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文献 | 绿色思维?认知、情感和环境框架效应

比较文学与翻译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2022-06-09
喜欢就点关注吧!

Green states of mind? Cognition, emotion and environmental framing

绿色思维?认知、情感和环境框架效应


作者:亚历克萨··莫斯纳是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的副教授,她的研究领域涉及认知科学、情感叙事学、环境文学和电影,曾出版著作《情感生态学:共情、情感和环境叙事》(Affective Ecologies: Empathy, Emotion, and Environmental Narrative)(2017)。此文发表在Green Letters: Studies in Ecocriticism2018年第3期上。


摘要:本文以美国媒体对飓风哈维的报道的虚拟体验为出发点,探讨乔治·莱考夫的认知框架效对生态批评话语产生的影响。莱考夫认为,认知框架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但是指出引人入胜的故事叙述却能够很明显的改变我们的思维。本文从认知生态批评视角出发,探究人脑的可塑性以及有哪些为了改变它们而产生的面向环境保护的故事叙述策略。


文章内容

           

作者开篇引用了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著作《框架分析:经验组织的评论集》(1974)中的观点,即头脑框架是我们解释事物的图示,它将毫无意义的连续事件组织成连贯而有意义的信息。他进一步指出,人们利用解释图示来定位、解读、识别和标识信息。作者认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针对同样的自然灾难,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框架分析,有人将其作为气候变化加剧的证据、有人将其作为对美国总统观念的赞许等。框架效应既是社会的也是个体的心理过程,它反映了个体的个人关切、需求和焦虑。

   作者进一步引用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的观点,指出认知框架是有其物质实现基础的。它通过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学习嵌入在我们的头脑中,从而我们很难去适应新的或变化的环境。另外,作者也指出,这里所讨论的自然灾害对于她以及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来说都是二手的信息,都是一种通过中介的虚拟体验。差别在于,二手的信息中加入了中介者的另外一层框架。   

   作者指出将以飓风哈维的虚拟体验为出发点,讨论认知框架对生态批评话语的影响。在生态批评和环境人文学领域,框架效应主要被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工具,一种传递信息的形式,旨在接收者中产生某种特定解读。作者认为,这种意识形态视角的环境保护框架效应无法解释我们头脑的可塑性。


框架效应、认知和环境叙事


框架效应在很多领域都被讨论,包括生态批评。汉内斯·博格特勒和彼得·莫特森在他们的《环境人文学的框架效应》(2018)中指出,在丰富的跨学科研究传统中,框架效应是最基本的交流过程之一,它使得不同的社会群体能够达成一致的世界观。然而,人类的框架效应并非在真空中产生,而是在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中。虽然我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中各种不同的主体之间复杂的缠绕关系,但是要提防一种做法,即生态后人文主义研究者如蒂莫西·莫顿等试图绕过框架而寻找某种原始的自然亲近感的做法。正如戈夫曼所言,框架效应是我们交流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站在道德高地上使用意识形态武器对自然世界篡改、歪曲和离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框架效应让我们能够同其它人交流我们的个体经验。

    2010年,莱考夫发表文章《为什么说我们如何理解环境很重要?》(Why It Matters How We Frame the Environment)指出框架效应不仅仅帮助我们交流个体体验,同时个体体验也受到认知框架的限制。认知框架是有着神经回路基础的,每一个词语都与头脑中的框架相连。这样,我们意识到即便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框架也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摆脱框架。莱考夫文章的中心就在于探讨在环境保护主义交流中,认知框架的政治影响。许多环境保护主义的热衷者相信,如果你告诉人们事实是怎样的,他们自己会推理出正确的结论。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因为所有的事实都会经过已有的认知框架得以解读。如果人们的认知框架认定气候变化是一个骗局,那么这些信息就会被解读为一种错误引导。而热衷于事实呈现的环境保护者的另外一个错误是忽略了许多认知回路和大脑的情感区域有着直接的联系。莱考夫指出,理性需要情感,没有情感,人们不知道想要什么,因为喜欢和不喜欢都已没有意义。

   关于情感对人们认知框架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克发展出了情感启发”(affect heuristic)模型,这是基于神经学家安东尼奥·达玛西奥的躯体标记假说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即当人们面对新情景或者信息时,以往的情感经历和身体状态会对当前的情景和信息附上价值评判。因此,如果要说服与我们具有不同认知框架的人,我们不应告诉他们该如何思考,而是帮助他们探索符合他们情感体验的方面。莱考夫指出,故事叙述在情感发现中有重要作用。故事叙述者不会简单的呈现事实,而是通过各种叙事技巧来激发读者的情感。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叙事策略对于自然灾害后人们认知框架的影响,作者将以卡特丽娜飓风的灾后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


转换叙事方式:卡特丽娜飓风后的环境保护框架效应


在卡特丽娜飓风袭击了路易斯安那州的东南部后,主流媒体对政府在救助受灾者方面的失败大肆批判,也有媒体对灾后的犯罪活动进行夸大和不实的报道。这种报道使得读者对当地的有色人种社区天生充满暴力和犯罪的根深蒂固的印象进一步加剧。在这些报道后,有许多人努力改变这种主流的事件解读方式,包括图书、漫画、纪录片等。

    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了一些作者和电影制作者在反击媒体报道中采用的一些叙事策略。其中之一为作者共情策略authorial strategic empathizing),共情策略是指作者为达成某种明显的政治利益在写作中采取的共情方法。因为,共情在人们的头脑中有着物质基础,它将人们、动物和植物之间联系了起来。作者以戴夫·艾格的小说《泽顿》为例进行了探讨。泽顿是叙利亚裔美国人,在新奥尔良经营着一家油漆公司,灾难发生后,他安顿好妻儿后回到了受灾社区,用自己的独木舟救助被遗弃小狗和帮助灾民。小说《泽顿》的关注点在种族画像和环境非正义上,它的叙事充满说服力而又有同情心。有记者在阅读该小说后表达了对于书中的描述感同身受。而这也是精心设计的叙事方式所带来的结果。这种现象神经科学家维托里奥·加莱塞将其概念化为模拟再现embodied simulation)人们在阅读有关肢体、感官、情感等词语时,会在大脑相应的区域产生类似的神经反应。

 


作者以书中一段描写为例,艾格在这里显然对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有臆测,而正是这种叙事方式使小说在读者心里产生了生动的形象。该小说采用共情策略将泽顿塑造成了一位善良、充满共情心得人,一个在自然灾难后拯救人类和动物的英雄。这样的塑造使得一些读者对泽顿产生积极评价,忽略种族和民族的背景。而本文讨论的这本书更精彩的地方在于后期的反转。2012年,泽顿因杀害妻子未遂被捕,记者也在泽顿基金的财政中发现了许多问题。这些报道的出现将先前小说中描写的泽顿的形象重新框架化。在这种新框架的影响下重新阅读艾的小说则会主人公的形象产生不同的解读,读者很可能会陷入复杂的情感体验中。


结论


自然灾害的产生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让人类意识到这不仅是自然的危机还是文化的危机,而过去的几十年我们发现,仅仅告知或者教育民众是不会改变他们的情感或者认知框架的。认知维度上的故事叙述能够改变人类的认知框架,包括充满问题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指出我们还需要意识到这些自然灾害一直在改变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它是我们所有故事的基础。而这种故事不仅仅只是地区的事件,在全球的层面上也有其意义。我们还需要找到将这些不同的叙事编织起来的方式。新的框架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努力,我们需要关注叙事方式,使它们为读者所了解。


文字:皮   强 

审核:耿纪永


往期读文献栏目

读文献| 物质生态主义,基因以及从恐惧到热爱

读文献| 翻译:生物符号学/超越人类的研究视角

读文献 | 《讽刺、幽默和生态思想》

读文献 | 《生物翻译:环境间的翻译》

读文献 | 生态批评和翻译(Ecocriticism and Translati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