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目录|《中国哲学史》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中国 2022-04-1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社科期刊网 Author 中国哲学史


1980年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高端杂志。研究范围包括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哲学流派、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与哲学史家以及中国哲学典籍与文献的考辨、域外中国哲学史研究成果的追踪介绍和分析评论等。


目录


摘要·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为中国哲学新时代奠基:陈来先生仁体论述论
杨立华
内容摘要:陈来先生的《仁学本体论》在继承儒家哲学仁爱传统的基础上,与西方哲学进行对话,诠释了儒家仁体论的基本内涵。仁体论是以仁体为实体的本体论,也是以仁体为实体的本体论,对于仁体的论证,陈来先生有高度自觉。通过儒学史的叙述彰显了仁体的特质,展现了儒学的价值取向。仁学本体论是当代中国哲学建构的典范。
关键词:仁体 体系 中国哲学

主体性的重光:论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的书写观念

丁四新  高一品
内容摘要:郭齐勇的中国哲学史书写观念以彰显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为核心。它以主体性逻辑对先秦哲学所作的叙述和诠释,是对“以西解中”的中国哲学史书写范式的回应与批评,也是对“以中解中”书写范式的深化与发展。郭齐勇所著《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遵循了理解的历史性与诠释的相应性、主体性与对话性相结合的原则,同时此书的写作体现了内在批判和自我超越的特点。郭齐勇的中国哲学史叙述和诠释彰显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取得了众多成绩,具有示范意义,是中国哲学史书写的一个新范本。
关键词:郭齐勇 主体性 中国哲学史 先秦哲学

清代哲学史:基于“话语谱系”的新书写
李巍
内容摘要:过去关于清代“哲学最为不振”的看法,与其说是来自对中国哲学本身的理解,不如说是出于“概念谱系”的哲学史书写。但在接受某一哲学观的前提下,并不只有唯一的哲学史写法;而基于“话语谱系”的书写,则可能对清代思想的哲学史意义做出不同揭示。新近出版的《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清代卷》,某种意义上就是基于这种书写策略,呈现了不同的哲学史景观。尤其对清代道论和人文实证主义的抉发,有助于改变对清代哲学的传统印象。
关键词:清代 哲学史 宋明理学 语言

·先秦两汉哲学研究·
“知”为何需“止”?——先秦诸子“知止”说探析

王正
内容摘要:先秦诸子百家普遍强调“知止”,但对“知止”有各自的重要理由。儒家认为认知的意义在于对人的道德养成和社会秩序改良具有辅助作用,因此认知应当以美德为目标。道家和《吕氏春秋》认为如果放任认知发展,则会因其无穷性而伤害人本身,所以必须“知止”。墨家认为人的认知终究不及“鬼神之明”,故而人的认知应当止于天志、鬼神之知。法家则将“知止”作为统治手段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通过思考先秦诸子以认知为方法而不以认知为目的的讨论,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知止”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
关键词:知止 认识论 道德性 生命本真性 实用性

形名为为政:论尹文形名思想的实质及其对儒、法、道三家的接受
王小虎  程水金
内容摘要:尹文思想是在儒、法、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下,在将邓析聚焦于法律的政治斗争上升到治国平天下之高度的基础上,私淑自洽于邓析的“刑名之术”,而形成了独有的“与众共治”的治道理念。尹文接受了圣人制作礼法的本意和“正名”的治道思路,所以主张“正形名”就是“正名分”就是指向“圣人之治”,但同时又认为儒家的“尚贤”依赖的是自“己”出的“人治”,不如自“理”出的“圣法之治”好。尹文接受了“法”“术”“势”相结合的为政手段,但将指向“圣法”的“正形名”逻辑地放在“法”之前,认为“仁”“礼”“义”等皆是“治世之术”,由此否定了法家的森严等级。尹文从象征意义的角度接受了老子“以道治国”的理念,反思并接受了黄老道家“合儒墨,兼名法”的思路,但本身并不是黄老道家。
关键词:刑名 形名 正名 尹文 与众共治

庄子与神仙家行气派之渊源关系考论

李凯
内容摘要:《庄子》内篇的“仰天而嘘”“听之以气”“真人之息以踵”等文字可证庄子谙熟行气,“吸风饮露”之说又可证庄子所谙熟之行气属于神仙方术;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庄子创造了行气,并将其作为成仙之术,进而影响到了神仙家,从《庄子》文本及其内在逻辑来看,唯一的可能是神仙家影响到了庄子。有关文献可证,王乔、赤松、陵阳子明等以行气而著称的神仙均出自楚文化系统,而庄子又熟悉楚文化,以此推之,庄子所谙熟之行气源于楚地神仙家;庄子所熟知之彭祖亦擅行气,亦为楚人所推崇之神仙,以此推之,庄子所谙熟之行气源于传说中的彭祖。
关键词:庄子 神仙家 行气 楚 彭祖

·宋明理学研究·
“性即理”与佛教心性论之关系

——程颐“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考辨
张峥
内容摘要:程颐“性即理”是理学的重要命题,大陆通行标点作“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而港台及日本学者如牟宗三、劳思光、市川安司、土田健次郎等都将其引作“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日本学者市川安司认为此语中的“理性”有佛教意味,故朱熹《近思录》将其删去,而陈荣捷持有异议。从文本与义理等多个角度看,“理性”本于中国佛教,连读相较点断具有合理性。程颐主动援引“理性”解说其“性即理”说,体现了理学家对佛教义理既吸取又批判的微妙意趣。而后朱熹在《近思录》中删去此语,南宋以后“理性”逐步成为道学话语,剔除了其佛教意味,体现了理学理论建构的成功。
关键词:性即理 程颐 佛教 理性 《近思录》

从“知觉”视角重构朱子“心”的概念

何绍锦
内容摘要:知觉”概念在以往朱子学研究中受到的关注较少,人们又往往将朱子所讲之“知觉”等同于其“心”,导致“心”与“知觉”含混不清,二者内涵皆无法清晰呈现。朱子虽主张“心统性情”,但只有“性”与“情”,还不足以刻画朱子“心”的概念,其中缺乏了“知觉”要素。从心的结构上说,知觉与性、情共同构成“心”之概念;而从心的活动上讲,知觉贯穿于朱子所描述的“心体流行”、“实然之心理活动”与“体用之已发未发”三种不同的心灵活动。明此,方知朱子以“虚灵知觉”论心,是出于一种整全的思考,而非偏颇的表达。
关键词:朱子学 知觉 已发未发 心

“隐默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新解读

杨泽波
内容摘要:对于阳明四句教中“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除一些人持质疑态度外,主要有“无滞说”和“至善说”两种解读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有所得,也都有不足。儒家生生伦理学将良知界定为建基于生长倾向之上的伦理心境,为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就是“隐默说”。所谓“隐默说”是指作为伦理心境的良知具有“第二本能”的特性,其本质是一种潜意识,未遇事接物时处于隐默状态,不显现自身,既无善相,也无恶相,只是在遇事接物后才会显露自己,进而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善去恶。“隐默说”不完全排斥“无滞说”和“至善说”,但更加重视良知作为道德本体的特性和状态,可能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解读方式。
关键词:儒家生生伦理学 王阳明 无善无恶 隐默

“有过”,还是“无过”?——王阳明圣人有过无过辨析

杨谦
内容摘要:有别于程朱一脉的“圣人无过”论,阳明明确提出“圣人有过”。与此同时阳明又隐隐传达出“圣人无过”之意向,使得阳明的圣人形象存在明显的矛盾。实际上“圣人有过”是心学内向型工夫的必然结果,正基于此,阳明“圣人无过”说才得以成立。在阳明的圣人设定中,“圣人有过”与“圣人无过”是同时并在的,并无矛盾,前提就是良知的当下呈现,能有过即知,知即改。而良知实践中,有过、知过、改过,三者同时呈现,虽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但并无时间先后可言,呈现出有过与过消(无过)一时并在这一看似矛盾的内在契合的情形。有关阳明圣人有过与无过的讨论,真正显豁出良知自知自觉的固有特质,对整体把握阳明的良知实践以及心学的现代开展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圣人 有过 无过 王阳明

·“北学”研究·
“经学统一北并于南”说析论

——结合《春秋》散论看北学风格的绝续与转变
倪彬
内容摘要:北朝经学范畴下的“北学”,于王朝统一形势下,在“所习章句”层面与南学进行整合,这是通常所说的“北并于南”。通过零散经学记载与论议,可见北朝《春秋》学术的特性,如汉人通经入仕的学术体制,出身草野、转益多师的传承特性,重功利、实用的质朴学风,以及王朝之学的学术取向。唐初《春秋》学宗尚的转变并不影响其所继承的北学因素。借助隋唐《春秋》散论也可发现刘炫、孔颖达以及啖助、赵匡、陆淳这两个《春秋》学高峰间的联系与蜕变。隋唐统一王朝的北学,体现在其精神风貌,《春秋》经学风格的转折也是北学务实、济世等精神元素的体现,且早已超出地域融汇入时代的共同价值。
关键词:北学 北并于南 《春秋》学

明代北学谱系中的心学——以《北学编》为中心

许卉
内容摘要:《北学编》自觉构建了“北学”谱系,集中体现了“北学”学者的学术面向和大旨,其中载录的明代北地学者中持有心学思想的儒家人物尤值得注意,体现了心学的北传脉络。贺钦承江门心学,从白沙“自得之学”中发展出“为己之学”;王崇庆、蔡叆宗甘泉心学,前者在甘泉“即气即道”的观点下重述“盈天地间皆气”;后者对其师“二业合一”论进行申发,提出“合一”论;鹿善继深得阳明之学,以“良心”阐释“良知”。四人既宗师说,又有己见,体现出兼综、躬行的北学特质。他们的心学思想拓展了心学的版图,扩充了北学的思想容量。
关键词:北学 心学 贺钦 王崇庆 蔡叆 鹿善继

天人儒学:夏峰北学之宗旨

梁世和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儒学逐渐成为显学,何为儒学的问题,再度被提及。孙奇逢在反思明末儒学乱象的基础上,总结汉初至明末的儒学发展史,建立起以“本天之学”为根基的夏峰北学。夏峰北学并非偏于一隅之学,它揭示了何为儒学、儒学以何为根基的儒学根本性问题,强调天是儒家道统的源头,以“本天”作为评判儒学的根本。在此前提下,孙奇逢力图对儒学道统进行重构和整合,并对如何获知天命、遵循天道、与天沟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阐发。其对天人儒学的阐发、体认和践履,对当今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天人儒学 天 天理 孙奇逢 北学

·思想史研究·
中华传统礼制变迁的理论思考

汤勤福  张涛
内容摘要:“礼,时为大”是礼制变革的基本原则,是礼制变迁的理论根据。礼随时变迁,是由于“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缘情制礼、与时俱进是礼制变迁的关键,世殊礼异是礼仪变迁的践履特征。社会发展必然决定后世不可能完全照搬前代制度,因此世殊礼异是礼制随时而变决定的,符合“时为大”的礼制变革的基本原则。礼之义(礼义)与礼之数(礼仪)的矛盾,是中华传统礼制变迁的内在动力。时代变迁,使人们对礼义的认识不断深化,这是推动礼仪变迁的根本动力。正是礼之数与礼之义的内在张力,使中华传统礼制在数千年不断地发展变迁。
关键词:中华传统礼制 变迁 理论

两种“六经皆礼”

陈壁生
内容摘要:以郑玄所构建的以礼注经的经学体系为基础,在清末民初经学系统化的过程中,出现两种不同的“六经皆礼”理论。一种以曹元弼为代表,强调“六经同归,其指在礼”,以一个独立的“礼”的概念去贯穿六经、理解经学概念,其背后是六经“有”礼。一种以刘师培为代表,从章学诚的“六经皆史”出发,以王官学去理解六经,从而认为六经都“是”礼。这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关系着清末民初对中国两条不同的现代化之路的理解。
关键词:曹元弼 刘师培 六经皆礼

“有生之初”和“二八之年”:刘一明以人合天的两个节点

王楠
内容摘要:清代道教学者刘一明对先后天问题的阐释做了进一步细化,将宇宙演化理解为无极→始极→太极→阴阳分判→五行分位→后天用事六个阶段,分别对应人的“胎中面目”“婴儿面目”“孩儿面目”“二八之年”及以后。这一宇宙论层面的细化在其后的内丹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解释,即还丹是由后天返先天,是由“二八之年”及以后还复至“孩儿面目”,是了人道,金丹、神丹是先天的功夫,是由“孩儿面目”还复至“婴儿面目”和“胎中面目”(亦即“有生之初”),是了仙道。刘一明以先后天建构的理论体系,丰富和完善了清代道教生命哲学贯通天人之道的理论路径,回应了清代道教生命哲学所关注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刘一明 先后天 有生之初 二八之年

文章来源:“社科期刊网”微信公众号(2022.4.9)



推荐 · 看点

期刊目录|《中国哲学史》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中国

扫码关注|服务科研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哲学中国”微信公众号


快捷入口

中国社科院


哲学研究所


稿件系统


稿件系统


稿件系统


投稿邮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