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人间丨余祥明:怀念能去你家里做客的日子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08-31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余祥明,1953年生于四川。初中69级毕业,1971年插队落户。1973年入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英语,1977年留校任教。先后在广州外语学院、上海外语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获硕士学位)、英国华威大学学习。一直在高校任教,2013年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退休。现居广州。
原题
 被请到家里做客,
是最尊贵的待遇!




作者:余祥明



中国人热情好客,古来有之。在家里待客的话语,大家都耳熟能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驾光临、高朋满座、蓬荜生辉、......
更有,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我最喜欢的唐朝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改革开放前,亲戚朋友客人来了,能够上酒店招待客人的少之又少。但是自己家再穷,平时过苦日子,农村人也要杀鸡杀鸭,城里人也将平时舍不得吃的腊肉、挂面、鸡蛋,舍不得喝的酒,端上桌热情待客,生怕怠慢了客人。
我们川南地区,最怕去农村走亲戚,他们的热情好客让城里人受不了:桌上不停地给客人夹肉夹菜,碗里饭还没吃完,猛然小孩或者主妇从背后朝客人碗里添一大勺饭,弄得客人经常吃不完,浪费也不好,只有硬吞,吃个肚儿圆,嘴里喊 “吃胀了,吃胀了。”
曾几何时,到大城市旅游是痴心妄想。囊中羞涩,普通人月工资30多元,月光族,路费都掏不起。省吃俭用,路费凑齐了,住宿是大问题,很少听说有人住得起旅店。一般都是投靠很亲很亲的亲戚。像我等,既无钱,也无亲戚在大城市居住,那就只能望城兴叹了!
那些在大城市有亲戚的,玩得开心快乐,打开眼界,回来和朋友聊天时,昂然见过大世面的,洋洋得意。但谈起亲戚的住处,反而可怜他们。1978年元月在四川眉山县英语培训班,一位学员讲,他去过上海亲戚家做客。亲戚一大家人住在窄小的两间房内,摆了床,桌椅,空间就不大了,儿子还只能在单位申请集体宿舍,厨房厕所还是公用。自己去做客,只能晚上睡地铺。
改革开放以后80-9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住房条件相对改善,但是还是仅限于低水平。
1986年我和太太利用到达县地区面授的机会,带着四岁的儿子去她当知青的巴中县生产队访问,这样可以节约一半的差旅费。在县城没有想到过住旅店,因为一个晚上5元,就是月工资的近1/10。我们住在表弟让出来的结婚新房。真的,感谢表弟一家的大方热情。
1987年我去昆明面授,一家人随我同行。我住学校,西师外语系毕业的学生,云南电大的李敦大方地将他的结婚新房让给我家人住,他们夫妇回父母家暂住。
90年代月工资100把元左右,还是不敢操大方住旅店,吃可以在外解决,住宿还是只有投亲靠友。1991年暑假英国朋友苏珊迈克夫妇来成都旅游,我们夫妇从重庆赶去尽地主之谊。白天陪他们参观游览武侯祠、杜甫草堂、新都桂湖、宝光寺,晚上他们住锦江宾馆,我们到省川剧学校舅舅家打挤。他们夫妇和两个十几岁的女儿挤一间屋,让一间给我们夫妇。也难为、感谢他们一家,给他们添麻烦了。
90年代中、末期,我在广外面积不到90平米的住房,也接待过我原单位的同事Jack一家,同事Bob,和姨妹及一起出差的同事。
1992年我到昆明出差,我的学生李群和先生,设家宴招待我。她和先生都长我几岁,但我们有文革停课没学上,下乡当知青的共同经历。她讲起自学英语,当英语教师,人到中年参加西南师大专科学习,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们谈得很投机,也让我更多了解同辈人各自的奋斗。我喜欢这样的家庭聚会 。顺便说一句,30年后,借助微信,我们又联系上,李群大姐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后来又取得云南师大的本科文凭。
进入21世纪,特别中国加入WTO以后,国人的工资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外出旅游的人多了,人民用餐不再是一壶凉开水,几个馒头下咸菜,或者是吃两碗小面,就可以打发的了。不仅可以吃得起餐馆,住得起旅店,还可以问津中、高档酒店。住得舒服,品当地美食,已不再是奢侈方式。
事物凡是过了头,走极端,就不好了。现在很多人请客必到高档酒店,亲戚家住房宽敞,也宁愿住酒店。几十年未见的至亲好友、同窗发小、昔日同事,安排到星级宾馆住下。宾馆确实高档,华丽,大气,但是房间显得冷冷清清,没有了热热闹闹,少了知心交谈。豪华酒店,餐桌上美味佳肴,特色风味,名酒洋酒。席间服务员斟酒换碟,但有外人在,总觉得美中不足,缺了乡土情,淡了山野趣,少了人情味,找不出昔日的感觉。
这样的方式,我不太习惯。我还是喜欢以前那样。彼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多年好友同学,亲戚朋友,相知故旧,见面不易,难得相聚,请到家中聚会。虽是寒舍,贵客光临,蓬荜生辉。极尽地主之谊,热情接待,盛情款待,拿出积攒已久,平时舍不得吃的好酒好肉款待客人。席间,谈起以前吃过的麻花麻糖,喝过的糖精酸梅汤,过年的酥肉丸子......晚上打地铺,睡沙发,一起回忆儿时的调皮,打弹弓射小鸟,知青时期的“打游击”,即无伤大雅的小偷小摸农民的自留地,偷唱被禁的爱情歌曲.....苦涩的宝贵经历,难忘的青春年华......
不少人说,西方国家都是子女不同父母住一起,客人来了都安排住酒店、吃餐馆的呀!
是吗?或者都是如此?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或者说不全面,比较片面。
前几年一些有民粹主义思想的人反对过圣诞节,说是西方的文化侵略。
将看似不相关的两个话题放在一起,是因为我下面的文字与二者均有关联。
圣诞节确实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重要节日,亦称耶稣圣诞节、主降生节,天主教亦称耶稣圣诞瞻礼。耶稣诞生的日期,《圣经》并无记载。公元336年罗马教会开始在12月25日过此节。12月25日原是罗马帝国规定的太阳神诞辰。有人认为选择这天庆祝圣诞,是因为基督教徒认为耶稣就是正义、永恒的太阳。5世纪中叶以后,圣诞节作为重要节日,成了教会的传统,并在东西派教会中逐渐传开。(资料来自网络
顺便普及一下,耶稣基督是中东以色列人,不是西方人。可能很多人不了解,我们世界人民的生活都与耶稣基督有点瓜葛——公历就是以耶稣诞生为元年,现在就是公元2022年。
虽然外国人过平安夜、圣诞节都一两千年了,其实现在的圣诞节几乎与宗教信仰无关了,即使在英国美国和欧洲国家,很多人也没有宗教信仰的。
现在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海外游子不远万里回归,成家立业的子女都会回到父母身边。平安夜一大家子人围在壁炉旁边,其乐融融,温馨幸福!亲人朋友互送礼物,表达爱心情谊。特别是孩子们盼望圣诞老人从烟囱送来的礼物(大人善意的谎言),深夜了不愿上床......多么美丽的画卷!
在商家眼里,圣诞节更是一个做生意的大好机会。大家可能不了解,每年美国在广东东莞定做的圣诞树和各种纪念品,进口量惊人,为我们国家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和赚取外汇创造条件。
还有,欧洲人,美国人都喜欢庆祝中国(其实还有越南、泰国等一些亚洲国家)的春节,享受热闹的氛围,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文化交流呢?
中国的春节,西方国家的圣诞节都是家人团聚的节日,那么它们是否有区别呢?
中国人的春节是自家人欢聚,不容外人参与的。我的老家川南一带,听我父亲讲,以前吃年饭是要关大门的,怕外人闯入。到现在,正月初一也不走亲戚的,而且不能扫地,怕家财外泄。初二才开始走亲戚,到农村上坟等。
说西方国家,太笼统,我也没有亲身经历。就说英国吧,在这一点上,英国人比我们更开放,更包容,更热情好客。
我的亲身经历,我接触的英国人不仅平时热情大方,也喜欢邀请好友到家共度圣诞节。
1987-88年我在爱丁堡大学上学,我的导师克里丝汀和她的妹妹一家邀请同学济华和另外两个同学到湖区家一起度过1987年的圣诞节。
西师外语系蔣良玉老师的终身好友(始自抗战时的重庆),“英中了解协会”的主席班以安、廖鸿英夫妇1987年邀请我去他们在英格兰中部的家度圣诞节。因为我上学迟到,需要利用假期补课,只好婉谢,拖到1988年底我回国前才去看望他们。
学期结束后,克里丝汀宴请我和济华,她的妹妹一家邀请邀请我们到英格兰湖区的家做客,陪我们外出游览,介绍他们快90岁的母亲和朋友给我们,让我真正地了解普通英国人的日常生活,大大地开了眼界。(我写文介绍过
学习结束后,1982年西师外语系的英国同事曼蒂,也邀请我去离伦敦160英里的她家里做客,和朋友一起开车游览乡村风光。
1988年底通过交友信息渠道,曼蒂介绍我认识的苏珊麦克夫妇,邀请我在家做客半个月。他们一家人非常热情,我们的友谊一直延续。2002年和2004年我去英国访问学习,都是苏珊夫妇来机场接送我。2004 年7月我太太来英探亲,也是苏珊和我凌晨五点开车去机场迎接。我们在他们家一住就是半个月。期间,曼蒂和先生菲利普又接我们到泰晤士河边的家住了两天,还回她老家,一个900多年历史的罗马风格小镇。(补充一句:他们两家都是我最好的朋友,但是直到现在,他们互相还不认识!
我性格开朗,喜欢结识朋友,与我的家庭氛围,成长环境有关。几十年,我们一家和两个舅舅及家人住在一起,大家关系融洽,和睦相处。
我从小在热情好客的家庭氛围长大,文革中我停课在家无聊,家里一来客人,我就非常激动:有好吃的了,还可以听大人聊天,听有趣的事。
新中国初期我父亲在本县界牌镇当学徒时结识了当地青年漆玉书,成为终身好友。父亲后来回县城工作,漆叔叔也到县城瓷厂工作,家属留在界牌。那时生活贫困,工厂吃食堂的伙食就更差。我家打牙祭,或者有什么节日,父亲就叫我去请漆叔叔。我就去漆叔叔工作的烧窑车间,看到他通常是大汗淋漓地在窑火前忙碌。几十年后,父亲已经去世,我也外出工作多年,漆叔叔也早已退休回界牌一家人团聚。回老家时,我还和母亲还乘公交车去看望漆叔叔。
我们到处受到热情好客的礼遇,所以我和太太也喜欢邀请客人到家做客。
1989回国后我教中英合作项目——两年制的中学教师本科学位班。学生是专科或者相当于专科毕业,中学的骨干教师。经过两年制的全日制在校学习,考试合格,论文通过,并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
他们已工作几年,部分人结婚生子,再来住集体宿舍,吃食堂,有些不习惯。我与年龄相差不大,经历相似,因此和他们交流较多。我学英国老师那样,邀请同学到我家做客。当然,没有英国老师的经济条件,住房条件,咱们按中国的做法。我请同学们大家包饺子。虽然菜肴清淡,但是觉得在老师家,师生一起团聚,还从来没有过,同学们还是兴致勃勃,余兴未尽。三十多年了,同学还回忆,一个回族同学不吃猪肉,我太太专门给她做韭菜鸡蛋馅。
进入21世纪,国人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住房商品化,我们也在广州珠江边购得一处室内面积120多米的公寓房。现在条件好多了,我喜欢邀请亲友、昔日同事、往日学生到家做客。在这个家,我们多次接待过亲戚,朋友,同学,学生。多年未见的老友,还是喜欢请他们在家住下,反正现在住房宽敞,房间多。偶尔出去品尝当地美食,或者午间外出吃特色菜,晚上回家家宴,更多时间是在休闲聊天。
我在英国多次麻烦苏珊迈克夫妇、曼蒂菲利普夫妇,他们来中国旅游,我和可以在家里接待他们了。他们也不愿意住酒店,选择住我家。曼蒂2007、2015年来过两次,苏珊夫妇2008年来住了一周。我在英国学习还未回国,太太接待东莞同事佳华和她的英国先生汤姆做客我们家。朋友们的到来给了我回报他们的热情好客,尽我地主之谊的机会,他们也愿意看看普通的中国人的家庭生活。
学生也喜欢来我家做客。2013年底,80级马兰在浏览信息时,发现12月中旬是我的60岁生日(我的登记信息都是真实的),约好同学一起从四川、重庆、广东江门赶来广州为我庆祝生日。来人中有李永富一家三口,其它班同学李鸣,安庆,东方莎莎和夏菁。
我非常欢迎大家来做客。东方莎莎提出她在广州工作生活多年,她负责去酒店操办。我表示感谢,提出还是请大家来我家团聚,气氛更浓一些。
主客一共10人,我们夫妇多年习惯在家招待朋友,所以不觉得辛苦。席间我们感谢大家拔冗前来。特别是安庆,尽管年关公司商务繁忙,应酬较多,前晚只休息了几个小时,凌晨从重庆赶来,令我感动。
快30年没见面了,大家见面好激动,好高兴,一起回忆西师外语系的老师同学,回忆青春岁月,多少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话语,快乐无比!
我也心情激动,草就几首打油诗献丑,以表当时心情。也借此机会,感谢同学们的光临和祝福!(写稿时,个别字词做了修改。
(一)

师生相聚开心事,

往昔频引笑语声,

风雨兼程三十载,

挫折成功相伴生。

笑谈人生坎坷路,

畅叙事业终有成。

母校培育恩难忘,

频频举杯好欢情。


(二)

甘做园丁四十载,

悉心培育幼苗成。

平生最大开心事,

喜看小树长成林。

鲜花且无百日红,

生涯岂能无止境?

今日辞别小讲台,

明朝待发天下行。


东方莎莎说,我也来首打油诗,诗里含有我们师生七个人的名字哈:

菁菁兰草展骄颜,

富贵祥雀鸣翠天,

荟心园内庆寿诞,

甲子之后再展帆。


聚会后,广州同学回家,安庆去深圳打理生意。永富的学生已经给他们订了酒店,但是他选择在我们家。马兰家在江门,也住我们家。
傍晚,我和永富江边散步。他讲述他大学毕业后,怎样成为当地的教学名师,然后抓住时机,毅然下海,白手起家,和同事创办第一所私立外语学校,任理事长、校长。学校办得风生水起,声名卓著,教学质量过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发来贺电,感谢该校为重点高校输送了不少的优秀学生。他自己被评为优秀民办教育家,大学的兼职教授。
他说取得今日的成绩,也要谢谢我当初对他的关心帮助。他说初上大学时,他的语音不准,口语不行,感谢我鼓励他,帮助他,我对同学热情耐心,对教学认真负责,毕业后他在教学中,以我为榜样。
我看到一个农家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上了大学,任教后是优秀教师,敢于吃螃蟹,扔掉铁饭碗,成为教育家,真为他感到高兴!
1986年我和太太回她知青时的生产队,在巴中县城见过永富一面,光阴似箭,快30年了!昔别君未婚,佳儿忽长成!他儿子都重点高校毕业,准备考研了。看到他们一家,美满幸福,我也为他们高兴!


我和永富一家;马兰,我,永富,80级2班

退休后,时间充裕了,接待朋友,同事,学生更多了。

太太几十年的师院同事、好友杜厚嘉漆长林夫妇,退休长住深圳,我们来广州做客。我们天天叙旧,忆往事,追忆逝去的年华,回味淡淡的甜蜜,感慨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 不知不觉一周过去,还意犹未尽。
几年前,大学同学伯春明海夫妇来广州旅游,微信联系,我们从非洲回来,正好在家,邀请他们夫妇来家小住,叙旧。
2015年88级中师班学生也有退休的,他们从深圳过来,约上广州同学来我家做客。

我不在广州,也可以接待来访的学生。
2014年5月,我在成都陪伴母亲,79级学生麒麟微信告诉我,她带女儿在广州亲戚家,想来看望我。我告诉她,我现在成都,我太太在家,她们可以去我家里。我马上建立新群,加入麒麟和我太太,麒麟直接与我太太联系。因为我过去的学生与我太太也很熟悉。所以,我不在广州的情况下,太太也可以接待我的朋友。

我在各地也受到朋友、学生、同事家也受到热情接待盛情款待。回成都、重庆,经常受到历届学生的邀请(下面照片分别是2018年与78级,2021年与79级,2019年与中师班90级同学聚会)。感慨多,当年17-18岁的少男少女,40(多)年后,岁月也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

聚会的还有多年的同事。下面照片(左,学生风云)右二,刘家荣老师,从1977底开始,我们多年多次共同出差。刘老师性格沉稳,诙谐幽默。
右一李力,78级校友、同事,后任西师外语学院院长多年

2018年,77,78,79,80,81级在成都的部分同学宴请从美国回来探亲的毛瑞煊老师夫妇和我。好多同学不是我们班的,因为是小班教学,同年级三、四班教室挨教室,我是精读课,几乎天天有课,所以和年级多数同学熟悉。

在校时没有交往,不认识的77级校友,现在也成为好友。他们多数比我年长,阅历比我丰富,和他们交往有思想、精神层次的交流,我学到很多新知识,新观念。真有相见恨晚之感!
2018年12月,三十多年未见面的同事洁陆,在美国旧金山设家宴招待我们一家。我们一起教79级、80级的精读课。1987年底我赴英国留学,听说1988年他赴美攻博,后来定居。一直没有消息,直到2018年10月左右,在79级群里看见他们夫妇回成都与班上同学聚会的信息,我们才联系上。他得知我们全家11月准备在美西自驾游,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约好时间,他提前回美安排。
我们如期而至,他和太太萧莲非常热情。坐下寒暄后,洁陆就起身去取订好的披萨给我们打尖。萧莲说,为了我们的到来,洁陆前两天就开始准备,今天一早就开始炖肉了。问及洁陆的工作,萧莲说洁陆在一所外语学院,是第一副校长,年龄大了,现在做顾问。这次见面,我感慨万分,联想到《赠卫八处士》。今夕复何夕,共此灯柱光,老同事,天各一方,见面不容易啊;焉知三十载,初登君子堂,分别整整31年;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1987年我不到35岁,洁陆31岁,见面时,大家都年过花甲,毛发花白,稀疏。
我们除了回忆西师往事,更多的是谈到这30年的经历。洁陆从只懂英语,海外求学,拿到高等教育管理博士学位,跨州求职,从普通教师一步步走下来,到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校长,真的不简单。我想,这其中的艰辛、付出努力,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前几年洁陆还率团访问国内高校,包括南京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可惜当时没有联系,否则可以请他来广州访问。

只恨聚会时间太短,不过我们这几年一直联系,去年圣诞节洁陆告知我,他们夫妇去硅谷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了。

国内的学生,朋友也邀请我做客。2018年应永富邀请,同学基云开车,我们一起去巴中做客,参观了永富的龙泉外语学校,还在永富在乡村为父母建的农家院子住了一晚,空气新鲜,环境宁静,真享受。
中师班88级学生泽举多次邀请我到他的家乡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做客。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拖到今年三月中旬,疫情松动,终于如愿。
他已卸任担负多年的高三毕业班教学,现在不用上班,只等4月份办理退休手续,因此可以全程陪伴我。成都到阆中,原来需要一天的车程,现在高铁和自驾都只要两个半小时,公路大巴不到四个小时。
30多年后再见,自是亲热万分。泽举说,已为我订了他昔日学生经营的豪华民居,环境不错,安逸舒适。
我谢谢泽举邀请我游玩神往多年的阆中古城,我更高兴的是我们师生三十多年后的相聚。我提议,如果方便,就住在家里。在英国,被请到家里面做客是最高的待遇。我在英国都是被朋友请到家中做客,他们来广州也住在我家。
泽举接受我的提议,退掉了民宿,安排我住进他的温馨舒适的新家。
事实证明这是明智的选择。我们出行参观游览也方便,节约了等候的时间,还省了每天几百元钱的住宿费,晚上也可聊到较晚,有更多的时间聊天叙旧,缅怀当年,谈不完的新旧话题,聊不尽的人和事:中师班的往事,同学,外教,老师,桃园宿舍,教学大楼以及20多年后再回西师,学校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思想观念发生不小的转变,待人接物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最根本的一条没变:热情好客,真诚相待!
现在奥密克戎毒性大大减轻,国务院卫健委出台新政策,各地逐渐解封。
圣诞节又要来临,不知东莞及各地的订单是否如往年?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生产生活回归正常!人们又可以家人团聚,探亲访友,四处旅游!
余祥明专列
余祥明:英文一字不识,
我被大学英语专业录取
高校“青椒”几经周折的留学路
高校中青年老师的困窘生活

余祥明:孔雀东南飞,

人生中遇到的那些贵人

一件短袖衬衣,半个月的工资
三次在英国买二手书的经历
我们曾经用竹片刮屁屁
这么快就忘了?
超龄生,小学66级的特殊群体

余祥明:推荐上大学

我遭同队知青诬告

余祥明:从两毛旅店到星级宾馆
我们这一代的消费升级
余祥明:到处都是厕所?
学英语闹出的笑话
余祥明:这些段子“空了吹”啊
“新三届”或“新三级”哪个更恰当?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衣食住行

罗维开:有钞票没粮票怎么办?

朱普乐:计划经济时
代普通人的衣食住行
陆耀文:上海穷人家孩子,
怎么帮家里养活自己
陆耀文:从灾年吃到古稀,
舌尖上的时代风云
炮司大院:吃食堂饭长大的孩子们
程远:从吃喝不愁到拾人残羹,
这辈子折腾好几回
李晶:腊肠长绿毛,洗一下照吃
谢侯之:关于吃的故事,
在延安插队的日子里
冯印谱:我家办过“人民公社大食堂”
周如福:乡下人的衣食住行
读懂40年国人衣食住行之巨变
史宝良:破衣烂杉进北大,
寒门子弟的高光时刻
刘会军:复习高考期间的衣食住行
王骥:白衬衣,革命时代的青少年标配
将校呢,将校靴,白边懒汉及其它
刘武晶:我们从小光脚丫的日子
苏若男:高考体检我走烂一双新棉鞋
张先发:高考完了身无分文,
回家的路还有百里之遥
40年国人衣食住行之巨变
“尿素裤”:当年农村干部的小特权
刘克文:厂社挂钩,
我们还是饿肚皮的“好吃鬼”
陶正:每月24号家里粮食就吃光了
陈新民:买私粮补饥荒,
我的“投机倒把”往事
史铁桥:粮食够不够吃?够吃个鸡儿
景文:灾荒年口粮月均17斤,
忍饥受饿的日子真难捱
陈蔚:没饭吃啥都“去个毬”
熊代坤:粮食的记忆
吕贡呈:粮票不够的日子
老鬼:1960年代爹亲娘亲没有粮票亲
冯印谱:以粮为纲 缺钱少粮
李振中:简陋工房里成家,
师傅求看大学证啥样
胡道轨:从恋爱到结婚,
70年代上海青工成家记
一个上海人的五处住宅和四次搬家
刘福泉:骑一辆凤凰18自行车如在梦中
李其容:那辆女式单车,
右派爸爸买的,造反学生抢走了
蒋海新:徒步大串联,我的朝圣之旅
成广生:文革徒步串联,出双入对鸳鸯行
敖艾莉:一个女生的徒步“大串联”
张炜:翻越崇山,徒步两天去报考
李镇西:站在手扶拖拉机上去赶考
苏永生:供销社拖拉机送我进大学
秦晖:放弃本科补录,
搭手拖转飞机“赶考”研究生
哈晓斯:牛车吱呀中的插队纪事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