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目录 | 《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敬请关注》〉》〉 哲学中国 2022-04-16


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6期中英文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论语》论约两章新解

——兼论孔子约之工夫思想

吴祖松


内容摘要:

《论语》“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的“约”和“乐”应以本义来解,句意应解读为不仁者不能够长时间约束自己,也不能够长时间保持内心的和乐。“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是对有恒的正面描述,该句应解读为从无而做成有,以虚而达到实,以约束自己的工夫达到内心舒泰的境界,做到有恒真的是很难呀!本文通过考据和义理分析对这两章内容做出新解,同时探讨了孔子约之工夫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久处约 约而为泰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国际中心、哲学学院



老庄“自”类语词的哲学意蕴

宋德刚


内容摘要:

老庄文本中存在大量的“自”类语词,主要指向道、天地、万物(人和自然物)等存在者。它们言说存在者的自存情状,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通过对具有统摄性的“自然”与“自化”的分析,可知老庄的基本主张是:道、天地、万物各有其“自然”,但人在“自化”过程中“欲作”,进入到非本真“自化”;人应“自然”或本真“自化”,拒绝非本真“自化”。具体而言:政治上,统治者应“自知”“自爱”“不自见”“不自贵”,民众应“自正”“自富”“自朴”,彼此独立,社会整体和谐;人生上,个体不应自以为是、侵害他人,而应养护精神,“自闻”“自得”,实现“自娱”“自乐”的美感人生。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自 “自”类语词 自然

作者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美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庄子的全德境界

孙明君


内容摘要:

《庄子》一书展现了两大精神境界,一是逍遥境界,一是全德境界。逍遥境界是体现道的理想境界,全德境界是展现德性的最高境界。全德境界是逍遥境界在人间世的落实,它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德性思想。构成全德境界的要素有二:一是用心若镜,一是与物为春。用心若镜是把自己的心灵世界与外在世界中的事之变、命之行完全隔离开来,外在世界的风云变幻无法影响到灵府的宁静;同时,内在精神世界在接人待物时,始终保持着与物为春的和豫状态。由用心若镜和与物为春交织而完成成和之修,最终进入到游心于德之和的境界。逍遥境界与全德境界既相通又各有其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庄子 全德境界 用心若镜 与物为春 德之和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孟子》首章与儒家义利之辨

杨海文


内容摘要:

直面政治资本对道德资本的傲慢,《孟子》首章设置并敞开的主题是义利之辨。它包括逻辑依次递进、含义逐渐展开的三个要点:一是坚守义以为上的原则,将道义当作最高原则;二是遵循先义后利的次序,将道义放在第一位,将利益放在第二位;三是追求义利双成的目的,不因道义而排斥利益,最终实现道义与利益的统一。《孟子》首章的义利之辨以道义论为特质、以原则政治为皈依、以理念利益为关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首章的“仁义”是守正创新先秦儒家集体智慧的理论结晶,并与《孟子》末章的“道统”首尾呼应,“道统”的“道”即是“仁义”,使得义利观与道统论成为孟子思想的两大核心理念。

关键词:

《孟子》首章 《孟子》末章 义利之辨 仁义 道统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孟子研究院



六书学与解经学

——以黄宗炎论六书与解经关系为中心

胡士颍


内容摘要:

余姚黄氏是明末清初浙东学派的代表,黄宗炎的易学受其兄黄宗羲影响颇深,然而亦有青出于蓝之处,即在于对易学的阐释,以及一以贯之的六书释《易》方法的建构与创新。黄宗炎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字训诂的传统,也对明代易学和清代考据学、辨伪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六书学 解经学 易学 黄宗炎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易·蒙》“蒙师”辨正

谭忠诚


内容摘要:

《蒙》卦二阳四阴,其四阴为蒙,二阳为蒙师之主。深究此二阳“蒙师”之理,却又自有一番“一阴一阳”之“蒙道”存焉:其中以九二为“治蒙”之师,乃《蒙》卦卦主,“蒙道”之阳也;上九乃“击蒙”之师,“蒙道”之阴也。据此,深入《蒙》卦来详尽剖析“蒙师”所蕴涵的“一阴一阳”之理,不仅有利于深刻揭示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司教之尊”的教化本质,还有助于真正领悟《易·蒙》之“二阳蒙师”善驭“时中”以“平阴阳之权”的“蒙亨”之道。

关键词:

治蒙 击蒙 平阴阳之权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朱熹仁礼关系辨:以“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为中心

郭园兰


内容摘要:

朱熹对仁与礼的关系进行了创造性诠释。从工夫、效用上看,礼先仁后,克己复礼工夫在先,仁作为效用在后,做足了克己复礼工夫,仁之效用就会自然呈现;而在先的礼之所以能达到在后的仁之效果,在于仁礼相通,仁礼同为性、为理、兼体用;相通并不表示相等,仁礼有别,仁为大、为先、为统领,仁包含礼。朱熹借用“理一分殊”理论化解仁礼相通与仁包含礼之间的冲突,“分殊”之仁与“分殊”之礼处于同一层级之中,是相通的,因而仁礼相通;作为“理一”之仁,包了四德,仁包含礼。朱熹仁礼关系辨,透显出其学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体系性,彰显出其经典诠释与理学建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关键词:

朱熹 仁礼关系 克己复礼为仁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朱熹的“学文”论

吕欣


内容摘要:

朱熹对《论语》“学文”之意的解读,有其明“圣人之言”、回归经典本义的追求。而在回应《论语》“学文”之他解及弟子提问的同时,朱熹也顺势发展出一套自己对“学文”或“文”本身的解释。关于“文”的界定和论说,在朱熹的学术思想体系中,与其经典系统的构建息息相关。朱子自身对“学文”的强调也充分体现其理学思想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然而,朱熹的“学文”论也存在着理学与经学之间的张力,为探讨与批判留下了广泛空间。

关键词:

朱熹 学文 《论语》 孔子 “文” 经典与解释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从邵雍到朱子:“一分为二”说的演变与定型

李震


内容摘要:

邵雍用“一分为二”说对卦爻的来源给出了新的解释。与邵雍同时或稍晚的学者,以郑夬与张行成为代表,对邵雍易学主要采取卦变说的理解。这种解读并不切合邵雍易学的宗旨,也无法安顿太极本体的位置。朱子从其理本的哲学观念出发,对“一分为二”说作了成卦式的解读,较为恰当地澄清了邵雍易学的宗旨,更加清楚地界定了伏羲之易与文王之易、成卦与卦变的易学体系。自邵雍至朱子,成卦解读的确立标志着太极本体观与一元二体观在易学领域的形成。对邵雍成卦理论的继承在朱子自己的易学建构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邵雍 朱熹 易学 一分为二 成卦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至公时行”与“理一分殊”:

陈亮之王道观及其本体论根据

王子剑


内容摘要:

陈亮不仅反对朱熹将历史截然划分为王道与霸道两个世界,而且主张从实然世界出发的“时行”与“随分点化”等王道实现策略。但据此便将其说轻易判为“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尚欠妥当,毕竟陈亮之王道观不仅是以“至公”为其根本的价值追求,而且以“礼”作为王道实现的制度支撑与基本途径。陈亮之“道”与“至公”并非单纯的终极价值预设,而是以“理一分殊”为其本体层面上之理论根据。这也说明陈亮之说绝非应激之论,而是出于其一贯之逻辑与完整之体系。陈亮之“至公”来源于周敦颐与程颐,而“理一分殊”则分明取自他对张载《西铭》的独特诠释。可见,从概念与理论溯源来看,武断地将陈亮之学斥为反理学或者反道学也是不客观的。

关键词:

陈亮 朱熹 王霸 至公 理一分殊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从《大学问》看阳明学的“仁本体”建构

李甦平


内容摘要:

本论文通过对王阳明的重要哲学著作《大学问》的分析,指出王阳明将《大学问》作为他建构"仁本体"的理论依据。王阳明通过对"明明德""亲民""止至善"的解释,再介入"气"的流行功能,建构了独具特色的"仁本体"哲学,即在阳明哲学中,作为本体的仁体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两重哲学意义。这是阳明仁学本体的特点。

关键词:

王阳明 《大学问》 气 仁本体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法藏关于华严法界观的思想

伍先林


内容摘要:

华严法界观就是真空观(理法界观)、理事无碍法界观和周遍含容观(事事无碍法界观)之三观。华严法界观从理论的辩证分析入手,以理与事这对范畴为核心,通过理与事进而乃至于事与事之间重重的回互融通,层层递进,最终达致事事无碍法界的圆融无碍的终极境界。在华严法界三观中,理法界的真空观是观行的枢要和根本,而事事无碍法界观则是观行的终极境界,理法界的真空观又是通过理事无碍法界观而贯通、过渡到事事无碍法界观中,华严法界三观又都是建立在事法界的基础之上的,华严法界三观所要趣向的终极境界就是超越相对性系缚的圆融与绝对性的境界。

关键词:

华严法界观 真空观 理事无碍观 周遍含容观 四法界 一真法界

作者单位: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从“缘起”到“性起”

——法藏对“如来藏缘起”的解释演变

杜敬婷


内容摘要:

通过比较分析法藏对“如来藏缘起”的解释演变,揭示了其与“性起”的融合趋势。法藏在《起信论义记》中指出如来藏缘起是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实现的染净缘起,属于心生灭门,区别于心真如门的性起。而《法界无差别论疏》改将净法缘起置于心真如门,等同于性起。《入楞伽心玄义》又改称“如来藏缘起宗”为“实相宗”,认为无论染净皆是如来藏实相的显现。《心玄义》基于此,将此前被视为如来藏缘起宗宗经的《入楞伽经》提至法界缘起的高度。

关键词:

法藏 如来藏缘起 性起 染净缘起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将第八识断一刀”

——论大慧宗杲对朱熹晚年的真知与诚意思想的影响

郑泽绵


内容摘要:

结合概念结构相似性与人物交往、阅读史,证明朱熹论真知与诚意时所说的“流注想”“一刀两断”等思想来自大慧的“将第八识断一刀”,从而说明朱子晚年的工夫论仍然受到大慧、禅宗甚至唯识学的影响。朱熹排斥大慧追求顿悟的看话禅,但接受经过大慧而传播的唯识学的“流注”观念,特别警惕人的潜意识会不知不觉陷于自欺。朱子截断“流注想”是为了彻底地达到诚意,而为了诚意,又必须由格物致知以获得“真知”,因为“真知”带来决断。正如大慧的“将第八识断一刀”是为了超脱“世间法”而通达“出世间法”,朱子的“一刀两断”则要求学人由凡入圣地修炼、获得具有整体性与建设性的“真知”。

关键词:

朱熹 大慧宗杲 真知 流注 唯识学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从学风之异看僧肇对本无义的批评

——从“好无之谈”讲起

陈佩辉


内容摘要:

关于僧肇所破本无义的代表为谁,古今学者聚讼不已。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考察僧肇对本无义的批评,发现以往学者所忽视的僧肇所言的“好无之谈”反映了南北学风和思想立场之不同。裴頠与僧肇背后有百年相通的学风背景,二者皆重经典本义和道德实践,都与好尚浮华的学风无法兼容。僧肇所破本无义的具体意义有三: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无栖神冥累之方;不事修行,徒尚浮华。而基于史料对比,僧肇所破本无义与后世学者所认为的本无宗的代表都有距离。僧肇所破的对象更可能是陷入断见、好尚浮华的本无末流之徒。

关键词:

僧肇 裴頠 本无义 好无之谈 南北学风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哲学系



乾隆年间多语种《楞严经》的译制与流传考略

柴冰


内容摘要:

多民族语文《楞严经》的翻译及流传呈现不同民族间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交流。乾隆皇帝以御制的高度推动了这一佛教经典的多语种化,并以官方颁发的形式使之供奉和研习于京城、热河、盛京、内外蒙古、西藏等处各主要寺庙,使《楞严经》得到了更广泛的流布。这是清代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史上的一桩盛事,于民族语文翻译史、文化交流史、民族史上都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大事,彰显出清朝统治者抚绥藏、蒙等信奉藏传佛教各少数民族的良苦用心。

关键词:

《楞严经》 藏文 满文 蒙古文 民族文化交流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



黑水城文献中发现的藏传佛教替身仪轨研究

侯浩然


内容摘要:

黑水城出土文献中有数篇与制作和使用名为“哩俄”或“蔺葛” 的施法媒介相关的写本。这些写本中描述的仪轨是藏传佛教的替身仪轨。该仪轨起源于古代印度,经过西藏传入河西地区,流行于西夏和蒙元时期。迄今为止,海内外学界对黑水城出土的替身仪轨的写本关注不多,缺少相应的研究。通过对黑水城出土的汉藏两种语言的替身仪轨文本进行整理、校勘和研究,可以拓展11到14世纪河西地区藏传佛教史研究的新视野。

关键词:

藏传密教 黑水城文献 替身仪轨 西夏 蒙元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文章来源:“社科期刊网”微信公众号(2021.12.9)



推荐 · 看点

期刊目录 | 《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期刊目录 | 《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期刊目录 | 《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回顾 | 2020年《中国哲学史》总目录

哲学中国

扫码关注|服务科研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哲学中国”微信公众号


快捷入口

中国社科院


哲学研究所


稿件系统


稿件系统


稿件系统


投稿邮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