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诚勿扰里那个“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马诺离婚了 | 二湘空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锐评 Author 沈睿红萍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图源网络


由马诺离婚说起——不结婚总比结婚又离婚好文/张红萍


今天上午9点半直播开始,直播间购买的《心的形状》优惠价39.8,且都赠送二湘手签的便签


3月27日我发了公众号文:进入婚姻前请保持足够的清醒——由上野千鹤子谈婚姻引发的思考。上野说,婚姻是赌上一切的战斗,女孩们不该因为社会习惯或风俗(以及婚姻焦虑)以一种随大流的方式进入婚姻。上野还在多种场合讲:谈恋爱重点在谈,一条条谈,有一条不合适就赶快逃。对于婚姻,她说不结婚总比结婚后离婚好。她说不管是恋爱、婚姻,还是生育,要理性、慎重对待,想好了再做。


3月25日,看到《人物》的一篇人物采访文章:“马诺 代价”,她难以走出家暴和离婚的惨状令人唏嘘,引发思考。


图片来自《人物》


马诺是2010年1月17日播出的《非诚勿扰》第三期节目嘉宾(当年22岁),她因为自我发挥说了一句规定情景的台词,大意是“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后来被总结),而名声大噪,从此被贴上“宝马女”、“拜金女”的标签。

图片来自《人物》


她是北京普通家庭的一个女孩,大大咧咧,能干独立。参加完《非诚勿扰》节目后,她就在网络平台演艺圈和综艺节目求生存,收入还不错,经济独立,在重庆买了一套房,有上百万存款。曾与比她小9岁的男朋友谈过七年比较纯的恋爱,她认为爱很重要。34岁的她等不起了(小男友还不想结婚),出于年龄的焦虑,去年2023年1月29日,她闪婚(与在直播间认识不到半年的男友结婚),并在半年后因丈夫的欺骗和家暴行为要求离婚。


马诺的这场结婚、离婚悲剧,引发关注,值得好好分析,引以为鉴。


北京胡同里长大的马诺,父亲在她上《非诚勿扰》节目后病亡,母亲是汽车售票员,她通过网络平台演艺圈以及综艺节目的工作,做到了自己养活自己。她就像千千万万的女性一样,被传统而浪漫化婚姻意识形态洗脑,认为事业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婚姻才是目标和终点,因为婚姻重要,其他一切都可以让路。她说:“说白了,我一个女的,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现在规划再好,以后不是还得嫁人吗?”她说自己“就是想这辈子找个舒服的人在一起,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她一直想找个人保护自己,给自己安全感,这是她重要的择偶条件。母亲也盼着她结婚,说结了婚“踏实”。要是不结婚,也应该生个孩子,但要孩子就得结婚。于是马诺给自己定了个人生目标,2023年,她35岁,该结婚了,结了婚,她就彻底退出这个圈子,过相夫教子的生活。因为社会告诉她:女人最终肯定要结婚、有孩子。她也一直想结婚,抱着这种急迫的心态,她遇上了后来的丈夫。


她的丈夫刘维应该是有备而来的。2022年8月,他出现在她的直播间,三个月为她刷了20万,9月份他们开始私聊,10月份开始谈恋爱。刚谈恋爱不久,“他就跟马诺发微信,说想给马诺一个家,对她负责,这让她安心”(这时他还在婚姻中),他给她送花,对她母亲很热情、孝顺。在钱上出手大方,各种爱的表白与表现,让想要尽快结婚的马诺觉得他是一位各方面合适的结婚人选。


结婚前,他们去照结婚证件照片,因为小事,发生争吵,脾气暴躁的刘维当即摔了手机,这本应该引起马诺的警觉,但马诺觉得“这是小毛病,可以忍受。”这是她第一次错误的妥协与容忍,脾气暴躁男很可能就是家暴男。


“从恋爱开始,刘维就在对马诺做一些‘服从性测试’,比如,他让马诺别再做直播了,这个职业抛头露面,他没有安全感,有综艺节目找马诺,他也让马诺拒绝,说这行业是‘’戏子’,马诺妥协了”。一进入亲密关系,刘维就开始限制、控制马诺,让她与外界隔绝,而马诺为了结婚这一迫切目的,对对她具有侮辱性的看法(戏子的说法)没有采取警觉,这是她第二次错误的妥协与容忍,开始为结婚这一目标逐渐丧失自我和自主权。


见面不到四个月,2023年1月31日他们就领证了,而他在两天前才急匆匆离了婚。马诺只知道他结过婚,结婚后不久,她才发现他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对于刘维如此重大的欺骗行为(刚离婚与有孩子),马诺因为已经结婚了,只能继续忍,还是没有真正的警觉。其实,这时,她应该和他好好谈谈,因为这是大是大非,但因为好不容易结婚了,她就忽略不计了。这是她第三次错误的妥协与容忍。


结婚后,她的微信丈夫要查看;女朋友们和她的手机电话聊天,丈夫要在旁边监听;她要出去与女朋友见面,他要同往,不准她单独外出;她的手机照片,他要与她共享,不能有隐私。她完全失去了自由的空间、行动力与自由,结婚后,她几乎没有单独出过出租屋,她形同被关在“牢笼”——一个封闭的空间(精神与身体的牢笼)。对于这些她感到压抑、不快,但她还是第四次错误地妥协和容忍了,为了婚姻,她继续出让着自己的自我与自主权。


结婚后不久,刘维告诉她,他有20万的信用卡欠款。这时,她也应该和他严肃地谈谈,但她竟没有深究,准备和他一起还。后来刘维向她坦白,债务其实一共是65万。这时,她本应好好想想这个婚姻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否还能继续,但她的错误做法是卖了自己在重庆的房子,为他还了债。这是她第五次错误的妥协与容忍。


2023年9月下旬,马诺发现刘维还欠第一任妻子65万抚养费,他让马诺替他还,马诺没有同意,发生争吵,刘维大打出手,大约打得太厉害,惊动了邻居,邻居报警,她这才脱身(离开那个出租屋)。她太乖太顺从,这次没有顺从,结果遭致毒打。


而在这之前的2023年的夏天(结婚还不到半年),马诺就对同在上海的女朋友说,如果我给你的微信发6,你就为我报警。家暴早已开始,但她却由于羞耻和做人的失败,而没有告诉任何人。结婚后的第7个月,2023年8月3日,刘维写了一份保证书,说以后不会再发生家暴及过分的语言行为。这是她第六次错误的妥协与容忍。


2023年9月21日,刘维家暴,被邻居报警,他在派出所写下另一份承诺书:“本人刘维在和马诺婚姻期间,对其进行长期的言语暴力,以及七次打人行为,本人对以上行为做出深刻检讨。”马诺在上海的女朋友来他们家看过,电视、洗衣机、茶几、柜子全被砸坏了。


逃回北京,接受《人物》的采访时,她才意识到暴力是怎么逐步升级的,这类悲剧的发生都是女性自己警觉性不够和太容易对男人妥协和容忍、让步造成的。对于家暴男和控制男来说,你越是妥协与容忍,他的控制、伤害与暴力行为就越可能升级。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刘维一个一无是处的男人(马诺比他有名气,赚钱容易),却可以对马诺进行长期言语暴力和七次身体暴力呢?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中的“‘女高男低婚’的结局”中分析道:把“有能量的妻子”任意踩在脚下(精神上和肉体上),以支撑他的自尊心。人人都认可的、这么漂亮这么能干的女人随我打骂侮辱,还不会离开我——丈夫用这种防护窗来维持自己的骄傲。对方越有能量,侮辱必须彻底。作为女性,不管你是高嫁还是低嫁,都有可能被家暴,因为男人要维护他的面子与自尊,就要控制你,让你在他之下。无论如何,男权制下,具有传统思想的男人们,像刘维这一类男人他们必须要居上位,女性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阶位序列的最低端。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典型话语是:管不了老婆的男人还是男人吗?打怕的老婆就是揉顺的面。父权制社会,不管是强男还是弱男——具有传统思想的男人,都要掌握婚姻家庭中的控制权和决断权,即实权。而女性给足男人面子的过程,就是失去自主权和自我的过程。


刘维一开始就对马诺进行“顺服性测试”,其实接受了男人在家庭中必须具有权力的男人,在谈恋爱的时候都在对女性进行以下测试:忠诚度的测试,支持他事业的测试,贤妻良母的测试,孝顺他父母的测试,为家庭奉献一切、牺牲一切的测试。马诺就是因为没有通过奉献一切的测试——为他还第一任妻子65万元的抚养费,而遭受家暴。


女性因为受浪漫爱意识形态的灌输,在谈恋爱的时候,往往会失去理性与理智,像一只乖乖兔或听话的鸟一样坠入情网,答应男人的一切要求(测试)。马诺就是这样,因为爱得上了头(文章中描写),把婚前刘维摔手机这样的大事当作小事,容忍了。


2023年10月份,马诺逃回北京,好朋友见到她后,发现短短几个月,她变了一个人。她总是紧张兮兮,怕有人跟踪。事实上,11月份,刘维确实每天出现在她们居住的院子里,长达半个月,她和母亲吓得不敢出门。为此,她和母亲不敢再在自己家里待了,先是她出去租房子住,刘维威胁说他有办法找人定位她的行踪,她不得不多次换住处,后来母亲也出来和她一起租房住,她们生活在恐惧中,人已经快崩溃了。


回到北京后,马诺向法院提出离婚和人身保护令,2023年12月,她拿到了人身保护令,离婚也开始走程序。


在第一次的线上庭审中,法官问马诺,刚开始被家暴,为什么不离婚?她说她根本走不出出租屋,婚姻成了牢狱。


脱离家暴不容易。想离婚也不容易,第一次线上庭审,刘维不愿意离婚,说感情尚可。后来他同意离婚了,但条件是马诺要给他30万。而且他还“在网上发帖,指责她拜金、骗钱、转移财产。为了自证,她打印了自己在婚内和刘维的所有转账记录、她的体检报告、卖房合同,还有医院就诊的记录,她被确诊为重度抑郁。说着话,她哭起来。”


结了一次婚,她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大大咧咧、活泼、泼辣的北京大妞,她以前渴望、期待婚姻,希望有人保护她,现在她说:真正能保护自己的只有自己。她母亲也说:“自己从心里不愿意女儿再结婚了。”没结婚前,她过得好好的,结了一场婚,结果却受了许多苦,像在地狱里走了一遭。


上野说:不结婚总比结婚又离婚好,是要劝年轻的女孩子们,如果你没有找到足够好的人,不要为了年龄的焦虑而结婚,不要随大流而结婚,婚姻是赌上一切的战斗,怎敢贸然进入?


马诺悲剧的根源,是因为社会和人们都说婚姻和生育对女人是最重要的、一辈子的事情,一切都要排在其后;人们还认为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是婚姻的幸福,只有结婚了才能得到社会全面的认可;人们习惯性地对婚姻有浪漫化的想象,认为婚姻是幸福的彼岸,一个人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社会上的这些意识和说辞其实就是传统的观念,马诺承袭了这些观念。认为工作是阶段性的,婚姻家庭是一辈子的事。扎心的事实是,婚姻不再是一辈子的事情(离婚率就是证明),而自己一生的职业规划或工作才是一辈子的事。


马诺的失误是没有保护好自己,轻易地让渡出自己的自由和工作,把自己的生活嫁接在丈夫(别人)身上,完全把自己交出去,甚至把自己的钱也交出去,生活失去自我,遇到婚姻中的家暴和欺骗后,没有支撑,最后一败涂地,酿成人生的悲剧,好在时间短。上野千鹤子说过不管是恋爱还是婚姻,是让别人进入你的生活,不能失去底线,不能让渡你的边界,马诺的所有容忍和妥协就是一个逐渐让渡了自己的边界、最后失去底线的过程,自己成了被人摆布的偶人。这从另一面更看出夫权的霸道与独断。


据一位多年办理离婚案件的律师说:在中国,凑合的婚姻居多,所以不要太过美化婚姻,婚姻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婚姻其实就是日常的积累,好的婚姻温馨的一面多,一般的婚姻始终伴随着谈判和博弈,即权力竞争。只要是两个及两个人以上的关系,就存在权力关系,夫妻之间也一样,想要婚姻关系对等、和谐就不能放弃博弈权。还是那句话:进入婚姻前,请保持足够的清醒(头脑不能糊涂,保持思考的能力)和理性(在理智上有判断和推理能力),除非你确保找到了足够好的人,否则不要进入婚姻。闪婚是百分之百对自己的不负责。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女儿31岁了,母亲着急,在相亲微信群为她对接了一位各方面条件看起来都不错的男孩,女孩早已打定主意不婚不育,因为她看到周围长辈的婚姻,没有一家是幸福的。女孩回复母亲说:我没有时间应付这些人。她母亲很不高兴,说这孩子什么态度啊!25号我看了对马诺的采访后,庆幸这个孩子的清醒,相亲群的人也并非知根知底,如果遇到一个像刘维这样的男人,这个孩子怎么办?


我周围有太多过了三十岁而未婚的优秀女孩,她们足够好,她们上进,经济独立,有自己的事业,想过自己追求的生活,但结婚像一道魔咒,总有一些力量和一些因素,在她们还没有找到足够好的人之前,把她们往婚姻里推。


年轻的女孩,你要挺住,坚持自己的选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能小瞧了婚姻。


上篇:上野千鹤子谈性和爱、婚姻和生育、独立和生存选择下篇:婚姻如此糟糕,人们为什么不离婚?
作者简介

张红萍,女,北京,妇女与性别研究学者。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the end~二湘好物空间最新活动3月30日早6点30-4月1日晚24点整

第一盘货:工厂卫衣,牛仔裤。衣都是男女同款的,一家人都可以穿。有合适的可以多囤几件换着穿,超值!


第二盘货:EYECROXX乘号眼镜。得物上眼镜类目的TOP级,超出国标标准检测。产品出口美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非常受欢迎


第三盘货:纳兰杜。他家是我们包包品类常上线的品牌,最大的特点就是款式多、性价比高、时尚百搭。



更多选择点击此链接关注”二湘好物空间“第一时间买好物

更多往期精粹

《巨流河》作者齐邦媛去世,她终于回到父亲念念不忘的故乡,回到片瓦无存的祖居

站在他曾站立过的领奖台,我和他的故事

时空交错的同谋

二湘:《坠落的审判》北大首映式,这位北大教授为什么会翻车

她曾是一把手的情人,她之后的命运让我对她失忆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