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工 | 沈克明:工人俱乐部学话剧,每次上台很紧张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2-12-28


作者简历

沈克明,资深媒体记者编辑,专栏作家,纽约资深物业管理专家,纽约曼哈顿舞台摄影学会会员,《美国摄影》杂志编委。擅长新闻事件、人物与舞台摄影,近年来集中于用摄影记录个人、行业、社区的历史。


原题

我在工人俱乐部学话剧





作者:沈克明



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工人俱乐部,工人文化宫,是七八十岁的上海老人抹不去的记忆。它是工人在业余时间接受知识文化薰陶之家。


我1968年分配在上海常德路800人民电机厂当工人,常德路940号是静安区工人俱乐部。


静安区工人俱乐部是上海第一个工人俱乐部,前身是上海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于1924年。当时上海80万产业工人中有25万是纺织工人,全市58家纺纱厂有20家在沪西地区,其中大部分是日商纱厂。由共产党劳工组织成立的工人识字班,逐步合并成沪西工友俱乐部。1950年4月30日重新挂牌揭幕时, 成为轰动全市的特大新闻。时任华东上海领导人,后来被冤为"反革命"的饶漱石、潘汉年等一千余位政要出席,陈毅市长题词"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1959年上海行政区域重新划分, 沪西工友俱乐部改名为静安区工人俱乐部。


静安区俱乐部占地面积不大,除了蓝球场之外,主要建筑是一栋三层大楼,三楼是影剧院,二楼是报刊阅览室与部分排练室, 底层是办公室与交谊大厅。我读小学时,跟大人去俱乐部看过电影与文娱演出。上中学下课后,我们几个同学常溜进去打篮球,有一次与对方球员争执,打了一架,鼻子流血不止。


1971年,车间里有个叫陆秋生的调度员,问我要不要去俱乐部参加话剧朗诵班,那时我刚20出头,活跃青春期,当然喜欢!


我记得那天下班后,在厂里浴室洗完澡,梳梳头,整整衣服,五分钟走到俱乐部参加考试。我是上海人, 祖父母带大, 我的国语常带浦东音, 我朗诵时,看到有位主考老师捂嘴在笑。


后来,这个辅导班杨梅儿老师还是收了我。



我进了话剧班后, 渐渐知道俱乐部有绘画班、摄影班、声乐班、舞蹈班、写作班、管乐队等等业余培训。

那个特殊年代,文艺舞台只有七支样板戏, 话剧演员无戏可演, 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教授没有学生可教。

我们话剧朗诵班女生张晓明的姐姐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她联系了戏剧学院表演系各类课程的老师来培训我们。

现在回想起来, 这些来培训我们的,有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戏剧学院院长等等,都是名家教授,动画片《大闹天宫》著名画家萬籁鸣大师也来给上我们舞台美术课。讲解舞台的布景结构、颜色的搭配。化妆老师教我们化妆技巧,眼睛眉毛处理,明暗层次用色。我记得很清楚, 白色为高光,如果要使鼻梁挺一点,千万不能用深红色,应该用淡微红。


关于话剧表演艺术,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要通过语言与肢体动作来表现出心理状态, 能通过台词,肢体展示深刻表现人物心理行为的演员是成功的演员。

对我们初学话剧的人来说, 在舞台只是背台词与机械地做动作, 只要不忘台词与场景动作就算是成功了。要"入戏" 情到深处是要经过非常重要的专业训练。

我们每星期去两次上课排练,每到节日参加区市汇演或比赛。我每次上台演戏很紧张, 会忘掉台词,出过不少洋相,实在不是演员的料。

虽然不配当演员,但我在工人俱乐部接受了三年免费文化薰陶, 等于在上海戏剧院表演系上了三年专业课,而且都是名教授上课,这是十分幸运的。



1974年,我离开了人民电机厂,离开了静安区工人俱乐部,去了武汉读书。


1978年夏,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创作的《于无深处》四幕话剧轰动全国, 除了导演是专业的,从编剧到演员都是工人。《于无深处》剧情讲二位生死战友,一位政治投机当官后, 违背良心,出卖战友与自己未来的女婿而遭谴责。这个话剧后来拍成电影。


同年,给我上过课的戏剧学院院长、剧作家沙叶新先生写了《假如我是真的》,揭露社会腐败, 话剧上演后,场场爆满。这台话剧后来不让演了,但这两台话剧引起上海话剧热。上海市文化宫话剧班乘热打铁,全市招考, 从工人队伍中录取了二十余名创作班学员, 我在这个学习班中又接受了半年的培训,受益匪浅,为我后来创作电视剧本《白衣侦探》打下了基础。


上海是中国产业工人最多的城市,除了每个区有一个工人俱乐之外,在杨树浦沪东工厂区有一个"沪东工人文化宫",在普陀曹杨沪西工厂区有个"沪西工人文化宫" 。这二个文化宫面积大,室外有草坪球场小桥流水,室内有餐饮舞厅乒乓棋牌等等,这二宫与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被上海市民简称"市宫""东宫""西宫"。这三宫好比上海"复旦""交大""同济"三所名牌大学,培养了无数文学戏剧、摄影绘画、声乐舞蹈、书法篆刻兴趣爱好者,我的几位学友在恢复高考后,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还有几位学员成为了当代知名作家画家歌唱家演员书法家。


回想那个年代, 工人平均文化程度只有初中,我们的生活是简朴的,感情是纯真的,工人参加培训班是免费的,专业老师上课是自愿无报酬的。直到八十年代私有制的出现,这个体制逐步消失了!


2021年6月于纽约



外一篇
一张老照片引出的补记



这是静安区工人俱乐部话剧班唯一的一张合影,时间大约是1973年夏, 地点在上海市中心人民公园内, 后排右一是作者。

照片前排左三是张晓明, 张晓明在恢复高考后, 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后来与演员王诗槐结婚,育一子。我只看到她在一部电影里扮演过宋庆龄角色。丈夫王诗槐就比较有名了。后来二人离婚,据说是为了孩子。在我印象中,张晓明做事非常认真,从不马虎,但性格不是很活跃开朗。她姐姐张晓兰在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京剧团, 社交能力比她强。

张晓明的父亲张之江与我在《新民晚报》是同事。他是老报人,名记者,从事文化戏剧报道,酷爱京剧,与中国京剧名角有深厚情谊。他在晚年回忆了六十年的采访经历, 写成40万字的巨作《一辈子的记者》,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

在张晓明右旁是俞一帆, 家住在上海静安区一条著名的弄堂"四明邨",她后来跟我的同事、好朋友许国强结婚。我进入静安区工人俱乐部话剧班后,介绍两个同事,歌唱爱好者汪家驹与许国强到俱乐部的声乐班。

许国强后来到欧洲留学学习声乐,现定居在意大利罗马。俞一帆带着女儿到意大利后, 不知为何原因两人离婚, 俞一帆改嫁一位意大利男人,现与女儿在罗马郊外开一家礼品店。

许国强与一位银行家的女儿结婚,在罗马兼职电影跑龙套,是华裔配角小头目,凡世界各国到意大利拍电影,影片中需要华裔角色,许国强便是华人老大之类,有时也有一两句台词。据说许国强的意大利老婆十分爱他,寸步不离开他,所以他一直缺席我们老同事在上海聚会,由于老婆阻挡。

汪家驹离开工人俱乐部后, 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财务部门当头头。他虽然是业余声乐爱好者,但可以与专业的歌手比高低。社会上有句话:"高手在民间" ,汪家驹就属于在民间的高手。他在任何聚会上开唱,其他的人都畏缩起来,不敢亮喉了。他在静安区老年大学教声乐,若网上开课,世界各地跟学者有千余人。

定居在加拿大温哥华老同事王渭青告诉我,老聂(后排左二)已经走了, 心血管病,去世时74岁。

王渭青1965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文革下放到人民厂当工人。他说在文革时期他曾帮助老聂等一些文艺青年排练过一台戏,巡回全国各地几百场,与老聂等感情很深。

李葵南


除照片之外的回忆之外,我想说上海戏剧学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连学生都招不到。记得在1995年,报社同事,全国人大代表,名记者李葵南约我在延安中路咖啡馆聊天,同座的还有沙叶新,三人嘻嘻哈哈聊了一下午。

沙叶新当时戏笑李葵南儿子,高考分数太低,只能入取戏剧学院了。老沙又讲了不少幽默笑话。那天我们没有聊国家大事,事后知道老沙敢说敢讲,他的言论常被封杀。

李葵南的儿子在上戏毕业后分配在上海电视台工作。


话剧这个剧种起起伏伏, 北京人艺、上海人艺培养出很多优秀演员与创作大量好作品。文革中与文革后,话剧跌到谷底。如今上海又出现话剧疯狂潮,上海福安路涌现出十余个小剧场,变成话剧角,文化白领最喜欢的去处。

几年前我在上海看汉剧, 接受该剧导演访问,谈观后感

2022年1月1日于纽约

沈克明专辑

上海石库门老记忆,

"我伲是本地人"

经历一场与心肌梗塞的生死博斗

上海培进中学的老师们

岳母“烫手”的那些股息,

无偿上交革委会了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青工记忆
哈晓斯:粉墨登场排演《沙家浜》
金弢:我的跬步人生,
社办厂临时工的短暂岁月
陆耀文:我在社办企业送礼跑供销
郝寒冰:贺兰山“4122”工程,
小师妹被“UFO”吓哭了
莫伸:装卸组长走了,
都是不戴口罩惹的祸

秦其明:抄写吉鸿昌“就义诗”,
差点被诬指为林彪“鸣冤叫屈”
高经建:我们厂走出30多"新三届"
蒋蓉:周恩来逝世,
我申请提前入厂义务劳动
李振亮:50年前知青农民工,
未曾披露过的一段历史

谭丹柯:我没有入团,
却娶了团委书记当媳妇
陈好梅:“背时”女知青
回城干上“棒棒”搬运工
王力坚:乡亲们掩护我蒙进神秘厂
翟滨:师傅把他妹介绍我“抱金砖”
王缉宪:50年前的后浪
青春、信念、身份及异化
吳一楠:我的连长夏文凯

曹小莉:团小组长和童工
“耍流氓”被民兵抓走了

左禹:国企农场扛枪杀猪两不误
袁浩潮:混入"关系户"扎堆的电工队伍
袁浩潮:迁出的广州户口,
再也不能迁回去了
何砚平:一波三折考上人民大学
袁晞:1978年那个炎热的夏日
卫林:我在厂里参加“三大讲”
曾昭宏:江东,梦想破灭的地方
史简:我想就在砖瓦厂安家了
蒋国辉:一个矿工的高考逆袭
蒋国辉:风也萧萧雨也飘飘
郝寒冰:"913"后遗症,惊心动魄日子
郝寒冰:三女一男“四人帮”
老驴,让你耍骚情
郝寒冰:一锅夹生饭 
郝寒冰:1976年1月15日难忘那一天
钟制宪:清水涧,我的青春给了你
陆耀文:社办企业请客送礼跑公关
黄为忻:乱坟冈上化肥厂,
能吃“粉蒸肉”的幸福驿站
韩贤强:伴随我青春的工人师傅
严向群:我从挂面厂考入大学
左禹:我在“安口窑”当窑工
史宝和:五台山上的“拱猪”岁月
明瑞玮:我被高考撞了一下腰
张传广:那年头流行的"技术比武"
周继环:一路走来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饶浩明: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些可耻
曾建平:师傅,危难时把你挡在背后
朱志宏:我从工人阶级堕落为小资
朱志宏:害怕运动家人劝阻我考文科
田警惕:学成干一辈子老军工
 戴焕锦:厂里阿姨敲醒我的高考梦
 李宜华:工友们帮助我高考蛮拼的
李南央:献给“三线”的青春
舒婷:一个人在途中,
通往人心的道路总可以找到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