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沈建钢:我是村里第一位考上大学的

沈建钢 新三届 2021-01-05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沈建钢,1958年生。1982年夏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2001年晋升为教授。先后担任常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文史研究中心主任。现为市政协文史馆馆长。


原题

难忘的高考经历




作者 :沈建钢


前排右一为作者

 

我是1976年的高中毕业生。小学是在常州市五星小学(现名平岗小学)读的,初中和高中在常州市第十中学学习。虽说是高中毕业,但实际上没有真正读多少书。当时初、高中的课程除了正常在教室上课以外,每个学期都要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也就是所谓“开门办学”。学工就是到工厂学习,我记得到过常州日用塑料厂、常州航海仪器厂、常州矿山机械工厂等企业学工,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每次约两周(15天左右)。学农,就是每逢秋收时节,到农村去帮助秋收秋种。我们高中时全班曾到我家所在的村帮助收稻子、拾稻穗。学军,就是在学校学习队列操练,走出学校开展野营拉练。那时的拉练,南边到过西太湖丫河,东边到过横山桥镇大林寺等地。


受“文革”学制改革影响,我们小学只上五年,初中是两年半,高中也是两年半。另外,作为农家孩子,上学不意味着就“放飞”了,我们上学的“行头”不仅有书包,还时常带上篮子和镰刀,放学回家时,在路上割草,以供于喂兔、喂羊或喂猪。模仿旧时“亦兵亦农”的说法,我们也可说是“亦学亦农”吧?


当时基础课程开设得也不全面,主要有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等,课本极薄,且多夹杂阶级斗争内容,甚至数学习题,会要求计算小明爷爷家里有多少地,每年收多少粮食,要给地主交多少租,借了多少高利贷,过了多久就翻了多少倍等等。历史、地理则基本上没学过。因而我们那一批同学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


高中毕业后,我因为来自农村,不可能到城里安排工作,只能回到户口所在的生产队。别看我中学学习基础薄弱,却是乡下有文化的人了,被称“回乡知青”;加之我干活能吃苦耐劳,且掌握农活技术又快,于是很快就成了生产队里较突出的“可以造就”的人。农忙时节,我担任生产队劳动小组组长,领导着一帮人冲锋在前。那时开挖村西边的河,由村里11位年轻人组成了青年突击队,我就担任队长,在红旗飘飘、口号声声的挖河工地,我们激情满怀,充分展示着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


不久,我因村民的信任,荣幸地被推选为全村记账员——相当于村会计助理。这可不是谁都有资格担任的角色。按这个发展势头,说不定,今后我在村里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呢!


1977年,高考制度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吹醒了从1966年至1976年知识青年的大学梦。我通过家里的有线广播(当时是村村通广播)听到了青年人都可以参加高考的信息。未能免俗,我顿时“这山望到那山高”,兴奋,向往,凭着自认为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还可以这点自信,我跟随时代步伐,加入了报名队伍。实际上自己掌握的数、理、化知识很有限,我自忖还是报考文科把握更大,于是报考文科,参加1977年高考。


由于高考停了10年之久(在此期间仅有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上大学),十余年的考生挤在一起参加考试,人数太多。江苏省实行了预考制,即在报名人员中先考一次。初试是当年11月27日开考的,目的是把成绩差的考生先淘汰掉一批,通过初试的考生方可参加高考。


受当时的环境和条件限制,我作为考生,初考结束后,心中一片朦胧,有五个不知道:不知道有多少人参加考试;不知道自己的预考成绩;不知道预考通过分数线是多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可以参加正式考试;不知道自己能否通过预考。而后来我接到了通知,很幸运,顺利通过了预考,可以参加正式考试了。我心中小小地激动了一下,且满怀希望地做了点“正考”也会考上的美梦。


正式考试是在12月23日至24日,这回真正的考验来临了:由于所学的基础知识薄弱,预考后又没有多少时间复习,历史、地理也没有教材参考,仓促上阵,懵懂参加考试。一通折腾,铩羽而归,也不知自己考了多少分,也不知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也不知我们市有多少人考上了,反正我是名落孙山。后来才知道,全国参加1977年冬季高考的统考人数有570万人,录取了27万人,录取率仅为4.7%。以我当时那点文化底子,落在那4.7%的比率以外,再正常不过了。


然而,这次的高考体验,更唤起了我的自信心。首先,坚定了我参加高考的决心和信念。一是自己能够顺利通过预试而进入复试,说明在大部分考生中自己的成绩还说得过去,二是通过77级考生的录取,成绩好的学生已经考上大学了,第二年再考,自己是不是就处于有利的地位了?(这一点似乎有点盲目乐观。


其次,知道了怎样弥补自己的不足去应对考试。作为文科考生,我觉得历史、地理、政治三门课,通过恶补和突击,是可以提高成绩的。给我半年的复习时间,我不信我考不上大学!一时自我感觉良好,仿佛看到大学的门已经向我敞开。那时我暗暗鼓励自己:只要努力复习,冲刺一下,一定能实现上大学的人生梦想!


1977年高考与1978年高考只相差半年多(1978年高考在当年夏季),我于是下定决心好好利用这半年,抓紧复习。我到自己的中学母校去请教初中班主任金玉章老师,他专门为我找来一套《中国历史》(古代、近现代)1~4册,一套《中国地理》《世界地理》1~4册,在当时没有上过历史课、地理课、又没有复习资料的情况下,这可是雪中送炭,成为我的考试命宝。


进入复习备考阶段,虽然没有古人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境界,但自己还是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时间复习备考。


田间地头复习,就是利用生产队劳动休息时间复习。生产队的劳动主要在地里,1978年春天的农活主要是在麦田清除杂草等农活。在整天的劳动中一般上午和下午各有半小时集体休息,乡亲们利用这段时间从地头走回家,喝口水,上个厕所,吃点点心,然后再回田间干活。我就把书本带在身上,当乡亲们回家时,我就坐在田埂上,认真看书,直至休息结束。当时老乡们对我这般刻苦学习的劲头很理解,很支持,有人还主动带点心和开水给我。


晚上则挑灯夜战,可以不受干扰,专心致志地复习。当时正值春夏之交,随着天气日益炎热,蚊虫也就多了起来。为了躲避蚊虫,我只好钻进蚊帐里读书。蚊帐是纱布做的, 棉线纵横排列密集,不便于透气透光。一来看书的光线不好,二来只要坐在里面十分钟,就开始出汗,坚持半小时下来,一定是大汗淋漓。那时还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实在难以忍受,就只好再从蚊帐中出来看书。


后来我想到了一个蚊子叮不到脚的办法,就是把双脚伸进陶瓮里,在膝盖上再盖上衣服,封住瓮头口,蚊虫就叮咬不到了。好在腿是不怕热的,就让它闷在瓮中。就这样,每天晚上坚持如此,通常熬到深夜十二点。


1978年高考临考前一个月,我的中学母校传来好消息:专门为参加高考的本校毕业生开办复习班,金玉章老师还托人带口信来叫我参加,令我十分高兴。复习班分文理两科。学校安排了最好的师资,给考生上课。我参加的文科复习班,各科的授课老师:政治是洪儿顺校长,历史是张中理老师,地理是冯老师,数学是陈德隆老师,语文不记得了。


学校给复习班提供教室和复习资料,不收复习费用,不提供食宿。临近村里的考生就回家吃饭,到上课再来。路远的考生就自带干粮。有的考生就直接睡在教室里,把几张桌子拼成一张床,捡些学校内的法国梧桐树皮堆在一起,点燃冒烟驱赶蚊虫。


一个月的复习很快就要结束了,记得有一次历史模拟考试,我考了80分,张中理老师很高兴,对我另眼相看。他悄悄对我说:“这次考试的难度我是按高考历史卷难度出的,你能考80分,说明你历史已经过关了。”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真是托张老师吉言,我后来高考时的历史考试,100分卷面,我考了85分。


1978年的高考考场,我被安排在常州市第二中学。这是一座在千年学府的原址上创办的学校。唐朝常州刺史李西筠就在此处办常州府学,明代著名文学家、抗倭英雄唐荆川、清代文学家、诗人赵翼都曾在这里读书,后来都考上了进士。常州历史上共出了2200多名进士,有近一半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这是一块传承了常州文脉的福地和宝地。虽然风水之说有些玄虚,但能在这块府学宝地考试,我心中还是由衷地感到幸福而难忘的。


不过,二中离我家约有十里路,为了节省路上的行走时间,我就来到西仓桥宣家弄旁边的亲戚杨小康家吃住。这样路程就缩短了一半。小康的姐姐杨亚庆也在二中参加考试,可以结伴而行。当时没有父母送考,不像现在,考生被隆重送入考场,他们的母亲说不定还穿上旗袍相送,表示旗开得胜。但没有父母送考的我,考试结果照样为父母争了光。


考试的科目是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五门,还有外语作为附加科目,成绩不计入总分,只作参考。每半天考一门,连考三天。当时感觉三天的考试过得飞快。一考完,我顿觉一身轻松,仿佛卸下了一个重包袱。心里是平和的,继续回家种地,静候考试成绩的通知。


一个多月后,我收到了考试成绩通知单,历史85分,政治81分,数学78分,地理70多分,语文60多分,总分381.9分。虽然还不知录取分数线,但经过与周边考生的分数对比,凭这个分数,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只不过是上重点大学还是一般大学,尚不得而知。


我心里踏实了,填写大学志愿,文科生可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均有限,我第一志愿填了南京大学历史系,其次是南京师范和江苏师范。结果以第一志愿录取。那年,参加高考人数为610万人,录取了(包括后来扩招)40.2万人,录取率为6.6%。这回我进入了这个6.6%比率中,心中自然是窃喜,不再有叹息,不再有遗憾。半年前下定的决心,做过的梦想,此时如愿实现了!


后排右一为作者


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家里院子的大缸里踏着红萝卜叶子(把叶子撒些盐后踏紧,不留空隙,压上石头,用于冬季的喂猪饲料),同村的沈祥英一路小跑,前来报喜:“郊区革委会带来口信,说你被南京大学录取了,录取通知书就在区里,叫你明天去拿。”


喜事,当然是喜事!但由于之前已有了一定的预期,结果在预期真实现的这一时刻,我心里虽然高兴,表面却没有显出像范进中举时的那般狂喜,依然平静地把缸里的红萝卜叶踏紧,踏平,捂紧,盖盖,压石,大有谢安之态——与人下棋听到前方大胜的战报而不动声色,只是淡然一句:“小儿辈遂已破贼。”不过,话又说回来,人生没有大惊喜,没有久久压抑后的忽然大喜过望,这是不是也算是一点小小的憾事呢?


紧接着的贺喜、羡慕、赞誉,如期而至,则让我和家人感受到了村里的热情。乡亲们给予了我、也给予了我父母最真挚的祝贺。我在乡下继续劳动了一个月,期间抽空到五星公社(现在为五星乡、五星街道)办理迁户口和粮油关系等手续。从村里到公社,已到处在传扬我中榜的“大事”。我是村里第一位考上大学的人。(1977年高考,村上的花正妹、沈兰珍分别考取了常州师范和南京电力学校,当时属于中专。)村民们也为本村出了个大学生而由衷地高兴。当时情形,简直可与古代一个地方出了个状元有一拼。


乡亲们见面都在道喜,让我父母脸上也十分有光彩。沈玉娟、金玉琳等还给我送来了笔记本,有的村民送了钢笔。当年,这都是很有纪念意义的礼物。


记得村里沈仁苟是第一位入伍当兵的人,村民们就曾兴奋过一阵,当作村里大喜事,大家纷纷赠送毛巾之类礼物,还有不尽的夸赞与鼓励的话语。浓浓乡情,总令人感怀不已。我这回算是第二次出现的村级喜事了,“我们村建钢考上了大学”,居然也成为那时村民对邻村人闲聊时的骄傲。如果将来有人要修村史,这一笔应当是“浓墨重彩”的吧?


而事情并不止于我考上的这一年,在那以后的若干年,村上人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都是举一样的例子、用一样的口吻:“你要像村上建钢那样,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我成为村民们教育孩子的标杆。我不敢说自己考上大学在村里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不过,现在我村已成为当地有名的“科班村”,子弟考上大学本科已不稀奇,考上博士、硕士的人也为数不少。作为这个群体里的头一名,我在村里多少还是起了一点带动作用的。


去南大报到的那天,父亲挑着担子(一头是被子和网袋,网袋中装了脸盆、热水瓶等生活用品;另一头是箱子,这是专门为我上大学买了一个帆布箱),姐姐妹妹也一起陪着,一直把我送到常州火车站。当时金玉章老师、张中理老师也前来送行,亲人对我的关爱,师长对学生的赏识,至今令我难以忘怀。二位老师先到车站,张老师还专门送给了我一个大笔记本,上面写下了鼓励我继续努力的临别赠言。


随着火车的一声长鸣,滚滚车轮一路向西,向着我的大学所在地南京进发。


难忘的高考经历,在我身上留下了印记:勤奋成为我的底色;踏实是我的作风;努力向上则是我的精神追求。我的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这样的心灵滋养。我想,这就是我留给孩子的精神财富。


2020年8月25日于常州

左三为作者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南京大学新三届
郑会欣:人大政审“放鸽子”,
高分考生险些落榜
刘云舟:我和南京大学的偶然“约会”
高鸣:我就是吃到天鹅肉的那个“蛤蟆”
魏鸣:贪恋“小日子”差点误了终生大业
陆华:数学考了99分的文科生
陆华:常跑资料室,我险些传花边新闻
周连春:走进1978年的南京大学
张正涛:“扎根派”知青,
北大放弃我,南大截留我
王为崧:高考有"贵人"相助"小人"使绊
唐立鸣:吃了降压药参加高考体检
杨亚非:高考结束之夜我梦见一条鱼
李晓华:毕业前叩开匡亚明校长家门
高华,历史守夜人
杨冬权:厕所捡三分把我送进南大
孙鸿:阴差阳错成了高华同班同学
徐瑞清:蜜月里,新娘送我上大学
王虎华:五兄弟见证高等教育史
刘金田:错过“工兵”误了中专跨入南大
陈益民:一个“新三届”班级的40年
陈益民:等待命运判决的日子
陈益民:考古实习在夏都“挖人祖坟”
陈益民:南大女生翻大门不让须眉
吕效平:钱诗贵霸凌方方是南京耻辱
计秋枫:消失在学人治学黄金时期
计秋枫:"大笑三声,送我上路"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