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年丨李其容:“狗崽子”串联记

李其容 新三届 2020-10-1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李其容,1946年生于南京,1966年毕业于杭州浙大附中高中。1970年回老家湖北应城插队并任民办初中教师,后转为公办教师在应城杨河中学任教。1972年因不与父亲划清界限被迫害逃回杭州成了黑户。1978年转回户口,到浙江美术学院图书馆工作。


原题

“狗崽子”串联记




作者:李其容



说实在的,红卫兵大串联时,我并不具有参加“大串联”的资格。我是“狗崽子”。


我不属于生下来就被列定为“另册”的那种,譬如地富子女。我父亲早年参加革命,不知怎么,1957年的那场风暴竟然把他卷了进去,就变成“地富反坏右”中的老五了。不过,那时我的家人都扪心自问,他并无“反党反社会主义”思想,我家栽跟斗,纯属“冤枉”。


于是乎,这“冤枉”情结便使得我较之前四类子弟稍稍生出些“优越”感来。也正是这种“阿Q”式的“优越”,使我在“史无前例”的时代初期,不承认自己是“狗崽子”,甚至于竟敢将贴在我家大门口的大字报撕了下来。所以,挨了一顿“正宗”红卫兵、红五类们的毒打是在所难免:谁让你自个儿感觉特别良好——又没有别人承认你这点“优越”。


作者1966年文革前夕

 

1966年10月底的一天晚上在孤山脚下面对西湖的一幢木楼里,我一个人蜷缩在床上看书。我所看的书全是从地下捡起来的破书——我家被“红卫兵小将”们频频的毁灭性抄家后,连一把热水瓶都未能幸免,被撕烂的书页铺在地上足有半尺厚,他们懒得送造纸厂回炉,我也懒得清理,只是时不时地从地上捡起本残缺不全的书翻翻,聊以解闷——晚上一个人呆着怪凄惨的,我也不指望什么人在这种日子里来看望我。

 

“笃笃。”忽然,临马路的窗上响起了两下敲打声。

 

我心里陡然一紧:母亲早逝,父亲关在牛棚,什么人,这么晚来找我?我可是才20出头的姑娘啊!


 “李其容。”


我松了口气,这是我班一个男生的声气,他家成分是“小业主”,他属于“可以教育好”的之列。“李其容,明早在火车站集合,去串联。”


“我们有资格串联?”我本能地问。


 “红卫兵、红五类上北京是接受检阅,我们不去北京就是了。再说,大串联是主席的号召,谁也怪罪不了我们。我们能上哪儿就上哪儿吧!”


杭州站广场和往昔大不相同,地上黑压压的净是坐着候车的人。各种不同的口音,各种不同的打扮,但都是年轻人。一眼望去,大城市的人并不多,大多数是农村来的学生娃,眼里闪着兴奋的光。瞧我眼前的这个乡下娃子,黑黑矮矮的,看上去最多只十二、三岁的模样,虽然穿的是一身旧衣服,但绿布缝成的仿军用书包却是簇新的,上面还用鲜亮的红丝线精心地绣着“为人民服务”五个毛体字。


“哪儿来的?”


“江西。”他接着又不无得意地补充道:“老根据地。”


“路上很累吧?”我不禁又问了一句。


“累什么?毛主席号召我们大串联,再苦再累也不怕!我们还坐了汽车,还坐了火车呢!”


“你这是第一次坐火车?”我顿生几分怜意。


“嗯,我爹说,我还是咱村第一个坐火车的,要不是毛主席他老人家……”


我一时觉得这个大眼睛忽闪忽闪、带着浓浓乡音的小男孩特别有趣,兴致上来,打算为他画一张速写。


他马上站立起来,严肃地整了整显得过大的军帽,束好紧紧的皮带,右手端着那本小红书,眼里显现出一副虔诚的神情。


“同学,你就这么画。”他吩咐我并做好了拍照的准备。

 

我自小随父母工作的调动走南闯北,火车倒也坐了几次,可这次乘的列车却叫我吓了一跳:行李架上、坐椅下边都躺着人,站着的人也是脸对脸、脚碰脚地贴在一起,可真让我想起苏联小说里形容的“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虽说沙丁鱼是啥样的至今我也没瞅见过。

 

到了上海站,更是让我泄气了。本来我们打算就在车站里转车去北方的,但眼瞅人们上车的那个劲,根本不是我这个弱不禁风的女孩所能及的。想从车门里进去是妄想,最常见的,是双手在车窗沿上一撑,而后从扁狭的窗缝中像过铁丝网似地钻过去——这大都是男生们的解数,女生们可就像包袱似地让人们托着屁股举着脚硬塞到车窗里去。


我不敢想象我会是这副狼狈相,更不敢想象从这么高的车窗上往下蹦的情景——要知道,我在学校里体育只是个勉强打三分的学生。


在上海,我只在亲戚家转了两天,就打道回府了,手里还提着亲戚硬塞进手的、沉甸甸的三四斤糯米年糕。

 

转回杭州的火车倒没那么挤了,也用不着我爬车窗,因为让我们这些去杭州的学生坐的是“闷罐子车”,又叫“猪猡车”的那种,没有座位,但也不用站着,各人都有一小块地方可以坐。


天色渐暗,沉重的车门一关上后,就更是只能看到幢幢黑影,虽不致漆黑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


伴着单调的“轰隆、轰隆”的车轮转动声,人们开始纷纷和同伴们聊开了天。因为我们一伙到了上海便呈鸟兽散,这天回杭的也只有我一个孤鬼儿,我就只好一人伏在怀里的那篮年糕上,在车厢角落里呆呆地想心事。


不知是谁,先哼起歌来,那是当时较为流行的《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歌是有感染力的,不一会儿,整个车厢年轻的嗓子都随之哼唱了起来。像是上了瘾,大家伙儿一支接着一支唱,一发不可收拾:《毛主席的光芒》《北京的金山上》《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临行喝妈一碗酒》……革命歌曲和样板戏,轮番过瘾,也很解闷。声音也由低哼到唱,甚至到吼。


有趣的是,革命歌曲中,大家对语录歌倒是没有像对民族风味的歌曲那样钟情,大约是作曲家的匆匆应命之作总不太那么上口,总有些像念经文念咒语之类的感觉,而地方民歌是那么优美,有着难以言喻的千般风情。


当唱到《五彩云霞》时,大家更是卖劲地唱,但到了“索玛花一朵朵”这句时,我听见整节车厢里就只是我自己的嗓音了。


这支歌,最后是由我一个人唱完的。好久没有这么抒一抒嗓音,我真忘情了。也难怪,这近半年来,我这个全校的“最佳女高音”不许“乱说乱动”,哪还敢引吭高歌呢?再说了,会唱歌的人就像会打球的人见了球会脚痒一样,听到了曲子,喉咙也会发痒的。


唱完了,静场。一下子,爆发了一阵掌声。


“再来一支!”“再来一支!”是年轻人热情的邀请。


昏暗中,我感到脸上发烧。这兴奋,不亚于在舞台上谢幕时的感觉。


“这么疯?!再唱,被人家认出来了怎么办?”一个声音在我心里提醒。“没关系,反正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谁认识谁呀?再说,周围黑糊糊的,也没人看清我。”另一个声音在心里反驳。


爱出风头的虚荣心到底战胜了小心谨慎的处世铭,我就再也不顾一切地把我所能唱的(当然不能唱外国歌、爱情歌)都倾泻了出来。


车停了。“怎么,到了?好快!”


“临时停车。红卫兵小将们,你们可以出来解小便!”

  

不管男女,大家都纷纷跳下车自寻方便。幸好天空中没有什么星月,再说人有“三急”,除了出生、吃饭外,拉屎拉尿也算“一急”,大家伙儿便顾不得什么难为情,就男一伙、女一伙地去发泄痛快去了。


上车门时,忽然,有两条电筒光向我们几个女孩照来:“喂,你们哪个是唱歌的小夜莺?”


我的虚荣心毕竟还没膨胀到答应的程度,再说,这也是几个初中毛头小伙子,傻里傻气的,没意思结交,我也就一缩脖子上了已点了昏暗电灯的车厢。


“咦,这不是苏政委吗?”握电筒的一个小伙子终于发现了一个熟人。


这年头的司令部如雨后春笋,司令政委满天飞,我当然不会认为会有一个留着落腮胡子、四五十岁的“政委”上了我们车厢。

 

“咦,你们怎么认得我?你们是哪个学校的?”这是个姑娘的尖尖声气,怎么,还好生耳熟?


 “谁不认识红一司的苏革命苏政委?我不是你们杭四中的,但我也是红一司的。”

  

猛地,我的头皮都要发炸了:老天呀,真是“山不转路转”,我怎么会在这儿碰到这位响当当的“苏革命”的!我刚才大唱特唱叫她认出来可怎么得了?!

 

她原并不叫“苏革命”,本有一个相当女孩子气的名字“苏小丽”。读小学时,她也相当女孩子气,喜欢看苏联芭蕾舞,喜欢收集美女图片。她比我小一级,是从北京转来的军干子女,当她知道我擅画公主、仙女之类的美女时,就央告我为她画一套“灰姑娘”人物,还非上色不可。

  

自小学毕业后,我就再没见到她,可1966年夏她的事我可听说了不少。倒也并非是“道听途说”,因为我所在的班级墙上就曾贴过“红一司”的小报之类,上有“苏政委”的发言转载。在发言里,她痛斥自己名字带有“封资修”的浓重气息,所以,她要和这个名字决裂,她决心革命到底,以后就叫“苏革命”了。

 

 “嘻嘻,叫‘苏造反’不更好了?”当时,我们班里就有人私下取笑过。取笑的人当然不是我们这些“狗崽子”,我们岂敢!

  

后来有关她的消息又陆陆续续地传到我耳中,剃老师的阴阳头啦、打“狗崽子”啦……反正,听到的有关她的种种行径,我是怎么也不能和那位五官秀丽、向我索要美女画的女孩儿对上号,但我相信,迷信的狂热会改变人们的性情。

 

 “苏政委,你们从哪里来?”楞小子问。


 “北京呗,你们呢?”


 “也是北京。本来,我们是要去参加北京联动的,但他们不收。”


 “为什么?”

 

 “因为,因为他们说我们的爸爸级别不够格,够不上中央高干的份。其实,我爸爸是厅长,十二级呢!”


 “哼,真小瞧人,那你们就回来好好干!”


 “真的,我们抄家、打狗崽子,哪样没好好干过?我们学校老师的一个保姆,查出来是反动军官的小老婆,我们还灌肥皂水给她喝,那老太婆口吐白沫沫,可真像个大螃蟹呢!哈哈哈!”


 “你们还真这么干?”


 “可不,‘老子反动儿混蛋’嘛!对反革命和狗崽子,就得动真格的,决不手软!”

 

 我只觉得背上阵阵发凉,刚才的春风得意,早已丢到了“爪哇国”里。怎么就会碰到这几位凶神?还有这位“苏革命”同志。我真是后悔刚才出什么风头,万一他们认出我来,见到“狗崽子”混迹于“大串联”的队伍中,不会利索地把我从火车上推下去才怪!我情不自禁地又往角落里缩了缩,用“李铁梅”式的大围巾把脸包得只剩下两只眼睛,虽然晃动着的十五瓦灯泡给车厢里带来的只是一片混沌的黄光。

 

 “轰隆轰隆轰隆”,车轮声依旧单调,这种单调这会儿给了我一种车轮转得出奇慢的感觉,仿佛永远转不到头似的。


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无心去细听灯下“红爷爷”“红奶奶”们侃些什么,间或,只有一两句话飘到我耳里。


  “我早看出来了,学校是培养修正主义苗子的温床,所以,我的学习成绩都是两分。”那个楞小子说。


 “我可都是五分!”是苏小丽颇为自得的声气。


  真不知过了多久,“轰”地一顿,火车停住了。好!这下子真到了!我松了口气,也庆幸这一路上没被苏小丽认出来。我匆匆抓起那篮年糕,背着灯光,往车厢门边挤。还好,他们正在收拾物件呢,没瞧见我。


   我急急冲出站门,往七路汽车站走去。还好,他们被我拉得远远的,没机会碰到我。

 

  “李其容!”猛的一叫。


  是苏小丽的声音!但我的脚步没停下,也没应声,装聋作哑罢!


  “李其容!”比前次更响了,随着又是一阵脚步声,我再也装不了了,只得停了下来,等待发落。


   却是一张笑脸。


  “瞧你走得多快,我差点撵不上!”


  我心里可直犯嘀咕:苏小丽冲我笑嘻嘻的,什么意思?


 “李其容,瞧你这篮子挺沉,我俩一起提着到车站吧!“


 “不,不,”我忙不迭地回绝:“我拎得动,拎得动。”


 “逞什么能,你不是坐七路车吗?咱俩顺路,一块走!”


 “别,别。我要搭一路电车,我自个儿走。”——敢情她还不晓得我父亲是右派,才对我这么热情。我还是躲着点吧,露了馅可就会“吃不了兜着走”了!


   我逃也似地往一路电车站跑去,这可真是“南辕北辙“。


  撇下发愣不解、呆呆站着的她。


1966年12月,作者20岁生日照

 

 1980年代初,我在浙江美术学院资料室又碰到苏小丽,这时她已是中央美术学院某副教授的夫人了,正陪同先生前来找资料。


  大家见了面,当然是感慨一番——十几年的岁月,都给彼此的面容上刻划出了痕迹。后来,她又说到,她曾把我在小学画的那些美女都挺钟爱地保留了很长时间,直到文化大革命……


  说到这儿,我冷丁地问了她一句:“小丽,那回大串联回杭州,在火车站分手你硬要替我拎包的时候,晓不晓得我是右派的女儿?”


 “知道呀,我一直知道。”

 

  我默然。看来,就是在史无前例的那会儿,阶级情还是没有完全替代掉人情。


 


(本文选自刘涛主编《大串连》,知识出版社1993年出版)

李其容专页

李其容:20岁那年,我被同学打了一顿

李其容:爸爸买的单车被造反学生抢走了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大串联轶事

蒋国辉:我赶上毛泽东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

蔡善康:我们在西郊机场接受毛泽东检阅张玫:十二岁红少年 六千里大串联红卫兵偷越国境援越抗美的一段传奇故事
周恩来特批援越女兵战场秘闻:半夜下河洗澡男兵放哨
刘海鸥:我想奔越南前线参战,路途险阻打了退堂鼓韶山火车站:五十年沧桑的见证北岛:大串联到上海,我对陈丕显秘书大发雷霆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