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6


-- 艺术设计月刊 --

2017年第12期

1958年创刊/总第296期

清华大学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match

  【主编方晓风“写在前面”】

回顾近30 年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理论迭代的速度在明显加快,一方面对于设计的定义在不断延展和变化,另一方面设计在方法论层面也是不断出新。这个既反映了这个学科的活力,也显示了作为新兴学科的设计学来自现实需求倒逼的压力。

 

服务设计的概念出现是较为晚近的事,既是设计思维的一种发展,也是设计形态的一种发展。要理解服务设计,最好先理解服务经济。根据经济学的产业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所谓第三产业即泛指的服务业。第一、二产业的共同特点是实体生产,产品也是实物,而第三产业的产品往往不是实物,而是具有抽象属性的服务。服务这一概念,既抽象又实在。言其实在,乃是因为服务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体验和感受;言其抽象,则必须看到服务没有具体的形态,不是单纯的物,而是一个包含行为、程序、人际关系;以及物质载体的完整系统。当经济交往的对象由物逐渐演变为服务的时候,服务设计的提出可谓顺其自然,应运而生。

 

共享不是新概念,但是在信息时代,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共享正成为颠覆既有经济形态的核心概念。从Uber、Airbnb 这样的企业开始,互联网技术深刻地介入了社会资源的大规模重新配置的过程,并且这样的大规模配置并非由政府主导,而是由无数个体依据数据匹配来实现。这样的现实使得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得不随之而改变。因此,美国的未来学家凯文·凯利宣称未来的趋势之一是使用权优先于所有权。果真如此的话,传统的价值观必将被打破,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是不在话下。共享并不因此而成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共享的实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并在过程中体现成本优势。然而资源调配造成的社会成本和利益边界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应计入总体成本一并评估,不是仅仅做经济分析。近年来共享单车蜂拥而上的现象,则说明了资本非理性的一面,市场监管也要即时跟进。

 

服务设计的提出不是对既有设计理论或方法的否定,而是在既有方法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既是设计思维的扩展——由物的关注转向整个服务流程,也是方法论层面的演进——以服务界面为切入点,围绕不同主体的体验展开设计思考。本刊在2010 年就以“服务设计”为题组织专题,当时这个观念在国内设计界的接受度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今天,国内相应的实践案例层出不穷,服务经济与共享观念的结合在当前的形势下可谓水到渠成。今年年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了以“服务设计与共享经济”为主题的第一届现代服务业创新国际论坛。之后,我们持续追踪论坛中的案例和专家,在服务设计的倡导者王国胜老师的帮助下,在岁末以“服务·共享”为题推出本期的特别策划,以前瞻的眼光迎接新年。这一内容也有助于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涵,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及其产品已是国际社会绕不过去的话题。

 

本月13 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袁运甫先生因病逝世。袁先生也是本刊顾问,一生倡导大美术,在绘画和公共艺术领域影响深远。先生远去,令人扼腕,但作品和思想都留了下来,将长久地滋养中国的艺术与设计,其融贯中西的成就也不断地予后人以启发。  

 

特别策划:服务·共享

栏目主持:刘晶晶


主持人语

在如今“大设计”的时代里,直面用户和体验的“服务设计”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不论是其理念还是实践。变化从新的技术、业态到作为核心的用户,新的需求、消费,新的生活方式,现实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设计”与“服务”的具体内容及其价值与意义,不仅在物质的实体经济层面,也在于精神的文化层面。因为服务设计所关涉的,不只是传统的“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还有其已经进入更为广泛深远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这一现实情境。而对于中国而言,这是当下社会转型时期设计文化重塑和发展阶段的重要课题。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各种政策和支持下,云计算、信息服务、物联网、商务服务、科研技术服务、新零售、个人消费、新金融、政务、公共事业、旅游和体育文化产业、教育培训、健康和养老服务业等,我们的产业和社会面临着重大变革。作为服务设计的重要理念,协同共享作为新的经济模式,也是一种设计思维,因此而涌现出产品服务体系创新、平台创新和协同式生活方式创新等新服务模式,也有一大批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了解与探讨的产品和企业。

 

《装饰》杂志携手国际服务设计联盟(北京),以2017 年6 月18 日成功举办的“共享经济与服务设计”现代服务业创新国际论坛内容为基础,特别策划这一期关于“服务”和“共享”的专题,约请到的几位作者分别是国际服务设计联盟副总裁杰西·格里姆斯、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国际服务设计联盟(北京)主席王国胜、零点有数CEO 张军、阿里巴巴集团国际UED 总监范荣强、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总经理陈妍、滴滴出行设计总监赵天翔。他们分享的内容来自研究与实践的第一线。希望在论坛的现场成果基础上有所梳理,呈现目前服务设计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激发思考和探讨。(刘晶晶)


服务设计与共享经济的挑战

作者:[荷] 杰西·格里姆斯

翻译:李怡淙

内容摘要: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在当今中国正经历着一个独特的机遇。在美国、西欧建立起坚实地位后,如今开始在中国被接纳。它在诸如清华大学等学术环境下被讲授,在中国商界得到应用,在被政府所培育、支持。同时,中国的共享经济甚至以更快的步伐扩展。本文向那些或许对服务设计尚未熟悉的读者们进行介绍,提供关于共享经济以及其在中国独一无二的发展潜力等一些背景语境,最后笔者分享了对共享经济中服务设计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其可能的适应方式的思考。

 

从物权意识走向共享意识的设计

作者:王国胜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各国对医疗、教育、文化、社会安全等问题的关注与投资的增加,全球产业的格局和形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英国和欧盟其他国家近年来做了大量的公共服务与产业创新方面的推动,不仅给社会和产业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用户驱动的服务”使得“参与式设计”成为当代设计新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在由产品生产型社会向服务型社会的转变进程中,以共同消费和共享经济为代表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新一代年轻人中蔓延。相对于高速增长的30 年,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的后物质时代悄然来临。对应之前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后物质时代的生活态度表现为对幸福指数的关注,质量胜于数量,体验胜于占有,精神享受胜于物质享受,时间胜于金钱……呈现出人们的需求从物品到体验再到社会关系的递进,这是物权衰落的进程,也是当今全球服务设计兴起的基础。


基于洞察的服务体验提升

作者:张军

内容摘要:进行服务设计不仅需要理解用户的需求,同时需要洞悉用户的心智模型;不仅要关注用户态度数据,同时要运用大数据,利用用户行为数据,并整合多元数据帮助企业进行服务决策;不仅要关注现实需求,同时要把握流行趋势,将时尚符号和用户心智融入服务设计全流程。


从UCD 迈向UXD 之路

作者:范荣强

内容摘要:UCD(User-Centered Design)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已经提出十多年了,设计师的职能(交互、视觉、用户调研)没有太多的变化。随着这个时代下新商业、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让设计师也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转型成为UXD(User Experience Design)来更好地解决用户的体验问题值得深思。


腾讯公益:用服务设计构建互联网公益的新模式

作者:陈妍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公益模式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越来越难以满足公众的期待,导致公众对公益的不信任与日俱增。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智能设备门槛的逐步降低,在“连接一切”的战略下,腾讯公益成为“人人可公益的串联者”的定位也日渐清晰,逐渐成为公益组织和广大的爱心网友以及爱心企业之间的连接器。在这个定位下,腾讯公益尝试去挖掘在不同的公益角色里面存在的潜在需求,寻求其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服务的可能性。公益十年,腾讯公益坚持对成为“人人可公益的串联者”的探索,用创新设计思维与服务设计去构建互联网公益的新模式。

 


滴滴出行:让服务设计抵达地面

作者:赵天翔

内容摘要:滴滴出行一直坚持让服务设计抵达地面,强调服务设计思维的抵达、价值的重要性,以及作为一个O2O 产品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在诸多细节方面基于同理心的考量与服务的落实。本文讨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关出行用车体验的再创造与解决问题的多触点,分析了滴滴出行服务设计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三种人”,即司务员、开发团队、乘客,他们可以建立起稳定且正向运作的循环,为整体用户体验的提高而赋能。


特别关注

栏目主持:萧冯

第一届“未来畅想沟通桥梁——世博语境下的展览创意设计”学术论坛综述

撰文:程雪松、董春欣、汪 宁、葛天卿

(节选)2017 年11 月3 日,第一届“未来畅想沟通桥梁——世博语境下的展览创意设计”学术论坛主论坛在上海大学行政楼报告厅举行。近百位曾经参与世博会的国内外艺术、设计和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设计师、艺术家和知名企业家出席,共同探讨世博语境下的展览前沿问题,为发展面向未来的展览学科积累理论和实践资源,并助力上海美术学院的高水平发展建设。

 

纸上展览

栏目主持:刘晶晶

2017 北京国际设计周侧记

编辑:刘晶晶

(节选)北京国际设计周自2009 年首届创办起,至2016 年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已步入国际A 类设计活动行列,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设计周以及首都具有国际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的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设计产业学术交流平台。2016 年,设计周建立了由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和研究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按照“问题导向”原则,选取国家创新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综合研究,以“大设计”理念从社会发展、产业提升、人居环境、绿色设计等方面形成概念方案,并在设计周期间基于全年研究成果,组织主题展览、主题论坛,为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2017 年,为进一步扩大设计周的规模和影响力、提升品质,北京国际设计周进一步以开放的姿态将活动涵盖的十大主体板块内容全部面向社会和行业进行项目合作与招标,邀请各界创意精英与组委会携手,将北京国际设计周打造成与公众互动的“展示周”、与专业互动的“交流周”、与产业互动的“交易周”。

 


第一线

栏目主持:萧冯

数字技术创新与设计工具迭代

撰文:张明

内容摘要:自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毕业后,于雷在美国SOM 等国际设计机构从事建筑设计实践。在海归大潮伊始之时,他回国成立个人工作室并同时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师从徐卫国教授,成为数字建筑设计领域里一位开拓者。相较于一般的建筑工作室,于雷更致力于将建筑思维、方法和逻辑跨界应用到各个相关联的领域,以创新的整合方式提供数字设计以及相适配的工业解决方案。在业界,于雷以三维打印机的研发与生产、大型三维打印艺术装置的创作,以及利用工业机器臂进行建造而发挥影响力。

 



海外动向

栏目主持:刘晶晶

米菲兔的传承:小白兔的风格之源

作者:[荷] J·W·德鲁克、张斐然、易晓

倘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小孩说出她最喜欢的小兔子,极有可能得到的答案就是:米菲兔。1955 年,荷兰平面设计师迪克·布鲁纳(图1)出版了第一本米菲兔的小册子。此后,米菲兔的小册子陆续被译成50 多种语言,全球销量共计8900 万册[1]。多年来,米菲兔主演的电视剧风靡全球,积攒了大量人气。无论是衣服、盒子、玩具、毯子、毛巾、纸巾或陶制餐具……都被印制上米菲兔的形象,你几乎很难找到一家没有米菲兔的儿童产品商店。总之,米菲兔的书册和周边产品年复一年地创造了数百万欧元的稳定营业额。通过这些数字,米菲兔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然而,有一个巨大的反差是:米老鼠和它所有的著名小伙伴们是由数以万计的漫画家、编剧、计算机程序员,以及高素质且高收入的专家团队创作完成。它们是Lifetime 工作室的早期作品,曾征服了整个世界。与此相反,令人感到新奇的是,米菲兔仅由迪克·布鲁纳独自创作完成。它保持了世界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的纪录,直到2014 年87 岁的迪克·布鲁纳退休。

 


观点

栏目主持:莫筱

虚拟的伦理学——论电子游戏设计的伦理

作者:汪博

内容摘要:电子游戏开启了一个虚拟世界,玩家在其中的存在深受设计影响。这种影响因虚拟性而不同于以往的设计,本文由此出发来探讨游戏设计伦理。通过对虚拟的程序性、非真实性、交互虚构性、它者性的分析,本文认为游戏设计不再像传统设计那样在人和世界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它自身即带来一个世界,其伦理是玩家和设计本身关系的伦理。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阅读近期刊物介绍:

《装饰》杂志2017年第1期介绍“创新·创业”

《装饰》杂志2017年第2期介绍“阅读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3期介绍“ 江南物化”

《装饰》杂志2017年第4期介绍 “信息视觉”

《装饰》杂志2017年第5期介绍 “ 历史街区复兴”

《装饰》杂志2017年第6期介绍 “德国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7期介绍  “毕业设计·环境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8期介绍   “宜兴紫砂”

《装饰》杂志2017年第9期介绍“品牌·中国”

《装饰》杂志2017年第10期介绍“张仃百年”

《装饰》杂志2017年第11期介绍“手艺 ·乡村”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本期杂志

[郑重声明]

近日出现

假冒《装饰》杂志官网

     近日《装饰》杂志编辑部发现一个仿冒网站,请各位读者和作者警惕!在此,请大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投稿!切勿让某些非法之徒有机可乘、混淆视听,窃取不义之财,败坏学术风气。特此声明:

  • www.izhsh.com.cn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其它均为仿冒,请各位读者和作者警惕!

  • 唯一投稿邮箱为zhuangshi689@263.net,未开通网上投稿!

  • 编辑部电话为010-62798189,是清华大学所属号段的电话号码。

  • 此上真实信息均印刷在《装饰》杂志的纸刊上,请各位读者和作者鉴别!

  • 【仿冒网站的邮箱地址为:zhuangshibj@163.com(假的这是假的!)】

  • 【仿冒网站的地址为:http://www.zhuangshizz.cn(假的这是假的!)】

  • 在进行投稿或合作等涉及到个人信息以及金钱交易等行为时,一定先以纸刊上印刷的联系方式与编辑部确认和沟通,以防止给您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以下为仿冒网站的主页截图,

请各位读者和作者警惕!




以下是 “唯一”官方指定投稿邮箱:

《装饰》是目前国内艺术设计类唯一的核心期刊,杂志立足学术,放眼社会,涉及衣食住行、美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涵盖艺术设计的各个专业领域,是专业设计师、设计教育者和学生的必备读物,在专业圈内享有较高声誉。近7年来,担任主编的方晓风先生为其撰写的80余篇“写在前面”,既见证了杂志的成长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忠实地反映出我国设计界的成长和变化。如需购买《写在前面》(签名版)一书,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直接购买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