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年 | 陈正青:怀念我的几位小学老师

上海老底子 新三届 2021-04-25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陈正青,1948年出生,上海育才中学66届高中毕业生,由于文革取消了考大学,1968年分配到上海港务局工作。1983年考进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学习,本科毕业后在上海港务局职工学校、上海土产公司职工学校和上海供销社职工大学任教,2003年退休。


原题

怀念我六十多年前的
几位小学老师




作者:陈正青




1954年,我进入上海新成区中心小学上一年级,后来新成区撤并以后,这所小学改名为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了。学校里大都是三四十岁的女老师,也有不多几位男老师,他们都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小朋友十分关爱。


我一年级的班主任是汤仁一老师,她还教我们算术与语文。我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班主任,都是兼自己班级这两门课的,其他副课比如唱歌、画图、体育老师,都要教很多班级。汤老师大概三十来岁,烫着一头短短的卷发,一说话就是笑眯眯的样子。


我上小学前没有进过幼稚园,从来没有过过集体生活,又生来胆小,刚进学校,感到非常陌生,天天哭。汤老师摸着我的头,拉着我的手,替我擦去眼泪,除了上课,一直让我跟在她的身边,不几天还介绍同班的两位小朋友陪伴我。这样过了一段日子,我才渐渐地适应不哭了。


可能是汤老师没有子女,她特别喜欢我们学生。一个星期天,她请我和另外两位同学一起去她家做客。她家的地址,我至今还记得是延安中路解放弄,靠近成都路,但是几号不记得了。奇怪,后来多少年了,经过那里我总会找解放弄,因为当时“解放弄”三个斗大的字寫在竹子編的墻籬笆上,很好找,可是只有一两年后看到过一次,后来一直至今,我连弄堂口上方匾额的小字也不放过,就是再也没有找到过“解放弄”三个字。这是后话不提。


我们同学三人,坐了一辆三轮车,来到汤老师家,她家很整洁。她的丈夫是一名报社记者,对我们很客气。后来我们学校有什么重大的活动,我总是看到他站在高处给大家拍照。那天做客很意外,汤老师的邻居竟然是我们学校的校工王妈,她看到我们也很亲热。我们的午饭是王妈帮助做的,其中有一个蹄髈汤,放了一点青菜,很鲜美。午饭后,汤老师夫妇俩领我们到人民公园去玩,拍了几张照片,很可惜,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二年级的班主任是男老师顾友良先生,看上去三十岁不到。他在黑板上写的字特别漂亮,好多同学有意无意学他的字,就连类似“巾”字当中一竖拖得特别长,也都学他样。下课休息的时候,他总是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大家都很喜欢他。谁知才半个学期,不知因为什么原因,顾老师突然不教我们,改做其他年级的体育老师了。


学校可能一时找不到别的老师来顶班,就把我们班级拆散了。我们一个年级有七个班,每个班有学生五十名左右,本来我们是第五班,就把我们六七个人一组,分到其他班级去了。以后我们在校内碰到顾老师,都非常亲热地地招呼他,但是顾老师总是勉强回礼,再也没有以前的热情了。再以后就看不见他了,估计是调走了。


后来一位同学讲,顾老师是个犯错误的人。这位同学的姑妈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我想他的话不会瞎讲吧。顾老师到底犯了什么错,我们就不知道了。


我被调到二年级一班,班主任是宋晴娥老师。她二十多岁,在我的眼里,她是我们全校最漂亮的老师。我现在想起她,脑海里还会出现一位美女,身上穿着漂亮的连衣裙,脚上一双黑漆发亮的皮鞋,身材婷婷玉立,长发弯弯披肩,皮肤白白,眉毛细细。最叫我们佩服的是她讲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把以前教我们的主课、副课的无论哪一位老师都比下去了。


谁料到,1957年当我读到四年级的时候,忽然宋老师变成右派分子了。那天我走过教师阅览室,看到门外、窗外站了好多学生,发出阵阵口号声:“打倒右派分子宋晴娥!”我挤进人群,看到宋老师一个人低头坐在那里,长发披下来遮住了半边脸。


从此以后,我看到的宋老师,弯弯的长发剪成男人一样的短发,漂亮的连衣裙换成打补丁的粗布短衫裤,脚上永远是一双军绿色的旧跑鞋,手里的粉笔、教鞭换成扫帚、畚箕,她每天扫地打扫厕所了。


我毕业离开小学三四年以后,一次在马路上看到她,简直认不出来,这样一位面目憔悴、身子微微有点佝偻的中年妇女竟然是宋老师。她低着头匆匆走路,我愣了一下也没来得及叫她,心里很难过,知道她肯定一直过得很不好,但愿她能早点结束这噩梦一样的日子。我不知道宋老师后来有没有活到右派平反的那一天。


三四年级的班主任是车惜琪老师。她将近五十岁,真是一位慈祥的老妈妈。我们班的同学,心里有什么话,碰到什么难事都愿意和她讲,她慢条斯理地与你分析,总是能解开你心里的疙瘩。当然有什么开心的事,我们也愿意第一个告诉她,她会笑得比你还开心。记得有一天《解放日报》登载了车老师的先进事迹,还有她一张照片,我们全班同学抢着报纸,争相传诵,兴奋得好比我们自己登了报。


我们最喜欢上班会课,车老师经常会给大家讲她两个女儿的故事,比如怎么认真学习,怎么节约用纸,怎么锻炼身体。全班同学谁都没有见过这两位姐姐,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她俩就是我们大家的姐姐。


最叫我难忘的是,每节班会最后半节课,她会给大家读一段《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尽管她的普通话带有一点浦东口音,但是我们都觉得没有人比她读得再好再动听了。大家一起跟着故事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一系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事情,我们一会儿点头微笑,一会儿皱眉流泪,一会儿愤怒无比,一会儿感动赞叹。班里无论哪一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小孩,听故事时都全神贯注,不会发出一点点声音。教室后面,我们自发挂起了一幅大标语:“卓娅和舒拉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五六年级的班主任是王碧痕老师,她接我们班级的时候已经看得出怀孕好几个月了,但是她一直是教毕业班的,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学校就是专门靠他们几位老师抓毕业班,争取多几名学生考取重点中学,提高我们中心小学的名声。


王老师家住得较远,要换两辆车,路上要花一个多小时,就这样拖着笨重的身子每天来上课,一直到生孩子。产假一满,她又马上来上课了。记得那天她一踏进教室,全班同学先是一愣,接着不约而同热烈鼓掌,“王老师好”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王老师平时对我们比较严格,轻易不露笑脸,但这时她笑得满脸开花,连连摆手,叫大家轻一点。


除了几位班主任以外,还有好多老师我也一直念念不忘。


蒋沛老师是我们学校屈指可数的几位男老师中的一位,是教导主任兼自然老师。他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器宇轩昂,一表人才,穿的毛料两用衫整洁大方,里面雪白的衬衫领子总是翻在外面,毛料裤永远毕毕挺,有一条笔直的裤缝,脚上的皮鞋擦得鋥鋥亮,上面还有布做的很精致的盖子。这种皮鞋盖子我是第一次看到,后来也极少看到,据说这是上海老克勒才有的打扮。


我们五六年级开设自然课,学校专门有一间自然教室,老师讲台特别高大精致,学生课桌椅也特别宽敞,因为有时要做一些实验。教室四壁都是玻璃橱,摆满了各种动植物标本。大家都觉得,只有蒋老师这样气度不凡的人,才配在我校气度不凡的自然教室里上课。你看,他在高高的讲台上一站,几分自信,几分神圣。


正式上课铃声响了,蒋老师把双手往讲台上一撑,四周一望,还有几分君临天下的霸气,再调皮的男孩子这时也不敢出声,准备上课了。我们被他气势镇住了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上的自然课大家都太喜欢了。在他的的讲课中,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飞鸟走兽,花草鱼虫,一桩桩、一件件给我们娓娓道来,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一直到现在,我所掌握的自然常识,有很大一部分是蒋老师教的。


说起高老师,全校每个学生都认识她,因为人人都上过她的音乐课。起先学校多少年只有她一位音乐老师。她矮矮的个子,齐耳的短发,说一口北方话,不仅弹得一手好钢琴,其他中西乐器都很拿手,吹拉弹唱样样在行。


据说,全校除了校长以外,高老师的工资是最高的。真不知道她有多少精力,除了上那么多的课以外,还在业余时间组织了学校民乐队,胡琴、笛子、箫、扬琴、琵琶,样样都有,乐手几乎都是男孩子。学校每学期结束开文艺表演会,他们一定会演奏几支新的民乐曲子作压台戏。


后来又来了一位新的年轻音乐女老师仇志英,她组织了学校合唱队,经过考试,我也成了合唱队的一员。仇老师教我们唱了很多美妙的歌曲,还训练我们高声部低声部两重唱、男女生对唱、和声唱法、无伴奏唱法等等。


我们合唱队参加了多少次区里、市里的布谷鸟歌咏比赛,得了多少次布谷鸟奖,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每次去比赛就好像过节一样。仇老师会想尽办法把我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白衬衫红领巾是不用说的,男孩子穿蓝短裤站在后排,在前排的女孩子,花裙子一定要一尺三寸长,否则长长短短不好看。如果谁的裙子是背带裙,仇老师一定会把她的背带解开,藏到腰后打个结。她如果看到队伍中临近的几位同学花裙子颜色不协调,一定会换位子调整好。有的时候我们手里拿着花,有的时候我们头上戴着花环,有的时候最后突然挥舞先前藏在身背后的红绸带,总是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合唱队唱歌也从此成为每次学校文艺会演的开场节目了。


我记得的小学老师太多了,有时还会在梦中见到他们。现在这些老师恐怕很少还健在了吧。不管他們在地上还是地下,有知还是不知,我都要告诉他们,一名七十多岁的老人,六十多年前他们的学生,与他们分别以后还时不时地牵记着他们,怀念着在他们的呵护培育中度过的美好少年时光。哦!想念他們的肯定不止我一个人,一定还有其他同学吧!


 
延伸阅读
陈正青:一只幼童的小鞋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图片选自网络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追忆师恩

白而强:一个淘气捣乱男孩的世纪之问

马雅:我的小学老师赵谦光

李榕:樊平老师

李培禹:我的老师“流水账”

王智娜:我的两位老师

回莎莉:我心中的女神万梅清老师

蒋蓉:点点滴滴忆老师

李零: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梦

张大青:小提琴之殇王宗禹:我目睹了毒打老师父母的野蛮暴力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