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以“动作”与“合家欢”为核心,派拉蒙游改电影的新阶段 |「游戏与泛娱乐」

东西游戏 东西游戏 2023-10-16

两年来,游戏改编电影的热度有增无减,“游改必烂”的魔咒却挥散不去。而近日公映的《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打破了这个魔咒——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1%,成为烂番茄史上新鲜度最高的游改电影。

这部由派拉蒙出品、改编自孩之宝桌游《龙与地下城》的奇幻动作片,是派拉蒙近年重新投入游改事业的最新代表作。从市场反馈来看,电影胜在成功掌握了游戏玩家和普通观众需求之间的平衡。

导演之一约翰·戴利表示,他们和派拉蒙争取让故事既充满对桌游和类似作品的致敬,又允许一般观众从中感受乐趣。因为动作片和桌游有个共通的本质,就是能为“陌生的人们提供共同语言。”

派拉蒙和孩之宝的合作其实由来已久,双方曾推出了“变形金刚”等知名动作片系列,是2010年前后好莱坞改编IP的代表。而这次选择改编桌游《龙与地下城》,显示出在其他影视IP已被过度利用,派拉蒙正向游戏IP进一步靠拢——《龙与地下城》的充实设定和冒险元素也正好适合派拉蒙发挥。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的表现也反映出派拉蒙在游戏IP改编上已具备一定的经验。

经过玩具IP和大量类型片的锻炼,派拉蒙从“动作”和“合家欢”两个核心出发,形成了自己的游戏IP布局与开发路线,且持续揽络相应的影视人才。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获好评

在桌游设定框架下突出娱乐性

经典奇幻桌游《龙与地下城》从1974年发行第一版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对流行文化影响深远。这个IP曾分别在2000年、2005年和2012年被改编为电影,但因特效不佳、还原度低等原因,三部电影都反响平平。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首映拿下北美周末票房榜首、IMDb评分7.6的好成绩,终于证明了这款桌游能被改编一部大众普遍接受的电影。

桌游《龙与地下城》

和《指环王》《权力的游戏》这类宏大而严肃的奇幻冒险作品不同,《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尽管有复杂的背景设定,却选择用轻松诙谐的喜剧风格来吸引观众。再加上原创故事的低门槛和成熟的视听制作,让观众感受到了久违的好莱坞优质“爆米花”体验。

导演兼编剧约翰·戴利和乔纳森·戈尔茨坦都是资深桌游迷,曾执导过包含桌游元素的高分喜剧片《游戏之夜》。他们对《龙与地下城》的世界观和规则有深刻的理解,首先保证了《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不会出现让游戏玩家反感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两位导演为《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撰写了一个从零开始的原创故事,尽可能降低了普通观众的观看门槛。这点其实是很多游戏改编电影都遇到过的难题——如何创作一个既能满足游戏玩家、又能吸引普通观众的原创故事。

每款热门游戏都有自己的特质,影视改编很难得出通用的公式。近期播出的HBO剧集《最后生还者》提供了一个正面案例:游戏《最后生还者》原本就有相当出彩的故事,因此剧集选择了忠实于原作的路线,将游戏故事原原本本地搬上了荧屏。最终该剧在IMDb收获了8.9的高分,成为IMDb史上评分最高的游改剧集。

剧集《最后生还者》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走的是有别于《最后生还者》的原创路线,同样收获了好评,其实也是因为其改编路线建立在了原作特色上:《龙与地下城》作为一款桌游,没有真正的主线剧情与角色,却提供了极其完整、详细的世界观。这使得电影版的故事可以在这个世界观下自由发挥。

而两位导演作为熟知桌游设定的资深玩家,能从创作需求出发,从桌游设定中选出适合的元素。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有着循序渐进的剧作结构,开头先以主角回忆的方式交代了故事背景,让没玩过游戏的观众能对世界观有一定的了解。接着吟游诗人、野蛮人、术士、德鲁伊等小队成员逐个登场,确立了打倒反派、营救女儿的剧情主线。接下来的剧情则是通过一连串的任务来推进,既给玩家一种游戏闯关的感觉,也很符合商业大片的主流叙事。

影片的主角是几个不同职业、身份的小人物,机缘巧合之下组成了草根盗贼团。这种人物设定既让观众有亲近感,又能体现游戏中不同职业搭配、技能合作的玩法。比如将传送门送入马车一段,同时有术士施法、德鲁伊变形以及众人忙中出错,这场戏氛围紧张、笑点均匀,能轻易调动观众的情绪,又凸显了游戏特征。

电影《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

两位导演还根据几名主角的性格、职业特点,在他们身上安放了不同的戏剧效果,为影片带来了多样的娱乐性。

比如野蛮人霍尔盖和德鲁伊多立克撑起了动作戏。饰演霍尔盖的米歇尔·罗德里格兹是好莱坞知名打女,她贡献了多场令人血脉贲张的近身格斗。德鲁伊的技能是变成动物,因此承担了好莱坞爆米花片必需的炫酷特效:尤其是她逃出城堡一幕,堪称影片的高光时刻,导演用一个超级长镜头展示了她从苍蝇变身成老鼠、白熊、麋鹿躲避追捕的过程。

尽管故事基本原创,但影片同样重视对游戏设定的还原。各种经典职业、技能都在影片中直观地出现;冰风谷、无冬城、竖琴手联盟、翠绿闲庭等概念被合理地植入剧情中。影片第三幕的迷宫斗兽场是由无数巨型方块组成的,则是对桌游“走格子”模式的再现。

电影中还藏有一些能让游戏玩家会心一笑、又不妨碍观看的隐喻,例如强大的圣骑士明明能够自己解决危机,却非让主角团出手,调侃了游戏中总有高级NPC让主角打工的套路。


      

派拉蒙的游戏IP战略
基于“动作”和“合家欢”长板做广泛布局

对于游戏改编电影,派拉蒙并不陌生。

早在1985年,派拉蒙就推出了基于经典桌游《Clue》的悬疑片《妙探寻凶》,但这部电影上映时被批评为“噱头大于故事”,未能收回成本。

而派拉蒙早期最知名的游戏改编电影,还要属2001年上映的《古墓丽影》。仓促的剧情导致本片在IMDb只有5.7分,但安吉丽娜·朱莉饰演的劳拉凭借性感的外形和精彩的打戏,成功收获了观众的喜爱,使得本片收获了2.75亿美元票房。

电影《古墓丽影》(2001)

不过观众的耐心终究是有限的——2003年派拉蒙推出了续集《古墓丽影2:生命摇篮》,结果这部耗费9500万美元的大片只在全球收获1.6亿的票房。来自游戏的古墓元素被淡化,影片沦为了普通的动作冒险片,IMDb评分只有前一部还低的5.5分。

这次失败让“古墓丽影”的改编电影计划沉寂多年,派拉蒙也长期没有再做游戏改编电影。直到2015年之后,游改电影市场整体重新活跃,加上派拉蒙同期正在寻找新的项目创意,才重新投入游戏IP的开发。

2015年起,派拉蒙开始与多个知名游戏IP合作,横跨电脑/主机游戏、手游、桌游,题材涉及科幻、奇幻、动作等。手握多个经典游戏IP,为派拉蒙增加了影视改编的主动权。这些IP的题材和来源广泛,亦起到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


这一次,派拉蒙的游戏IP开发策略更全面也更谨慎,在自身擅长的“动作”与“合家欢”类型上广撒网、放长线,体现出IP投资多元化和深入挖掘成功作品的特点。

然而,派拉蒙也并非对任何游戏IP都照单全收。这家曾以“古墓丽影”“变形金刚”等IP改编动作片取得成功的公司,对动作元素就情有独钟。近几年,派拉蒙先后接触了军事射击类的“光环”“战地”、潜行类的“细胞分裂”和动作类的“怒之铁拳”。

剧集《光环》

通过制作“夺宝奇兵”“碟中谍”等长寿动作片系列,派拉蒙在动作类型上具备了突出的技术优势。因此,即便基于游戏改编的成片在剧情、人物上有所不足,也能以视觉效果吸引到普通观众。

去年播出的《光环》剧集的市场表现就证明了这点:部分游戏玩家批评它违背原作,但该剧仍凭借科幻战争场面成为了“派拉蒙+”平台年度播放量最高的节目。

而另一方面,派拉蒙通过总结此前的游戏改编作品,以及和孩之宝等玩具IP方的合作,还在进一步下注“合家欢”类型。

例如派拉蒙在2020年和世嘉合作推出的《刺猬索尼克》,作为“真人+CG动画”的游改喜剧片,原本不被看好,结果取得了三倍于成本的票房;派拉蒙趁热打铁,在去年推出了续集,票房又远超第一部。

电影《刺猬索尼克》

同时,针对合家欢的目标观众,派拉蒙亦在持续做IP布局:在2018年分别拿下了著名玩具游戏“惊悚爬虫”、唯美冒险游戏《纪念碑谷》的电影改编版权,据悉《纪念碑谷》同样将以“真人+CG”形式呈现。

最新的《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正是派拉蒙对“动作”和“合家欢”的双重验证。观众与影评人都普遍称赞了与奇幻设定自然结合的动作、喜剧元素。


   

旧有IP表现乏力,游改影视正在获得更高规格的重视

《龙与地下城》桌游的版权方孩之宝,是派拉蒙长年的合作伙伴。这次《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既处在派拉蒙游戏IP战略的延长线上,也是双方共同寻找新IP资源的成果之一。

在派拉蒙开始重新布局游戏IP之前,与孩之宝的合作都是派拉蒙重点IP项目。双方最早也最知名的合作,是2007年上映的电影《变形金刚》。

从2003年开始,孩之宝就寻求将自己的招牌玩具IP“变形金刚”搬上大银幕。最终,知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作为资深玩具爱好者,接下了这个项目,并推动剧本落在“车迷少年”和“军事政治”两大现代主题上,以免变成一部“愚蠢的玩具电影”。在影片通过斯皮尔伯格创立的梦工厂影业开始制作后,发行权自然落在了梦工厂母公司派拉蒙手上。

《变形金刚》上映后,对角色形象的大幅改动令一些粉丝不满,但仍凭借顶尖的特效动作场面冲上了影史票房榜第五名,远超派拉蒙预期。派拉蒙随即主动提出制作多部续集的计划,顺利与孩之宝达成了长期协议。受到《变形金刚》成功的影响,派拉蒙还将孩之宝的另一招牌IP“特种部队”也拍成了真人电影。

在随后的五年里,“变形金刚”与“特种部队”系列在全球掀起了科幻特效大片的风潮,是派拉蒙2010年前后的收入顶梁柱。

电影《变形金刚》

但随着科幻特效大片的泛滥,这两个IP在2010年代后期丧失了对电影市场的吸引力。此后,派拉蒙迟迟都未做出能接替它们的项目,连续数年营收在好莱坞五大中不是垫底也是靠后,直到去年推出了知名IP续集、爆款动作片《壮志凌云:独行侠》。

面对这种局面,派拉蒙除了尝试重启“变形金刚”“特种部队”“壮志凌云”等既有IP,也在跟随游改电影的新一波热潮,寻找游戏IP开发的可能性,为电影创意注入新的活力。

2017年,派拉蒙和孩之宝将合作协议又延长了五年:孩之宝将授权更多设定丰富的各类IP给派拉蒙开发电影宇宙,而派拉蒙将协助孩之宝新设的动画与电视部门建立全球发行体系。伴随这次新协议而来的,还有《龙与地下城》的电影改编项目。

其实早在2013年,华纳兄弟影业就看好《龙与地下城》的商业潜力,尝试拍摄新的改编电影,但选择的合作方却不是孩之宝——这是因为《龙与地下城》历史复杂,部分版权归属仍有争议。孩之宝很快对华纳这一项目发起了诉讼。胜诉之后,孩之宝最终将这个已在开发中的项目交给了关系更紧密、且同样渴求大型IP的派拉蒙。

像《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这样的桌游改编电影,就可视作派拉蒙和孩之宝对旗下游戏资产的重新发掘。值得一提的是,派拉蒙1985年电影《妙探寻凶》的原作桌游《Clue》,如今也已被孩之宝收购,双方正在基于这款桌游策划新的电影项目。

除了派拉蒙等影视公司对游戏IP有愈发强的需求,游戏公司同样在寻求丰富与影视产业的合作。微软、育碧、世嘉等游戏大厂都在持续与好莱坞接触,延伸热门游戏IP的商业价值。

像索尼这样拥有自家制片厂的公司,更是直接成立了“PlayStation影业”,宣布要接连改编二十多个游戏IP。

而对多数游戏公司来说,与影视公司合作是更易落地的选项。暴雪、任天堂、卡普空、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这些既有影视部门、又有影视制作经验的游戏大厂,在开发面向全球市场的大片时,依然需要传统影视公司的资源。

任天堂与环球影业、照明娱乐合作的电影《超级马力欧兄弟》

双方共同的重视,促使近年一些游戏改编作品在商业上取得了相对可观的表现。以派拉蒙为例,耗时多年开发的世嘉合作电影《刺猬索尼克》和微软合作剧集《光环》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为此,派拉蒙作为电影出品方,也在相应地提高游改项目的规格待遇。在近两年启动的新项目开发中,派拉蒙基本都选择具备同类型成功经验的制作公司和主创人员进行合作,以确保成片品质。

例如对于计划以“真人+CG”呈现的《纪念碑谷》,派拉蒙就请来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得主帕特里克·奥斯本执导。对于现代战争题材的《战地》剧集,派拉蒙选择和制作过《酷刑报告》《聚焦》等严肃剧情片的奥斯卡获奖制片人迈克尔·舒格合作。

而对于世嘉的动作游戏IP“怒之铁拳”,派拉蒙将与联合制作过《刺猬索尼克》的dj2 Entertainment公司继续合作,并聘请了高分动作电影《疾速追杀》的编剧德里克·科尔斯塔负责剧本。

游戏《怒之铁拳4》

站在当下这个时点回望历史,可以发现游改影视的规格不断提升。上一次游改影视热潮发生在2000年代,知名动作游戏IP“如龙”“街霸”“死或生”在当时都基本只能被改编成IMDb分数不到5分的小成本电影。

聚齐成熟的班底和高预算只是电影制作的第一步。而无论对于游戏IP还是电影,这都是积极的第一步。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起探索


点击图片,了解上期内容





东西游戏近期相关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