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应该是中国最有争议,也最有价值的地级市!

葫芦娃 大碗楼市 2021-09-25


这两天,我带着团队在苏州考察。

团队中的悟饭,曾问过我一个问题:

咱们来苏州考察的目的是什么?

当时,我的回答是:

我们此行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

苏州房价已经这么贵,园区5-7万/㎡,新区4-5万/㎡,到底还值不值得买?

牛批吹上天,不过就是个地级市,凭什么卖这么贵?还能不能涨?

这个问题,不仅是我,也应该是绝大多数关注苏州的朋友,一直想问的问题。

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就要先回答关于苏州的三个质疑——

第一,苏州,就是个快凉的地级市;

第二,外资撤离后,苏州凉的更快;

第三,经济增速放缓,纯粹靠地产。

苏州,应该是全国争议性最强的地级市。

当我们回答完苏州的全部争议,你就会对苏州的楼市有了清晰的答案。


关于苏州的第一个质疑是——

苏州就是个地级市,而且快凉了。

苏州一直被饱受诟病的就是,城市战略地位。

既不是省会,也不是计划单列市,又不是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更与其基本无缘……说到底,就是个普通地级市。

在“国家中心城市”和“大省会战略”的夹缝中生存;

在南京、上海和杭州的包夹中辗转。

前些年,踩准了“苏南模式”和“外资外贸”的时代红利,浪了一波。

现在外资撤了吧、外贸摩擦了吧、时代红利消退了吧、城市战略地位低了吧、重大政策扶持没了吧……

一眼看过去,八成要凉。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么?

苏州对于这个庞大国家的意义是什么?

来来来,我先给大家说几组数据——
2020年上半年,苏州工业总产值反超上海,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

2021年一季度,苏州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再次超越上海,奠定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

截止目前,苏州共拥有35个工业大类,167个工业中类,489个工业小类,是中国工业门类最全的城市。

单看数据不过瘾?

来来来,上栗子!

诸位都知道,全球各国,就属德国工业最牛批,堪称世界工业的祖师爷。

接下来,名场面来了!

去年,苏州的一家企业——富强科技,把八条智能自动化生产线,连带MES系统卖给了德国。

一车间一车间的卖给德国人。

去年的新冠疫情中,有这么两个新闻——

被李兰娟院士认可的新冠病毒“抑制药”,主要产量来自于苏州;

苏州药企成功研发出瑞德西韦,并无偿捐赠给新冠肺炎病人。

这两个新闻的背后,是苏州20年如一日的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布局和培育。

过去五年,苏州的生物医药产值已经连续保持20%-30%以上的增长。去年受疫情影响,增速甚至突破600%以上。

全球热门的PD-(L)1明星抗癌药,国内共有6款该类药物上市,有3款为苏州制造(另有2款进口)。

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全国园区中排名第一。

国家级的生命、医药和医疗类大会,一半以上落户苏州。

去年,中国公布了半导体MEMS的十强企业名单。

这个名单中,来自苏州的企业占了一半。


在解决卡脖子的芯片问题上,苏州也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

看完以上数据之后,我们再来思考开头的那个问题——

苏州真的是个普通的地级市么?苏州的城市战略地位是什么?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

苏州,就是中国的工业之心。

是中国制造2025的基石,是中国第4次工业革命的支柱,更是中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力量依托。

这里有中国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也有最成熟的工业产业链,还有最多数量的成熟产业工人……

以及如井喷一样迅猛前行的现代制造业,譬如智能制造、生物医疗和半导体芯片。

关于苏州的第二个质疑是——

苏州工业,就是靠外资,靠贴牌加工。

外资撤了,苏州还是要凉。

苏州被饱受诟病的另一个点是,外资依赖度高。

很多人都说,苏州园区和四个县级市都是超级出口依赖型地区。

现在伴随用人成本增高和贸易摩擦加剧,大批外企关停撤到东南亚。

还是那句话,眼看就要凉。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

苏州早就不是一个高外资依赖度的城市。

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20强城市中,苏州排名第12位。

对外资的依赖度,苏州排在上海、北京、武汉、重庆、深圳、成都、西安、长沙、杭州、广州和青岛之后。

2014年开始,苏州就有意拉升民营经济,降低外贸依存度。

过去两年,苏州的民间投资,始终是外商投资的4倍以上。

这座城市,早就从原有的高外贸依赖型城市,转型为民营、外资双驱动城市。

另外,我们还要说的是——

外资,的确在撤。

但是,我们要看看撤走的都是什么?

欧姆龙,生产液晶背光板的,撤了。

撤的原因是,市场被OLED面板替代了,被国内的本土厂商替代了。

JDI,生产液晶面板的,撤了。

撤的原因是,技术老旧,现在都开始玩OLED了。

紫星纸业,生产高档铜版纸的,撤了。

撤的原因是,污染严重,且现在都玩电子媒体,看杂志的人少。

希捷科技,生产传统硬盘的,撤了。

撤的原因是,现在不玩传统硬盘,都用固态硬盘了。

当年希捷关闭苏州工厂的时候,还引发了大讨论:外资别跑,请留在苏州。

留留留,留个锤子!

当廉价笔记本,都开始用上了固态硬盘。你却让个做传统硬盘的,占着苏州最宝贵的地,你怕不是个憨批吧。

撤走的外资,都是技术老旧、污染严重,注定要被淘汰的产业。

最后,我们更要说的是——

这些过剩且落后的外资不撤,苏州何谈腾笼换鸟。

去年新年的第二个工作日,苏州召开了一个名为“开放再出发”的大会。

在这个大会上,苏州一次性推出了68.8平方公里的土地。


深圳一年在产业用地上的供应,不过30 平方公里;

上海整个十三五期间的产业用地供应,同样也只有30 平方公里。

苏州,一次性拿出了深圳的2倍供应,上海的10倍供应,迎接外资新兴产业的到来。

这些土地从哪里来的?

从那些撤走的外资中来!从那些淘汰的产业中来!

与其怀念技术老旧者,从苏州的离开;

不如看看有哪些新的产业创新,在苏州诞生——

比如,Apple宣布在上海和苏州建立新的研发中心。

比如,华为、微软、西门子和飞利浦影像医疗,在苏州落户新的研发中心。

比如,去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55亿,同比增长创2008年以来新高。且新引入的外资,接近60%都是战略新兴项目和高技术项目。

苏州的外资撤离,从本质上说——

不过是,一次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

却被一群憨批过度解读,说成外资大逃离的历史转折。

关于苏州的第三个质疑是——

经济增速,纯粹靠地产。

说实话,能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

外地人看苏州——

一个地级市,城市地位不高,政策扶持不多,外资全跑了,却还能把GDP拉到2万亿,房价又动不动都是3万起……

经济发展,是不是纯靠地产?

关于这点,有一张尴尬且不失礼貌的清单——

全国土地财政依赖度排行榜。

嗯,苏州排在20名开外。

如果说苏州依赖地产,那杭州、南京这些老端水大师们,岂不是都快骑在了地产上。

恕我直言——

苏州的经济增长,不仅不靠地产拉动,甚至不靠投资拉动。

而纯粹依靠的是,苏州产业带来内生发展动力。

近几年,出现了很多经济体量大且高速增长的网红城市。

比如,北方落寞直辖市。

2016年,GDP干到了1.74万亿。

猛的一看,也很牛批。

打开详细数据一看——

1.74万亿的背后,是1.27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

说白了,也是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一疯狂投资,就疯狂增长;疯狂投资一停,增长立马歇菜。

更扯淡的是,西南网红直辖市。

2017年,GDP干到了1.9万亿。

猛的一看,很牛批。

打开详细数据一看——

1.9万亿的背后,是1.7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

说白了,也是靠投资打鸡血猛灌。

接下来,更大的名场面来了!

这位仁兄的1.7万亿固定资产投资里,绝大部分还都来自于转移支付。

这是借别人钱,去买鸡血,往自己嘴里猛灌。

而反观苏州——

过去两年,投资与GDP的比重只有25.5%。

6年前,苏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230亿。6年后,苏州固定资产投资降到不足5000亿。

其中,基建投资几乎腰斩一半。

与此同时,苏州的经济仍然保持了中高增速的增长。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

苏州,已经摆脱了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增长城市。

更牛批的是这个数据——

2019年,苏州规上工业利润规模1900亿,较5年前,剧烈提升31.7%。

而规上工业企业税费542亿,较5年前,下降了13.1%。


利润增长了31%,税费降低了13%。

苏州早在国家大规模降税减负之前,已经在为企业降税了。

最牛批的是这个数据——

苏州大规模降税的同一年,,依旧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1.8亿元;

超过广州1697.2亿元,位列全国第5位。

即便大规模降税,苏州的财政收入也在快速增长。

这特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神仙城市?

经济增长,既不靠土地财政,也不靠投资拉动,纯粹靠产业驱动。

不仅提前降税减费,而且降税减费后,财政收入还能稳步增长。

最后,我们再来回到开篇的那个问题——

苏州的楼市,到底还有没有价值?

当一个城市,拥有着1000万以上的人口,2万亿以上的GDP;

当一个城市,拥有着整个中国最好的工业产业链、最庞大的成熟产业人口和最先进的产业布局;

当一个城市,率先完成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跃升为中国工业4.0时代的推动力,中国制造业崛起的希望;

当一个城市,高速增长的2万亿GDP背后,没有投资拉动,没有土地财政依赖,纯粹靠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

当这个城市,还在提前履行降税减费,不断创造优渥的营商环境……

你说,这样的城市还有没有希望?

你说,这样的城市还有没有价值?

我先后三次来苏州考察,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不同的感动。

我可以毫不掩饰的说——

我爱这座城市!

我爱它透明的政商关系,我爱它30年如一日的在园区耕耘,我爱它的每一位执政者都能一以贯之的尊重土地、尊重城市、尊重企业和企业家……

苏州在改革开放以来所面对的所有问题,其实很多城市都有。

譬如环保的问题、譬如房价的问题、譬如产业升级的问题、譬如外资与民营企业的问题、譬如城市管理的问题……

但是绝大多数城市,都无法做到像苏州这样——

有足够勇气面对危机,有足够魄力承认问题本质,有足够决心持续不断变革,有足有耐心静待落地花开。

很多城市,既不敢率先变革,也不敢牺牲一时的速度。






  

专题研究:


  万字长文:上篇 | 中篇 | 下篇
  螺旋解体:上篇 | 中篇 | 下篇


 城市调研:


重庆:一线调研 | 城市分析 | 政策分析 刚需购房 | 两江四岸
北京:固安 | 雄安(上) | 雄安(下) | 北三县 | 燕郊 | 香河
上海:调控政策 | 大虹桥 | 改善置业 | 五大新城 
武汉:城市分析 武汉与重庆
天津:学区房 | 楼市妙计
其他城市:宁波 | 嘉兴 | 南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