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顿饭40块钱很贵吗?

云宇say 云宇的异想国 2024-03-29
💛

大家好,我是云宇。

文章最开始,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的一顿工作餐均价是多少?

10元,30元,50元抑或更多?

之所以想聊这个话题,是因为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这么一个投稿,投稿人的有钱同事最近在减肥,她的减肥餐是用保鲜袋装着的各种健康食物,包括大虾、葡萄、西芹、青菜、番薯、玉米等,吃完把袋子一扔,省时又省力。

这些食物是私教为她设计的高蛋白减肥餐,且同事已经靠它减了8斤,这让她狠狠羡慕了。

这个投稿本身其实很普通,就是一个有钱人轻松减肥的故事。但底下评论却真实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有多远。

点赞最多的评论算了一笔账:“除了虾跟葡萄,其他都很便宜,这一餐40左右吧。”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引来了400多条回复。

首当其冲的是对40元一顿饭的价格敏感:

40(块钱)很便宜吗?

(这是)我一天伙食费;

我跟有钱人拼了......

另一波人则表达了对40元这一估价的异议:

IP在四川的网友说“这大虾要不了,最多8块(钱)”;

Ip在广东的网友以ta在美团买菜消费的经验来计算,表示这一顿不超过25元;

IP在江苏的网友说“大虾比较便宜吧?我记得是小虾才贵”......

每个人都表达着自己认知内的看法,且周围即世界。

这个世界很大,40元可以是一顿饭钱,也可以是一天的开支;这个世界也很小,小到每个人都只会在自己的认知里打转,却无意了解“我周围”以外的世界。

这样的争论,每天都在互联网上上演。人与人之间仿佛有一道单向的空气墙,只能将观点传输出去,却无差别阻隔对面的观点。

是的,在网速日渐狂飙的当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没有因此拉近,反而形成了用不同属性划分的无数个“群”。

财富、地域、喜好、三观、认知……彼此抱团,互不相干。

这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在餐桌上的一次讨论,讨论话题是女性主义在男权社会下的困境。

期间,一位朋友提到一个现象:想结婚的女性和独身主义女性自然形成了两个阵营,两大阵营的人互不交流。

另一位朋友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佐证了这个观点。

她给自己的标签是“第四性取向”,即对性和爱毫无兴趣。她排斥一切生理性别为男的群体,不参加任何有男性在场的活动,就连工作也只选择女性客户。

当被问到“如果有一个朋友选择结婚,你会有什么反应”时,她的答案是,尊重她的选择,但她将不再和她维持之前的友谊。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出人意料却又怪得合理的答案。

细想一下确实如此,虽然大家同冲一片浪,但只要有一点观点上的冲突,就会被贴上“不宜交往”的标签,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彼此心照不宣的规则。

《人性的弱点》里说:“人的天性之一,就是不会接受别人的批评,总是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喜欢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辩解。”

于是我们屈于这一天性,并且永远不知道,原来40块钱对每个人都有不同意义;原来世界上有几十元的虾,也有几百元的虾;原来有钱人不一定用美团优选;原来自己的认知不等于宇宙定律......

相比认知差,我更害怕这一道道空气墙。

以上。

往期精彩内容:

找点乐子怎么了? 

和前同事喝酒到2点,被同龄人的信息差惊到了

“裸辞后,我想开了”

作者介绍:

云宇,努力靠码字养活自己的自媒体人,用文字分享成长与经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