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棱镜 | 大城市的精神生活与个性发展的辩证法

请关注 城市大脑研究院 2023-01-24






“现代生活中最深层次的难题,就是个性的难题。”这是齐美尔在《大城市与精神生活》中的开篇之语。面对来自社会、历史、外来文化和生活技术的巨大力量,个人的自主性和存在方式的特殊性成为一项难以达成的诉求。今天,大城市往往被形容为释放个性的舞台,我们也期待大城市能为此提供条件,但事情往往并不只有一面。

历史地看,“个性”作为一种诉求被提出,本身也折射出时代的演进。齐美尔说,在更原始的阶段,人的主要诉求还是在与自然的抗争中生存下去。到18世纪,人们开始挣脱一切历史上形成的束缚(国家、宗教、道德、经济)。再到19世纪,在单纯的自由之外,人们基于分工的特殊性提出了这样一种新的诉求: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比较、而且不可或缺的。

如何才能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呢?尼采认为,这要通过个人之间的无情争斗,而社会主义者认为恰恰相反,要对各类冲突加以调控。但是,其背后的基本动机是一致的:面对社会-技术机制对个性的夷平与消磨,主体要作出反抗。那么,这样一种社会-技术机制是如何形成的?这就要考察大城市的社会运行方式了。齐美尔笔下的大城市,关键不在于“大”,而在于它具有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现代秩序。

1






第一,大城市导致人们的感知更加钝化,以相对冷漠的态度看待周围世界。大城市的丰富性和快节奏极大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和传统的田园生活形成了明显差异。正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想要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都市生活中不至于意乱神迷,就必须练就一副能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神经系统,一种感性上更加麻木、知性上更加稳定的认知方式。齐美尔说,这就塑造出一种大城市人的生活方式,面对外界的潮流变迁,他们用“头脑”代替“情感”来作反应。

2






第二,大城市的经济活动与理性、量化的思维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城市是货币经济的场所,当货币成为价值尺度,也就意味着量化标准占据主导地位。齐美尔说,面对不同性质、不同特征的商品,货币只关心其交换价值,只问同一个问题:值多少钱?经济生活中的利益计算对人的社会交往产生直接影响。熟人间的关系建基于彼此的个性,然而,大城市中充满陌生人间的交换和交往,他们的行为被量化为理性经济人之间的利弊权衡。货币经济对人的影响极深,以至于无法说清这种定量的经济和人们定量的思维之间孰因孰果。

3






第三,大城市塑造了一种日益精于计算的“现代精神”。货币经济在实际生活中带来精确的计算,而自然科学的理想是将整个世界转换为数学公式可以表达的计算问题。齐美尔对货币经济和自然科学的说法或许还只是类比,但在今天,数字时代的大城市已经开始一种尝试:将整个城市的经济运作和公共生活转换为可计算的数据。这样看来,齐美尔关于城市的计算特征的探讨只是站在了现代历史的起点。他以手表和时间规划为例,认为量化的精确性已经渗透进社会关系的许多方面。而今天,如果想要找到一个不被量化的方面,倒是一件难事。







总之,在齐美尔看来,大城市中的人们用均质的、量化的眼光看待与他打交道的人与物,但这种冷漠的、千篇一律的态度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它是个人在复杂社会中安稳生存的法则。与熟人社会相比,这也给了个人在更大范围内行动的自由。这样,大城市也为个人探索更多可能性提供了条件。这就是大城市中个性发展的辩证法。

谈到大城市与人的个性问题,还要提到另一位对此有过精彩刻画的思想家——本雅明。在《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本雅明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从工厂空间延展到城市空间。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是工人使用机器,而是机器使用工人,工人为了适应机器而将自己的动作调整得整齐划一。本雅明是,在现代城市中,人们学会了许多生活的“规矩”,比如按照交通信号灯来行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更广范围内的机械化的训练呢?

在齐美尔那里,大城市中的人们是从事利益计算和交换的冷漠主体,而本雅明借助波德莱尔的“惊颤”说明:进入大城市,意味着将自己融入无数关系交织的人群之中,融入一系列新的机械化秩序规范之中,也意味着沉浸于以拱廊街和博览会为典型代表的商品拜物教的梦幻世界之中。甚至,大城市的私人家居空间也是现代生产方式将工作与生活分割开来的产物,它不仅成为普通人的私人世界,同时也成为他们幻想的樊笼。

在本雅明看来,在大城市中,个人的精神生活未必是冷静的、理性的,而可能是意乱神迷、弄假成真的。市民的主流身份既是商品世界的消费者,也是赚钱打工的劳动力。不过,如果能够重新唤起人们对大城市的惊异和反思,那么,就有可能松动商品拜物教的幻象,引导人们真正运用自己的理智和远见来生活。如果说齐美尔看到了大城市的复杂社会结构对个性的辩证作用,那么,本雅明启示我们,个性发展的辩证法绝不是城市的自发运动,我们需要在深刻理解现代性的基础上,为之付出特别的努力。

研读 | 刘杰:警惕智慧城市建设中新概念的认知误区

城市阅读 | 城市如何帮助贫困人口?

研院动态 |《杭州通论》第九课:走进西湖,解码文化基因

今日编辑 / 范姝含

责任编辑 / 戴晟昱

审稿 / 郁全胜

城市大脑研究院提供开放研讨平台,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共同探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城市大脑研究院。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