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执信中学党委书记何勇:期待学生持续发展 而非昙花一现

持续更新的 广报求学 2024-04-27

点个星星再看吧


2024年《教育名家面对面》栏目全面升级,围绕“如何培养人”这一主题,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顶尖名校的书记、校长进行访谈,并制作访谈视频精华。他们除了阐述教育理念之外,还针对近期的教育热点及热词,如“被‘圈养’的学生”“教师减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等话题发表真知灼见。系列视频已于近期陆续推出,欢迎关注。



“作业相对少”“不那么卷”,这是家长对于广州市执信中学(以下简称“执信”)的初印象。阳光、自信、适应能力强的执信学子如何炼成?


广州市执信中学党委书记何勇在接受广州日报专访时表示,“卷”不应该成为教育的主旋律,执信提倡学生要主动发展,学校希望学生在今天的中考高考当中能够取得优异成绩,更期待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上可以实现持续发展,而非昙花一现。


点击视频,听执信中学党委书记何勇揭秘




教育不是百米赛跑,“卷”不应是主旋律


广州日报:关于执信的评价,除了“好”以外,家长群里说得最多的是“比较自由”“作业相对少”“不那么卷”,您如何看待这些评价?


何勇:这有我们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在里面。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要通过教育去发现、挖掘、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的天赋,将来成为各领域的人才。


人的成长成才,需要一个过程,每一步都有每一步的任务,只有把每一步都完成好了,这个人的发展才是比较健康的、可持续的。


很多学校确实在卷,为了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出为了学校的荣誉而战。我想问的是,学校的荣誉是什么?是一张张靓丽的成绩单,还是一个个全面又和谐发展的人?还是两者都想要?我们希望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当然这是很理想的,现实当中很多时候确实很难平衡,但是我们一直在坚守和探索。


执信是完全中学,对于学生来说,这六年的时光对他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教育主要是服务学生成长成人,要让学生变成身心智协调发展的人。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能把学生所有的时间都摁在教室里、困在教材上,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否则人的发展就不完整。所以我提出“以完整的教育生活成就完整的人”。


当然,我们“作业相对少”的前提是作业的质量高,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业不是简单地刷题越多越好,而是要有针对性,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达成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身处中学阶段,肯定有竞争,但我认为这不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我们提倡学生要主动发展,自己跟自己对比,今天的自己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希望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更好。


教育不是百米赛跑,并不能马上决出“胜负”,做教育的人要静得下心来。我们希望学生在今天的中考高考当中能够取得优异成绩,但是我们更期待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上可以实现持续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


学生一定要到社会上创造了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看得出是不是人才。一个中学生,即使获得学科竞赛金牌、取得好的学业成绩,这只是学业过程中的成就,或者说是一个优秀学生、未来人才的坯胎,但并不等于你就一定是未来的优秀人才,这是两个概念。优秀学生到优秀人才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不是每一个都能成功走过。


中学阶段的创新人才培养,更多的是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欣喜地看到,执信的学生走向大学、步入社会以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也给了我们非常坚定的信念。




允许学生有的走得快一点,有的走得慢一点


广州日报:您如何看待初中的分层教育?如何能做到真正地因材施教,给不同层次的孩子适合的教育?


何勇:每个孩子的认知起点和认知能力都有一定的差异性,要让 孩子在教育当中有收获感,一定要给他提供适宜的教育。我经常讲,教学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起点上,引起与学生原有认知的共鸣,才能让他跟着你学。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教学和把学生分成等级是两个概念,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对于家长来说 ,应该多跟孩子沟通,多一点情感上的交流。很多家长可能出于社会竞争或孩子未来就业的问题而焦虑,实际上孩子要面临的是近乎十年之后的社会,我们无法想象十年之后的社会是什么样的,所以不可能给到孩子准确的意见。未来社会需要孩子自己去独立面对,因此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非常重要,拥有了自主发展能力,他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去学习、去调整、去适应。


不是要让孩子时刻都保持最好的成绩,而是要让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葆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愿意去学,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学校要包容一点,允许学生有的走得快一点,有的走得慢一点。学校要有这样的文化、氛围和土壤,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获得发展。




重视数学不等于一定要搞数学拓展


广州日报:作为一名资深数学教师,您如何看待数学在升学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这一现象?无论小升初,还是初升高,不论哪个层次的孩子,似乎都在进行数学拓展,这是否有必要?


何勇:重视数学学习并没有错,但是重视数学学习不一定非要搞数学拓展,时机很重要。什么时候拓?当学生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时候就可以拓。比如,学生在学习国家教材相关课程时能从中找到乐趣,觉得数学“很好玩”,学起来很有成就感,很想继续学,可能合适的时机就来了。


千万不要有“别人学,我也得学,不学就吃亏了”的思想,有可能学了更吃亏。本来孩子不讨厌数学的,但本身也没特别大的兴趣,家长非要勉强他去学数学、搞竞赛,天天在那里熬,把自信心都给磨灭了。结果孩子没有获得预期的成绩,还变得抗拒学习数学,从抗拒学习数学到抗拒学习任何课程,得不偿失。


广州日报:您说过教学生3年,为学生想30年。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能让执信学子屹立于时代当中,成就其有价值的幸福人生的关键是什么?


何勇: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人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需要一定的积累。社会对人有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而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学习正是为了打好基础,帮助学生能够从容步入社会、服务社会。


面对未知世界,学习能力非常重要,有了学习能力作为基础才能够迅速理解新事物、掌握新事物,甚至进一步发展创新。第二就是思维力,面对社会的发展,需要思考、判断、选择,考什么学校、读哪个专业、从事何种工作,这些都需要判断和选择。


第三则是行动力,光说不练不行,有了好的想法,敢不敢付诸实践,能不能把它实现,这是相当关键的。想象力让人想象很多超越现实的东西,行动力则有可能将想象变为现实。很多人成功并不是他比别人更加聪明,而是他敢于行动,坚持行之。在我看来,不完美的行动远比完美的等待更为重要。




选择一所学校就是选择一种成长方式


广州日报:执信天河校区自2021年开始办学,今年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对于想报读执信高中的学生而言,如何在执信路校区和天河校区之间做选择?


何勇:得益于广州市和天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天河校区在执信中学建校100周年时正式落成投入使用,并成为新校区建设的一个标杆。现在办学进入到第三个年头,我们也欣慰地看到学生非常喜欢这个校区,孩子们在这里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很多学生和家长纠结天河校区和执信路校区究竟该怎么选,我想说的是,不论是执信路校区,还是天河校区,我们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执信中学。两个校区只是不同的教学点而已,招生的时候使用不同的代码。家长和学生不用担心哪个校区更好一些,我们一定会把两个校区办得更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


至于两个校区的选择问题,具体可以看孩子对环境的取向。执信路校区有百年历史,这里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校园古木参天、鸟语花香,像个书院;天河校区校园面积大,功能场所齐全,设施设备先进,住宿条件好,运动场地多而全,像所“大学”。如果你喜欢新事物,喜欢很大的空间,那就选择天河校区。


无论选择哪个校区,前提是要认同执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愿意让孩子在这里度过高中三年。选择一所学校,就是选择一种文化和一种成长方式,我们两个校区的育人理念都是一致的、不变的,我们还是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发展可能,我们也相信,每个学生只要顺着自己的潜能发展,一定会成功。


阳光、自信、灵活、适应能力强,外界常常这样描述执信的学生,学生之间也很团结,认同母校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对未来的道路相对比较清晰和明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到了大学会朝着这个目标再努力、再发展。


有些孩子把高考当成人生头等大事,考上大学后就像船到码头、车到站,想要停下来休息。执信的学生没有这种感觉。每年高考季后,他们拍拍掌、互相拥抱、互道再见,不是如释重负,而是失落于“怎么中学生涯这么快就结束了”。他们在高中虽然有压力,但是很快乐,同学之间虽有竞争,但更多的是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他们知道,世界之大可以容得下很多人的发展,最终在这段特别的青春时光里收获宝贵的同窗情谊。


广州日报:您加入执信中学已有30多年,是这所学校的建设者、见证者,更是推动者,对于执信未来的发展,您有怎样的期许?


何勇:教育总是充满遗憾的,没有完美的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1990年来到执信中学,从一名老师做到学校校长,再到现在担任党委书记,从学校的发展上来讲,无论是规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创新人才培养,我们都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为学校未来新的百年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我相信,在这个基础上的执信,未来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阶段。


如今,执信的办学条件已经现代化,接下来我们还要实现人的现代化。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资源,学校教育质量好不好,教师队伍很关键。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能创新的教师队伍,这对于支撑执信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执信这几年招了不少素质很高的新教师,假以时日,比如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这批老师尽快地成熟起来,执信未来的教师队伍建设就会走进一个非常畅通的“快车道”,执信的教育质量也会迈向更高台阶。


当前,执信已经建立起高效的课程体系,接下来这个课程体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优化和调整,使得它既符合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学生发展对课程的要求。


教育的管理不是套上一个品牌就能了之,需要用情用心用力才能做好。我认为,作为教育人,不应从职业的角度,而应从使命的角度去思考我们的教育,去面对我们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去开展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育人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如此才能实现每个人的潜能都被看见、被挖掘,每个人都能成才。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客户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晓星、王婧 通讯员钱丽
出品:广报求学
策划:翁晓鹏
统筹:刘晓星、曾俊
主持人:王婧、林欣潼、谢泽楷、魏丽娜
导演:刘桥恩
摄影:劳水强、李景辉、钟润杰、刘桥恩
后期:林宇航、何晓靖、李淑怡、范文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婧、谢泽楷、曾俊、林欣潼







“广州日报小记者•香港研学团”寒假营招募报名中!


让课间十分钟回归正常,到底有多难?

新增1万个以上普高学位,能缓解“分流”焦虑吗


广州这些名校的特色班,都招什么牛娃?


物理国赛广东14金9银,广州有学子保送清北!


扫码加入广报求学备战中考

获取最全升学信息⬇️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