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张小平:高中老师和学生,成了大学同班同学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12-15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大学时的作者


张小平,1955出生,安徽省无为市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盆景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原题

赭山青青镜水平

——毕业四十周年追忆




作者:张小平



记得40年前的今天,下午的天气和现在一样炎热,在系里拿到了毕业证书和工作派遣证后,又到各教研室拜别恩师尊长,再回零号楼宿舍和朝夕相处四年的同学互道珍重,就匆匆地收拾好书籍行李踏上回家的路程。

坐上已经熟悉了多年的公交车,透过车窗回望着很快消失的师大校园以及渐行渐远的赭山,内心瞬间涌上了许多眷恋与难舍,四年的大学生活如影视画面一幕幕涌入脑海。正留恋时,车厢里传来售票员轻柔的声音,“新市口站到了,下一站,八号码头”。我突然意识到,现在不是回忆的时候,赶快收拾行李,赶上最后一班过江轮渡,明天还要到县教育局报到。此时最重要的找一所理想的学校,安身立命、谋划前程。

时光荏苒、逝水如川,40 年弹指一挥间。人生的拼搏奋斗、悲喜荣辱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已渐渐淡去。但青青赭山、漾漾镜水总是不断浮现眼前、四载的校园书声汇成的壮丽的青春之歌时常萦绕耳畔,成为挥之不去的心中永久记忆……

1972年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当上了本地村小的民办教师。当时城市居民和农村人口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文化生活等方面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村小的十几个青年民办教师也存在着根本不同的前途命运,几个下放知青当几年民办教师很快就会推荐上学、招工进城,而我们是回乡知青还是要一辈子留守农村,纵然你心有天高,也改变不了你下里巴人的命运。

正值此万念俱消时候,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这一消息如惊天之雷震醒了我早已麻痹的心田。那个时候全国的各类青年,下放的、回乡的、高中生、初中生一起卷入到高考的洪流中。我也不例外,义无反顾参加备考,几经艰苦曲折,1978年高考我幸运过关,被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录取,成为当时我们公社唯一考上的大学生。

带着兴奋、带着期盼,1978年10月,我们才来到心目中神圣殿堂——安徽师范大学报到。那个时候,天是蓝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眼中的安师大校园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美好。放下行李、安排好住宿,第一件事跑到学校大门外红卫照相馆照了一张照片,题上响亮的八个大字,”华主席送我上大学!”

安徽师大校门


在新中国的高考历史上,一九七八级学生真可谓是一个奇特的群体。安师大历史系七八级90名学生平均年龄25岁,男生83人、女生7人。其中,老三届大约二十人左右,包括工厂工人、农村农民、知识青年、民办教师、现役军人、在职干部、学校学生。有结婚多年儿女满堂的大叔、也有稚气未脱的高一学生、有过去的师生现在同堂就读、更有在那个特殊年代被打成黑五类的反革命分子和右派子女,他们考进大学则有一步登天的感觉!

同学们被分为两个班,每班各45人。一班班长宫为端入学前是大队书记、八年党龄,二班班长孙国强现役军人排级干部,二人都是思想成熟、政治可靠、组织有序的干将。党团员占绝大多数,无需发展,党团支部就自然建立起来。

一般而言,青春是爱情的温床,但历史七八级则是爱情的荒漠。老三届同学都已经结婚生子,未结婚的不少同学家中已有对象,七个女同学除个别以外,不是已为人妻就是名花有主,如果偶有花边新闻,那多是家乡妻子女友怀疑其丈夫男友变心而来学校状告“陈世美”的吵闹。因此释放青春只有用刻苦学习来消磨旺盛的精力,由此也演绎出许多奇特而精彩的励志故事。

陈文誉和冯有生上学前是一对师生,高考前老师带着学生一同报名。作为应届生的冯有生思想轻松,而老陈则压力山大。因为学生冯有生年轻且成绩优秀,无所畏惧,而老陈同学此次再要落榜,就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了。好在苍天仁慈,两人都顺利过关,而后师生二人又相约填报师大历史,就这样昔日师生变成了同班同学。此后四年,师生二人互相帮助、相互促进,都以优秀成绩毕业分回原籍。老师后来当了宣城地区历史教研员而成为业务权威,学生也进步很快,而立之年就担任省示范高中宣城中学校长。这是班上由师生而同学再同事的故事。

为人谦和、英俊文雅的裘士京老师当时教授《先秦史》,某次发现班上王圣宝同学和裘老师格外热络,两人称兄道弟,一问原来他俩中学是同班同学。1966高中毕业后裘老师经下放后被推荐上南京大学,75年毕业后分配至安师大历史系任教,而圣宝同学则历经坎坷,1978年终于考入安师大历史系,两人由同学变为师生。此后两人各自努力,在自己的各自岗位上都取得骄人成绩。裘士京老师后为安师大历史学院的掌门、中古史博导,著作等身、名满江淮;而圣宝同学也成为知名教授,国学大师。世殊事异、造化弄人,二人由同学而师生再同事,也属旷世奇闻。

比起以上同学,翟厚良同学更是经历从囚犯到军校大校教授的特殊命运。厚良同学出身贫寒,1966年文革开始时由于成绩优秀而未能参加高考,一时义愤而抨击红卫兵运动,结果被立即逮捕,判刑入狱。释放后反复申诉,1978年高考前夕,获省委书记万里批复参加高考,并以高分录取安师大历史系。入校后翟同学倍感珍惜、刻苦读书,大四毕业前又考取吉林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并在研究生毕业时被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特招为教员,直至大校正教授退休。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安师大 “前临镜湖晨可畔读、背依赭山夜能闻鸡” ,真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800亩校园有山有水,整个校园自南向北阶梯分布、逐级抬高,到处都是树木葱茏、绿荫掩映,间有荷塘碧水、赭石亭台,曾经被称为全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清晨薄暮,赭山亭下,满眼皆埋头学子;节日闲暇,镜湖堤边,充耳是朗

美丽的校园


基于新安学派、桐城学派、原国立安徽大学的历史文化传承,当时的师大历史系汇集了一大批蜚声中外的史学名家。除了学术上造诣极高外,其人格魅力也是熠熠发光。他们除了以精湛的学术惠及弟子外,更给学生们以人格上的春雨润物。

胡澱咸先生是甲骨文大家,对金文和鸟虫篆都深有研究。一天上课偶然说到他的家受到了鸟虫的骚扰,细问原委原来是他刚刚分到的教授别墅上野蜂结了一个足球大小的蜂巢,使得他家人不敢进屋。课程听得昏昏欲睡的我们,顿时来了精神,下课之后我们立即赶往凤凰山教授楼,找来梯子竹竿,三下五除二,捅下马蜂窝,扔在地上当作足球玩耍,直踢得它粉身碎骨,方尽兴而归。

万绳楠老师当时名头最响。除了是史学泰斗陈寅恪的得意门生外,更因为在文革开始时最早被安徽日报长文点名批判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而名噪一时。万老师教授《魏晋南北朝史》,课堂上谈笑风生、从容自信,凡与之相左的观点一概嗤之以鼻,一派大家权威风范。先生对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极为推崇,曾著《文天祥传》,课堂教学中,经常引用文天祥诗句“丹崖翠壁千万丈,与公上上上上上。”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勇攀高峰!

教授《史部目录学》的叶孟明先生和教授《明清史》的王廷元先生是老师中著名烟枪,两人抽烟各有所好且各有绝活。叶老师抽机制卷烟,几乎是烟不离口,我们经常看见叶老师嘴角挂着一颗青雾缭绕的香烟轻松自若讲完一节课内容而香烟不掉不灭,这种绝活到今天仍未听说过有人能够模仿复制。

与叶老师相反,王廷元老师从不抽机制卷烟,每次上课王老师除讲稿外,必须带上一小口袋东北土烟丝和自制卷烟纸,上课时,不用眼看、不误讲课刹那之间一枝卷烟就叼在口中。王老师的课堂高潮,一定是兴致之时一根手卷土烟把课堂渲染得笑声咳嗽声连成一片。

教《隋唐五代史》的杨国宜老师是四川人,课堂上总是操着一口高亢而浓重的四川话,45分钟不看讲稿,一气呵成。杨老师对同学非常亲切随和,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姓名一口叫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我们七八级十年聚会上,杨老师现场给每个同学作嵌名诗一首,居然都十分生动贴切。送我的一首是:

无为无不为,张我中华威,
小康岂不美,平易最可贵!

还有,光仁洪先生的大气、陈正飞先生的豁达,苏诚鉴先生的严谨、张海鹏先生的谦和,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成为定格下来的永久珍贵记忆。

(本文选自《回望赭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1978级回忆录》,2022年7月出版)

文图由作者惠赐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安徽新三届

孙国强:高考意外迟到,

差点被取消入场资格

刘哲:登上开往春天的列车

哈晓斯:写在77级大学生

毕业分配40周年之际

苏斐:77级高考传奇,

舅舅与外甥是同班同学

张先发:高考完了身无分文,

回家的路还有百里之遥

哈晓斯:那年冬季的特殊高考

韩贤强:考入《决裂》原型劳动大学

梁进:劳动大学到南开大学的进化史

汤晓华:人生三次大考,未来的路漫长

汤晓华:终生不忘的三位恩师

潘杰:看到高考卷子就知道能考上了

陶世明:录取通知书掉招办桌缝里了

汪骢:且行且珍惜的青葱岁月

北奥:那年,我送小安子病休回乡下

 金科:三位78级,联袂写“远方”

丁毅信:我保存着乡村中学的学费清单

李云斌:出身地主,求学路艰辛屈辱

忆万平:你在我眼里是一位英雄,

只不过有些悲剧色彩

中国第一个"神童班"在中科大诞生

宁铂:从少年班神童到云海法师

黄慈萍:怀念出家神童宁铂

张亚勤:心理健康这一课,

少年班"神童"们都落下了

岳中琦:我选择北大地震地质专业

查曙明披露胞兄海子鲜为人知的故事

陶景洲:我的同学李克强

陶景洲:大学生活是我人生的盛宴

蔡晓鹏:人大新三届校园往事钩沉

韩贤强:饥饿,令人永世难忘!

杜爱鹏:我给英烈当模特儿

陈必强:追念亡朋及其雪泥鸿爪

陈剑:睡在我下铺的老兄,走了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