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弱鸟先飞”怎么“飞”

肖雅 当代江西 2023-08-22


仲夏时节,“四下基层”与党的群众路线——全国党刊全媒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宁德,下面跟随“当代江西”记者一起感悟总书记的宁德情怀和思想张力。


宁德,又称闽东。曾因9个县有6个是贫困县,经济总量排名全省末席,而被称为“闽东老九”。

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在这里留下了“九到寿宁、三进下党”等动人故事,以深入调研起步,建立“四下基层”制度,提出“弱鸟先飞”理念,倡导“滴水穿石”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善宁德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下决心带领闽东百姓摆脱贫困,为宁德发展打下决定性基础、擘画了宏伟蓝图。

仲夏时节,“四下基层”与党的群众路线——全国党刊全媒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采访团走进宁德,感悟总书记的宁德情怀和思想张力。

“因地制宜”念好山海经

沿着蜿蜒的水泥公路盘山而上,一座镌刻着“中国扶贫第一村”七个大字的石碑赫然在目。车过石碑,福鼎市赤溪村就在眼前。

赤溪村是一个畲族村,全村418户1886人中有畲民806人。

为何称之为“中国扶贫第一村”呢?

“当时村民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地瓜,配的是野菜盐汤,婆媳同穿一条裤子,极度贫困成为赤溪村的代名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土生土长的杜家住仍感慨万千。

“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新貌。肖雅/摄

时光回溯到1984年5月下旬,时任福鼎县委办副主任、新闻科长、报道组组长的王绍据前往赤溪村,在羊肠小道辗转7个小时到达后,所见的一幕让他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当即写下《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寄往北京。

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这封来信,并配发《关怀贫困地区》评论员文章,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

同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大规模扶贫的序幕拉开,赤溪村由此成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30多年来,经历从就地扶贫、造福工程搬迁扶贫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从“输血”“换血”到“造血”,赤溪村实现华丽嬗变。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客观分析宁德资源的前提下,根据宁德的资源优势提出的。

依托当地太姥山景区、茶叶竹木、淡水养殖、水利矿藏等资源优势,如今的赤溪村乡村旅游火起来了,白茶和食用菌等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视频连线赤溪村村民。他满怀深情地说:“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如今的赤溪村,家家户户门前溪流潺潺、屋后绿意盎然,宛若一幅“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画卷,早已不见贫穷落后的痕迹。

一个个像赤溪村这样的贫困村的精彩蜕变,见证着宁德这只曾经的“弱鸟”涅槃,展翅高飞。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创新理念、观点和方法,推动了闽东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智慧力量。

下党乡群山环抱间古村落点缀其中。肖雅/摄


“四下基层”心贴群众

习近平同志用脚步丈量山海,在宁德工作时几乎走遍了所有的乡镇,到问题多、困难大、条件艰苦的地方和群众中去察实情、送温暖、办实事。

“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回信,回想起当年“三进下党”“异常艰苦、异常难忘”的记忆。

彼时,下党地处偏远,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被称为寿宁的“西伯利亚”。村里闭塞到什么程度呢?宣传队到乡里放映电影《上甘岭》,结束后,孩子们以为真的在打仗,就蹲在地上到处找子弹壳。

“三进下党”,这是习近平同志对下党这个偏远乡镇的特殊“礼遇”。

“清晨六点离城,约上午9点到上屏峰,步行15华里约11点到下党。”时任寿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连德仁在工作日记中写道。

一到下党,习近平同志顾不上休息,就在鸾峰桥边上无窗无门的小学教室召开现场办公会,决定解决通乡公路、水电照明和办公场所问题。不到一周时间,一场暴雨洪灾袭击下党,习近平同志步行3公里第二次进下党察看灾情,部署灾后重建工作。7年后,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人,第三次进下党,协调解决当地发展难题,要求“马上办”。

20世纪90年代,下党乡通了公路,建了水电站,村民逐步走出赤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托绿水青山和红色资源,当地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业,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

在下党乡,群山环抱间古村落点缀其中,鸾峰桥贯卧于碧水之上,正午炽热的阳光也阻挡不了游客的脚步。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76岁的村民老王感慨道。2016年,老王把自家老屋改造成茶馆,取名为“幸福茶馆”,茶馆成了网红打卡点。

“四下基层”的一条主线是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在闽东蔚成风气,在福建、在浙江、在上海,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

盛夏的周宁,万物生长;放眼山城,绿树掩映。

走进周宁县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7300多亩的山林郁郁葱葱。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周宁县林地面积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2.96%,空气质量优良比例100%。

“林场里三棵并排挺拔的杉树,蕴藏着温暖深切的关怀,铭刻着难忘的历史诗篇……”每每讲到“三棵树”的故事,宣讲员都心潮澎湃。

30多年前,后洋村处处荒山,村民生活拮据。

荒山不绿难致富。1983年,年逾半百的黄振芳毅然贷款8万元,带领家人创办家庭林场,开垦荒山50亩。

50亩、500亩、1000亩……短短3年,黄振芳和家人造林1207亩。为了解决造林资金短缺难题,黄振芳在速生林下套种马铃薯、魔芋、茶等经济作物,以农养林。

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三次来到黄振芳创建的家庭林场考察,并亲手种下三棵杉树苗。他说:“周宁县的黄振芳家庭林场搞得不错,为我们发展林业提供了一条思路。”

1989年,黄振芳和其他7位农民代表一起被邀请到宁德地区行署会议室,坐上主席台,为地直机关干部作改革十年的形势报告。“山鸡飞上凤凰台”,农民给干部作形势报告,在宁德传为佳话。

“我们一直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让座座‘荒山’变成青山、成为‘金山’。”周宁县七步镇有关负责人说。多年来,依靠丰富的林业资源,周宁县做大生态效益补偿“蛋糕”,扩大全面保护天然林政策覆盖面,选聘生态护林员,绵绵青山成了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一以贯之,一脉相承。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

“三库”绿色生态理念,包含着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深刻意蕴。《习近平在宁德》中提到,“三库”绿色生态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源头和主要实践起点。

周宁县后洋村“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肖雅/摄

多抱几个“金娃娃”

行走闽东大地,沿山向海,一条条产业链横跨山海、纵贯全域,处处涌动高质量发展活力。

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6年全球第一,每3辆电动车就有一辆使用宁德时代电池,上汽宁德基地平均每分钟可生产1辆汽车……“宁德力量”“宁德速度”不断刷新。

曾经的闽东因山高海阔交通不便,工业曾长期省内垫底。2010年9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赴宁德调研时强调:“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加快跨越式发展。”

殷殷嘱托为宁德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

2011年,已在新能源领域闯出了一番天地的曾毓群在家乡宁德创立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双碳”目标叠加新能源风口,锂电行业迎来全面爆发。主攻动力电池的宁德时代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成为宁德一张亮丽的名片。

在东侨开发区的赤鉴湖畔,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宁德时代就设厂在此。在公司展馆内,锂电池产品引人注目。“配套宁德时代电池的客车有近33万辆,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798万吨……”一组组数据令记者惊叹不已。

有了宁德时代这样的头部企业引领,一批产业链企业集聚发展,宁德相继抱上了青拓集团等“金娃娃”,顺势打造了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产业地标。

从抱上“金娃娃”到抱好“金娃娃”,宁德发展势头强劲。

2022年,宁德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554.6亿元、增长10.7%。GDP增速连续四年位居福建省第一、总量跨入全国百强,曾经的“弱鸟”,以滴水穿石的韧劲,驰而不息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在山海之间奏响着时代强音。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江西党团组织是如何诞生的
小网格何以撬动基层大治理
才子解缙与《永乐大典》的相互成就
一粒麻姑米如何撑起16.88亿元产值
“高新下午茶”喝出了啥
看制种人如何守好农业“芯片”
破解“看病难”,这家医院开出了什么“药方”
“七一”你会想起哪首歌?
玉山凭啥八获“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钢铁战士”这样炼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