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托克维尔 | 印第安人的诀别

Tocqueville 社會學會社 2022-12-09



专题导言


如今托克维尔的名字广为人知,但雷蒙·阿隆却说他几十年前上学时闻所未闻。的确,托克维尔的经典化过程本身就值得玩味。放眼望去,托克维尔是自由主义哲学中的异类,亦是革命史学里左翼阶级叙事的对立面;是比较政治学的先驱,亦是古典社会学思潮中与孔德、马克思并列的代表;是美国政客挂在嘴边的“美国例外论”先声,也一度是中国大众畅销书榜上的领头羊。不同的研究传统和政治环境,都在通过对托克维尔的刻画和调用激活新的思路,这恰恰反映了托克维尔本身的复杂面向和穿越时空的魅力。


有鉴于此,本专题试图展现托克维尔更为丰富的侧面,以期带来新的启发。专题以雷蒙·阿隆《重新发现托克维尔》开篇,回顾社会学读者最为熟悉的、作为社会学家的托克维尔。随后将深入托克维尔所处的历史语境,以一则原文加一则评述的形式,依次呈现作为旅行者、殖民主义者、“信徒”和政治家的托克维尔——他在现代性将要展开又尚未完全展开之际,对国家命运和现代文明持以悲剧论调,进而在旅途和政治实践中求索不同的社会方案。最后两篇文章将展望作为同时代人的托克维尔:他会如何思考我们当下的社会症结?我们又是否和如何面对所谓的“托克维尔时刻”?答案在风中飘。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主要从事历史研究,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美国游记》等。[图源:art.icity.ly]



致母亲

1831年12月25日,密西西比河上


亲爱的妈妈,开船的信号终于、终于响了,现在我们正沿密西西比河而下,蒸汽机和水流推动船只全速航行。我们曾被关在一个荒漠中,无法脱身,我们都开始绝望了。如果您愿意劳神看一下地图,您就会看到我们的处境并不好。我们面前的密西西比河一半都上冻了,船只无法顺流而下;我们头顶上是俄罗斯的天空,纯净而冰冷。您也许会说,可以半路折回啊。但最后的办法我们都没了。我们在孟菲斯逗留期间,田纳西河已经结冰了,车辆无法通过。于是,我们陷入一个由密西西比河、田纳西河和无法穿行的南方荒原构成的三角洲中,就像大洋中一块孤立的岩石那样,我们生活在一个专门为我们造作的小世界中,没有报纸,没有别人的消息,而且可能面对着一个漫长的冬天。就这样我们过了八天。不过,这些日子里虽然很焦虑,但我们过得相当惬意。离我们的房子二十步远的地方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森林,最壮观最美丽的地方,甚至白雪覆盖之下依然如此。我们手头有枪支、火药和铅弹。这里的数千个村庄里居住着一个印第安民族[奇卡索(Chikasaws)人];一来到他们的地方,我们总是能碰到几个一心想跟我们一起打猎的人。打猎和战争是印第安人唯一的职业,也是他们唯一的乐趣。要找到数量可观的、货真价实的猎物,这可要走老远。不过我们还是打了很多在法国没见过的漂亮鸟儿,这是我们的盟友不大看得起的,但我们十分开心。我打了一些红的、蓝的和黄的鸟儿,还有一些我所见过的最漂亮的鹦鹉。我们的日子,就眼下而言,过得很轻松;但是未来还是让我们不太放心。终于有一天,有人在密西西比河上、在地平线的尽头看到了一抹烟云,那片烟云越来越近,面目终于清楚了,既不是巨人也不是童话里的小矮人,而是一艘来自新奥尔良的大汽船,它在我们面前徘徊了一刻钟,仿佛是要让我们捉摸不透,到底它是要停下来还是要继续赶路呢?接着它像鲸鱼一样喘了口气,然后朝我们驶来,巨大的船身打破冰块,终于靠岸了。我们这个小世界里的所有人都来到河岸边,您知道,这河岸曾经是我们帝国的一个极端遥远的边界。整个孟菲斯城都激动起来;人们没有敲钟,因为这里没有钟,但大家都高呼“乌拉”!新到的客人下到沙滩上,那神态就像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但我们还没有得救,这艘船是溯密西西比河而上,目的地是路易斯维尔,而我们是要去新奥尔良。不过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十几个倒霉的同伴,他们和我们一样不愿意呆在孟菲斯的冬季营地中。于是我们一致怂恿船长说,干吗要赶往密西西比河上游呢?那肯定要被冰块挡住去路。田纳西河、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都已经上冻了。我们当中所有的人都以自己的亲眼所见肯定了这个意见。船只肯定开不动,要受损坏,也许还会被冰块弄毁。对于我们,我们只是在为他的意义说话。但不用说,这也是为了他的正确理解的利益(sonintétre bien entendu)……对同伴的友爱竟使我们的言论如此充满热情,以致船长最后开始动摇了。但是我深信,船长可能不会往回走的,如果不是一个幸运的突发事件的话——我们因此而不必成为孟菲斯的公民。我们正在河岸上交涉的时候,突然听到森林里回响起可怕的音乐:鼓声、马嘶声和狗叫声。最后我们看到一大群印第安人,老人,妇女,孩子,辎重,这些都在一个欧洲人的率领下朝我们这个三角洲的中心走来。根据印第安人的发音,他们叫作查科塔(Chactas)人[或查科托(Tchactaws)人];看到这景象,我想跟您说,夏多布里昂先生简直有点像拉封丹笔下的猴子:他不是把一个港口的名字,而是把美洲南部一个强大民族的名字给了一个人。不管怎样,您肯定想知道,这些印第安人为什么来这里,他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帮助。请您耐心看下去,现在我有时间和信纸,我根本不用着急。


您将会了解到,讲道理、没有偏见、最为仁慈博爱的美国人的像西班牙人一样认为上帝把新世界及其居民赐给了他们,作为他们的财产。


另外他们发现并且证明了——您可听好了——一平方英里养活的文明人是野蛮人的十倍;道理证明,只要文明人可以定居的地方,野蛮人就得让出地盘。您看逻辑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所以,当印第安人与他们的白人兄弟靠得太近的时候,美国的总统给他们派来了一位使者,这人向印第安人指出,为了他们自己的正确理解的利益着想,应该稍微向西部移动一下。他们住了好多世纪的土地当然是属于他们的:没有人否认他们这一不可争辩的权利;但是,这些土地毕竞是未曾开垦的荒原、树林、沼泽,确实很贫乏。而在密西西比河的另一边还有很多地方,那里的猎物未曾受到垦荒者的斧子声的打扰,欧洲人还没有打到那里。它们之间隔着一百多里。除此之外还有难以估价的礼物之外来答谢他们的好意的合作;大桶的烧酒,玻璃项链,耳坠和镜子,所有这一切都辅以这样一种暗示:如果他们拒绝,也许他们就会被强迫迁移。


怎么办呢?可怜的印第安人抱起他们年迈的亲人,妇女把孩子扛在肩上,整个民族最后都带上了他们最重要的财产上路了。他们永远地抛弃了也许是他们祖先已经生活了上千年的土地,来到一片荒原上定居,但即使是这荒原,白人也不会让它享受到十年的和平。您注意到一种高级文明带来的后果了吗?西班牙人放狗去攻击印第安人,仿佛它们是扑向野兽,这真是凶残;他们在新世界烧杀抢劫,就像对待一个被攻占的城市那样,毫无怜悯和顾忌之心。但总不能摧毁一切,狂暴的行为总得有个终了。其余的印第安人最后与征服者混合了,接受了后者的风俗和宗教;今天,他们在很多省份统治那些曾征服这些地区的人。美国人更讲人道,更为温和,更尊重权利和合法性,从不嗜血,但他们是这些种族更为彻底的摧毁者。毫无疑问,百年之后,北美不仅没有民族,而且印第安人最显赫的种族也将不会再有一个成员……


但现在我完全不知道,我的故事讲到了哪里。我想讲到了查科塔人吧。他们是个强大的民族,居住在亚拉巴马州和佐治亚州的边境地带。经过长期的谈判后,今年人们终于成功地劝说他们离开故土,迁往密西西比河的右岸。已经有六七千印第安人渡过了这条大河;到达孟菲斯的人是要追随他们同胞的足迹。美国政府的代理人陪同他们,负责支付他们的旅费,他得知一艘汽船已经到了,于是赶往河边。他想在下游六十里的地方运印第安人过河,他开出的价钱终于使犹豫不决的船长下定了决心——开船的信号响了。船头向南转,我们高兴地上了梯子,那些可怜的旅客伤心地走了下来,他们不能去路易斯维尔了,只能在孟菲斯等着河流解冻。这样大家就出发了。


但我们还没有走,因为还要装运那个被流放的部落,以及他们的马和狗。于是真正让人悲叹的一幕揭开了。印第安人神色黯然地走到河边,先让马匹过河,有几匹马很不习惯文明的生活方式,惊恐地冲到了密西西比河里,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们拦了回来。接着是男子,按照一贯的习俗,他们只带了武器;随后是妇女,孩子绑在她们背上,或是用被子包紧捆扎好;另外,装着所有财产的担子也由她们来扛。最后是老人。其中有个妇女110岁了。我从未见这么骇人的模样。


她几乎是裸体的,一件千疮百孔的外衣下漏出瘦骨嶙峋的身体,这景象简直无法言表。跟着她的是两三代的儿孙们。这么一把年纪还要离开家乡,到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去碰运气,多么凄惨!夹在老人当中还有个年轻姑娘,一周前断了手臂;由于没人照料,断裂处之下的手臂已经冻住了。但她还得跟上大家。马和人过去后,狗来到了岸边,但它们不愿上船,并发出可怕的狂吠声。主人们只得强迫它们上了船。


整个场面中有一种灾难和毁灭的气氛,让人感到这是一次绝无归途的诀别;看到这些,心弦无法不绷紧;印第安人是平静的,但神情阴郁,沉默寡言。我问其中一个懂英语的,查科塔人为什么要离开他们的家乡。“为了自由”,他回答说。除此之外,我不能得到更多的答复了。明天,我们将把他们遗弃在阿肯色的荒原中。应该承认,我们能在孟菲斯看到这次放逐,完全是个意外的巧合,也可以说我们看到了美洲最古老的、最有名的民族之一的最后一批残余的解体。


但野蛮人已经谈得够多了。应该谈谈文明人了。再简单就密西西比河说两句,它几乎不值得人们关照它。这是条巨大的黄色河流,平缓的水流穿行在最荒僻的原野和森林中,春天泛滥时,它用淤泥肥沃土地。地平线上看不到丘陵,只看到森林,森林,还是森林;芦苇和野藤;四周是深邃的静谧,杳无人迹,甚至没有印第安营帐中的炊烟。



〇本文节选自托克维尔《政治与友谊——托克维尔书信集》“第十二封信:致母亲”,黄艳红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35-39页。文章标题为会社自拟。为阅读及排版便利,本文删去了部分注释与参考文献,敬请有需要的读者参考原文。


〇封面为《Evolution: Indian Hunter》游戏中拉科塔苏族部落的美洲原住民角色图。[图源:behance.net]


〇专题策划人:烟波

〇编辑 / 排版:海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