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从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眼前的麻烦说起……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11-22

 

往期索引: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10月16日)

塔山系列文集(1、2、3、4)

中国驻印军反攻密支那79年纪:从天而降的“威尼斯商人”…… 

俄乌战争观察外篇:漫说乌克兰人的“纳粹”往事

一位造就“军神”的少将:曾克林进军东北往事

俄乌战争外篇:以色列进攻加沙地区的理由……

从加沙之战,讲说中美应对中东危机的战略默契

透过俄乌战争和以色列危机,漫谈那些镀金的“道德和正义”
以色列或哈马斯,到底是“那个黑手”炸了加沙医院
俄乌战争与以色列危机综述:围困加沙和俄军十月攻势
俄乌战争与以色列危机综述:站在“泥潭”的外面观察战争
俄乌战争及以色列危机综述:从“两个鼻孔出气”,到俄军猛攻阿夫迪夫卡
俄乌战争及以色列危机综述:加沙之战,一触即发
详说四次中东战争,深度回望阿以历史的政治与仇恨
俄乌战争观察:详说俄军十月攻势与哈以战争关系
俄乌战争观察视频:最新战况和战场感知与精确打击…… 
俄乌战争观察视频:发现即毁灭,就是战场铁律……

2023年11月7日,俄乌战争态势简况图。

2023年11月7日,俄乌战争持续第622日。

受混合战争及以哈战争影响,俄乌战争态势进入空前复杂阶段。

11月6日,星期一,在基辅近郊柴基村。

一名39岁的乌克兰军官家里发生不明原因爆炸,军官当场身亡,他的13岁儿子重伤。

乌克兰内务部、警方和军方情报部门快速立案侦查,初步认定爆炸原因有二:

或是一份神秘礼物安装不明爆炸装置引发的烈性爆炸。

或者是军官在家处理手榴弹不慎引发的一场事故。

乌克兰公布了这名军官姓名,为乌军根纳季·查斯季亚科夫少校,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主要助手之一。

11月7日,扎卢日内为此发声,称查斯季亚科夫少校罹难,“对乌克兰武装部队和我个人来说,这是无法形容的痛苦和重大损失。”

扎卢日内称事件为“一份神秘礼物安装不明爆炸装置引发的烈性爆炸”。

然而,乌克兰内务部和警方等相关部门没有明确发现这起爆炸事件的暗杀企图或俄军踪迹。乌克兰内政部长伊戈尔·克里缅科公布调查结果,称查斯季亚科夫少校带了手榴弹回家,与其子误操作导致事故性爆炸。

同时,他表示调查还在进行,“敦促”媒体不要“传播非官方信息”。

暗杀?


或者事故?

扎卢日内与克里缅科的简单分歧,颇具玄机。

本文就从扎卢日内眼前遇到的诸多麻烦说起。

(本文侧重批评扎卢日内及其战略失误,会不会被挺乌读者误读而痛斥?

秉直作文,确实很难)

在国内简中网络,如要推选知名度很广的俄乌战争主角,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应该是其中一人。

俄乌战争爆发至今,国内军事博主普遍顺延《三国演义》和“横店神剧”的文化惯性,从“评书”和“影视”的视角演绎俄乌战争。

其中,少为人知的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就因为挺俄博主在战争初期集体嗨吹“胶合板元帅”,一战封神,继而,绍伊古如同马保国师傅一样,网络闻名,无人不知。

此后,随着战争胶着,乌军取得哈尔科夫反击战大捷,一些军事博主转向“挺乌”,又开始“神话”乌军司令扎卢日内、乌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等人天纵威武,算无遗策、力挽狂澜……

心意所向,都是战神。

乌克兰通报同期武器产量增加62%。扩大乌克兰自身武器产能,这是北约援助的另外一个方面。

然而,现代战争靠实力和科技说话,不是靠惊堂木说评书,那有什么战神?

其实,这类博主热炒“战神”,仅是“团队”运作,为顺应“市场需要”,在“洗稿流水线”进行照常的精彩“投喂”的作业而已。

总之,为了市场和流量,各类爽文还是竞相炒作通俗易懂的人情世故,这样就可以推动俄乌战争倾斜倒向那些俄乌军政大人物的爱恨情仇、生老病死等等逸闻传奇……

然而,真实的战争与评书、演义、电影完全无关。

从表象去看,俄乌战争确实颇有类似一战、二战等等情况。

但是,如从战争实质去看,俄乌战争无疑为人类战争史上划时代的高科技总体战。

俄乌战争的交战双方除却动员传统和常规的军事资源投入战争,更重视动员己方的高科技、政治、外交等等战争资源投入战争。

这样,受俄乌战争的现代化高科技战争性质决定,这场战争既有传统战争的军事入侵、占领、合围、近距离突击及远程火力打击等等纯粹战争内容;更有大量的智能战、信息战、电磁战、导航战等等虚拟空间战场内容;还有大量的政治、外交、网络、金融、贸易、舆论等等抽象领域的“混合战争”内容。

因此,与坊间传闻战争必须靠某位“统帅”猛拍大腿的运筹帷幄完全不同,在现代化战争中,国家及军队的决策体制,决策团队的综合智商和专业学识等等,已然成为决定战争走向的最主要因素。

无论俄军的绍伊古、格拉西莫夫,或者乌军的扎卢日内、西尔斯基,乌克兰前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等人,他们都不是“状如神仙的诸葛亮”。他们在战争中的影响和价值,也仅是通过各自阵营的决策体制表现出来。

当然,相比乌克兰的可上可下的现代体制而言,俄军高层的传统的“铁交椅”体制使然,我们能够简单理解,以年近七十的有着数十年丰富的装饰装修工程经验的绍伊古大将等人统帅俄军,俄军必然囿于老旧军事理念,战略浑浊,战力邋遢……

可见,俄军实战表现之所以蹩脚,其实毫不意外。

当然,乌军也是脱胎于苏联军队。

好在乌军大约从2015年接受欧美多国援助开始全面军改,尤其在俄乌战争期间,乌军大量接受美国及北约装备、军训和军改,又有俄军全天候“伸脸”陪练,故而乌军掌风厚重,渐成“贴牌的美军轻步兵”态势,一度打出了哈尔科夫反击战等经典战绩。

然而,乌军高层同样也是囿于苏军理念,重于形式、好大喜功,当然也就毛病诸多。

尤其,在6月开启反攻之后,乌军进展迟缓,战损过大,战绩欠佳,再加上10月突发了以哈战争搅局,使得俄乌战争及相关国际政治、外交态势也就变得更加复杂。

就此,俄军抓住战机转向攻势作战,乌军受此遏制,反攻几乎停歇。

这是乌克兰军民和欧美援乌国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战争场面。

作为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当然应该为之承担责任。

然而,综合目前战场态势及战况,扎卢日内作为乌军总司令,可能还需要为目前的乌军战略及战场局面至少承担如下三项责任:

其一、乌克兰从6月至今的反攻作战,在战略、进展等方面出现较大失误


被击毁的“豹”式坦克。乌军在扎波罗热战线发起机械化集群攻势,战损惨重,这是乌军战略重大失误。

1月7日,俄媒头版相关乌克兰军政分裂的消息。

1月7日,俄媒头版相关乌克兰军政分裂的消息。

从6月以来,乌克兰军队在反攻战略上存在明显失误。

首先,2023年6月,乌克兰军队在卡霍夫卡决堤事件之后匆忙发起大反攻,战略目标过于宏伟,整体攻势过于随机,但是战前准备并非充分,战略指向并非清晰。

参考《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在乌军反攻初期的相关文章,可以发现,乌军从卡霍夫卡溃坝之后匆忙发起全面反攻,确实出现了拉长战线、分散兵力、以及无视己方实际战力,制定好大喜功的反攻计划,尤其乌军首选进攻巴赫摩特等俄军强势方向,不惜付出极大代价正面硬钢俄军防线,因而遭到重大军事损失等等重大战略失误。

其次,乌军高层在战略部署和实战中,还忽视乌军各部装备、战训等具体区别,简单地制定作战方案,普遍将“传统”乌军与“北约军改”乌军混编使用,相互耽误、牵制,严重影响乌军战力发挥和实战表现。

至今,乌军高层同样存在如何统筹和整合乌军传统军队与“北约军改”新锐部队联合作战问题。

再次,乌军反攻在形式上过于好大喜功。

乌军多次轮换在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及外围、扎波罗热东线、扎波罗热西线及奥里西夫-罗布坦尼-托克马克凸出部发起反攻,缺乏充分考虑兵力部署和次序,兵力消耗极大。

这样,乌军最终夺得奥里西夫-罗布坦尼-托克马克凸出部优势,却又因为消耗过大,无力继续反攻托克马克-梅利托波尔及亚速海陆桥。

乌克兰军队无法在6月至今的反攻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不能依托罗布坦尼凸出部“战略高地”反攻托克马克-梅利托波尔-别尔江斯克及亚速海陆桥,实为乌军在2023年度的较大战略失误。

其二、乌军高层对现代战争的“混合战争”,战争与政治及外交关系等等,无论认识和处置,显得随意,不利乌克兰全局政略、战略

最典型案列,就是在俄乌战争局势极端复杂化的情况下,扎卢日内在11月初期接受英媒和发表《现代阵地战及其获胜方法》文章,被诸多媒体理解为俄乌“战场已经陷入僵局”,态势“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样”,乌军“不会有深远且漂亮的突破”等等。

扎卢日内还委婉将乌军反攻受挫归咎于北约战术、战训和装备援助缓慢等等。


俄乌战争陷入僵局,确有北约战术、战训和装备援助缓慢等等原因。

但是,纵观乌军6月至今的反攻作战,扎卢日内及乌军高层设定战略与指挥实施等方面的诸多失误,应该也是造成目前局面诸多原因之一。

实际上,受高科技战争及“混合战争”决定,尤其受全球政治与外交的影响,使得俄乌战争并非传统的、绝对的、纯粹的军事斗争,而是北约及美国的全球战略的一个主要战场。

这样,北约及美国出钱出力援乌抗俄,与乌克兰为“欧洲盾牌”配合北约及美国抵抗俄国向东扩展,实为二位一体。

近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问乌克兰和将于8日公示乌克兰加入欧盟成员国申请进展情况等,也说明欧盟旨在尽快铸就“欧洲盾牌”这个事实。

相比苦寒的2022年初冬,乌克兰现在同样艰苦但又充满希望。

就此可见,俄乌战争眼前僵局及乌军能否完成“深远且漂亮的突破”,并非仅靠乌克兰一方努力即可决定,也非扎卢日内作为“前敌指挥”就可以擅下结论,而是很大程度地取决于乌克兰的政治和外交、美国及北约全球战略的调整,以及尽快排除以哈战争的战略干扰。

可见,扎卢日内以乌军总司令身份公开发表文章,既突破了其总司令职责权限,也代表自己和军队高层推卸了反攻受挫的指挥责任;同时,这篇文章还背离乌克兰当前政略、战略,直接刺激诸多援乌盟国和暴露内部战略矛盾,在事实上造成了乌克兰政略、战略较大被动。

在俄乌战争“混合战争”层面上,扎卢日内此举,可谓“授人以柄”。

于是,就在扎卢日内发言当天,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副主任伊戈尔·若夫克瓦就在乌克兰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公开补漏,表示军方不应该公开描述战事,认为扎卢日内此举,或“会让‘侵略者’更容易得手”。

事实证明,这些天来,俄媒、或者全球站位俄国的媒体、写手蜂拥而至,无一不在尽情引用扎卢日内的《现代阵地战及其获胜方法》,或取笑乌克兰军政内讧,或讥嘲乌克兰抗战无望……

为此,截止11月7日,乌克兰军政方面不断发文,持续澄清扎卢日内观点。

可以断言,扎卢日内为乌克兰军队抗俄作战贡献极大,在特殊和敏感的阶段,他或在短期留任乌军总司令职务。

但是,从长期来看,在可上可下的乌克兰军队体制下,如同乌克兰此前调整国防部人事一样,乌军如要修正此前反攻战略失误,确定2024年新的抗俄战略,也就大概率要调整乌军高层。

本来,在现代化军队,尤其在战时的现代化军队,司令本就是一种职业,并非古代爵位,可上可下,纯属正常。

其三、乌克兰在俄乌战争态势远好于此前任何时期,但是,乌军高层存在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同样为乌军带来毫无价值的灾难

11月以来,我在诸多文章和视频分析俄乌战争,认为俄军现在利用以哈战争牵制欧美的战机,利用己方兵力和火力的优势,不惜代价发起攻势。

这样,乌军唯有凭借外援支持下的战场感知和精确打击等优势,以高科技远程打击反制俄军优势。

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国防部长乌梅罗夫都表示要严查第128山地突击旅遇袭事件。

事实上 ,乌军无论在库皮扬斯克、武勒达尔、阿夫迪夫卡等一线战场以远火重创俄军机械化作战集群;或者导弹远程打击克里米亚、卢甘斯克和别尔江斯克、马里乌波尔、托克马克等地的俄军舰队司令部、造船厂、炼油厂、军火库等后勤目标,都取得极为可观的战绩。

然而,11月3日,乌军南方司令部及第128旅指挥官却莫名其妙召集该旅的立功官兵们集合,预备授勋,却被处于信息战“低谷”的俄军探明情报,以一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袭击现场,导致乌军第128旅28人阵亡、53人轻重伤。

这是一起典型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递刀”事件。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国防部长乌梅罗夫等人闻讯震惊,均认为“这是一场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表示已经提起刑事诉讼和调查事件相关高级将领。

显然,这个事件也是扎卢日内近期面临的诸多麻烦之一。

综上所述,乌军坚持抗战,夺取罗布坦尼-托克马克凸出部,得到南方战场战略高点,却也在夏秋攻势屡屡受挫,暴露了诸多战略失误。

同时,俄军在2023年夏季和秋季“总体上成功击退”了乌克兰攻势,尤其在10月、11月的以哈战争期间,俄军突然调集重兵转入全面攻势,持续强攻阿夫迪夫卡、武勒达尔、库皮扬斯克方向,企图一举夺得俄乌战争战略主动。

然而,俄军这番攻势遭到乌军远程打击反制,损兵折将,几无进展,反而暴露俄军战力空前衰退的窘态。

正如前文介绍,俄乌战争是典型的军事斗争,更是交战双方在虚拟战场、抽象战场全面博弈政治、外交、科技、金融、网络、舆论等等的现代化的高科技总体战及混合战争。

显然,俄乌战争已经不再是简单比拼人数、地盘、武器数量的游戏。

能否夺取后勤与物资,情报与信息,军事战略思维和关键军事科学技术等绝对优势的一方,才可能夺得战争最后的胜利。

显然,乌克兰眼前仅靠自己绝难实现这个目标。


但是,如是以哈战争尽快平息,乌克兰尽快进入欧盟成为事实上的“欧洲之盾”,此后,稳定得到北约及英美多国援助,那么,乌克兰会有希望吗?


显而易见!


感谢朋友和读友三点一转,感谢支持橡树原创。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11月7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