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精英丨复旦风:8413神话与浦江风云

新三届 2023-03-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伊本正经说 Author 伊耆

原题

复旦风:

8413神话与浦江风云




作者 伊耆




光头、白汗衫、壮硕身材,复旦8413班毕业30周年聚会上,张力奋发表着致辞。

张力奋是媒体行业的名人,其创建的FT中文网,独领风骚十数年,当又一轮媒体迭代融合大潮来临的时候,当许多同业期冀他再次挺立潮头的时候,张力奋选择回归书斋,回到最令他心安的复旦校园。

“日月光华,旦夕复夕。”作为中国第一所私立高校,复旦在百余年的栉风沐雨中,创立了自己的校格,培育了一辈又一辈国之光华。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也在于大才,大学故事的经典永流传,是一代代师生风流双向互动的结局,每一所老牌院校都有传奇载体,于复旦则是8413的神话。

8341是一组神秘数字,排列组合的顺序稍稍调整后,8413的传奇色彩亦不弱于人。

作为中国最早的新闻系,从复旦走出的媒体栋梁不在少数,但84级这种集中爆发的现象仍属罕见。

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光线传媒创始人王长田、上海报业董事长裘新、解放日报总编辑陈颂清......这些人都来自复旦8413班,张力奋是他们的辅导员。

“师弟因缘逾骨肉”,8413的每次聚会都要约请张力奋,他最开心的是这个集体始终没有走散,毕业30年,团聚几乎无人缺席。

岁月匆匆,昔日少年已是满身霜尘,容颜在衰老,人生有得失,但他们的光荣与梦想、骄傲与沮丧、腾达与黯然,都从未离开最初的那个原点,一如张力奋带领他们创办的那本杂志。

一代人的青春印痕

01

黑底,白色英文字母由“F”到“FU”到“FUDAN”再到“FUDAN WAVE”,由大而小渐进排列,最后完整呈现“FUDAN UNIVERSITY CHINA”,右下侧标识明黄色正体字:復旦風。

《复旦风》是张力奋办刊的起点,时在公元1985,孟夏之季,复旦大学建校80周年。彼时,张力奋还是一枚小小的“青椒”,留校一年,带着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学生,恣意飞扬着青春。

高考时,张力奋听从母亲建议,在大学之外,填报了技校,以免无学可上,但内心暗暗发誓,如果不能被复旦录取,他会选择复读,好在老天疼惜他。

上海弄堂里走出的张力奋有着上海人的典型性,听话、低调、强执行力,在读书时,张力奋的文名已经在复旦传开,但识君者寥寥,盖因不喜抛头露面,躲在文字后面与世界沟通,更让张力奋有安全感。

1984年,大学毕业的张力奋接受了留校邀请,九月的秋风并没有赶走江南的溽热,张力奋面对着台下一群同样年轻的面孔发表着迎新致辞,汗珠顺着鬓角额边不停地淌下,半是因为天气,半是因为紧张。张力奋不清楚,未来四年,他将和这群同龄人如何度过,更不清楚,他们的未来是不是梦?

一个时代的鼎革关头总是充盈着机遇、挑战、躁动与叛逆,反映时代风貌最集中的便是大学,80年代的大学校园到处是无法安放的青春。

那个时代流行书生议政,天下兴亡尽在吾辈的担当感是那代学子的集体气质,在母校80华诞的时候,做点什么是张力奋所想的,办一份同人刊物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复旦风》第一个要做的事,是要呈现跟我们以前受的教育不一样的文字,说一些应该说的思想,依托新的、比较平实的有生命力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张力奋为《复旦风》定下基调,8413的小伙伴们成为这本杂志的天然编辑。比起同时期的校园刊物,《复旦风》正规了许多,而且不是赠刊,每册6角,公开售卖。

时任复旦党委书记的林克为创刊号题词:愿《复旦风》吹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8413们很争气,《复旦风》不仅吹遍了自家校园,而且逾过复旦院墙,乘着学生们的自行车走向华东师大、上海财大、同济大学......这本校园同人刊物成为80年代,沪滨学子共同的记忆。

从呱呱坠地,《复旦风》就带有商业属性,本是同人意气相投的产物,却意外锻炼了一代媒体人的市场意识,此后若干年,8413搅动媒体江湖的职业训练,就在那一刻启航。


 02

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成员照片墙上,各路商业大佬摆拍着光怪陆离的Pose,穿着藏族服装的马校长、唐僧装扮的玉米糊、拿着台球杆做滑稽状的柳教主......只有一个人西装革履,肃穆而立,标准的商场精英,这就是新浪掌门人:曹国伟。

职业会计出身的曹国伟给外界留下的是严谨、较真的印象,每次会见客户前,他都会把西装和衬衣仔细整理一遍,领口、袖口全不放过。如果把日历翻回37年,身为8413班长的曹国伟则是长发飘飘的文艺青年。

曹国伟毕业于历史悠久的上海中学,成绩好、本地人,张力奋指定他做了班长,但开学后不久,张力奋就发现这个班长有些非典型。

蓄起长发也就算了,关键班长还是翘课大王,在经济不宽裕的时候,曹国伟就时常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课业,付之天也。

北到黑龙江,南至海南岛,曹国伟循着第四野战军的足迹,背着相机走遍了大好河山,课堂上见不到他,但他的身影嵌入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有一次在江西小黄山,一个本地人带着他爬到山上,在山腰上一个招待所里住下。接下来连下了两天暴雨,曹国伟一个人在半山腰住了三天,但他却不觉得恐慌、孤独,反倒有点幸运的味道。

爬上山顶的时候,整个自然全部在我面前,那是我看到过最好的山。每个地方都是一个神女峰,那是我看到最像神女的神女峰。我一个人能够占有这么好的自然的风光,感觉真好……

当然,这又是一次旷课旅行,曹国伟一同写下的除了上面的如诗美句,还有交给张力奋的检查。

“天生的商人。”张力奋当年就对曹国伟做了如此评价。

读大学后,曹国伟便经济独立了,靠写稿、拍照完全可以自养。毕业时,曹国伟分到了上海电视台,当时的最强势媒体还是报纸,一等学生进报社是新闻系默认的共识,被分配进电视台,曹国伟心里很是不服。

电视台小记者的日子过了年余,曹国伟抬脚去了大洋彼岸,就读于俄克拉荷马大学新闻学院,拿到硕士学位时,他没有立即工作,而是选择跨专业再读一个学位。财会,成就了他事业的第一次飞跃。

背包客的经历造就了曹国伟不爱凑热闹的习惯,二次硕士毕业,他没有选择华尔街,而是去了尚不惹眼的硅谷求职。硅谷带给曹国伟的感觉,像是在非洲大草原独行,很爽。

直觉,人不可不信的选择凭借,靠直觉做抉择的人都是思维高度非凡者,这种人第六感很准,曹国伟也是其中一员。

入职不久,信息时代的浪潮迎面拍来,硅谷成为世界科技和创新的心脏。不断崛起的新公司、不断刷新纪录的IPO、不断的巨型并购......机会遍地,一时间多少“了不起的盖茨比”,曹国伟见识了很多风口上的“猪”。

这种感觉恰恰符合一句西方谚语:爽她妈妈打爽——爽极了!

1999年又是一个秋天,35岁的曹国伟要从普华永道跳槽,两家公司的offer令他举棋不定,打电话请时任新浪COO的茅道临帮着参谋。

当时新浪正筹备上市,亟需一个CFO,听说曹国伟要跳槽,茅道临请他回国度假,有要事面谈。

在茅道临引荐下,曹国伟见了新浪CEO王志东。“人狠话不多”是曹国伟对王志东的第一印象,“都是脑子很清楚、极聪明的人”。这次会面,让曹国伟的命运再次发生重大转折。

世纪之交的中国,已经显露机遇大爆发的迹象,他听从了王志东和茅道临的意见,回国就任新浪做主管财务的副总裁。

当时曹国伟根本没听说过新浪,但有两点让他做了决定:第一,这家公司和中国大陆紧紧相连,中国才是最大的蓝海;第二,它和媒体有关,是老本行。

兜兜转转,出走多年,曹国伟心里的种子还是复旦新闻系给播下的。

60后是吃尽时代红利的一拨人,躲开了政治运动,避开了内卷,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岁月,正是他们步入社会,成长成熟的年代,从生力军到主力军,这代人未经屠龙之磨难,便已成为恶龙。

在曹国伟于市场中弄潮的时候,他体制内的同学也踩到了历史机遇点,开始成为引人艳羡的少帅。

03

裘新,文宣系统一名年轻的“老干部”,上海滩“绍兴八大金刚”之一。(坊间对上海8位绍兴籍正局级干部的戏称)

复兴中学毕业的裘新,来自市井家庭,即便成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后,他身上依然保持着平民气质。

裘新有两个特点,一是喜欢人家喊他老板,另一个是口头禅“我艹”。这个习惯也是继承了复旦新闻系一位老前辈:龚老板。

龚老板系文革前复旦新闻系毕业生,奇人异相。肤色健康,与非洲朋友状若同胞;身材精悍,站着能打地躺拳;眼神诡秘,容易招来警察的注意。

上海的商业气息、小资产阶级气息极为顽固,即便经历了革命洗礼,一旦有机会就会死灰复燃,对“老板”上海人有执念。

体制内流行喊老板是某个时期恶俗的表现,多数是私下的称呼,而龚老板享受大家当面这么喊他,听着十分受用,于是上行下效,蔚然成风。

龚老板也有个口头禅:册那。开口便册那,无娘不成言。同为复旦大学出身的金同志,就曾善意规劝龚老板,请他讲话慢一些,讲快了口头禅就出来了,影响不好。

某日,闻过则喜的龚老板郑重其事找到金同志,金同志以为有何要事,哪知道龚老板扯的全是闲篇,不过开口一个册那,闭口一个册那,册那来、册那去,好不欢喜。白面书生金同志,脸上闪过一道黑线,反而本就皮肤黝黑的龚老板,脸上泛起一层红晕,打着地躺拳走了......

1980年代过来的人怀念那段时光多是说包容,“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成为复旦大学的民间校训。然而,这种包容实际带来极大弊端,就是60后一代是全盘西化最顽固的一代。他们熟读萨特、弗洛伊德、川端康成,却不读孔孟、程朱、王阳明;他们热衷写作朦胧诗,却不知平仄叶韵为何物;他们为重金属摇滚、美国乡间音乐所沉醉,却对京剧、昆曲有着天然的仇恨......

如今疾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我们的文脉出现了断代,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大学的人断得彻彻底底,这代人掌握话语权后,舆论场的崇洋媚外、数典忘祖也就不再稀奇。

1988年,裘新参加解放日报的招聘考试,在一道评论题中,他引用了里根在柏林墙前的演讲,顺利进入上海市委机关报,在工交财贸部做了一名经济记者。

“马有千里之行,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运气,虚无缥缈又带着唯心主义的色彩,但人不能忽视。任何成功人士,抛开各自成功的因素,都有一个共性:运气好。

裘新是非常有上进心的人,做小记者时,看着报社50多岁的老前辈还要跑发布会、写消息稿,他就问自己:我也要这样吗?

就在裘新为前路迷茫的时候,他第一次机遇来了。1995年初秋,解放日报迎来一位新总编,此人正是裘新的大学老师:秦绍德。

秦绍德是老五届(文革前入学的大学生)最后一届,读了一年大学便赶上了运动,因所在派系在斗争中失利,秦绍德的毕业分配很不理想,一纸派遣证给他发到了青海,一待整整9年。

研究生制度恢复后,秦绍德重返复旦攻读硕士学位,此后半生他的命运就和复旦没有断裂,即便是在解放日报当总编辑,他的麾下也麇集着复旦子弟。

1990年代中期,纸媒进入变革时期,报业的又一次辉煌即刻来临,秦绍德是嗅觉灵敏的先行者,他要在解放日报实施一场新闻大改革。

时代的浪花落在个人头上,有人被吞噬,有人被送上风口浪尖,裘新很幸运属于后者。

秦绍德是用命守护复旦精神的一个人

04

1990年代后期,中国报业迎来都市报大发展的时期,那个时候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商业价值的报纸,也因此造就了一批媒体新贵。

上海市劳动局原有一份《劳动信息报》,由于经营不善停办,希望有人接手报号,秦绍德闻听,立即与劳动局开展接洽,他心中酝酿的报业市场化改革,亟待一个实体。

事情进展顺利,报号交给了解放日报社,报社党委一致同意创办一份市场化、面向青年人的都市类报纸,选谁挑梁倒有了分歧。

当时有两派意见,一是选有经验、年龄大的记者,他们稳妥,政治上成熟;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选年轻的骨干记者,他们没有包袱,也许可闯出一条路来。经过权衡,秦绍德支持了后者意见,裘新被压上重担。

此前,裘新任工交财贸部副主任,那次提拔也是受益恩师秦绍德。

报社是个讲资历的单位,排在裘新前面的有一位主任助理,经济系科班毕业,如果要提拔副主任,人家理应当先。可秦绍德钟情裘新,力挺他后来居上,给出的理由也无懈可击,那位主任助理是非党群众。

裘新率队走访《北京青年报》《精品购物指南》《广州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十多家报纸,回来后就上海报业市场、新闻和服务内容、经营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果然,出手的调查报告令人耳目一新:

上海报业正处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之中。市场已相当饱和,但仍有空间,上海缺少一张将新闻和生活结合得较好的、有冲击力的报纸。新报纸应该走进中青年(18-45岁)、走进家庭。新报纸不是晚报的翻版,应该是晚报后的报纸。

上海已有七家日报,但缺一张周报。筹备组打算办一张新闻性、实用性兼有的,为年轻人服务的周报。 

给尚未出生的婴儿起一个什么名字,也是一件有趣的事。筹备组最初起名《立报》。上海新闻史上曾经有过一张名声很响的小型报纸就叫《立报》,借用此名,容易叫响。后来又有人提出,叫《申江报》,标明上海色系。上海历史最悠久的是《申报》,别名《申江日报》,解放日报地处老申报馆,用此名也不错。

最后有人提出,此报以服务为宗旨,就叫《申江服务导报》吧,报头上的“申”字可大一些,表明和《申报》有联系。

1998年元旦,一张以大照片作封面,厚厚一叠的新颖周报正式在上海滩面世。《申江服务导报》一炮打响,当月发行量达到14万份,广告订单雪片般飞来。

创刊一年,《申江服务导报》便实现盈利,此后多年持续高开高走,成为解放日报旗下的营收大户,裘新也在媒体江湖引来赞誉和注目。

2018年11月28日,《申江服务导报》出版了最后一期,这份引领沪上时尚风潮20年的报纸,终于没能在新一轮媒体革命中浴火重生。这份报纸20年的寿命,也画出了裘新的人生抛物线。

借着都市报成功的业绩,裘新的仕途摁下了加速器。32岁正处,35岁副局,39岁便官至正局,出任文汇报社总编辑,旋即回到老东家,就任解放日报社总编。平均3年一个台阶,裘新成了裘老板。

在解放日报社做了几年总编后,裘新转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府新闻办主任,仕途再露希望晨光。

后裘新时代,《解放日报》由谁来掌舵,一时间成为上海媒体圈热议的话题。猜测的时间并不长,谜底便揭晓了,这张赫赫威名的大报新掌门,同样来自8413。

上海报业史上,《申江服务导报》必定留下一段浓墨重彩的书写

05

“杭州男人特别好!”一位沪漂多年的妹子曾对我如是说。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我无法评价,不过用在陈颂清身上,我以为非常妥帖。

因生在“四清”运动高潮,父亲给他起了一个听着雅驯别致,但含义又略显简单粗暴的名字:歌颂“四清”。

杭州男人陈颂清生就典型江南书生的面孔,气质儒雅,待人接物周到有礼。告别8413这个集体的陈颂清回到了钱塘,孤山头,断桥边;武林门外,西子湖畔都留下了他的青葱身影。

陈颂清在浙江日报社工作了十年,成了杭州记者站的站长,因夫人工作调动,他随迁上海。裘新在媒体江湖呼风唤雨的时候,好人陈颂清还要面临重新找工作的烦恼。

天不绝曹,人民日报当时在搞改版,成立大地区分社,华东分社的组建需要精兵强将,陈颂清应聘进入,从记者做到采访部主任,一干又是十年。

同学不同命,裘新已是正局级大报总编的时候,陈颂清又面临一次职业危机,华东分社解散,人到中年,他还要重新求职。

人民日报地区分社的撤销很麻烦,人员安置成了问题,有的分社至今都没解决后遗症,华东分社比较幸运,上海尽全力给了他们最好的归宿。陈颂清通过公开考核选拔,成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副局长,在那座老洋房里过着波澜不惊的公务员时光。

陈颂清的人好不只是人品,也在心态。出版局副局长是已经碰头的天花板,看着昔日同窗一个个风光无限,陈颂清也没有羡慕嫉妒恨,安分守己过自己的日子。心态上,已经准备在出版局副局长岗位上光荣退休,但时运不由人,对好人,老天爷是开眼的。

红日出东方,京中故人来。一位老领导的到来,意外改写了陈颂清的命运轨迹。

老领导曾负责联系人民日报各分社,与陈颂清旧相识,对他的才干和人品有充分了解,陈颂清到了领导身边工作,等裘新离任解放日报社,陈颂清成为新总编。

同学之间曾经那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当风云际会降临,扯平也不过分分钟的事情。

上海的文宣系统,最有前途、最被看好的干部,裘新当仁不让。成为宣传部领导后,外界猜测他会再上新台阶,可人的运气不知是不是真有定量,或许早年用的太多,裘新的运气后继乏力。


在宣传部副部长位置上待了半年,裘新即被调整,到文广集团就任总裁。SMG名驰寰宇,但面对这个任命,裘新不由自主地掉出口头禅:我艹!

裘新(左)与陈颂清(右)在日喀则慰问援藏干部

06

广电和报纸是壁垒分明的两个领域,老报人裘新进入电视台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布满了周身。他的广电生涯,乏善可陈,再没能搅动一池春水。

到SMG刚满两年时,裘新在审看一场节目期间接到了一通紧急电话,他又要重返报业。

上海报业集团是媒体融合转型的先行者,将沪上所有纸媒纳入一体,实现报网联动,这个决意来自上海最高层,掌门人的挑选,令高层再次注意到裘新这个报界老兵。

人的名字有时真是意外巧合,或许长辈给予新生命远大的寄托,裘新的的确确是个始终求新的人。

身处媒体行业,嗅觉敏锐、善于把握时代脉搏是必备素质,裘新是个出色的媒体人,每一波网络新词,他都是率先使用者。纸媒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遭遇,他也心知肚明,但转型谈何容易?

如果纯粹是个投资者的话,我就砸个4亿下去把这些人全部遣散,留下能干事情的三五百人,也许真能做出一些什么来。但我们不能这么干。

钱少、人多、国企责任,接手上报集团的裘新非常焦虑,一改往昔的意气风发,对外界公开喊话:降低预期。

几年来,上报集团在缓慢转身,对于这家庞大的纸媒集团,确实还没有带给业界太过惊艳的事迹,只是裘新每年年终的陈词,会在微信上小小地刷屏。

“向前是涅槃,向后是平庸。”这是裘新某年的讲话题目,说的是企业,何尝不是人生?

关于裘新再进一步的传闻、猜测,多年来不绝于耳,毕竟他在正局级这个层面停留的时间过长了,有上进心是好事,也是常态。

作为金字塔型的权力结构,每往上一层都是白热化竞争,谁胜谁败,八分在人,两分在天,最近天意有些不太垂青裘新。

上海滩周公子的生日宴闹得沸沸扬扬,几位沪滨名嘴都折戟沉沙,其实,参加这场闹剧的重量级人物远不止那几位。

譬如,主持界的“上海一哥”曹老师也收到了邀请,只是在赴宴途中听从了友人规劝,掉头回家,免去了一场大风波。还有林姓的男主播也收到请柬,同在电视台的老婆给他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决不允许去参加宴会,这才救了他的职业生涯。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横事啊!

那天台下林林总总的来宾里,也有一位不算轻量级的人物,上报集团某位高管。身为党媒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出席周公子的宴会,想必不会风平浪静地过关。而任何负面信息,都是对单位一把手的直接损害。估计裘新现在看见那位高管,也会问候一声:我艹!

前不久,一位老领导猝然去世,追悼会上,没有看到裘新的身影,大家猜测他去了哪里?

人生划过一圈又一圈年轮,总有个原点吸引着你,裘新最近常常回母校,呼吸复旦的空气。

8413在读时,复旦掌校的是谢希德先生,今年恰逢谢校长百年冥诞,裘新出现在纪念大会上。很可惜,他只是作为学生代表参会,上台发表纪念感言的,则是陈颂清。

那场纪念活动的主持人是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一个励志的新女性,同样是复旦新闻系毕业的高材生,是8413的学姐,曾经做过上海市出版局局长,还是陈颂清的顶头上司。

作为50后的焦扬已经不得不面对归隐林泉的人生晚场,曾经的“上海女儿”已是到了做外婆的年纪。焦扬之后,谁来守护这所“江南第一学府”,坊间有着各自的推测。

裘新的形象有了新变化,留了大半辈子小平头的他最近开始蓄发了,或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或是“怒发冲冠凭栏处”,总之,看着更加稳重、沧桑。

长发相比平头,更符合一个高级干部的身份,也和年龄更相配吧。毕竟,昔年风流倜傥的裘少帅,倏忽间已然56岁了......

大学对人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张力奋辞去FT中文网总编辑职务,回归母校母系执掌教鞭,继续寻找着“自由而无用的灵魂”,那是他们这代人的生命烙印。

同为上海滩“绍兴八大金刚”的另一人已经就任复旦常务副职,阅尽繁华的裘新还能求新吗?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百年春秋行过,校园里辞旧迎新,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存储下一段又一段故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生命都会注入母校,经受着时光淘洗,杂糅着后辈的青春笑脸与龚老板的绝句,一并回荡在复旦大学的晚风中:

天高任雁飞。

裘新(左六)、焦扬(左七)与陈颂清(右一)共同追忆老校长,回望恰同学少年

原载微信公号伊本正经说,本号获许可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复旦新闻系

王中铜像补记:复旦的底色和底线

孙瑞祥:王中先生叮嘱,

少说假话,不欺骗人民

谭启泰:风,吹灭了蜡烛,吹旺了篝火

詹国枢:高考改变我们全家的命运
李辉:晒晒我的1977年高考试卷
李辉:母校复旦,常在心中
李辉:诠释了媒体人的另一条路
许明:我的1977年高考
马申,45分钟做完史地考卷再誊抄一遍
杨秀国:我的小组“我的家”
陈小鹰:感恩那些帮我和没帮我的人
陈小鹰:我为《大学生圆舞曲》谱曲
冯印谱:一个黑五类子女大学梦
冯印谱:复旦学子实习闯祸记,
武汉东湖涉禁地,橘子洲头偷橘子
舒修:追忆墙报“前哨”
舒修:湿了又干的是老朱的眼睛
贺越明:刻骨铭心的那一瞬间“电击”
贺越明:舞曲激发迟到的“青春”
贺越明:徐铸成门下读研琐忆
贺越明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复旦78级同学黄山巧遇邓小平
陈小鹰:1980年代初期之复旦大学影像
孙瑞祥:大学毕业遭遇“拦路打劫”,
我两栖人生四十秋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