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一学生心跳骤停,广州校园AED再次立功!

广报求学 2023-10-29
给个星星再看吧!!!


近日,一场生命抢夺战在广州校园上演。


参加学校大课间准备活动时,一名初一学生突发心跳骤停,倒地失去意识,情况十分危急!老师见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校医闻讯也第一时间携带校园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赶到现场紧急处置,并实施了心肺复苏。


同时,海珠区妇幼保健院的急救团队也接到了学校的紧急求助赶到现场。学校医院接力抢救,令年轻的生命转危为安!


加上这一起,近两年以来,广州校园AED已经至少救了3个人。心脏骤停后抓住黄金救援时间4~6分钟内很关键。AED是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急救的医疗设备,因其操作简单、方便携带、可被非医学背景人士使用的特性,常被称为“救命神器”。


记者了解到,广州已立法规定学校等公共场所应配置AED并拟规范每个学校(含幼儿园)校(园)区至少设置1台AED大型校园应按照“3~5分钟内调用”的原则增加配置;在每年对新入职校医的培训中,也已包含心肺复苏、AED的使用等内容。



参与抢救医生:学校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对抢救成功非常重要


时间就是生命。当天,海珠区妇幼保健院门急诊护士长张兆琪接到消息后,立刻启动应急抢救预案,组织该院内儿科庄伟强医生、护士郑丽凤等急诊团队人员,携带急救药品和设备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学校。


团队人员赶到现场时,校方已为该名学生实施紧急心肺复苏和给予袋装氧,并接通了AED。庄伟强立即查探体征,发现其脸色苍白、呼之不应,没有自主呼吸和颈动脉搏动,确认是发生了心跳呼吸骤停。他与郑丽凤两人紧密配合,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团队其他人员进行呼吸囊面罩加压给氧,并迅速开通静脉通道。


“001、002、003……”庄伟强在心里默数胸外按压的次数。一个循环(30次)过去了,学生的心跳、脉搏仍然没有恢复,在场的人员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每一秒都是黄金抢救时间!医护团队没有犹豫,全情投入下一个循环,一下、两下、三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个循环的胸外按压完成后,庄伟强留意到学生面部有了反应。他一边让旁边的护士陈曼接着按压,一边再次评估,发现心跳、呼吸均已恢复,在场的人员都松了一口气。随后,救护车也赶到现场,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与120和校方做好交接后,学生被转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孩子一切向好,感谢在救治过程中全力奔跑的你们!”事发第二天,护长张兆琪收到了来自校方的这条短信。得知该学生身体情况稳定,参与抢救的急诊团队成员情不自禁地感到开心。庄伟强回忆道,当时赶往现场的路上遇到红灯,自己想着尽可能跑快一点,因此只是迅速示意司机后便直接冲过了马路。


心脏骤停后抓住黄金救援时间4~6分钟内很关键,每拖延一分钟,被抢救者生存几率就会降低一分。庄伟强特别提到,学校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非常强,不仅在校园内配置了AED和氧袋,而且第一时间对学生开展了心肺复苏,这对于后面抢救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州:立法规定学校应配置AED


广州市是全国最早进行社会急救立法的城市。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中,就新增了对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相关规定:政务服务大厅、机场、火车站、客运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高速公路服务区、风景旅游区、学校、体育场馆、养老服务机构、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和单位应当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做好记录。


9月,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又公开就《广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规范(暂行)》(以下简称《规范》)征求意见,拟对不同公共场所AED的配置数量、维护管理进行规范。其中,拟规定每个学校(含幼儿园)校(园)区至少设置1台AED对于大型校园,应按照“3~5分钟内调用”原则结合学校面积、布局实际适当增加配置


记者从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了解到,从2019年开始,广州在对全市新入职校医的培训中,就已加入了AED使用的内容。



2023年2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救在身边·校园守护”校医培训班在广州开班,来自广州各学校的校医、保健老师共402人分两批次参加培训。



并非校园AED首次救人


这次救人并非广州的校园AED首次出战。实际上,在新修订《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实施之前,广州有一些学校就已主动铺设了AED,更好地保障师生安全。


据此前公开报道,此前广州校园AED至少已经救过两次人。


2021年11月21日晚上,在中山大学南校园内西大球场,一名夜跑男子突发心脏骤停。危急关头,医护人员携AED及时赶到,立即给予除颤。经过连续抢救,男子恢复了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由120送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


2022年1月8日上午,在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中心田径场,一名中年老师跑步后晕倒在地。医生赶到田径场后,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也无呼吸脉搏,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并在附近取出AED按操作给予除颤后继续胸外按压,经施救后患者呼吸脉搏恢复。


发现心跳骤停怎么做?




1、实施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使患者仰卧于质地较硬的平面(如地板、桌面等),施救者位于患者一侧。选择患者胸部正中(胸骨的下半段,男性双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以一手的手掌根部接触患者,另一手置于该手掌上方,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整个上半身的力量垂直于地面对胸廓实施快速(100~120次/分)、用力(5~6厘米深度)的按压。每次按压时,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一致,放松胸廓时,胸廓要能够充分回弹。


高质量的胸外按压需要保持连续,直至专业人员接手或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意识恢复或出现明显的肢体活动)。整个按压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按压中断的时间,除了实施必要的操作(如进行电除颤、人工呼吸、每两分钟重新判断患者病情及因疲劳交换按压)。




2、如有可能,实施人工呼吸

如果接受过心肺复苏的培训而且有个人防护的装备(例如便携式面罩或呼吸面膜),还应该为患者实施人工呼吸,尤其是非成年患者或是因为窒息(例如溺水等)导致的心搏骤停的患者。




3、及时进行电除颤

如果能够获取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应该立即使用,及早进行电除颤。AED的使用只要遵循机器的语音提示操作即可。



这些机构常规开展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和讲座


以下广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面向市民开展常态化的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及讲座,培训通过考核后可获发红十字救护员证,市民可致电了解、报名。



一、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联系人:伍老师

电话:020-87330452,手机:13610103306


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联系人:王晓曼

电话:020-61883815,手机:18011926668


三、广东省应急协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联系人:彭贵黔

电话:020-37883098,手机:13600023743


四、广州东泽安全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联系人:郭丽红

电话:020-83313930,手机:13802748600


五、广州市健安应急职业培训有限公司基地

联系人:胡美华

电话:020-83583758,手机:13416197811



来源:新花城客户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通讯员:李玉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婧、林欣潼、谢泽楷、曾俊





中国最年轻亚运金牌得主和“非典型鸡娃”的父亲


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手”原型,竟是广州黄埔高中生

他们高考成绩远超本科线,为何选择专科?


我的辅导员是“00后”


新一轮名单公布,广州新增5中学


扫码加入广报求学备战高考

获取最全升学信息⬇️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