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耶鲁斯坦福录取分享 | 抛开对未知的恐惧,活在当下,无问西东

美国精英留学 美国精英留学 2023-09-01


今天这篇分享来自常规申请阶段同时录取耶鲁和斯坦福的北师大实验学子,他是今年北师大实验唯一斩获2枚大藤录取的学生。精英已连续四年共帮助10名北京学生斩获12枚大藤录取 (全部中国籍,无绿卡),年年有北师大实验。


2023届 共6枚 1枚普林斯顿 (十一学校),1枚哈佛 (北师大实验),1枚耶鲁 (北师大实验),3枚斯坦福 (十一学校101中学、北师大实验)

2022届 共4枚 2枚耶鲁 (人大附、十一学校),2枚斯坦福 (十一学校北师大实验)

2021届 普林斯顿 (北师大实验)

2020届 普林斯顿 (北师大实验)



所在高中:北师大实验

标化成绩:TOEFL 115+,SAT 1550+,5门AP

主要活动:HOPE期刊、斯坦福人文营、YYGS、Kenyon写作营、科研及论文发表、文学和法语社团、实习等

荣誉奖项:NSDA演讲与辩论赛、写作比赛等




放榜:狂欢后的冷静,

我明白我渴望更多


(一起来欣赏这位学生的英文写作吧~)


One of my proudest traits is being able to remain calm (a glorified way of saying I’m chill to the bones) among uncertainty. While this sometimes drives my parents crazy, it bestowed me with great sleep quality before Ivy Day. I snorted some Oreos along with cold milk straight from the fridge around 11 pm while binge-watching a documentary on my bloody valentine and shoegaze music, and then turned in after being dispelled from my friends’ gaming circle for being the bomb —which I have to admit was true. The late-night Oreo combo haunted my stomach at around 3 am, but other than that, I was in a complete stupor until seven in the morning. 


我最引以为豪的特质之一是能够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保持冷静(一种美化的说法:我冷静到骨子里了)。这点虽然有时会让我的父母抓狂,但却能让我在藤校放榜日前也能拥有很好的睡眠质量。晚上11点左右,我从冰箱里拿了瓶冰牛奶配着奥利奥,观看着一部关于《我的血腥情人节》和shoegaze音乐的纪录片。之后,在被游戏圈朋友“开除”后 (他们说我是游戏炸弹——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我转身去睡了。但这波深夜的奥利奥组合凌晨3点左右仍然困扰着我的胃。除此之外,我一直沉睡到早上七点。


On the night before, I already hung all portals on my Google tabs, so all I had to do was log in and click that status update link. Tiger, tiger did not burn bright for me, but two bears consoled me after that. I was already forced to try the Berkeley application myth the day before, thus that did not come as a surprise, but a bear from the other coast did, screaming out: woohoo Brown! After attracting my parents to my room and texting my friend who enrolled in Brown, I went on with the others: several “unfortunately”, and “we are unable to” brought “uh”s and grunts from the two pessimists behind me until Yale’s bulldog video popped up on the screen. I was so stoked that all my muscles seemed to tauten in celebration — which, unfortunately, included my bowels, which were about to suffer a second strike from the Oreos.


前天晚上,我就将所有的申请portal都挂在了Google浏览器上,只需要登录并点击查看结果的链接。普林斯顿的老虎!但“老虎”并没有为我燃烧。随后的两只“熊”安慰了我。据说放榜前就可以通过portal的界面看出伯克利的结果,所以我提前一天就大概知道了,因此收到伯克利的录取时我并没有很吃惊。但另一只来自东海岸的“熊”做到了!我尖叫着:哇哦!布朗!!我的父母闻讯而来。在给我已经录取布朗的朋友传递这个好消息后,我继续解锁其他的录取结果:一些“unfortunately”和“we are unable to”让我身后的两个悲观主义者不断发出“uh”和咕哝声,直到查看耶鲁结果时屏幕上弹出斗牛犬视频。我太激动了!以至于我所有的肌肉似乎都在庆祝中绷紧了——不幸的是,也包括我的胃,它即将遭受奥利奥的第二次重击。



But life quickly settled back to where it should be. My chilling vibe continued to help me even after the decisions: I was unruffled by the rounds of ecstasy and congrats pouring down on me as I started to wonder how to inch myself toward light and truth now that my stairway had been paved in the whispering wind.


但生活很快回归了常态。渗入我骨子里的冷静细胞持续发挥着它的作用:当喜悦与恭贺试图将我淹没,我却不为所动。因为通往光明与真理的阶梯已在我眼前铺就,我有什么理由不思寸进?


And truly, an allusion to “Stairway to Heaven” is perfect, for there are really “two paths you can go by” — I chose the latter in a dilemma between checking my Stanford’s decision and eating my breakfast, which led to a surprise by advisor’s excitement in our WeChat group, only to find out that Cardinal red also looks good on me, and I to them. 


“通往天堂的阶梯”的典故是完美的,因为确实有“两条路你可以走”——第二天斯坦福的放榜就是印证。那天,在是查看我的斯坦福portal还是吃我的早餐的两难抉择中,我选择了后者。因此中方老师在微信群里的兴奋和激动也给了我一个意外之喜——斯坦福的Cardinal红很适合我,而我也适合他们。


There are times in life that are burned sharply on the material of total recall, and that morning was one of them. I rode the subway afterwards, and it felt exactly as how I had written it in one of my essay drafts: in the packed compartment, swinging lights illuminated the faces of everyone, disjointing the apparitions into vibrant figures. Perceiving those around me, I eagerly awaited fresh encounters in the years ahead of me, hungry as a tiger, yearning for more.


生活中的某些时刻会在回忆的片段里剧烈燃烧,而那个早晨就是其中之一。有次我坐地铁,感觉和我在文书初稿里写的一模一样:拥挤的车厢里,摇曳的光线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幻影幻化成生机勃勃的身影。察觉着我周围的人,我热切地期盼着未来的岁月里有新的际遇。像老虎一样饥饿,我渴望更多。


过程中的“出乎意料”:

拥抱变化,接受挑战


去年北京的AP考试临时取消。原先的消息是香港考试政策扑朔迷离,因此打算在香港考的美史和艺术史被我丢到后脑勺,可是情况在4月底突然反转。250个艺术史作品如葵花籽咯吱咯吱地烦恼着我,kwakwaka’wakw的面具警醒着我(这个作品念过之后终生难忘),数不清的资料如Kngwarreye的Earth’s Creations里的笔触一样繁多地摆在我面前。我用一大沓小便签纸整理重要的内容,不断练习自己随机品鉴艺术的语言能力,到最后隔离的时候对自己在学校classin课上的doodle都能来仔细品鉴一番。


11年级暑假的其中一周也是堪称魔幻现实。早上我需要赶着写Pioneer论文的终稿,下午看SSHI的教授录播课,读百年孤独,晚上参加YYGS的讨论,半夜再去SSHI的讨论课。当时的我居然没有感觉到疲惫,甚至还在期盼那个周末约了与儿时好友团聚。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和别人讨论时有趣的话题,有深邃的也有幽默的。和Pioneer里的同学和教授去理解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SSHI里感受缤纷飘落的小黄花和第一次看到冰的震撼,在YYGS family time穿着睡衣互换全球馅饼做法…微妙的文化差异和地域性是交流的结果。如果没有这种交流,它们往往会消失在一团灰色中。所以我做的一些活动都是在交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兴趣展开的——保护京派文学,口述电影,隔离期间足球公益,法剧社讲课,电影沙龙——都是和一些同道中人的思想碰撞和交流所驱使的。


(SSHI课上的小整活)


当然,这三个本应该分散在暑假的事情被我不计后果的时间管理赶到了一个时间段,所以很难说这是好是坏。暑假我觉得更多的时间应该留给自己去发呆和思考,因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会把自己固定在那个时间,而孤独是一个能让过去、现在、和未来一起流淌的福祉 (99%转述百年孤独) ——为自己申请季整合和展现自己做铺垫。


专业探索:

靠时间积蓄,看细水长流


我不记得有任何一个决定性瞬间驱使我学习文学或者城市研究。一切都像细水长流,是时间的积蓄帮我做出了决定。我早早地排除了理科的可能,一是因为自己出国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摆脱繁琐的考试,二是我认为我无法靠数字去理解自我。虽然过去三年的探索并没有给我一个可靠的答案,但我也没有期望它会给我一个确定的回答。尽管如此,它让我的视野更清晰,也帮助我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


高一的时候我随意的报了AP语言和文学,还上了关于狄更斯和奥威尔的阅读课。诚然,读书的时刻在以上的两个时间段里都不是欢乐的——甚至是绝望的。我第一次发现我能被告知一段文字的真相,了解它,接受它,但同时对它一无所知。其中痛苦之一就是能够感受却不能将其转化成与其一样触动的文字。因此,我试图去模仿,时不时神经质地重复咀嚼我喜欢的语句,因为只有通过模仿我们才会得到独特创意。写作营给予我了一个和很多志同道合人一起欣赏和受启发的机会,互相提出建议,获得更加尖锐的声音。


同样,被告知一个地方的故事,了解它,接受它,但同时对它一无所知也是有可能的,甚至是必然的。我们通过不同游客、本地人、作者、电影人、策展人的视角去看一个城市都是带有主观色彩和观点差异的,也和我们或多或少生活地域所带来的体验也有所不同。所以,从城市如何塑造文字到文本如何塑造城市是一个吸引我的话题。现在回看,也正是因为如此,我的两个主要的研究都围绕着literary representations of urban space进行展开,一篇是关于胡同拆迁在文化空间里多样的展开方式,另一个则是短暂的人际关系在封闭交通工具里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


选校:

一手资料是最好的途径


首先根据中方老师给的选校表给出自己在每个大学衡量标准上的优先顺序初步筛选,但是最终的敲定过程比较随缘。一般来说,相比于每个官网上罗列的“collaborative”、 “innovative”、 “diverse”等等天花烂坠并且重复的词语,我更愿意相信学校学长学姐的分享介绍,还有reddit上乡亲们的keeping-it-real吐槽。


文科领域的学习氛围和资源、老师和同学们结合我特点给的建议、以及独特的residential college设置都是我选择耶鲁的原因。另外,我在YYGS体验到了特别快乐的family time,这种轻松友好的交流环境吸引着我。甚至在项目结束几个月后,大学申请时再去联系一两个instructor都会得到非常热情的回应,并且帮助我更加了解耶鲁。



主文书:

寻找自己最有力量的声音


我的主文书主要写的是自己在香港独自漫游时的感性体验和偶然对话所启发的思考。暑假时我灵感迸发写了一篇freestyle,再经过精英学生问卷的梳理以及12个头脑风暴ideas的构想后,我结合Jason给出的建议以及精英美方顾问委员会的整体反馈改变了内容的偏重,并且更加有力的写出了自己想表达的犀利想法。


正当我以为主文书已经成型时,Jason提议让我“experiment”一下。可是我的思绪堵塞了两天时间,无法自拔于我认为能代表我想说和怎么去说的接近定稿的上一个版本,以至于不敢再次下笔迈出第一步。一天晚上,我坐在回家的地铁上回想起在香港似乎一摸一样被推挤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某些片段并不具有独特性——一些故事似乎在很多地方都能合理的展开。于是,我逼着自己构思出另一版更加放大局部的思路,并在出站之前打好了草稿。经过后面的修改和润色,形成了我最终的主文书。可以说,Jason对于我文书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能在我冗长的初稿里找到最有力量、最能表达自我的文字,并把我很多揉在一起的思路拆分开再放大细化


早申到RD的几个月,一些老师和朋友建议继续修改主文书,但是我最后还是没改。一是因为懒,二是因为和自己达成和解了。我满意的文书能从字里行间能看出自己的影子,读出来就感觉是我自己写的、说的、做的。而这些和打磨的时间和版本的多少不成正比关系。


与精英团队:

一切归功于信任


十年级了解到精英,即使当时未曾谋面,还是选择了合作。Jason和我的交流很真诚,非常尊重我的意见和声音,因此我也很信任他。前期每次和Jason沟通自己的活动进展时,他都会提出有启发性的建议。在写文书的阶段,因为我能够集中注意力真正产出文字的时间很短而且前摇很长,所以我喜欢能保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先让自己与文字和解再请人修改。因此对我来说,Google文档上互动性修改的方式比线下的交流更加有效率,并且能够清晰地看出思路产生的脉络,加以更好的修改。Jason最让人敬佩的一点就是能够保留我原有文字的味道,让我能够在改完后读到一个更清晰的自己


后来陆续收到各大学面试邀请,精英的老师们会提前给我做模拟面试,并且会根据我的形象给出问题回答的范例,以及永不缺席的“sMilE mOre”,让我能更直接地提出重点并且口述出一个好故事。


我的中方老师会帮助支持我与Jason的沟通,她也承包了所有除了申请内容以外的繁琐事情,递交申请前还会细致的检查申请材料的排版,包括活动列表和额外信息的整理,让我整体的profile都直观了很多。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我很多选择都根据直觉,很多想法也都很spontaneous、顺其自然,所以我没有太多功利性建议。面对申请季许多的不确定性,我只能说如果要做到平静就需要和自己和解,不后悔自己走的 (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潜意识的) 每一步。实际上,如果我们去掉对于未知的恐惧,留下来的生活才是活在当下,无问西东的全部





- 家长感言 - 

作为家长,我们想要孩子冲藤的目的是让他能与一批优秀的来自世界各地同龄人共同学习生活几年,学习多元文化,了解世界各地风土人情,取长补短,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同时藤校师资力量强,选课范围广,课外活动丰富,能让孩子在人文艺术、政治经济、科技工程等方面汲取丰富的知识养分,获得高品质的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受学校良好的校风熏陶和优秀的校友影响,以及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他的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和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建立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毕业后将所学所思、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用于社会实践,既为社会创造价值,又能帮助他立足社会


孩子步入10年级后,我们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升学指导家长会、与同学家长的交流、听许多升学指导机构的讲座、加入许多升学指导群、登录一些大学的官方网站等形式进一步了解了有关大学申请的条件要求、大学申请需要开展的准备工作、孩子要申请好的大学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顾问机构的挑选等等。


我们认为顾问机构规模不要太大,太大了顾问水平会层次不齐,每个顾问招收的学生数量多也影响申请质量。有国外分支的顾问机构对目标大学各方面情况比较了解。顾问的自身教育背景好,经历丰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机构服务年限不能太短,近几年申请效果一直在不断提升,在业界口碑不错。


经实验学长家长的介绍,我们与Deedee老师进行了沟通交流,认为美国精英留学各方面情况比较符合我们设想的标准,机构在业界和家长中的口碑一直不错,近几年帮助学生申请结果也不错,几位指导顾问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业绩也可圈可点。于是我们也让孩子与几位顾问进行了线上交流,最终确定请Jason老师来指导。


经过这两年多的合作,我们更加肯定精英在升学指导方面的专业性。顾问团队能力水平非常强,每一位指导老师非常敬业。


申请策略上,当孩子选定以自己具有优势的文学与语言领域作为主申请方向后,Jason老师多次与他交流讨论,根据前期规划的各项活动和优势,确定具体申请专业以及后续各项活动如何跟进并提高活动质量。团队及时跟踪活动进展,确保各项工作能得到有效推进,确保孩子的能力素质与大学选人的准则相匹配。


申请主文书创作上,Jason老师指导孩子开展了多角度创意写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次讨论确定了主文书的主题构思,及时地对孩子提交的各类文书进行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使得孩子能够不断地对文书进行打磨提高,展示自己的思维认知和意识,以及个人品质特征。


无论是早申还是RD阶段各类申请材料的审核和填报,都是中方老师和Deedee老师双人把关,确保了这项繁琐工作的零失误。


在合作期间,孩子的成长进步也很快,对自己未来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对一些社会问题和现象也有自己的分析思考和判断,不再盲从别人的观点意见。作为孩子父母我们只能与他进行平等沟通交流,我们的想法也只能提供给孩子作参考。我们也要学会逐步放手,让孩子高飞。父母不是万能的,我们只能帮孩子把把关,保证不出现方向性偏差。通过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实现了梦想,迈好了他人生发展这关键一步。



往期推荐

> 普高女孩逆袭,文书首次公开

> 了解自己、挑战自我,并持续成长

否定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藤校申请高手芸芸,文书更需另辟蹊径

全校近十年唯一录取男生是如何敲开梦校大门

与时光为友,和自己作伴,用热爱铸就梦想

让招生官看到一个独特且有潜能的申请者

从物理迈向更广阔的世界

北实验追梦女孩一路勇往直前

不给人生设限,一切皆有可能

把时间花在所爱的人和事上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大学申请需要战略思维和高效策略

当热爱遇上坚持,就是她才华的闪光

只有真正喜欢,才会充满热情

用主文书写下人生的里程碑

深耕细作,厚积薄发,所有光芒都需要时间沉淀

> 全力以赴,遇见最好的自己

> 谦虚为怀拼搏为乐,实现与梦校的双向奔赴

> 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到极致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