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续论打破俄国“核威慑”战略和“机械化战争框架”……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4-03-21
 
往期索引:
流浪的橡树俄乌战争全集(包括以哈战争,更新至2月21日)
2024年元旦说:漫说全球政治和经济的深V走势
俄乌战争观察:从政治和军事形态,推测乌军5月的攻击要点……
生日漫话渠家故事:回忆重庆抗战岁月和晋商边贸故事
俄乌战争外篇:从刘德华当老干部,漫说哈尔滨与中东铁路的故事……
俄乌战争外篇:从梅西漫步,再说俄人与哈尔滨往事……
俄乌战争外篇:深埋哈尔科夫地下的往事,遗恨岂只卡廷惨案
俄乌战争外篇:从远东共和国到外蒙古的“九一八事变”……

为我们年轻的模样、灵魂、梦想的歌唱:再回首

光阴的故事:韶华流水,愿我们终未被岁月改变……


2024年2月23日俄乌战争态势图。红色圆圈为主要战场,红色箭头为俄军主要进攻方向,黑色箭头为俄军运输线。

2024年2月23日阿夫迪夫卡战场简况图,篮圈为乌军防区,红圈为俄军集群和集结地,红色箭头为俄军攻击方向。


2024年2月23日,俄乌战争持续第728天。


以哈战争持续第143天。


我撰写俄乌战争综述系列文章,经常有朋友问起在写作中怎么厘清个人好恶与理性、事实等等关系。

于是,思绪翩翩。

明清时期,我家族十余辈人曾经数百年奔走大漠,经商俄国,知晓俄俗;到了现代,我的父辈也随时代大流学习俄语,看俄电影,唱俄歌曲,知晓较多苏联正面往事……

如此从小听过祖辈们讲述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列宾,也听到父辈们说起保尔、朱可夫、高尔基,张嘴纯熟高歌山楂树、莫斯科郊外晚上等等,确实俄国有了泛泛了解。

当然,我们都是俗人,都有朴素感情。

机缘巧合,我们这代人曾经亲身经历了1970年代苏联大军压境,三线建设、中越边境战争、很多幼儿园和小学组织看防核防化科教片、见证苏联消亡等等历史事件……

这些记忆尚未远去,其中苦涩让人感怀。

故而,我与很多同龄人聊起俄乌战争,很多人对俄国历史与现状的如此撕裂状态,确实没有丝毫好感。

这是我个人情绪。

当然,个人情绪不影响我对扎哈诺娃的舞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肖斯塔科维奇的圆舞曲等等的喜爱。情绪、理性平行,我也就在撰写俄乌战争尽量站稳底线,即在尊重自己内心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叙事。

比如,我非常不喜欢俄军“特别军事行动”最高指挥官格拉西莫夫。

然而,当简中网络流传乌军击毙格拉西莫夫的消息,我更重于事实和逻辑,推测消息不实,并且在简中自媒体最早发布格拉西莫夫再度现身的可靠消息。

也比如我参考巴赫摩特战役,认为俄军沿袭老旧机械化战争钳击攻势,战法笨拙低效,推演阿夫迪夫卡战役或将持续至3月-4月间。

但是,我也会罗列详实事实,理性论述乌军失守阿夫迪夫卡的原因,自认失误,承认对此推演出现了“时间上的重大失误”,等等。

2月18日,俄军占领阿夫迪夫卡城区。


战后的阿夫迪夫卡废墟及焦化厂,照片左前远方为乌军防线区域。

2月23日,阿夫迪夫卡外围,乌军第3突击旅在“缺口地区”作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推测瞬息万变的战争。

当然,我就算在《流浪的橡树俄乌战争全集》推演战例绝大多数靠近实战,但是这次偶尔失算,也要坦言失误。

独立思考与自我纠错,这是我认为的写作者的起码职业道德。

当然,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自负聪慧、自认圣贤的时代,现实网络,很少有人愿意坦言失误。

好在,二年俄乌战争和三年全球疫情,都在无意间成了准确观察人们基础智商、基础道德、基础情感的“透视镜”。

无论任何人,无论任何光环,无论如何巧舌如簧,无论如何天花乱坠,只要透过这个“透视镜”,比较观察那些相关战争和疫情等等言行细节 ,都可以清楚看到各种外表光鲜的“神仙”的原形。

作为偏重军史战史作者,我愿意深度观察、认知俄乌战争。

这样,长期在战争这个“透视镜”内看了太多的外表光鲜的“神仙”,我也就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不爱争论

与上者争论,以卵击石。
与下者争论,胜之不武。
与疏者争论,毫无价值。
与亲者争论,徒然内耗。

就这样,我每次只是尽量收集资讯,尽量按照自己视角观察、分析、推演、综述战争,很少与人争论,尤其对那些“山呼乌拉”的读者,更是避而远之。

就这样一篇篇写到今天,不觉就临到了俄乌战争爆发二周年纪念日,那么,俄乌战争还会继续多久呢,这里就为此综述二个相关问题。

首先,是俄军还能坚持多久和清楚认识俄国“堡垒经济”问题

这个问题,我在去年、前年多篇文章都有详细分析,认为俄国在政治常态和机械化战争框架,能够较长时间进行战争。

现在再看,这条分析与战事发展高度贴近。

固然,俄国在全球列强持续加强制裁,激发政治、军事、经济、财政、民生等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触碰和影响俄国的战争战略。

俄国为全球资源超级大国,接受苏联庞大的军工、核武、武器储备等等“战争遗产”,从2014年起,为规避西方国家制裁,开辟了欧美之外更多外贸渠道,在国内强化建成了几乎完全闭环的“堡垒经济”。
 
俄国“堡垒经济”的经济体量不能简单按照书本去套算,不能单纯认仅等于广东、江苏的GDP。

实际上俄国“堡垒经济”体量不仅包括了常规的国有经济,更包括了全球最大体量的自然资源、核武器及战略储备、常规军事库存、军工产业体系等等,以及俄国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战争执念”…… 

——直到现在,虽然俄国军工缺少欧美先进零配件进口,但是,还是可以形成或较战损更大的导弹、战机、坦克等产能,维持了俄军在惨重战损态势下继续战争。

可见,俄国“堡垒经济”运转正常,确实有效保障了俄国继续战争。


这样,纵算俄国纸面上糟糕的财政数字能够严重影响平民厨房品质,但是,对克里姆林宫继续战争的“决心”、“魄力”而言,确实毫无影响。

于是,假设欧美国家始终不能“突破性”援助乌克兰,帮助乌克兰打破俄乌战争的机械化战争框架,那么,俄国凭借庞大的“堡垒经济”及其自然资源、武器储备和军工产能,即可廉价征召“动员兵”,继续“执念”战争。

正因为此,或受俄军占领阿夫迪夫卡“胜利鼓舞”,2月22日,俄安理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向媒体强硬表示“俄军必须占领基辅”,乌克兰政府“必须倒台,必须被摧毁,不能留在这个世界上”云云,实则就是俄国现在应对俄乌战争的主要“政治心态”之一。

梅德韦杰夫这些讲话看似针对乌克兰,实则是对欧美的援乌战略的一次“舆论震慑和寻衅”。

正如正如乌克兰总统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发表讲话,那段论及战争的著名之问:“请不要问战争何时结束,而应该问问为什么普京能够继续战争。”

显然,欧美国家“突破性”援乌抗战,帮助乌克兰完全打破俄国“核威慑”和“机械化战争框架”,架空俄国“堡垒经济”,才是决定战争走向的主要前提。

在这个情况下,乌克兰才可能在“高科技战争空间”进行主动防御作战,通过持久战、消耗战降维压制俄军机械化军队和装备攻势,杀伤俄军有生力量,持续放血和架空俄国“堡垒经济”,继而重挫俄国民心士气和迫停俄乌战争。

否则,俄乌战争如是长期局限在“机械化战争框架”,维持俄乌“低水平”的互耗态势,乌克兰纵算继续得到大量和有限外援,一旦战争时间拖长,同样也是难以耗过俄国。

可见,欧美国家的外援,才是决定俄军还能坚持多久的关键所在。

2024年以来,欧美援乌份额削弱和行动迟缓,使得乌克兰在关键战场的至少有50-80%火炮,因为缺少炮弹而被停用。

其次、欧美国家“突破性”援乌抗战的主要标志,是打破俄国“核威慑”战略和“机械化战争框架”

(这个论述请参考阅读《俄乌战争观察:打破俄国“核威慑”和“机械化战争”限制,乌军即可夺得战略优势……》

进入2024年,欧美外援有四个重大动向,旨在尝试打破俄国“核威慑”战略和“机械化战争框架”。

这是战争前两年没有出现过的情况,此举也为乌克兰点燃了“希望之光”。

一是乌克兰陆续与英、德、法、丹麦等国相继签署了安全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各国与乌克兰进行军工、军事和情报等项目合作的同时,英国承诺“在俄发动新的攻击将向乌克兰提供帮助”;德国承诺“支持和保护乌克兰,恢复乌克兰领土完整并阻止俄未来侵略”;法国承诺“帮助乌克兰防御俄军侵略,帮助乌克兰国家运营和融入欧洲和欧洲大西洋机构”;丹麦“支持援乌空军联盟,确保援乌F-16战机及整体作战能力”,等等,都是乌克兰转入主动或攻击性防御作战的重要前提。

或者,乌克兰就此得到英、德、法、丹麦在“高科技灰色地带”直接助战,在2024年完全打破俄国核威慑战略和突破战争的“机械化战争”框架。

显然,这是我看好乌克兰2024年战事的原因之一。

二是援乌国家扩大化。

综合最近诸多消息,可知诸如欧美多国、日韩、新西兰等等,都向乌克兰提供了财政和军事上的援助。

仅在2月22日的国际社会援乌清单,就有丹麦援助相当2.28亿美元的包括包括与捷克联产1.5万枚155mm炮弹、防空弹药、无人机、雷达和通信设备等;英国将援助200枚硫磺反坦克导弹;德国或将援助远程武器系统和弹药等……

显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在成为俄乌战争常态。

不过,回望历史可知这些国家历来对俄国非常忌惮,现在能够组团果敢走出“畏俄”阴霾,即可侧见俄国式微,或置身被真正“群殴”的尴尬处境,势成“病猫”,已经不足为虑了。

三是北约“坚定捍卫者2024”军事演习对俄国形成空前战略压力。

2024年1月-5月,北约在东南欧、东欧及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举行的“坚定捍卫者2024”军事演习。

这次演习,北约在迫近俄国和俄乌战争演习区投入了近10万人,规模相当北约在1988年冷战期间,投入12万人进行的“战役重铸者”演习。

北约完全无视俄国外交抗议,坚持“突破性”近身演习,固然是出于欧洲安全战略考虑,实则也是可借此试探俄国底线。

北约此举意图明显,显然为了尝试打破俄国核威慑战略和突破俄乌战争的“机械化战争”框架。

2月22日,美国艾布拉姆坦克首次出现在乌克兰战场,视频显示,坦克向阿夫迪夫卡外围俄军阵地开火。

四是美国援乌问题。

2024年正值美国大选之年,驴象起舞,飞沙走石,如此远观美国援乌战略,混沌迷糊。于是,白宫轮庄以后,美国是否坚持此前援乌战略,是否加大援乌金额,甚至美国是否亲自下场助战,或者坐看俄国迫降乌克兰等等舆论甚嚣尘上。

简中网络,挺俄挺乌两大阵营为此口沫飞溅。

然而,这些问题并非美国援乌问题的核心所在。

纵观俄国在俄乌战争表现的国力、军力等等,可以确信俄国“全球第二”招牌跌落尘埃,不仅美国及北约盟国有了显而易见的降维吊打俄国的能力,其他英、德强国,同样也有强势掰腕俄国的实力。

可见,美国和北约之所以长期“有限援乌”,并非实力不够,而是顾忌俄国账面“庞大的核武库存”及“核威慑”战略。

从表面上看,进入2024年,美国援乌动作放缓,走向“二线”,明确让位英、德、法等国走向前台,看似脱手“援乌战略”。

然而美国此举似乎另有三个战略意图。

首先,美国放缓援乌行动和让位英、德、法等国走向援乌前台,可以推动形成以欧洲国家保卫欧洲安全的有利局面。

这样,美国得到缓冲空间,得以回避直接刺激俄国,尽快消除“拱火”舆论,同时还可以“隐身”二线,继续实质性援助乌克兰、

其次,美国此举可以顺应“大选”将临的国内形势,缓冲美国民众对援乌战略的抵触情绪。

再次,作为整个北约阵营的援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独辟蹊径,以增加东欧、东南欧多国兵力部署等诸多行动,对俄国形成战略及核战略的压制和牵制,从而策应英、德、法等国正面的援乌行动。

如今,纵观北约、欧盟及诸多国家“围殴”俄国的态势,可以确信援乌阵营实际上并非缺少资金和常规武器,而是缺乏有效措施反制俄国存在的核威慑战略。

这样,美国作为全球最强军事大国和最大拥核国家,只需摆出架势站在“二线”,相机而动,对俄国形成战略及核战略的压制和牵制,保障俄乌战争不升级、不外溢,推动乌克兰及援乌阵营尽快打破俄国“核威慑”战略和“机械化战争框架”,就为整个北约阵营的“援乌行动”走出了最关键和重要的一步。

显然,美国能够震慑俄军“核战略”,就是对乌克兰最大的战略援助。

今天综述至此,借文祝贺各位读友、朋友,元宵节快乐。

良心写作,感谢转发和三点一转支持。

添加微信,请简单说明,便于交流。

2024年2月23日
橡树于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