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史丨成小秦:大舅出狱记

成小秦 新三届 2020-04-19


作者档案


成小秦, 1951年出生于河北秦皇岛,1954年随父亲调西安,1964年考入西安外国语学校。1969年春,插队麟游县桑树塬公社,务农三年,1972年春,作为“可教育好的子女”,入陕西师范大学外文系读书。1975年毕业留校教书,1978年赴英国留学,1980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英文系,此后十多年,先后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从事翻译。1995年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书至今。


原题
大舅出狱记



作者:成小秦


1975年,春分后那个周末,我从陕师大返家,前院静悄悄的,朝上房走,刚迈上台阶,门帘掀开,母亲神情异样,示意我进东卧室。她轻掩房门,小声说:“你大舅来了。”见我发怔,又说:“内蒙大舅,从呼市来看你姥姥。去跟大舅见个面,说话注意点儿。” 
   
“文革”之前,我们填写政审表,都由父母把关,“主要社会关系”一栏,只填“中共党员”亲戚,不填“黑五类”亲戚。但从大人失言,我隐约知道,有个舅舅在内蒙服刑。“文革”初,母亲任十三中教导主任,跟她关系最好的某老师贴大字报,揭批她“1964年,《毛选》刚一发行,就邮寄一套给“反革命分子”哥哥,还寄钱物......”那天,我要见的正是大舅。 
   
我跟着母亲穿过中厅,走进西卧室套间,有位中年人坐床边,著灰色对襟棉袄,戴副眼镜,面庞清瘦,起身并惶惑地望着我。母亲说:“这是大舅。”我叫声“大舅!”大舅小声问:“是小秦吧?”姥姥紧张地隔窗往后院看。老宅交公后,东厦房与前院倒座房住进两家外人:一家主人是某工厂革委会主任;另一家户主是落难职员,靠拉架子车为生。他们须通过上房东侧过道,去后院如厕。 
   
我与大舅都有些拘束,于是相互让烟。我给大舅点烟,见他食指与中指熏得焦黄。我俩在烟雾缭绕中,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夜宿西卧室,靠着床头吸烟,漫谈,我才渐渐了解大舅身世,也得知自己还有个六姥爷,是国军飞行员。
 

 

1975年春,姥姥与大舅在老宅上房东侧台阶 

  
说宋家的事,先得从长辈说起。早年,曾姥爷宋韵清(人称“宋八爷”)在秦皇岛掌管吉盛兴洋行(位于海滨路至东山路),以洋务起家,眼界开阔,送子女入新学堂,接受西式教育。姥爷宋恩起受教于天津新学书院(Tientsin Anglo-Chinese College),位于法租界的海大道(Rue de Takou),1902年由英国人赫立德博士创建,仿牛津大学体制,英文教学,重德智体。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怡和洋行、开滦煤矿或耀华玻璃等外企。姥爷毕业后,入开滦煤矿任高级员司。 
   
1930年代初,六姥爷宋恩儒就读北平汇文中学,“九一八”事变后,毅然投笔从戎,考入中央航空学校第四期,1935年6月毕业,1937年7月14日,随高志航参加淞沪会战,驾机轰炸日军司令部、公大纱厂军械库及汇山码头,冒着密集炮火,俯冲轰炸停泊吴淞口及崇明岛附近的敌舰。8月21日,他又与战友董明德配合,在扬州机场上空,击落两架日寇轰炸机。 
   
1938年1月4日,日寇出动30多架战机突袭汉口,六姥爷与战友驾机升空迎敌。激战中,他被三架日本战机围住,机身数处中弹,机翼折断。最后,他试图驾机撞击日机,因再次中弹而坠落,壮烈殉国,年仅二十四岁。 
   
六姥爷牺牲后,宋八爷命我姥姥代表宋家,去汉口处理后事。当时,姥姥已有身孕,携怀孕的六姥姥邹氏从天津乘船,经香港去汉口装殓。据大姨说,她奶奶临终,不知六儿已战死。弥留之际,家人问她想不想老六,老人家摇头,遂咽气,家人将珍珠放入口中,合上双目。不料出殡时,忽狂风大作,吹翻招魂幡,刮落房顶铁瓦。我二舅母说:“老六的魂儿,给老母送丧来了。” 
   
2007年4月,纪念“抗战”七十周年之际,中华民国空军张光明将军撰文“笕桥英魂追忆”,缅怀阵亡的好友,并附二十位战友小传及遗像,其中有我六姥爷,才让家人得知他的壮举,一睹英姿。 

   

宋恩儒烈士 

   

宋恩儒烈士 天津市人,生於一九一三年十月一日。幼讀勤學,潛悟識深,每讀忠烈史記,即掩卷歎息,慨然興景仰之思。平居寡言笑,然每論時事,則輪瀉豪宕、慷慨激昂,不能自己。民國二十年「九一八」東北事變後,君乃棄學,考入中央航空學校第四期畢業。在剿匪諸戰役中,迭以功受獎,晉升中尉,任空軍第三大隊第二十五中隊分隊長。淞滬戰起,轉戰長江各戰役,擊落敵機三架,炸沉敵艦一艘,戰功顯赫。民國二十七年一月四日,於漢口空戰中陣亡,追贈上尉。時年二十四歲,遺有父母及妻邵氏與一女。 【注:妻邹韧兰,遗腹女宋锡荣,小名荣荣】 

   
据母亲说,日寇侵占华北前,她六叔每年暑假探亲,都给女眷带杭州丝绸,为她裁制一袭蓝色碎花旗袍。六叔战死后,葬汉口,“抗战”胜利,衣冠冢入南京航空烈士公墓,位于东区山坡,由西向东第二十四穴。1990年代初,母亲去南京探亲,专程去航空烈士公墓,为六叔扫墓,询问守墓人,获悉从未有人来此祭奠。六叔战死后,六婶改嫁国民党中央医院某医生,从此音讯全无。母亲给守墓人留下地址和电话,希望有朝一日,能与表妹荣荣取得联系,此为后话。 


  
姥爷任开滦煤矿高级员司,薪资优渥,崇尚西化,将子女送天津或北平教会学校读书。我母亲考入天津圣功女校,初中毕业转学,与大姨同在北平慕贞女校学习,大舅宋锡桐进北平育英中学就读。 
   
1942年,大舅17岁,抛弃优越生活,与两个好友逃离北平,去大后方抗日。他们所带盘缠不多,搭乘一段火车,就徒步西行,过了潼关,身无分文,陆续把多余衣物和行李卖掉。等他们抵西安,衣衫褴褛,形同乞丐。当时,中央警官学校正招生,三人都是高中生,一考即中。大舅从中央警校(重庆南岸弹子石)毕业时,“抗战”胜利,1947年4月,派往归绥警察局。1949年9月,董其武率众十万在绥远起义,国民党军政人员悉数留用,大舅奉调归绥公安局二分局任股长。 
   
我姥爷思虑洞达,知世事难料,连发数函,催促大舅退役,报考理工大学,或进开滦煤矿从业,并叮嘱:“将精力放在无用之处,岂不可惜!”大舅不从,而积极参加减租反霸、整风审干运动,不料1952年12月,大舅突遭逮捕,罪名为“窝藏枪支、贪污公款和放走地主”。 
   
大舅“窝藏枪支”的消息传到秦市,舅姥爷张万益率家人挖地三尺,寻枪未果。惊悉大舅因贪污入狱,姥姥、大姨连忙变卖金银首饰,凑钱退赔。不久,公安局查无实据,又通知退钱,大舅拒收,怒斥:“你们不是想要钱吗?送你们好了!”至于“放走地主”罪名,更属荒唐。那人是天津某中学校长,家庭成分地主,大舅公事公办,给人家开路条,返乡探亲。 
   
1953年元月,公安局又给大舅强加罪名“军统潜伏特务”,判刑十年,发配劳改。1955年秋,表舅张春华在京上中专一年级,某日,忽然接到五哥(大舅在宋家行五,人称“五少爷”)的信,说劳改艰辛,见天吃窝头蘸酱油,希望寄些钱。表舅害怕,回信大讲革命道理。幸好二舅母仁慈,给大舅邮寄十元解困。 
   
后来,监狱当局得知大舅数理化好,精于设计,便调他去监狱新生钢铁企业任技术员,刑满留用。“文革”中,造反派砸烂公检法,1970年初,监狱撤销,当局决定,将犯人转押山西临汾,刑满留厂职工送回原籍。干警送大舅回秦皇岛,抵达北京站,把档案给他说:“你先回家,半个月后,我过去给你落户,办手续安排工作。”并给大姨发封电报接站。等大舅在秦皇岛站下车,大姨见他自带档案返乡,怀疑他潜逃,惊问:“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 
   
第二天,大舅去原籍派出所报临时户口,当场遭羁押,理由是:“秦市尚有十大案件未破,为你自身安全,先关押再说。”大舅再度入狱,每天发俩苞米窝头,睡水泥地。其时,监狱因牢房狭仄,正在扩建,大舅便自告奋勇,承担制备、测量、施工,结果,苞米窝头换成大白馒头,才得果腹。关了二十天,内蒙干警到秦市,见大舅又入狱,跟秦市干警吵了一架。原籍派出所认定,根据档案记录,大舅仍属反革命分子,原籍不予接收,于是,重返内蒙监狱。 
   
熬到1971年,监狱当局派辆十轮卡车,将有技术特长的八个刑满释放人员送台阁牧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谁知到1973年,监狱恢复,因缺技术人才,内蒙公安厅下发文件到各旗镇,责令有一技之长的刑满释放人员,限期回监狱报到。某天,公社书记将八人叫去训话,然后,派人押送上路,如厕,就餐,都派人盯着。等把他们押到旗公安局,才知根本没那回事。结果,八人重返台阁牧,继续接受再教育。 
   
1974年初,大舅成了家,时年48岁。舅母名刘秀,祖籍山西洪洞县,叔姑均为老革命,丈夫系解放军师级干部,驻防新疆,因家庭成分地主,“文革”中,惨遭批斗后愤而自杀。七十年代初,刘秀随部队移防内蒙,经好友介绍,与农村户口的大舅结合,收养个弃婴,取名芳芳。
   
1970年代末,乡镇企业兴起,大舅看到生机,为养家活口,申请外出打工,公社不放。为离开台阁牧,大舅设计制造了农业机具,在呼市参展并获奖,又设计建造了公社大礼堂(容纳600人),这样,公社书记才放他自谋出路。 
   
那年,马氏四兄弟承包四合兴钢材改制厂,生产盘条,聘大舅负责设备购置、原料、生产及销售,工厂效益极好,全家也住进新房。孰知1977年初,公安局以莫须有罪名,将厂长马老大收监,大舅去山西出差,返呼市当日,就被押上吉普车,投入大牢,一关90多天,既不提审,也不理睬。一天,牢门突然打开,狱卒告大舅:“回去吧,你没事了!”大舅质问:“凭什么关我?”狱卒说:“到地方你就知道了!”大舅又问:“老马放了吗?”此时,大舅熟悉的公安局同事过来,好言相劝:“老宋,你是你,他是他,你别管那么多。三个月,也该回家了!” 
  
大舅精明能干,在呼市已有名声,人刚出狱,各乡镇企业就争相聘请。他应聘去团结大队乡镇企业,大队书记为留住大舅,给他盖一院新房,可全家还未入住,呼市工业局就调大舅,并承诺转正。大舅真能干,一去就设计制造了呼市第一辆清洁车。工业局又送大舅去北京钢铁学院,带薪学习三个月,回来负责粉末冶金厂转产。1978年,马老大无罪释放,又高薪请大舅回四合兴钢材改制厂。 
   
蒙冤三十三载,1985年,大舅终获平反,由呼市公安局接收,“享受起义人员待遇”,定副科级,才59岁就被迫退休。公安局如此下作,就是为了不给大舅分房与调级。好在大舅浑身本事,为人豪爽,友朋遍呼市,受聘多家乡镇企业,先后设计并制造了饲料粉碎打浆机、游泳池污水处理设施、焦化冷却塔等设备,收入颇丰,仗义疏财,资助贫困亲友,而不求回报;出资几十万送侄子去日本北海道学畜牧;每来西安探亲,必送外甥外甥女皮夹克、皮包、蒙古刀具等。1994年,大舅不慎摔断腿,才停歇下来,回家享受退休生活。 
   
犹忆1975年早春那晚,我与大舅靠着床头,在黑暗中吸烟,漫谈,我问:“听说您有个好友,当了汉奸,现在还挺风光?”大舅长叹一声:“唉,没法说!当年在育英,三个好友,参加抗战的俩,我去了重庆,落得如此下场。另一个投奔延安,解放后任武汉市副市长。当汉奸的那位,战后逃到日本,还当了什么县议员。唉,没法说!坐二十多年牢,出来时,发点儿安家费,算下来,一个月才值几块钱。”1970年代初,中日邦交,那位好友从日本返国,专程去秦市,打听宋锡桐的下落,亲友都回避,谎称不知所踪,其时,大舅正服苦役。 

1990年代初期,大舅与我母亲 
   
2012年10月23日,重阳逢霜降,凌晨五时,大舅在熟睡中辞世,四天之前,刚过87岁生日。大舅一生坎坷,冤系大狱,所幸晚年过得幸福,舅母去世后,由养女芳芳全家悉心照顾,可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舅生前选购瓷瓶,遗嘱逝后焚身,将骨灰封入瓷瓶,择期沉黄河。 
   
大舅晚年,常夜不能寐,“想过去,六十多年的苦呀!”(大舅复函语)索性起床,边吸烟,边写申述材料,或给三妹(我母亲)写长信,倾述心事,翻来覆去说蒙冤入狱事。看来,大舅人虽出狱,魂系牢房,终生未解脱。呜呼哀哉! 
 

2018年4月5日(清明节)晨草

2020年2月18日修改



延伸阅读

成小秦:父亲与他的西南联大同学们
成小秦:潜伏者王敦瑛,
苏联克格勃西安情报员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家国春秋

孙冰:大姑孙维世的跌宕一生
孙中才:四舅爷,从留学生到“大地主”刘海鸥:保姆阿巧,"北漂"自梳女后半生杨小兵:我的白蛇奶奶杭雪:我的姥姥,生于忧患,死于恐惧韩贤强:姨娘:在婚姻的狂涛中沉浮韩贤强:外婆不在了,外公再也无心恋战杜欣欣:回忆史家胡同杜欣欣:祖父是传统意义上的"败家子"
蒋蓉:我的爷爷奶奶是地主张晓岚:我的爷爷,民国时代的都市"乡绅"
杨小兵:我的白蛇奶奶张伟光:红旗下的蛋(A:我奶奶的)
陈小春:姥姥王镜娥和外公章乃器
姥姥曾志,对我们宽容但却从不纵容
萧蔚:祖爷爷闯关东,滚雪球般的老商号 一个中国大家族的百年沉浮一个家族的四代留洋路一个中国文化世家的传奇黄健:我把父老乡亲的农家生活录入史册

陈独秀孙女:我上书邓小平重修陈独秀墓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