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说丨城南有关剃头的那些事儿~

张玉虎 小店通 2022-04-04

现在的人们,不管男女,觉得头发长了,或者是发型不理想了,就会找一个理发店去修剪修剪,人们管修剪头发,也称之为理发。可是笔者小的时候,村里人口头不会讲“理发”这个词儿,把打理顶上头发的这个行事叫作“剃头”。

清朝以前,汉族人不管男女都留长发,人们打理长发时叫作绾发、束发或者梳头,那时,只有信佛的人们出家当和尚削发时,才叫剃度。满人入关后,强迫男人们都把脑袋的前部剃光而在后脑勺上留辫子,此后男人们得时不时地用剃刀剃脑袋前部的头发,于是有了“剃头”一词。清朝灭亡后,男人们剪了辫子剃光头的多,剃头一词便从而固化下来了,在人们口头成了打理头发的代名词。于是人们把挑着担子串街为人们修剪头发的叫作剃头匠,把理发店叫作剃头铺。人们去理发时,不管是留头发的,还是剃光头的,统统叫作剃头。

关于剃头,在农耕时代的民俗中也有许多的讲究与禁忌,下面,就我所知的,说上这么几点。



1


“剃胎毛”



人从娘胎里生出来,头上或疏或密就带有头发的,因为这些头发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过去人们就将其称为“胎毛”。婴儿出生以后第一次剃头,民间就称为刮胎毛。过去,民间有新生儿满月时有剃满月头的旧俗,要把孩子的头发和眉毛全部剃光,认为这样孩子的头发和眉毛会长得又黑又粗又漂亮。


有些讲究的人家,还要把剃下来的胎毛做成毛笔,期望孩子将来状元及第。因为有民间故事讲道,过去有一个书生上京赶考时用胎毛笔写答巻,竟然高中状元,因此胎毛笔又被称为状元笔。现代医学认为,剃满月头对孩子头发的生长不但没利,反而有害,因此,剃胎毛的时间不宜太早,要视孩子的头发长短情况来定,最好在孩子半岁以后。


而用胎毛笔考中状元虽然更没来由,但人们把孩子的胎毛做成毛笔留存下来,见证其成长过程,倒也有意义有趣味。






2


“舅舅毛”



过去在乡间男孩子还有留舅舅毛的习俗。所谓舅舅毛,是在男孩子剃头时,满脑袋的头发都剃掉,但要在脑袋后部与脖颈“燕儿窝”相连的地方,留小巴掌大的一撮头发,任其生长,有的长长了,还要梳成小辫子,到十二岁过生日后才能剪掉。什么情况下才留舅舅毛呢?有几种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说男孩子在舅舅家住的时间长了,就留下舅舅毛,以示不忘舅舅的养育之恩;还有说法是家中缺子的人家养下男孩子后,留下舅舅毛,这孩子就可以得到舅舅的保佑,有父家和舅家两家的关爱,有利于孩子成长。我觉得人们是信后者的较多。因我小时候见到留舅舅毛的孩子,多属于后一种情况。







3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短语。因此,每年的腊月十五以后至次年的春节以前必剃头,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风俗。不管大人小孩,不管干什么活儿的人,凡是男人,都要赶在这段时间剃一次头。有些人家能用那种旧式的剃刀自己打理,大部分的人则要找剃头匠去给解决。


过去,由于男人们发型简单,女人们不在外理发,从事理发行业的没有现在这么多,大点儿的村子有一两个剃头匠,小点儿的村子一个也没有,要剃头还得到邻近的大村去。因此到了这个时段就成了剃头匠们一年最忙的时段,也成了他们收入最集中的一个时段。每年都是全家上阵,忙到年初夕的晚上才能顾上剁饺子馅做年夜饭。因为我岳父就曾是一个大村子的剃头匠,对此体会颇深。


“正月不剃头”


过去旧俗,讲究正月里不剃头。为什么正月里不剃头呢,民间有个谚语曰:“正月不剃头,剃头死个舅”。照此说法,是正月里剃头妨舅舅呢。有此一说,人们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于是正月里就更不剃头了。其实,这是人们的一个谐音误解。据说,这一习俗始于清朝初年的汉人之中。满人入关后,经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残酷镇压,建立起了清王朝,并强迫人们剃掉前额的头发,下了“留发不留头”的严令。人们迫于强权,不得不从。一些明朝遗民虽然被迫剃了头,但他们为了遵从传统习俗,便约定在正月里大家都不剃头,以示怀念亡去的旧朝家国,还将这一行为称作“思旧”。


这一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的扩大和口头传播的误差,正月里不剃头便由“思旧”讹成了“死舅”。于是,人们也就更在正月里不剃头了。不过,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也因为腊月后半月里刚剃了头,正月里头发还没有长得很长呢,过去的人收入也不高,别看剃个头才一两毛钱,对那时劳动一天收入不了几毛钱的农民来说,也非小数,因此能省也就省了。








4


二月二剃龙头



农历的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青龙节。据民间传说,是因为武则天废唐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命令龙王三年不准给下界降雨。可是龙王不忍百姓受苦,就偷偷给下了一场大雨,解了百姓之忧。玉帝知道龙王违旨之事,将龙王压于大山之下。


民间百姓知道后,天天向玉帝祈祷,最后感动了玉帝,在二月初二这一天将龙王放了出来。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一说。便也成了民间祭祀龙王的一个节日。这一天除了要准备好吃好喝祭祀龙王外,民间还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说法。到了这一天,大部分人特别是家里的男孩子,都要剃一次头,以祈求好运。

“五月不剃头”


过去,人们除了正月不剃头外,五月一般也不剃头。因为过去的人认为一到五月天气就开始热了,各种毒虫开始活动,过去医疗条件不好,一旦被叮咬,容易感染生病,所以五月被称为毒月,或恶五月。那时剃头没有现在的推子等专用的工具,只有那种老式剃刀,一旦不小心割破头皮,易感染,难愈合。所以人们在五月就尽量不剃头。

“入伏剃福头”


入伏在历法止没有固定的时间,但过去到了入伏的那一天,人们都要剃一次头。因为“伏”字与“福”字同音。大家都祈盼入伏剃头能有福气降临,给自己带来好运。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讨个口彩罢了,但人们也乐此不疲。

“立秋不剃头”


入伏在历法止没有固定的时间,但过去到了入伏的那一天,人们都要剃一次头。因为“伏”字与“福”字同音。大家都祈盼入伏剃头能有福气降临,给自己带来好运。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讨个口彩罢了,但人们也乐此不疲。







5


剃下来的头发的处置



现在,人们到理发店理完发,理下来的头发当然是归理发店处理了。过去还有一种迷信说法,说是剃完头以后,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剃下来的头发必须处置好。


关于剃头的谣谚和故事


“剃头挑子一头热”、“饿不洗澡,饱不剃头”、“酒后不剃头”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民谚。“虽然毫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剃去多余长头发,迎来满腔好心情”则是过去剃头铺门口所贴对联的一些联语。


另外笔者在上个世纪大跃进的1958年,还哼唱过这样的一首童谣:“一九五八年,剃头不要钱,女的推光头,男的留小辫。”“女的推光头,男的留小辫”,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让人不能接受的事情。可现在,女人推光头,男人留小辫的已经是屡见不鲜了。这可能就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吧。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END

编者注: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注意到:


“实施乡村记忆工程,鼓励支持挖掘乡村文化、编修乡村史志”的字眼,小店通做为太原南部的新媒体平台,过去就很重视这些方面,今后也将在这个方面继续发力,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进来


一起打捞我们的记忆,镌刻我们的历史。


相关阅读:

“正月剃头死舅舅”?这篇“内部解密”让你豁然而悟

我们说丨太原城南方言中的窈窕——

人在太原南丨有钱没钱,我们剃头过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