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用户体验的要素为例,再谈做笔记的思路 | 学习骇客

LeoChanXY 学习骇客 2022-06-08

用技术和心理学改善学习 第117次

摘要:以《用户体验要素》为例,深入分析记笔记的思路。

前面的话

当大家对ANKI的功能越来越熟悉以后,如何学习、如何做笔记就越来越重要了,也更能反映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
平时在给课程学员做一对一诊断时,常常还会碰到一些同学不会分解知识,比如学哲学的同学说“这个概念是一个整体”,学艺术的同学也会说“这段话说的都是一件事”。这些困难不仅会阻碍知识的消化,也常常拖累了复习。
因此,LEO打算再持续更新这方面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要将这个问题解释清楚,文字表达难免冗长,建议读者多些耐心。我也会尽快更新到视频课程里,通过视频的形式让信息得以有序和立体化地呈现。
本文延续旧文“如何把书读厚”(见文末相关阅读)的分析方法,以《用户体验要素(第一版)》这本书为例,谈一谈读书笔记该怎么做。
为什么选这本书呢?因为有报告显示知乎用户标签最多的职业就是产品经理,而这本书则几乎是产品经理们的必读书,即使是还没就业的在校学生也会看一看。如果你与此不相关但感兴趣,不妨在读完本文以后去找来读一读,读完再回来对比一下做笔记的方式。
本文与之前的“如何把书读厚”的区别在哪呢?
以前我们谈先分后总时,上下层的关系、平级之间的关系都是显而易见的,而有一些关系并不都是那么直观,这次我们一起来发掘这些隐藏的关系。
前文我们介绍转述的方法时,都是以文字平铺直叙,这次我们结合前面介绍过大家也普遍喜欢的幕布的方法,以幕布的层次结构来呈现笔记,这样看笔记更能理解其中的关系。
下图概括了《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的主要框架(图来自网络搜索),并配上了必要的解释,读者可以下载此图,先自行思考一分钟,想一想如果是你会如何做笔记?做哪些笔记?
附上原图链接方便读者下载查看:https://dwz.cn/VQZylzc1
这一步很重要,因为没有前后对比,就发现不了差异,看不到差异,也就无从改进。
这条链接( https://mubu.com/doc/2VLbdOHg9Ae )是LEO做的笔记,所有内容都提取自上图,所以即使读者现在还没看过这本书,也不影响理解这篇文章。建议在阅读下文的分析之前自己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读一读,然后思考一番为什么笔记要做成这样,这会比直接往下收获更多。

记笔记的思路

以上图“用户体验五层次”为例,接下来LEO详细谈谈做笔记的经验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先看纵向层次

第一层,比较直观。
问:用户体验包括哪五层?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第二层,有五个并列的知识点,我们以其中一个为例。
问:战略层的含义/任务是什么?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第三层,同样是五个层次对应五张笔记,我们仍以其中一个为例,巧合的是这里的子维度也是上一级的任务或含义,为了演示过程的逻辑完整,这里仍然单列出来。
问:战略层包括哪两个子维度?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第四层,还是五层每层都有,举一例如下。
问:用户需求该怎么理解?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以上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层级,据此我们一共需要整理第一层1张笔记,第二层5张笔记,第三层5张笔记,第四层10张笔记(2+2+2+3+1),一共21张笔记
实际上,根据读者们各自需要和已有知识,有一些不需要的笔记就可以不做了,有一些已经掌握了的笔记也可以忽略了,下图就是在这一步LEO根据自身实际做的笔记。

如何避免子级笔记的混乱

在从第一层到第四层的笔记整理过程中,越往深层次整理,笔记就越容易混乱。例如,当整理当第四层时,我们要给用户需求、产品目标、功能规格、内容需求、交互设计、信息架构等这些具体的单一的概念做笔记,就很容易失去秩序。
为了保持学习过程中的内容有序,可以采取旧文“先分后总,斯坦福也在用的扩展式练习技术”(见文末相关阅读)里提到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再问细致的问题时,把一级、二级、三级的关键词添加到问题里,这样在回答问题时,就很清楚当前知识点属于哪个部分了。这和LEO一贯坚持的书名号字段的作用类似,但这样更加刻意。

再在纵向层次里寻找区别和联系

很多读者在初读《用户体验要素》时,常常分不清第二层范围层与第三层结构层的关系,也分不清第三层结构层与第四层框架层的关系。因此,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我们还要从纵向层次里寻找区别。
问:范围层与结构层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问:结构层与框架层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以上是知识点间的区别,本来还要发掘联系,但这里不同层次的联系其实是围绕横向关系来进行的,因此需要先分析横向关系。

发掘横向关系

通过阅读书本,或者总结出来的上图来看,除了五层纵向层次,还有两个横向维度
这样的信息如果不独立做成笔记,就难以发现前面的三级其实也都是围绕这两个维度进行的细分。因此,这里的“麻烦”其实是为了后面的不麻烦。
从建立知识网络的角度来看,如果要建立更多更自由的连结,知识节点一定得是独立的。试想三五个知识点成堆地绑在一起,怎么能准确地、流畅地提取出来呢?

从横向关系中寻找区别

当我们发现五个层次里大多包括了软件产品和信息产品两个横向维度以后,不禁就要问“这两个横向维度在各个纵向层次中,具体的区别是什么”
故而,有了思考,就有了如下的笔记。
问:内容需求与功能规格,为什么有此区分?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问:交互设计与信息架构,为什么有此区分?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纵横交叉:寻找横向维度在纵向维度上的演变

我们知道了纵向的五个层次,也知道了横向的两个维度,但横向和纵向其实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彼此交叉非常紧密。
史迪芬平克说:“写作,就是将网状的思考,通过树状的结构,变成线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我们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学习方式其实就是在将线性的语言,转换成树状的结构,形成网状的思考。
笛卡尔说:“遍读好书,犹如走访著书的前代高贤,同他们促膝谈心。”
如果不把这种纵向中融合着横向、横向中融合着纵向的关系明确了,就很难完成和作者的对话,其实是错过了与高贤进行促膝谈心的机会。
问:功能层面(软件产品)的设计,在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中,经历了怎样的进化?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问:信息层面(信息产品)的设计,在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中,经历了怎样的进化?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在这一层的分析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另一个细节,即横向的两个维度并不是在所有纵向五个层次中都有被考虑到,而是重点在中间三个层次中被考虑,因此这一点需要单独强化。
同时为了和前面的笔记有所区别,我们在答案组织上换一个思路,并且将两个维度的问答合并到一个问题中,也算是在重复中进行一些递进。
问:在纵向的2范围层、3结构层、4框架层中,横向的功能和内容方面,有什么区别?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我们已经指出了有考虑功能和内容的三个层次,那与之对应的有两个层次忽略了功能和内容,为此还需要再补一份笔记。
问:功能层面的设计,在哪几层被考虑了,在哪几层没有考虑?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看似在重复,其实仍然是为了强化知识的独立性,即使这样的笔记在复习3次以后就删除,也会让自己头脑里的知识脉络更清晰。
相关联,甚至是有些微重合的知识的学习,从效果上看是相得益彰,A1可以帮助理解A2,反过来A2也有助于A1的理解。最后花费的总时间也会因为知识学习的熟练度高、遗忘率低而大幅减少。

多问为什么

当我们把横向、纵向的知识点和关系都理清了以后,可能还会对一些具体知识点存在疑问
比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这三个词就很容易让人混淆,很多读者也会在初读以后对此模糊不清,常常会想错或说错。
那能不能把这里改成自己的理解呢?当然可以。但是如果作者和译者都是水平比我们高的大师,最好在学习时先固化(依样画葫芦)再优化,如果一开始就自行“优化”,极有可能最后演变成“简化”(走样了)。
为了释疑解惑,我们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不一定能立马解答,可以在笔记里先写上,随着阅读的进行可能会得到答案。
问:为什么范围层叫范围层?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问:为什么结构层叫结构层?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问:为什么框架层叫框架层?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告诫读者:不要指望第一遍就把所有东西都读懂;李笑来在《自学是门手艺》里也说过:要做好第一遍学不好的准备,也要做好学习多次的准备;芭芭拉在《学习之道》里说:有些东西是可以在专注模式下学会的,而有些东西则需要利用发散模式去学习。这和ANKI的“搁置”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处。
所以,尽全力去学习,但允许自己留有疑问。

进一步消除疑问

我们把纵向、横向都学完了,发现对第四层还存在疑问,即总是混淆哪个模块需要在哪个阶段考虑。
因此,针对这个问题还可以再强化。
问:用户需求在哪个层次考虑?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问:用户体验的要素-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属于哪一层?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问:用户体验的要素-交互设计属于哪一层?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问:用户体验的要素-信息架构属于哪一层?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可以发现,第二个问题和其他三个问题包含的信息量不同,第二个问题一次问了两个,这是根据知识点的难度和自己易混淆的程度决定的。
总之,不一定要教条地一个不落,一切以学习者自己的状态和水平为准。

强化重要细节

除了易混淆的知识点,还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比普通知识点多加强化,例如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这两个概念是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不允许有丝毫的偏差。因此,要以独立的笔记专门强化。
问:用户体验的要素-交互设计是什么意思?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问:用户体验的要素-信息架构是什么意思?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问:什么是交互设计?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问:什么是信息架构?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图中问题1和3是“重复的”,问题2和4也是“重复的”。
实际上这两两重复的笔记是分别根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原则记录的,前者比后者多考虑了概念的坐标,如下图所示,红色标记部分是多出来的内容。

再次检视一遍

我们做了很多的笔记,把知识拆了又装、装了又拆,但好像没有给用户体验要素做一个总结。
为什么没想到呢?因为我们之前的知识准备还不够,而现在知识已经被掰开揉碎了,可以由读者自由组织,那再次检视一遍很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问:什么是用户体验要素?
答:略(见上方笔记链接)。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最后的话

以上就是LEO以《用户体验要素》为例分享的自己做笔记的经验,每个人在实际使用中会因题材不同而不同,但总体思路是互通的。
在进行一对一诊断时,有的同学原以为哲学、艺术这类知识无法拆分,很多大段大段的内容看似都是一个整体。但通过诊断后发现,这些大部分都是可以拆分的,不能拆还是因为自己没有领会其中的层次。
LEO常常这样鼓励学员:如果某些知识无法拆分且又非常复杂,甚至复杂到无法掌握,那十有八九是因为我们还不得其法。
就记忆来说,五六十岁的老教授们肯定不如年轻人,那老教授们为什么能掌握呢?在《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中,美国国家教育科学委员会认为专家和新手的区别在于自动化、条件化和组块,组块就是信息经过学习从知识结构得到的模型,是被压缩过的信息。
为了压缩信息,我们需要先对信息进行分析,再整合。什么是分析?我们先看看“析”,本义指劈开木头,引申指分开、离散。那学习上的分析,就应该是拆开知识点。
很多人对知识结构抱有很大期望,我们在前文里也引用过芭芭拉在《学习之道》里的看法,组块是以学习者单个知识点提取准确、提取流畅为前提的。如果学习者连概念是什么都记不住,建立起来的组块也只不过是能力幻觉而已。
如下图所示,当LEO把这些笔记学习三天以后,脑中就可以随时调用这些知识点了,在碰到关联信息时,就可以很容易地建立关联。
需要认识到一个现实,即笔记虽是思考过程的体现,也是思考结果的巩固,但是笔记不能完全等同于知识网络。它只是相当于建立了一套骨架,血肉是否丰满,一方面取决于学习时对于上下文原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得益于之后实践中的主动思考、持续完善。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幕布笔记的效果

我们在旧文(见文末相关阅读)和课程里都介绍了幕布的笔记方法,效果非常好,就像本文截图中呈现的这样。
在《复习的技术》课程里,我们又对此进行了深化,幕布里的笔记可以转换成如图所示的带样式的笔记,提高了记笔记的效率,给学习预留了更多的时间。
本文介绍的笔记使用了图床,在每条笔记的文字后面插入图床链接,可以实现配图显示的效果,而占用空间仅为几个字节。在公众号菜单栏回复关键词“用户体验”获取本文对应的ANKI笔记。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课程动态
《复习的技术》已经更新了39期,借助课程+实践+一对一诊断+学员群答疑+朋友圈案例分享+公众号文章学习的多层矩阵,让更多人用好ANKI。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相关阅读
1\转述的方法,如何把书读厚?
2\先分后总,斯坦福也在用的扩展式练习技术
3\20秒,将幕布笔记转换为ANKI笔记的方法
4\ “一图胜千言”在Anki中的最佳实现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