报告。


这一数字如是真实,即意味乌军起码被打掉6成以上军力,伤亡必须在2-3万人以上。


显然,鉴于俄军推进速度、乌军抵抗烈度,俄军战绩绝非这样理想。


乌军声称,在前期战事击毁俄军飞机29架、直升机29架,坦克191辆、装甲车816辆、大炮74门、防空系统5套,毙伤俄军超过5000人。


——乌军可能得到了北约的伤亡评估技术支援,因而国内媒体采用的北约国家媒体报道的俄乌战争新闻相关数据,其最初来源,即为乌军。


这一数字如是真实,即意味乌军在之前的交战中,至少打掉了俄军20个营战斗群的战力。


实际上无论主流媒体,自媒体都可以清楚看到:


俄军发起攻势,高喊乌拉,外形优美,气势如虹,非常符合网络军迷的审美标准,不过,俄军真正战果却恍若泡影。


反观乌军,却凭借外援高科技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等单兵便携武器,活跃战场,屡屡重创了俄军装甲部队。


——其中,尤其网传乌军以无人机精准打击、重创俄军机械化部队及运输车辆,俄军多次遭到乌军实施电子战压制等等战例,可见乌军作战倾向智能化、信息化作战。


乌军如此作战可谓神出鬼没,既使得俄军几无还手之力,更在混乱战场极难评估谁才是真正的对手。


因此,经过几天交战,综合战况即可发现,俄军对于这场战争的认识,确实存在三个基本欠缺:


其一,俄军对美军、北约的智能化、信息化战力评估出现失误。同时,俄军对美军、北约承诺不出兵乌克兰的理解出现失误。 


其二,俄军对乌克兰自2015年后经过北约、美国援助的新建军队战斗缺乏准确评估。同时,俄军对乌克兰人的抵抗决心缺乏认识。


其三,俄军高层极为缺乏对当代高科技战争的认识、想象,大脑迷茫,完全无法认识到这场战争的军事属性。


显然,对俄国人而言,这是一场机械化闪电战。


可是,如以站在欧盟和北约的前面的乌克兰的视角去看,即可发现:


随着多国源源不断的经济、武器、人员、技术等等外援进入乌克兰战场,已经使得这场战争属性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乌克兰军民顽强抵抗俄军进攻数小时以后,俄乌战争就绝不在是战事爆发初期的机械化闪击战与防御战。


战至3月2日,现在的俄乌战争,实则为综合了信息战、电磁战、心理战、网络战、金融战、外交战、政治战的高科技、高智慧的总体战。


显然,很少有人能够了解或者想到这点。俄军高层将领们可能也不能脱俗。


机械化闪电战纵然为刀枪分明,两军对垒,肉眼可见。


可是,随着乌军背后美国、北约、欧盟各种支持延伸战场,使得俄乌战争的主战场在现实、虚拟两大板块快速转换……


可以肯定的说,乌克兰及美国、北约、欧盟对俄国的反制和打击力量,已经非常现实地从现实世界延伸、跨越到了虚拟世界。


这些天来,是否承认这一现实,成为很多人极为纠结的问题。


如果我没有推测失误,美国、北约正是因为自信如是爆发战争,即可以将战争由实体延伸、转入虚拟,使之变为高科技总体战,才是美国、北约何以在战前屡屡表态、申明自己绝不出兵乌克兰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可以预判,俄军如要进攻基辅,就必须要先期在基辅外围的东线科泽列,西线的日托米尔、伊尔平实现机械化突破,对基辅形成事实上的合围。


而要做到这点,俄军除却常规机械化机动以外,必须要为多个方向的,长达数十公里、数公里不等的多个装甲集群纵队提供足够的防空、无人机预警。


事实上,俄军如无虚拟战场的有效对抗,仅以机械化攻势,必然难以实现其军事目标。


那么,俄军能否做到?且等明天再看吧。


我是橡树,感谢朋友三点一转。


2022年3月2日20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多谢读完三点一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