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事实有力量

其他

开学必修课:70个防狼案例史上最全,锤死一批狼师,惜犹有漏网

终于完成一个小目标,汇集了国内高校的性骚扰/性侵/性乱(含涉嫌未定论,以下简称高校性骚扰)实际案例,这是全网对高校性骚扰现状最如实、最全面的展示,全文近27000字。一位好老师会决定性地激励学生,乃至塑造学生的职业和人生方向,而一个“狼”师可能会让学生蒙受半世阴影,更极端地,甚至断送大好前途。正如幼儿园的娃娃就要开始学习自我保护,家长不能嫌娃娃的年龄小,坏人可不嫌娃娃的年龄小。警惕和应对高校性骚扰/性侵,应是学子的自学必修课。地板上的蟑螂容易被消灭,更要提防地板下的蟑螂窜出来害人,及时识别、应对。娃娃还有家长的保护,大学生在年龄和法律上都已成人,更多要依靠自己,完成大学生活这个真正的成人礼。本号一共在网上查到了70个高校性骚扰/性侵/性乱(含涉嫌)案例。均来自于国内正规新闻公开报道,和教育部公示案例。在后半部分案例简介篇里,列出了所有70个案例新闻报道网址参考。这,算是中秋节的另一种“礼物”吧。1
2022年9月11日
其他

让陈春花们沉默的假大学,当年何以收割教授、职场精英?是上海的他?

当写下这个标题,多少还是有一点沉思。仿佛来到了陈春花教授假博士之谜的尽头。一边是陈春花拥有的学商界地位、担任的学界要职、拥有的社会名誉,一边是假到不能再假、顶了20多年的“爱尔兰欧洲大学”假博士头衔,这原本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矛盾,如何可以集中在一个大牌教授身上?在爱尔兰本土早就被曝光的假货,一个并不高明的假货,何以在中国,就可以轻松收割高校教师、职场精英?这个谜题驱使本号仍在深挖。学校是育人树人之重器,中国人特别注重教育,也特别关注教育。教育造假,动摇根基。瞎编乱造,亏德亏心,本号没这个胆。但是,如果有确凿的资料,本号就有资格用事实说话。今天的文章,就是抽丝剥茧,拨开缠绕的历史藤曼,考证一个又一个资料拼图,试图还原“爱尔兰欧洲大学”当年的运作之谜。关键拼图一:陈春花自述的“读博”经历2021年6月16日,陈春花教授在自己的公众号发文《陈春花:悼念恩师苏东水先生》。根据媒体报道,苏东水先生是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东方管理学派创始人,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苏东水教授2021年6月13日辞世,享年91岁。陈春花的发文,描述了苏东水成为自己恩师的渊源。主要过程如下:陈春花在香港科技大学的一次研讨会上,结识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曾在本老师,曾在本把她引荐给苏东水。于是,陈春花作为晚辈,前往上海拜见已经是泰斗级的苏东水。苏东水在家接待了陈春花。这是陈春花第一次见到苏东水,谈的很好,苏东水很高兴,不但让太太留饭招待,而且主动提出,陈春花是否愿意当他学生?陈春花虽然没有思想准备,但更喜出望外,求之不得。接着,就是本文标题涉及的重点情节了。苏东水说,刚好有一个论文博士的项目适合她,于是陈春花毫不犹豫接受了这个推荐,去读了。她继续写到:倾听苏老师和复旦其他几位老教授的课程,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中国企业的管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自然是,陈春花有可能就是这样“读博”拿到“爱尔兰欧洲大学”的假DBA博士吗?咋一看,这也太不可思议。陈春花是读的德高望重老前辈苏东水教授推荐的“论文博士”课程,听课也是苏老师和其他复旦老教授的课,怎么会和“爱尔兰欧洲大学”假博士有关系呢?陈春花的“读博”自述,看上去和“爱尔兰欧洲大学”不应扯上关系啊?她只字不提拜师时间,和“读博”时间。时间上无法直接对证。她更没说,自己通过这个“论文博士”课程拿到了“博士”。结果上无法直接对证。她既讲明白了自己读过苏东水的“论文博士”课程,是真弟子。同时又避免了外界把这个“论文博士”课程和她假博士证产生联想。语言管理大师。但,语言技巧再高明,陈春花也无法否认师从苏东水的“读博”,和假博士证有大背景的高度吻合。首先,《陈春花:悼念恩师苏东水先生》,是她对外唯一正面讲述“读博”经历,可视为其唯一“读博”经历,而她只有一个“博士”头衔。经历和结果的唯一性吻合。其次,时间背景高度吻合。她第一次见到苏老师,苏老师就向她推荐了“论文博士”课程项目。当时“苏老师还讲到了他从教40多年的心得”。根据复旦大学官网新闻,苏东水是1956年9月起,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等单位任教。1972年1月进入复旦大学工作。故陈春花第一次见苏东水,对应时间是1997年(从教41年)-2005年(从教49年)。她还写到:当时的苏老师已经是复旦大学的首席教授,自己还是一个很普通的年轻老师。她2000-2003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职称也是副教授/教授,已非普通老师。故她第一次见苏东水,时间在1997-2000年。陈春花读苏东水“论文博士”又是何时?她1999-2000年读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她不可能先读“论文博士”,再读EMBA,因而“读博”时间不会早于1999年。既然苏东水第一次见面就推荐她读“论文博士”课程,故她“读博”时间很接近,可以推断为1999-2001年。这和她读“爱尔兰欧洲大学”完全吻合。而她可能同时攻读两个“博士”吗?第三,苏东水推荐的“论文博士”课程是复旦大学的博士课程吗?很简单,如果是复旦大学的博士课程,那陈春花应该有2001年前后复旦大学的“论文博士”课程结业证书,或者复旦颁发的博士证,对吧。显然她没有。以上是根据已知事实,用排除法,证明陈春花师从复旦名师苏东水读“论文博士”课程,和其假博士学历高度吻合。那么,有没有直接的事实依据,可直接证明苏东水当时推荐的“论文博士”课程,就是“爱尔兰欧洲大学”的“博士”课程?这太疯狂了吧?这是在想证明,复旦名师、德高望重老前辈苏东水教授,竟然和“爱尔兰欧洲大学”有了瓜葛?关键拼图二:爱尔兰欧洲大学招生简章和课程表很不幸,根据网友提示的线索,竟然真地查到了本来早就湮没在互联网海洋里的沉渣往事。在“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官网上“www.hxrc.com”,至今还挂着“爱尔兰欧洲大学”2001年和2003年的工商管理博士班招生简章。以上2003年招生简章截图网址是:“http://app.hxrc.com/services/news/wap/NewsDetail_26356.html”再看2001年招生简章:以上2001年招生简章截图网址是:“http://app.hxrc.com/services/news/wap/NewsDetail_18251.html”这还没完,还有2001年的“爱尔兰欧洲大学”DBA博士课程表。以上课程表网址是:“https://app.hxrc.com/services/news/wap/newssearch.aspx?id=18252”能找到这3个事实性材料,本号确实惊呆了。万万没想到,“爱尔兰欧洲大学”“博士”课程资料,居然能在浩如烟海、早已沉寂、无人问津的互联网角落里,默默存活了20多年。这3份事实性材料,完整地反映了“爱尔兰欧洲大学”的“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收费标准和发“博士证”。招生简章原文就不搬运了。简言之,这揭示了“爱尔兰欧洲大学”在国内运作的关键事实:无需入学考试,申请就行,在国内上课。福州“博士班”在福州上课。2年学完,复旦和上海交大7个教授和博导到福州每月面授一次,还有2个“爱尔兰欧洲大学”“教授”。凭博士论文通过答辩毕业,“爱尔兰欧洲大学”授予“博士证”。学费6万。而且2003年招生简章还透露了,2001年的博士班一共有19人在读。这3份事实性资料,发布来源靠谱权威。根据发布网站官网介绍:中国海峡人才市场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人事部于1998年1月在福建人才智力开发服务公司(1988年6月成立)基础上共同组建的国家级人才市场,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综合性大型人才服务机构。是一家事业单位。发布网站:“www.hxrc.com”也确实是中国海峡人才市场的官网,有正式的备案号。具体的发布者是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下属的事业单位“福建省企业经营管理者评价推荐中心”。这个单位名字这么长,是干嘛的?根据官网介绍,这是2000年1月由福建省委编办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社会化考试、人才测评、管理咨询、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技能人才评价、人才背景调查以及研修培训等服务的专业机构。截图网址:“http://www.hxrc.com/Assessment/news/content.aspx?id=95248”至此可以总结,福建省企业经营管理者评价推荐中心只有人才服务职能,不可能和什么外国大学联合办学,对吧?那它实际是在福州推销“爱尔兰欧洲大学”“博士”课程项目,也就是卖课。2001年还成功举办了1期,帮助19个学员在2003年拿到“博士证”。“爱尔兰欧洲大学”福州博士班的课程表信息量也很大。先看那两个来自“爱尔兰欧洲大学”的教授,果然“如假包换”!V.J.
2022年7月17日
其他

(更新)陈春花教授都有哪些“爱尔兰欧洲大学”校友?上海教授,职场精英,还有一个假民校?

前天陈春花教授熟人鸣不平,称有一批人读过“爱尔兰欧洲大学”,参见《陈春花教授熟人来本号洗地:“爱尔兰欧洲大学”假博士证是她“被骗”!》受他/她启发,本号也想了半天,按理这个“爱尔兰欧洲大学”应该不止收过陈春花一个“学生”吧?试着查了查,很不幸,就查出了一份“爱尔兰欧洲大学”校友录。对于要建设一流高校,假文凭是可以容忍的底线吗?假文凭的问题不需要严肃纠正吗?校友一
2022年7月13日
其他

陈春花教授熟人来本号洗地:“爱尔兰欧洲大学”假博士证是她“被骗”!

今天周一,北大陈春花教授的熟人也上班了,今天卯足了劲留言,后台一共发了20条留言,还不算删除的,反复地洗,核心是两点:第一,陈春花教授当年是“受骗”,才弄了“爱尔兰欧洲大学”这个假博士文凭。第二,“爱尔兰欧洲大学”这个假博士文凭,和陈春花教授2001年以后的一切职称职务进步都没有任何关系。换言之,没有假博士文凭,陈春花教授2001年以后当博导,进北大,都不受任何影响。如此言之凿凿的人,网名叫“君子懿德”。为了对本文负责,对“君子懿德”负责,本文不能隐去“君子懿德”的网名和截图。这位同学必定是春花教授非常熟非常熟的熟人,他/她描述了大量外界绝无可能知晓的“细节”,来佐证所谓陈春花教授“被骗”论。这位同学生动地、欲言又止地、半遮半掩地说:陈春花被骗,“涉及到了一位已过世的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以不方便多说”。啧,啧,啧,这种暗示能力,优秀!也不说陈春花是被这位“已过世的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骗了,就是疯狂暗示,陈春花的“被骗”是由这位“老前辈”导致!就姑且让一万步,就姑且假设您说的曾经“发生”过:在2000年,当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以某种形式,让陈春花老师,和那个“爱尔兰欧洲大学”发生了联系,导致了陈春花后来“上当受骗”,拿到了假博士证。2000-2001年,陈春花不辞辛劳地在“爱尔兰欧洲大学”拿下了“博士”文凭,当时距离陈春花1986年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已经过去了14年,这14年间,陈春花是个一直在校园苦读、教书的“书呆子”老师吗?根据陈春花自己向媒体表示,她“1994年担任康佳的顾问,主要做购并项目;然后是TCL的顾问,做人力资源;接着是科龙的顾问,做企业文化;后来是美的的顾问,战略和组织一起做。那10年,几乎把珠三角最重要的企业跑了个遍。”啧,啧,啧,陈春花1994年-2004年,顾问了几乎所有珠三角最重要的企业,康佳,TCL,美的,这从商经验够丰富了吧?这等商业战斗值加身的重点高校老师兼企业高层顾问,然后您跑出来告诉大家,她受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影响,被“骗”去了“爱尔兰欧洲大学”?您这是打脸那位德高望重的前辈,还是打脸陈春花?您的暗示功力一流,您的归因真是滑稽到爆表!就问您,陈春花自己的脑子呢?她自己干嘛去了?她判断不了“爱尔兰欧洲大学”是个假大学吗?她1994至2004年10年的商业战斗经验,都去哪了?连一个野鸡大学、假大学都识别不出来?她在“就读”“爱尔兰欧洲大学”野鸡大学假博士期间,就没有过一丝一毫的怀疑吗?一般人看不懂“爱尔兰欧洲大学”这种噱头也还有可能,可陈春花还是华南理工大学的老师吧?根据陈春花对媒体自述,她1994年进入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根据百度百科,2000-2003年她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华南理工大学也是一流大学吧?这样的一个一流大学的老师,是“傻白甜”吗?要去攻读博士之前,难道不应该先搞清楚她要去的是个什么大学吗?2000年时管院副院长的陈春花,珠三角头部企业顾问的陈春花,商业人脉、学术人脉还不够丰沛吗?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友也遍布天下吧?她的经验,她的人脉,还不足以让她先去搞清楚“爱尔兰欧洲大学”到底是个什么大学吗?2000年的中国,已经有一批互联网了,已经有了拨号上网,已经有了电子邮箱,好吧?哦对了,别忘了,她是1999年去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EMBA,2000年拿到MBA工商管理硕士文凭。因此,2000年的陈春花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也有了老师和同学资源吧?这样的国际资源也不能帮助她识别“爱尔兰欧洲大学”的底色吗?“君子懿德”同学,媒体是如何溢美陈春花您不会不知道吧?“炙手可热的管理学名师”,“经历传奇”,如何推动了企业发展了,等等。现在开始谈“爱尔兰欧洲大学”假博士证了,她一下就成“傻白甜”了?成了“受骗”了?这种甩锅,到底是该称之为漂亮呢,还是丑陋呢?况且,把责任暗示到“一位已经去世的德高望重的前辈”身上,这叫什么?这叫死无对证!这种事,劝您打住!消停!死无对证的事,别乱讲!逝者虽然没法开口对质,逝者的家人还在吧?要讲,拿实锤讲!为了佐证陈春花“受骗”理论,这位“君子懿德”还绘声绘色描述了更多一般外界绝无可能知晓的“细节”。他/她称,她们当时这个“爱尔兰欧洲大学”博士是要去上课,上课地点在上海某知名大学。姑且退两万步,先假设这些信息都是“真的”,那这信息量好大啊!“她们”,那就是不止陈春花一个人了?陈春花的“爱尔兰欧洲大学”博士生同学,都有谁?那些人中,有没有大学老师,哪些大学的?上课地点在上海某知名大学?那是哪家知名大学?上海的知名大学,十个指头也数的过来吧?给陈春花她们这些“爱尔兰欧洲大学”博士生上课的,都是哪些大学的哪些老师呢?按照这些“细节”,那可了不得!在2000-2001年,有一群刻苦攻读“爱尔兰欧洲大学”的博士生,在上海某知名大学上课,有固定上课人群,有固定上课地点,这规模,有点大吧?曾经的“爱尔兰欧洲大学”的老师和同学都在哪里呢?这些“细节”,怕不是只能带来更多的未解之谜吧?当然,这正是“君子懿德”想要的洗地效果:大家快来看,陈春花是“受骗”哈,把陈春花送入“骗局”是某前辈,她们有上课时间,有上课地点,她们是当真的哈。“君子懿德”来洗地这所谓的“受骗”,不如麻烦您听听一些老话:揣着明白装糊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记得电影《南征北战》张军长怎么说嘛?“不是国军不行,是共军太狡猾”!好了,最好玩的部分来了。咱退一百万步好吧,捏着鼻子,就假设陈春花是“被骗去”当“爱尔兰欧洲大学”假博士生吧。那么,不得不又请问了,陈春花是何时知道自己被骗的呢?陈春花从知道、确认“爱尔兰欧洲大学”是假大学、该“大学”博士证是假的,从她知情的那一天起,她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消除这种错误吗?或者说,按照国家的规定、高校的规定,她在知情自己持有的是假博士文凭之后,有没有必要采取措施,主动改正问题吗?要知道,陈春花顶着“博士”的头衔不是一天两天了!本号《华为怒批的北大陈春花教授,其爱尔兰欧洲大学博士竟是假文凭?》发文于7月8日,截止2022年7月8日,华南理工大学的官网、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官网,都一直挂着陈春花的“爱尔兰欧洲大学”DBA工商管理博士的教育经历!这两天官网才删除了她那个“爱尔兰欧洲大学”假博士头衔。所以,说陈春花教授从2001年至2022年7月都一直在使用“博士”头衔,不冤枉吧?哪怕是在北大官网,陈春花没敢写“爱尔兰欧洲大学”,也还是在履历上写了南京大学
2022年7月11日
其他

国内一些高校是如何处理教师文凭造假问题的?从双一流到专科

以下内容全部整理于国内正规媒体的报道。共5个大学教师文凭造假被处理的历史事例。2012年7月厦门大学严肃处理傅瑾教授的假博士文凭事报道网址:“http://news.sina.com.cn/c/2012-07-26/113324849408.shtml”2012年7月20日,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傅瑾被曝光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是假的。厦门大学迅速调查,并于7月26日通过《厦门日报》向社会通报:从2004年到2008年,傅瑾作为厦大讲座教授,每年有一个月在厦大工作;2008年12月,傅瑾向厦大提出全职工作的申请,并获批。傅瑾在2004年应聘厦大讲座教授时出示的所谓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的复印件,它显示傅瑾在199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
2022年7月10日
其他

华为怒批的北大陈春花教授,其爱尔兰欧洲大学博士竟是假文凭?

写下这个标题时,首先有一丢丢惶惑。这是有些担心被看作北大黑。作为自媒体,前一段时间有一些因缘际会,深入调查总结了北大中文系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参见:唐山有恶棍欺辱女生致伤,当年温儒敏请的教材编写者侵害女生致死因此还被“北大”投诉。不过,现在基本可以判断为,某些个别人找了北大中文系的行政人员出面,搬出“北大”的名义投诉侵犯名誉。参见:被北大投诉侵犯名誉权,过分了,本号必须反驳,请公众号公正评审经微信公众号平台核实,该投诉不成立。后来写到了前北大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有学校鄙视链情结,多次向学生鼓吹所谓全国只有两所大学,一所是北大,一所是其他大学,他“以身作则”,在北大官网上隐去自己的南平师专本科学历和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历。参见:前北大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曾子当成孔子,怼资本的文学批评像坐台没想到,陈晓明这个避谈本硕学历,和这次所谈相比,只是个小儿科,小心思。那毕竟还是他真实的高等教育经历。本来也没有特别留意华为一句犀利的“陈春花不可能了解华为”上热搜的事。结果今天一条推送,让本号目瞪口呆,说陈春花教授毕业于野鸡大学?按耐不住一看,原来是指陈春花的“爱尔兰欧洲大学”博士文凭是野鸡文凭。第一反应,不可能吧?有人搞学位鄙视链,这还可以理解。但一个北大教授整了一个野鸡文凭,还是分量最重的博士文凭,还是北大的教授,还是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都2202年了,这是不是太魔幻了?本号自己不亲自验证一下,是无法相信的。先说考证结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陈春花博士毕业的“爱尔兰欧洲大学”不是野鸡大学。以下是考证过程。第一步,确认陈春花教授的博士学位文凭她的完整学历,不在北大官网,而在华南理工大学官网。因为陈春花以前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在华南理工大学官网页面上,清楚写明,陈春花的确是在“爱尔兰欧洲大学”获得工商管理博士文凭。网址“https://cnsba.scut.edu.cn/2020/0309/c28031a365496/page.htm”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也挂着陈春花教授的完整学历。网址是“https://cnsba.scut.edu.cn/_t2524/2020/0309/c28031a365496/page.htm”。很奇妙的,在北大官网,是不能一眼看到陈春花教授的教育简历。她的官网介绍网址是“https://www.ccer.pku.edu.cn/szdw/qzjs/c/246273.htm”截图中很清楚看到,对陈春花的教授综述,只有她的任职情况,无教育背景。要在北大官网上查看陈春花教授的简历,要下载一个她的简历PDF文件。网址是“https://www.ccer.pku.edu.cn/docs/a59e1645d14f44139f314fb6ed259fa6.pdf”在这个PDF截图清楚可见,陈春花的教育背景仅仅写了:南京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博士后(2005)
2022年7月8日
其他

前北大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曾子当成孔子,怼资本的文学批评像坐台

这两天有幸读到了前北大中文系主任(2016-2020)陈晓明的一些文章,之惊艳,之销魂,让本号按耐不住,无法不请大家一同品鉴。1以严谨的事实为依据。先简单看看陈晓明的简历。陈晓明,男,1959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早年有过知青经历,1978年春进入大学(77级),1983年开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过教学和研究职业。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留院工作十多年。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2003年起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开始担任北大中文系系主任。同时兼任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后现代理论与批评。以上资料引自北大中文系官网。其实陈晓明早已不是系主任,2021年1月北大中文系迎来了新任系主任杜晓勤。也就是说,陈晓明卸任系主任至少已经一年半的时间,北大中文系的官网还给陈晓明挂着系主任的头衔,不知道这是北大中文系的传统,还是一日为系主任、终身为系主任的意思?至少后面应该加个括号(2016-2020)吧?说回陈晓明的简历,您作为读者,粗粗一看,会否觉得像是陈晓明1978年进入北大读书呢?但再稍微细看一下,“1978年春进入大学(77级)”,并没特指陈晓明是进入北大。顿时有点微妙了。“进入大学”,到底是什么意思?要么是考入,要么是保送,要么是像曹文轩那般是被“推荐”进入北大的工农兵学员。如果陈晓明不是从北大开始的读书生涯,那他是进入哪所大学读本科、读硕士?为何他不写清楚本硕大学之名?这么一查资料,才发现,要找到陈晓明的本硕大学,还有些困难。多数网页上都是介绍:陈晓明,1959年2月生,福建人。文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后来用陈晓明、福建、大学三个主题词检索,才终于找到了陈晓明早期大学经历。在中国作家网上,陈晓明的早期求学简历是: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福建省南平师专教师,福建师大中文系文艺学硕士原来如此。综合北大中文系履历可知:陈晓明1976年参加工作,早期曾在福建省南平师专任教师,1983年在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文艺学硕士。查到这里,其实仍然不清楚陈晓明的本科是在哪所大学读的。继续查。中华读书报曾专访陈晓明,《我的学术还没有真正开始——访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这段采访中有一句话:从福建省南平师专中文系到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这句话并没有明确说陈晓明是在南平师专读书,但可以说明,陈晓明从南平师专到福建师大,中间并未去过其他院校。结合前面所查到的资料,陈晓明曾在南平师专任教师。那么可以推断,在福建师大之前,陈晓明应该是在南平师专读书并任教。根据百度百科,原来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8月12日,1962年1月,福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更名南平师范学院(本科);文革期间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复办,1980年改称为南平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改名为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改为武夷学院。至此,陈晓明的本科就可以有把握推断为:1978年复办的南平师专当时还是南平师范学院(本科),陈晓明入读本科,1982年毕业时,南平师范学院已经在1980年改名为南平师专。至此,简单帮陈晓明整理一下他的早期求学经历:1978年入南平师范学院读本科,1982年从南平师范专科学校毕业(1980年改为此名),1983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文艺学硕士。2随便点看了一下北大中文系其他老师的简介,看得出简介都是老师自己写的,详细或简略,都是个人发挥。比如,看到一位孔江平教授,1957年出生,和陈晓明年龄相仿,经历相似,也当过知青,早期经历写的很详细:1977年就读郑州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学士;1985年就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1975年洛阳地区伊川县古城寨大队插队,知青;1981年就职于郑州工学院,英语教师陈晓明不愿写出自己本科院校南平师专还可以理解,可能他觉得不够光鲜。毕竟,社会上多少对学历也是有一些潜规则,存在所谓的鄙视链。更何况自己当过堂堂北大中文系主任,学历出身还是关系到面子身份的。但,陈晓明为何连自己的硕士院校都不愿写出来呢?觉得福建师范大学也拿不出手?对自己的硕士母校也有这么强的功利心吗?这位陈主任不但有,而且还公开猛踩北大之外的所有其他大学。陈晓明在北大中文系2016年开学典礼上致辞,《“知止而后有定”:给新生的三句话》,说了一个小故事:据说按人口比例,每350万人中才出一个北京大学的学子。你们有位师兄从另一所很不错的大学考入北大中文系读研究生,我问他何故舍近求远,他说,中国就二所大学,一所是北京大学,还有一所是“其他大学”。我理解他的意思是说,北京大学在他心中的份量很重。所以我要祝贺你们来到北京大学,而不是去到“其他大学”。你们多年来埋头读书,没有去“其他大学”,现在进了北大先歪个话,“二所”大学是错误用字。描述人的数量,可以说二人,二位,描述物的数量,习惯上不用“二”,而是用“两”。正确的表达是两所大学。中国就二所大学,一所是北京大学,还有一所是“其他大学”。这种话呢,如果一位北大学子为了表达自己对北大中文系的情结,小圈子里私下讲讲,标榜自己的优越地位,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式,博大家一笑,也不是个事。北大嘛,理解。年少轻狂嘛,很多人也曾有过。但是,作为一个系主任,对学生流露的认知偏差,不是去善意地提醒,反而带着十分自得,顺手把这种话放在新生入学典礼讲话上,用来激励新生,合适吗?据说徐悲鸿曾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那么北大和“其他大学”这种话,是傲气,还是傲骨?恐怕谁都可以一眼看穿。堂堂北大中文系主任的格局、境界和品味,就这?而且还讲了三遍。迎接北大中文系新生的首次思想交流,就是给学子们植入一个虚妄的概念,中国只有北大和其他大学?让同学们为北大的独一无二感到自豪骄傲,毫无问题,但猛踩着其他大学来标榜自己,好吗?陈晓明这个新生入学典礼讲话,被中华读书报转载于澎拜新闻网站上,网址是:“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9255458”。这个网页上收录了他5篇演讲:2016、2017、2019、2020年开学典礼上致辞,分别是《“知止而后有定”:给新生的三句话》、《以中文为志业的理由》、《当今中文学子的求知之道》、《中文人的守正创新》,2018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北大中文人应有的品性态度》。这些话已经成为公共言论。这会让其他大学的师生们作何感想?或者说,这位陈晓明主任,是想给所有的北大学子拉仇恨吗?北大中文系的“傲娇”需要拉上所有北大的学系吗?正如本号前两天在为被北大(中文系)投诉的文章《唐山有恶棍欺辱女生致伤,当年温儒敏请的教材编写者侵害女生致死》进行公开辩护时所言,对于具体的事情,北大中文系有时只能代表北大中文系,并不能代表北大,不要滥用北大的名义。如果北大中文系全国第一,那么陈晓明主任最好说,全国只有北大中文系和其他中文系,而不能代表北大说全国只有两所大学,北大和其他大学。一时间,这和北大(中文系)投诉本号文章“侵犯”名誉竟异曲同工。本来都是局限于北大中文系这个范围,却一定非说是整个北大,这种作为不能给北大添彩,而是反作用。相信,北京大学理工科的学系并不会欣赏所谓北大和“其他大学”这样的说法。比如,物理学界并不会说出世界上只有两个科学家,爱因斯坦和其他科学家,或是牛顿和其他科学家。这种傲娇的表达,不会无形中让北大中文系的学子们少了谦虚、自省,而滋生看不起“其他大学”的自满、乃至眼中无人吗?给新生的思想基调是不是走的太偏了呢?就算北大中文系全国第一,中国人的谦谦君子、温良恭俭让的风度,也还是不要扔在一边为好吧?3况且,北大中文系是在所有中文专业里都是第一吗?先说北大中文系曾流失过最顶尖的大家。裘锡圭先生,被誉为中国古汉字研究第一人。此文写到:1995年,由著名古文字学家、吉林大学姚孝遂教授主编的通贯古今的《中国文字学史》,全书近600页,而介绍裘先生学术成果的篇幅就超过了60页。书中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甲骨文字考释上成就最大的是裘锡圭。他在汉字学、古文字学领域的学术主要观点凝聚在《文字学概要》一书中。《文字学概要》在大陆出版后,已成为汉字研究方面的经典,被各种涉及汉字的论著反复征引,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大学生、硕士生所必读的教材。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说,对汉字研究而言,《文字学概要》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至今仍没有任何一部文字学的通论能取代裘锡圭教授这部著作。就是这么一位“镇店之宝”级的大家,2005年从北大中文系转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那一年裘锡圭先生已经70岁了,为何不惜做出如此重大的转换?有一种说法是他看不下北大中文系的一些问题,宁可远走高飞。随着裘锡圭先生去了复旦大学,北大中文系在甲骨文等古文字方面的研究已经不能称第一了吧?2018年8月,国家成立“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担任,许嘉璐、单霁翔、李学勤、裘锡圭、林沄、王宇信等知名专家应邀担任顾问,成员由来自古文字、历史、文化、考古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都来自哪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呢?请看完整的名单。(引自教育部网页http://www.moe.gov.cn/s78/A19/A19_ztzl/ztzl_yxyywhcccb/jiaguwen/201808/t20180815_345341.html)顾问:许嘉璐(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李学勤(清华大学教授)裘锡圭(复旦大学教授)林沄(吉林大学教授)王宇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任:黄德宽(清华大学教授)委员(按音序排列):曹锦炎(浙江大学教授)黄天树(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一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钊(复旦大学教授)彭裕商(四川大学教授)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素(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吴振武(吉林大学教授)赵平安(清华大学教授)朱凤瀚(北京大学教授)看得明明白白,“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家委员会”的主任黄德宽来自清华大学;顾问中,来自大学的专家一共就2位,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正是裘锡圭先生);委员里,北京大学有一位朱凤瀚教授,来自于北大历史系,还不是北大中文系。也就是说,在“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家委员会”里,北大中文系连一席之地都没有。北大中文系5
2022年6月25日
其他

被北大投诉侵犯名誉权,过分了,本号必须反驳,请公众号公正评审

6月20日10点多,收到一条以北京大学名义发出的侵权投诉。被投诉的文章是:唐山有恶棍欺辱女生致伤,当年温儒敏请的教材编写者侵害女生致死投诉人是北京大学。具体联系人是杨某。投诉类型是:内容侵犯名誉/商誉/隐私/肖像投诉描述是:不实内容侵犯名誉这次一起被北大投诉的还有另一个公众号AOAcademy,经本号授权转载了《唐山有恶棍欺辱女生致伤,当年温儒敏请的教材编写者侵害女生致死》。既然是以北京大学的名义发起投诉,那么意味着,北大认为《唐山有恶棍欺辱女生致伤,当年温儒敏请的教材编写者侵害女生致死》一文侵犯了北大的名誉。首先,道一声,辛苦北大了,从未想过以如此的方式和北大打交道,还是有点感慨。其次,对于哪一个部门或层级在代表北大发起投诉,有很大疑问。被投诉的文章仅谈及了北大的两个部门,即高岩生前所在的北大中文系,对沈阳发出警告处分的北大党委纪委。所以,是北大中文系,北大党委纪委,还是北大的什么行政部门派人发起投诉?这也是重要问题,因为不同的部门,能代表的名义是不一样的。比如,如果是北大中文系发起投诉,那么北大中文系只能代表北大中文系,而不能代表北大。如果北大中文系投诉本号文章,只能说北大中文系和本号存在纠纷,而这并不是北京大学和本号存在纠纷。这个道理很简单吧,发起此次投诉的北大职工能明白吧?特此提醒北大的有关部门注意此事,以北京大学的名义办事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不应滥用北大的名义。说回到本号对此次北大投诉的反驳正题。被投诉文章专门论述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就是1998年北大中文系女生高岩被时任北大老师沈阳侵犯致自杀。因此,本号不敢有丝毫马虎,所写每一个字,必交叉考证印证正规媒体报道的事实和当年亲历者的自述,以求对这个严肃问题的慎重负责,以求经得起任何人、任何时间的审视。然而,北大的投诉并没有写明,被投诉文章的哪些地方是所谓“不实”内容,并因此“侵犯”到北大的名誉。由于公众号目前的投诉机制,并不支持被投诉方马上提交申诉材料,而是直接进入公众号的平台审议。故本号以公众号发文形式,正式对北大的“侵犯名誉权”投诉进行反驳。《唐山有恶棍欺辱女生致伤,当年温儒敏请的教材编写者侵害女生致死》通过广泛搜集国内多家媒体的新闻报道,主体内容是:详实还原了1998年北大中文系女生高岩被其时任所谓老师沈阳侵害致死的恶劣事件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被投诉文章分析了1998年北大对沈阳警告处分存在的问题,如实还原了2018年高岩同学李悠悠实名曝光沈阳当年侵害高岩致死舆论事件所产生的一系列结果,主要有南大迅速建议沈阳(时任南大文学院教职)辞职,上海师范大学迅速解聘沈阳(时任兼职教授),北大复核公布了北大1998年对沈阳的警告处分原件,并首次明确了沈阳对高岩违反师德,教育部撤销沈阳长江学者称号,等等。1998年沈阳侵害高岩致死事件,2018年李悠悠实名曝光沈阳侵害高岩舆论事件,现在都是公共领域事件,自媒体完全有权利,依据所有已知的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论述。被投诉文章指出,1998年北大对沈阳警告处分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没有将警方调查所确认的沈阳对高岩“违反师德”定性写入处分决定,这个是事实。沈阳仅受到最低等级的警告处分,这个也是事实。被投诉文章分析认为,处分决定里没有写明沈阳“违反师德”,导致了沈阳仅受到最低等级的警告处分,这是依据事实的合理判断。这构成任何对北大的“夸张失实”、“侮辱诽谤”吗?被投诉文章很精准指出了,正是由于1998年北大对沈阳警告处分里没有写入关键性的“违反师德”定性,才有了2012年南大从北大引进沈阳不知情其存在违反师德的问题,才有了2018年沈阳面对媒体还公然否认自己对高岩犯下“违反师德”的嚣张,被投诉文章还原这些历史发展脉络和因果联系,这构成任何对北大的“夸张失实”、“侮辱诽谤”吗?被投诉文章指出,1998年北大对沈阳警告处分并没有写明沈阳侵害高岩致其抑郁自杀,而是选择性地突出了其中的一些经过,这是事实。北大中文系师生从这个警告处分决定、以及相关传言中,得到的印象是高岩追求沈阳不成而自杀,这些更是事实。如果不是这些事实的存在,会有高岩的同学李悠悠在2018年正面曝光还原沈阳侵犯高岩致死真实内情的事情吗?如果不承认这一系列事实和因此而产生的后续发展,那么请问北大,2018年李悠悠曝光沈阳侵犯高岩致死的舆论事件,以及后续各高校对沈阳的追责处理,是为何发生呢?被投诉文章严格依据事实还原1998年北大处分沈阳这段历史中的过程和问题,这就构成“失实”、“侵犯北大的名誉”了吗?这个警告处分对沈阳后来担任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北大中文系副主任也确实毫无实质性影响,被投诉文章并依据媒体报道举出例证:1998年他因高岩自杀受警告处分之后的第二年,1999年他就当上了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因此,这个分析也是依据事实的合理判断。而且在2012年南大从北大引进沈阳并为沈阳申报长江学者时,北大并没有将这个警告处分告知南大,更遑论1998年警方调查里关于沈阳对高岩违反师德的结论,这些都是事实。所以沈阳可以很顺利在南大担任重要的教职,并评上长江学者,这些都是事实,如实还原这些问题发生的过程,这就对北大构成“失实”、“名誉侵犯”、“侮辱诽谤”了吗?被投诉文章还通过综合北大当年一些当事人对该事件在媒体上的发言,严谨地还原了1998年北大处理沈阳的具体经过,并对比分析了一些当事人对待沈阳问题上的巨大不同态度,比如1998年时任北大中文系主任费振刚就明确指出沈阳对高岩违反师德。被投诉文章指出了陆俭明、温儒敏对沈阳违反师德的严重问题至今仍然持完全回避态度,不符合国家有关方面对师德问题作为底线、零容忍的方针政策。请问,被投诉文章针对沈阳问题对陆俭明、温儒敏的批评,有任何侮辱、诽谤、谩骂、人身攻击吗?请问以正常正当的方式批评陆俭明、温儒敏,就构成了对北大的“夸张失实”、“侮辱诽谤”吗?被投诉文章最后写到,“只能希望陆俭明和温儒敏,以及更多只关注学术的大佬,不要忘记你们的前辈泰山王力写过的那八个字: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始终强调了不管学术有多大,学术大佬都不能忘记师德才是为师之根本。被投诉文章从头至尾都围绕师德这个根本标准,来实事求是还原和分析沈阳问题,从何构成对北大的“名誉侵犯”呢?北大的投诉,是因为被投诉文章“名誉侵犯”了北大,还是因为不能容忍本号围绕师德这个根本标准,指出了北大在沈阳违反师德问题上存在的问题?而且,是北大不能容忍,还是某些个人以北大的名义不能容忍?由于投诉人以北大名义发起投诉,北大的超级优势地位显而易见。所以,本号觉得有必要呼吁一下,还请微信公众号负责此次投诉的评审人公正地处理本次投诉,维护好健康的网络言论空间。
2022年6月21日
其他

唐山有恶棍欺辱女生致伤,当年温儒敏请的教材编写者侵害女生致死

这两天知道了两件事。一是大家都看到的热搜,唐山有恶棍调戏骚扰女生不成,恼羞成怒,肆意群殴女生致伤,引发全国公愤。二是温儒敏2003年应邀主持编写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团队里的所谓教授沈阳竟然是个师德败坏之徒,曾侵害女生致死!95级北大中文系才女高岩,因被沈阳侵犯和人格羞辱导致抑郁,1998年3月11日自杀身亡。这是一位网友告知本号沈阳的黑历史。一查千真万确,一千万头卧槽草泥马奔过心头!由于种种原因,1998年,沈阳当时仅受到北大纪律处分,以及在中文系开教职工大会检讨。直到2018年高岩同学实名曝光沈阳侵害北大中文系女生高岩致死的详细过程,引发强烈舆论,沈阳才被清算。2003年,已经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的温儒敏居然请了这种货色参与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还担任了部分内容的主编,对师德败坏者的宽容真无底线“风范”!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教材问题的毯子之下,还藏着教兽!按照本号事实说话的规矩,先还原沈阳侵害高原致死的事实经过。1沈阳,上海人,1955年出生,1982至199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读完本科和研究生,1993年读完北大中文系博士,进入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任教。(百度百科)1995年,19岁的北京女生高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不幸一头撞上了“现代汉语”授课人沈阳。李悠悠是高岩的高中同学,一同考入北大,李悠悠考入的是北大社会系。她们同住一栋宿舍楼,从高中起就是无话不谈的密友。她描述了高岩最初与沈阳产生联系的详尽细节。详见《南京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主任、长江学者沈阳教授,女生高岩的死真的与你无关吗?》,整理如下:1995年秋大一刚开学不久,沈阳指定高岩当学习委员,负责文学、语言和文献三个班一共70名左右同学的收发作业以及收钱等班务。当时北大文科生(除外语学院)都是在昌平园完成大一学业,再回燕园就读。高岩和李悠悠都是北京女生,每逢周六下午(当时是单休,只休周日),她俩会在昌平坐公交车回城里家中,周日下午去德胜门等学生校车回昌平园。一段时间后,高岩告诉李悠悠,沈阳安排她可搭乘教师班车从燕园返昌平园。当时,高岩家住在长安商场附近,沈阳家住在三里河一代,步行距离10分钟。这是20多年前高岩家的旧址于是,原本高岩每周日和李悠悠一起搭学生班车从城里家中回昌平校园,变成沈阳每周一早上在长安商场门口的过街天桥附近等她,和她一起去燕园,再一起乘教师班车回昌平园。高岩的母亲高树铭对媒体也印证了李悠悠所讲述的细节:大一第一学期,周树铭觉得高岩情绪各方面都挺好,说老师沈阳让她当学习委员,还说沈老师课讲得很好。之后沈阳为高岩争取到了搭乘教师班车的机会,周末回城,周一上午返回昌平园区。就这样,原本,高岩多彩、充实、纯真的象牙塔生活可以一直在美好中度过。然而,很快事情急转直下。先看北大2018年4月8日公开的两份处分沈阳决定,其中一份出自北大中文系。北大的这个处分决定,以简略到极致的语言,描述了高岩因沈阳而死的整体情况。一句话带过高岩和沈阳产生联系的起源:1995年9月至1996年5月,沈阳给本系95级本科生上“现代汉语”课,与学习委员高岩(女生)接触较多。虽然简略,但印证了李悠悠、高岩母亲的描述。三句话交代高岩和沈阳发生了所谓“感情”纠纷:1996年5月,沈阳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期间,与高岩数次通信。1997年1月沈阳回北京休假,高岩去沈阳住处,要沈阳“表态和她建立恋爱关系”,沈阳无意与高岩恋爱,但当时却回答说“那你就算是我的女朋友吧”,并与高岩搂抱,亲吻。沈阳1997年6月从香港返校后,终止与高岩往来。接着就是高岩的悲剧:1998年3月11日,高岩在家中突然死亡。经公安部门鉴定,高岩系自杀致死。2这些在1998年经过精心推敲和打磨的文字,无法使外界对沈阳侵害高岩致死的经过产生完整、清晰的认知,甚至一定程度上混淆、减轻了沈阳的严重责任。比如,假设您完全不知情,仅仅只读这个处分决定,是不是会觉得有点像高岩“单恋”沈阳,还迫使沈阳承认和她有“恋爱”关系?这,当然绝非事实。但,不管文字如何刻意,也避不开关键线索。就是,1997年1月,高岩去沈阳住处,要沈阳“表态和她建立恋爱关系”。这句话被打磨的如此拗口,反而不能一下明白。其实很简单,高岩要求沈阳承认和自己有恋爱关系!高岩的母亲赵树铭退休前在北京育才中学任语文老师。她向媒体追忆,女儿高岩从小到大一直品学兼优、听话用功,小学毕业后被保送进北师大附中。品学兼优、用功听话的高岩,大一上学期专注学习,还取得全中文系成绩第一名,她不是什么大女主、霸道千金,更不会突发精神分裂,何以发展到不顾自己的身份和脸面,1997年1月趁沈阳寒假回北京时,跑到他家,要求他承认和自己有“恋爱”关系?此线索可推知两点:一是在1997年1月,即沈阳离开北大赴香港之前,没有和高岩建立任何所谓“恋爱”关系;二是从1996年3月至1997年1月之间,沈阳向高岩实施了恋人间特有的亲密行为,而且情况相当严重,刺激到高岩,不惜脸面,主动找上门去要个说法。而这个肇因,正是沈阳侵犯了高岩!这是北大处分决定里“沈阳给本系95级本科生上“现代汉语”课,与学习委员高岩(女生)接触较多”背后的真实内情。北大为什么会在时隔20年之后的2018年4月才公布对沈阳的处分决定,当然有原因。2018年4月5日,高岩自杀20周年的清明节之际,高岩的同学李悠悠在网上发帖《南大文学院语言学系主任、长江学者沈阳教授,女生高岩的死真的与你无关吗?》,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由此,李悠悠接受了媒体采访明确表示:沈阳侵害高岩的事实,来自于高岩陆陆续续和她的谈心倾诉,数次讲述沈阳违背她意愿和她发生性关系。最早是大一下学期,具体是在1996年春夏之际(约3-5月),高岩吐露沈阳借故把她叫到他家里,不但从背后突然抱住她,而且脱了她的衣服,对她做了她不想做的事。后来到了大二,她们已经从昌平园回到燕园。一个周末高岩说单独见了沈阳,眼里含着泪,吞吞吐吐地说,沈阳向她身上扑过来,像恶狼一样扑上来。又过一段时间,她说沈老师脱了她的衣服,对这个事情她充满了耻感感。沈阳做出这些可耻行为,并非是和高岩建立了恋爱关系,(何况当时的校规也不允许老师和学生发展恋爱关系,师生恋本身就是违反师德),高岩从未向好友李悠悠说自己是和沈阳交往、恋爱,高岩更说“他应该是爱我才发生这种身体行为,但我觉得爱应该不是这样的。”以上高岩描述的被侵犯细节,在李悠悠《南京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主任、长江学者沈阳教授,女生高岩的死真的与你无关吗?》一文中亦有详细介绍。3至此,沈阳侵犯高岩的经过已经非常清楚。从1995年秋大一开学,沈阳就有意接近高岩,让高岩担任学习委员,安排高岩搭乘教师班车,频繁和高岩接触,并有机会单独相处。至大一下学期1996年春夏之时,沈阳有一次以让高岩交作业和讨论学术问题为由,将高岩引至家中,在高岩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以软硬兼施的方式强势和高岩发生性关系。软方式包括说爱、喜欢、欣赏之类的话,硬方式就是看准高岩文静听话的性格和空白的社会经验,利用高岩对自己作为老师的尊重和认可,突然搂抱,使得高岩一时间不知该作何反应,再发展到任由自己摆布。高岩的同学王敖回忆,高岩是那种会认真仰视老师的姑娘。李悠悠认为,这与高岩出身于教师家庭有关。“她对老师一直是恭恭敬敬的,她家也是那种老北京的家风,她父亲高老师也是很温良恭俭让的,所以高岩见到老师都会微微弯腰、点头的那种态度。”(此材料参见博雅天下2018年4月8日《为了21岁的高岩:一场迟到20年的“清算”》)当时的高岩虽刚满20岁,但从小到大专注学业,无恋爱经验(包括性经验),懵懵懂懂,加上对沈阳有着纯粹的尊敬,事发突然,在不知所措、惶恐中被动地发生了关系。这里所说的沈阳对高岩的侵犯,不是刑法意义上的性侵。时隔那么多年,很难有法律意义上证据证明沈阳实施了性侵。用高岩的同学王敖的话来说,老师对女生的侵犯,从社会学角度看,是“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下,在权力、掌握的资源、心理成熟度不对等的情况下,师生之间的浪漫、性关系直接指向的是腐败和潜规则,造成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身体和情感的剥削。”高岩正是由于受到诱骗、事发突然、不知所措中被动地与沈阳发生了关系,身心受到严重冲击。她说“爱应该不是这样的”,当然是指先爱后性,即先谈恋爱,才有可能发展到身体关系。但沈阳却一举打碎了高岩的恋爱观,使得她陷入巨大的身心矛盾,她陆陆续续地对李悠悠倾诉自己感到很害怕很痛苦,感到被沈阳侵犯,她不喜欢这样,不想再这样,这种残酷的身心撕裂使她一步步陷入抑郁。高岩的很多举动已经显示了她抑郁的严重程度。高岩妈妈回忆:女儿的异常最早出现在大一下学期(即1996年3-6月),时常闷闷不乐,还说不想上学了,想休学。印证高岩痛苦状态的,是1996年暑假,高岩写了一篇题为《追忆大一似水流年》的文章,细致地描写了心理状态的巨大变化:从第一学期的平和、自信、快乐到第二学期几乎不间断的焦虑、怀疑、痛苦,似乎是极大的反差,虽然我此时执笔之刻,心中仍有余悸。可在大一,我却体会到了笑不出来的苦涩与无奈。如此巨大的心理变化,必然有巨大的现实起因,但高岩却并没有触及背后的原因。而今天看,这清楚显示了她受到沈阳侵犯后的心理创伤:痛苦、害怕、焦虑。大一下学期才短短几个月,她的人生就已被沈阳的侵犯彻底颠覆,所以刚刚结束的大一竟会成为无法逆转的、遥远的“似水流年”,这四个字高度凝练了她的苦楚、不甘、无力、追悔。高岩的委婉含蓄可见一斑。形成同步印证的是,根据高岩母亲的回忆,高岩在大一上学期对沈阳评价不错,认为他讲课好,但到了大一下学期,她对沈阳的评价就非常负面,公开对妈妈说沈阳很讨厌,怎么北大会有这样的老师。只是高岩特有的含蓄和自尊,“脱光自己衣服”、“像恶狼一样扑来”是她向好友袒露自己被沈阳侵犯的最大尺度,可她无法对妈妈启齿沈阳对自己的侵犯,只能以沈阳让总叫她收作业收钱来暗示。而沈阳就是以交作业为由把高岩骗至自己住处实施了侵犯,“收作业”实际某种程度成了高岩被侵犯的一种伤口。只是,这么多潜台词她的家人如何能一下想得到呢。4到了1996年12月,高岩发终于展出极端念头,曾给父母写下一封遗书,只是当时有惊无险未出事,没有马上诉诸实施。(此材料参见公众号人物2018年4月8日文章《为什么我们的同学会死去?|高岩,不能忘却的纪念》这次遗书事件使得高岩被母亲带去看医生,确诊患有抑郁症。而实际上她大一下学期曾考虑休学,已经是抑郁症初期的表现。1997年初,高岩实施了第一次自杀行为,割腕,但被母亲周树铭及时发现和制止。这三件事,足见高岩当时的抑郁症已经非常严重。如果沈阳仅仅是偶尔有过强行搂抱,仅仅是一些普通的语言或肢体碰触骚扰,没有侵犯高岩,高岩何至于抑郁成疾?任何一个女生都不至于此。高岩不想吃药,想用自己的方法走出抑郁症,她采用的方法是要确认沈阳与她存在恋爱关系。因为,只有确认了恋爱关系,她的恋爱观和沈阳侵犯的现实之间的巨大错位,才能有所弥补缓解。于是她才有了无法见面时写信给沈阳,并在抑郁状态的驱使下,不顾女生的矜持,发展到1997年1月登门要求他承认恋爱关系。沈阳当然看到了事态的严重,不得不先稳住高岩。这就是北大处分决定里的所谓“无意与高岩恋爱,但当时却回答说‘那你就算是我的女朋友吧’,并与高岩搂抱,亲吻。”然而,沈阳又做了两件非常恶劣的事情,直接刺激高岩走向自杀。一是北大处分决定里说“1997年6月沈阳从香港返回北大后,终止与高岩往来”,沈阳本来确实应当和高岩理清楚关系,其实际经过却非常丑陋,变成沈阳全盘否认和推卸责任。李悠悠这一段描述实际反映的是什么?实际是,高岩向沈阳明确表达自己被他侵犯的痛苦和愤怒,价值观和身心被颠覆的撕裂创伤,而沈阳拒不承认自己的侵犯行为,必定在他嘴里变成所谓“你情我愿”,以及由此对高岩进行人身攻击、冷嘲热讽,彻底推卸责任。沈阳甚至在20年后公开发表文章,继续攻击高岩“不好”,自己和高岩之死无任何关系,甩锅卸责、践踏高岩的丑陋嘴脸愈演愈烈。沈阳第二件更恶劣无耻的事情是,与人合力对高岩进行荡妇羞辱。根据李悠悠的《南京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主任、长江学者沈阳教授,女生高岩的死真的与你无关吗?》,他在侵犯高岩的同时,还肆无忌惮和高岩同班的其他女生发生不轨行为,并称“不喜欢高岩”,高岩“勾引”自己上床,高岩有“神经病”,这些话经那位女生故意传播出去,对高岩造成了毁灭性的精神摧残。曾有一位老师评价高岩自尊心较强,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另一面,就是对于自己的社会声誉、社会形象敏感,对关系到声誉、形象的事情非常较真。荡妇羞辱本身已是彻头彻尾的污水污名,更何况是泼向高岩这样一贯品学兼优、自尊心特别强的女生,这对已经身患严重抑郁症的高岩不是摧毁性的吗?荡妇羞辱成为压倒高岩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已再难从抑郁中自拔。今天,心理治疗很平常、很昂贵,但在90年代,心理治疗不但昂贵,而且稀少,那时社会对抑郁症的认识更加不足,甚至不清楚抑郁症可怕杀伤力。高岩曾尝试去外校听心理课,力图解决心理问题,但她没能成功。就在年初尝试割脉之后,高岩在1997年下半年(具体时间未有确切资料,推测是1997年下半年,因为媒体描述的背景是她最后那一段时光,且高岩一直待1997年6月沈阳结束访学回北京和他讲清楚了断关系)曾服安眠药自杀,但被母亲及时发现送院抢救回来。1997至1998年的大三,高岩已无力维持正常学习,1998年3月中文系曾公开张贴学生成绩,高岩的同学王敖看到高岩的成绩已经一落千丈。这更加说明她当时所处的崩溃境地。1998年3月7日,高岩第三次做出自杀举动,在家打开煤气自杀,被回家的母亲及时发现制止。到了3月11日,高岩再次打开燃气自杀,等高岩父亲返回家中发现时,已经无力挽回。高岩一直是在道德、价值观、情感上控诉沈阳的侵害,而作为一个单纯的女生,也不可能有什么取证意识,当时更没有什么录音拍照的取证技术条件(没有手机)。高岩甚至在遗书里都是以“他”代替沈阳。就连这份遗书,高岩的母亲也因无法忍看最后扔掉。警方的尸检鉴定只能证明高岩不是处女,无法直接证明高岩和谁发生过关系。高岩的父母能做的,只是写小字报,去北大的中文系、去高岩的宿舍楼哭诉,在道义上谴责沈阳,让北大的学生警惕沈阳这个流氓。5高岩以死明志,但却无法使师德败坏的人立即得到法律上应有的惩罚。1998年北大对沈阳的处分决定,书面文字上只确认了沈阳的行为不当,但并没有任何明确认定沈阳有违师德的文字。北大是在2018年4月8日公布当年处分报告时,才补充说当年的警方调查结论认为沈阳违反师德四个字:1998年初,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治安处重大责任事故调查组对有关案件进行了调查取证,于1998年3月作出了事实认定,给出了调查结论,其中涉及到沈阳行为不当、违反师德。也就是说,2018年4月,北大这才第一次向外界公开明确沈阳当年对高岩违反师德。1998年处分决定不直接确认沈阳违反师德,实际造成了两个非常不良的后果。一是很多人,包括北大的师生,并不清楚高岩被沈阳侵犯的事实,从根本性质上模糊了对沈阳的社会评价。以上新闻报道都显示出,直至2018年,北大中文系的很多师生对当年高岩自杀事件的印象是所谓“恋爱”纠纷以及各种不实传言。二是沈阳几乎不受影响,并在学术圈混的风生水起。1998年3月高岩自杀之后,当年7月北大宣布处分沈阳决定之后,根据百度百科上沈阳的简历,他未受任何影响,反而不断得到重用。1997年-2001年
2022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