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冷战往事:详说中苏边境铁列克提之战……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4-03-21
前言
铁列克提之战规模不大,但是作为一场惨烈的边境战斗,实为冷战时期的一段记忆。本文从冷战大势、中苏外交、战训、战备、战术等等视角,尽量求真详述战事过程。这个话题不算大众,再考虑以文养文,故而设置付费阅读,一盒方便面,感谢支持。


往期索引: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包括以哈战争,12月13日)

梨花又开放

俄乌战争外篇:从缅北时局,珍宝岛往事,漫说国家利益

走过战火纷飞的2023年,感悟2024年新年,感悟平凡生命之大精彩……

恰似你的温柔

2024年元旦说:漫说全球政治和经济的深V走势

俄乌战争观察:新年战争的新的走向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重点进攻阿夫迪夫卡和乌军“斩首”格拉西莫夫


(图1)铁列克提之战战场地貌。

1969年,中苏边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珍宝岛事件和铁列克提事件。

铁列克提之战是一次规模不大的边境战斗,但也是冷战时代中苏对峙阶段的重大事件。

不过,因为诸多原因,相关这个事件资料零散,人们往往知道这个事件却并不知道相关过程,以至于现在可查资料,即有多种说法。

在凤凰卫视2009.6.21中国记忆节目里,记载为1969年8月13日苏军300名挑衅伏击38名中国巡逻兵,战斗进行了4个半小时,我军38人全部牺牲,无一人幸免。

凤凰卫视这一描述,对我军巡逻背景、掩护巡逻相关部署少有提及,整体叙事零散破碎,更像街坊消遣漫谈。

在2009年的裕民县纪念馆展版记载,1969年8月13日,苏军出动2架直升机,指挥车、卡车多辆,步兵数十人,越过边界,深入中国巴尔鲁克山西部铁列克提地区约2公里,阻止和干扰中国边防巡逻分队正常执勤。

中国边防巡逻分队未与纠缠,继续巡逻,当进至无名高地北侧时,苏军突然开枪射击,巡逻分队迅即进至无名高地及其南侧小高地,与警戒分队会合。

这时,苏军向无名高地和中国警戒哨位猛烈射击。

中国巡逻分队和警戒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连续击退了苏军的两次进攻。

当苏军发动第三次进攻时,中国边防战士顽强抵抗,誓与阵地共存亡,与苏军浴血奋战4个多小时,终因寡不敌众,战斗失利,坚守在无名高地及其南侧小高地的中国边防指战员全部阵亡。

这一版本叙事完整,但是与托里党建网在2009铁列克提事件纪念文章描述,在经过和细节上还是有些分歧。

托里方面记载,1969年8月13日,苏联方面出动武装军人数百名,在直升飞机、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侵入我县铁列克提境内纵深达2公里,对我军驻铁列克提边防,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官兵进行偷袭。

我军某部指战员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神圣不可受侵犯,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全体将士英勇奋战,誓死如归,打退苏军多次进攻,打死打伤苏军数十人,但终因敌我兵力悬殊,我军某部将士全部阵亡。

显然,这也是概括叙事,对当时中苏环境、铁列克提边防所的预设阵地、巡逻路线规划等等细节记述较为模糊、零散。

但是,综上叙事,都强调一个事实:

1969年8月13日,苏军300多人在两架直升飞机和数十辆装甲车的掩护下,越过边界线,包围和突袭了正在新疆铁列克提地区进行正常巡逻的38名中国边防军人。

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中国巡逻队官兵全部牺牲。

铁列克提事件是一个既冷又热的历史事件,故而也有较多文艺叙事。

其中,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冰点下的对峙》、时事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遏制与反遏制》一书的“戈壁滩上的38具中国官兵的尸体”篇章等等,较为知名。

不过,这类文章太过于煽情,文艺描述也与战场相距甚远。

诸如“等到中国陆军第八师的一个团携带轻重武器,从60公里外的巴克图据点赶来时,战斗早已结束了。 

38具尸体弃置一地,有的面目全非,变成了黑炭。

方圆几百米的戈壁,仿佛被炽热的天火焚烧过,变得漆黑一片”云云。

这类文艺描述,不仅远离真实战斗,将发生石山地带的铁列克提之战凭空“转移”到了戈壁滩上,细节叙事更是经常违背军事与战争常识、逻辑,几乎没有阅读价值。

1969年9月18日遗体交还的现场。

时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徐国贤看望铁列克提之战幸存者袁国孝。

那么,铁列克提之战到底真相如何?

了解事件真相,就需要首先了解事件发生背景。

我在《俄乌战争外篇:从缅北时局,珍宝岛往事,漫说国家利益》讲述铁列克提事件相关国际背景,认为苏联在珍宝岛之战吃亏,急于报复,却又碍于国际压力渐强和中国强化东北、华北边防等等现实情况,迟迟难于行动。

这样,苏联为控制边境冲突影响和确保己方主动出击稳操胜券,故而将报复地点选在了相距北京更为遥远和更利于苏军后勤保障的中苏西北边境铁列克提地区。

无疑,苏军具有率先发起突袭的政治和军事动机。

当然,也有很多另外传闻,本文就我个人多年收集相关资讯,对这段往事进行梳理,作如下综述。

铁列克提之战规模不大,但是作为一场惨烈的边境战斗,实为冷战时期的一段记忆。

本文配置详细战场态势图,从冷战大势、中苏外交、战训、战备、战术等等视角,尽量求真详述战事过程。

这个话题不太适合大众阅读,再同时考虑以文养文,故而设置付费阅读,一盒方便面,感谢理解、支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