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冠抗原检测不适合普通人群的数学解读

原博士 原博士带你做检测 2023-05-10

    3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在发布会上表示,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李金明解释,人群流行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如果拿敏感性在85%、特异性97%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到千万人口的城市做筛查的话,会得到30万个阳性,但这30万个阳性里只有9个是真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是假阳性,当然检测是阴性的结果是可靠的。
    李金明表示,如果在一个流行率达到5%的人群去使用85%敏感性、97%的特异性的试剂盒,做100个阳性中约60个是真的,同时漏检不超过1%。”
    问题来了:30万的假阳性和100个阳性中约60个是真的是怎么算出来的。作为一个流行病学小白求助了身边的大神之后,争取能给大家讲明白。

一、基础知识

患病
未患病
总计
检测阳性
a(真阳性)
b(假阳性)
a+b
检测阴性
c假阴性)
d(真阴性)c+d
总计
a+c
b+d
a+b+c+d
  1. 敏感性Se:检测结果阳性数占患病群体的比例,即真阳性率。

  2. 特异性Sp:检测结果阴性数占未患病(健康)群体的比例,即真阴性率。

3.阳性预测值PPV:在检测的阳性结果中真正为患病群体的比例。

4.阴性预测值NPV检测的阴性结果中真正为未患病(健康)群体的比例。

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个诊断试验的内在属性,是不会随着流行率的变化而改变的.

当流行率增加时,阳性预测值增加而阴性预测值减小;当流行率减小时,阳性预测值减小而阴性预测值增加.

诊断试验的敏感性越高,则阴性预测值越高;诊断试验的特异性越高,则阳性预测值越高.

5.表观流行率AP:检测阳性结果数与群体总数的比例。


6.真实流行率:P(D+):

二、流行率较低时检测试剂特异性的影响

1.问题:

“李金明表示,人群流行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如果拿敏感性在85%、特异性97%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到千万人口的城市做筛查的话,会得到30万个阳性,但这30万个阳性里只有9个是真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是假阳性,当然检测是阴性的结果是可靠的。”

2.计算:

假设真实流行率P(D+)=0.0000001(百万分之一),Se=0.85,Sp=0.97,

则表观流行率AP=0.03。

检测阳性数量=1000万×0.03=30万

患病数量=1000万×0.0000001=10

真阳性数量=1000万×1/100万×0.85=8.5≈9

真阴性数量=1000万×(1-1/100万)×0.97=9699990

假阳性数量=1000万×(1-1/100万)×(1-0.97)=300000

假阴性数量=1000万×1/100万×(1-0.85)=1.5≈1

错检(假阳性)比例=300000/300009=99.997%

阳性预测值PPV=0.003%    

阴性预测值NPV= 99.9999%    


患病
未患病
总计
检测阳性
9(真阳性)
300000(假阳性)
300009
检测阴性
1(假阴性)
9699990(真阴性)9699991
总计
10
999999010000000

当真实流行率等于1%时结果和百万分之一类似:

假设真实流行率P(D+)=0.01(百分之一),Se=0.85,Sp=0.97,

则表观流行率AP=0.038。

检测阳性数量=1000万×0.038=38万

真阳性数量=1000万


3.解读:

当疫病流行率较低时(低于1%),由于真阳性数量较少,检测出的阳性数量主要受检测试剂的特异性影响;即检测出的阳性基本上都是检测试剂非特异造成的的假阳性(1-Sp)。

因此当疫病流行率较低时(低于1%),进行群体的筛查需要使用高特异性的试剂。



三、流行率较高时检测试剂敏感性的影响

1.问题:

  李金明表示,如果在一个流行率达到5%的人群去使用85%敏感性、97%的特异性的试剂盒,做100个阳性中约60个是真的,同时漏检不超过1%。

2.计算:

假设真实流行率P(D+)=0.05(百分之五),Se=0.85,Sp=0.97,

则表观流行率AP=0.071。

检测阳性数量=100

总样本数量=100/0.071=1408

患病数量=1408×0.05≈71

真阳性数量=1408×0.05×0.85=60

真阴性数量=1408×(1-0.05)×0.97=1297

假阳性数量=1408×(1-0.05)×(1-0.97)=40

假阴性数量=1408×0.05×(1-0.85)=11

漏检(假阴性)比例=11/1408=0.78%

阳性预测值PPV=59.9%    

阴性预测值NPV  =  99.2%    



患病
未患病
总计
检测阳性
60(真阳性)
40(假阳性)
100
检测阴性
11(假阴性)
1297(真阴性)1308
总计
71
1337
1408

3.解读:

当疫病流行率较高时(高于1%),检测出的阳性数量主要受检测试剂的敏性影响;敏感性越高假阳性越低。

因此当疫病流行率较高时(高于1%),进行群体的筛查时需要使用高敏感性的试剂。


    网络上有很多流行病学的计算工具,不需要我们手工去计算这些结果,但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给大家从头算了一遍。为了理解检测,之前也研究过神奇的泊松分布:低浓度样品的采样概率混样检测的数学原理,检测的尽头真的是数学!


请大家积极打赏、积极分享、积极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