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装饰》2018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装饰编辑部 装饰杂志 2022-04-25

2014年,《装饰》杂志进行了首次“年度优秀投稿论文”的评选暨优秀作者交流活动,作为年度常设活动举办,并于2018年升级为“《装饰》学术年会”。

 一直以来,《装饰》杂志都强调文献性与记录性,在实务研究中融入理论研究是杂志的一个努力方向。通过这样的评选活动,本刊旨在弘扬扎实严谨的学术风气,也意在向广大作者进一步明确《装饰》杂志的学术标准和投稿要求。

 

本次评选以2018年《装饰》杂志发表的投稿论文为对象,主要集中在“教学档案”“史论空间”“个案点击”“设计实践”“民俗民艺”五个栏目。经过栏目编辑的严格审定与投票讨论,从数百篇已发表的论文中精选出主题鲜明、观点新颖、论据可靠、语言精炼、可读性强,并有原创性的10篇佳作为“年度优秀论文”。


2019年度的“《装饰》学术年会”,将对“优秀投稿论文”的作者进行表彰,并举行学术交流活动。相关信息将于近期公布,敬请留意。



2018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终选名单如下(共10篇)

(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2018年度“优秀投稿论文”内容摘要及编辑点评

1



中国早期建筑展览会中艺术的介入与建筑师的身份认同

邢鹏飞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内容摘要: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开始转型。伴随着1927 年中国建筑师学会的成立和一系列建筑规范的制定,建筑师开始职业化变身,但建筑师这一身份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含混不定。本文以中国早期的建筑展览会为研究对象,试图阐释中国早期建筑展览会中艺术力量的介入这一现象,剖析建筑师在区别于土木工程师与泥瓦匠人的过程中艺术所发挥的作用。


编辑点评:近代设计史的研究,资料的获取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在于问题切入的角度以及分析的视野。展览会,一直是许多近代设计史学者研究的热点,但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展览本身。而本文虽然以中国早期的建筑展览会为研究对象,但作者并不满足于陈述这些展览的内容、形式、意义……,而是试图阐释在这些展览会中艺术力量的介入这一现象,剖析中国近代建筑师在区别于土木工程师与泥瓦匠人的过程中,艺术所发挥的作用。尽管与狭义上的设计史不同,本文关注的是建筑与艺术领域的交叉。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本文的视野和研究视角足可为其他门类的设计史提供很好的借鉴与参考。(周志)


2



《打花鼓》绢画中的人物服饰研究

张  彬 中国戏曲学院

 

内容摘要:《打花鼓》绢画,从其色泽、技巧风格以及绢地情况来看,应为宋代杂剧人物图。宋代杂剧人物图目前共发现两幅,另一幅是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眼药酸》。二幅皆为散册,绢质,是宋代通俗文艺的兴盛与文化生活普及的有力图证。本文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打花鼓》绢画中女性艺人演出盛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图中演员的首服与服装,推测其所扮演的具体角色身份,探讨宋人如何利用服饰语言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化处理。


编辑点评:艺术是相通的。在艺术学大门类下,美术与设计具有天然的关联性,两者的交叉研究并不罕见。但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这些学科却一直很少进入设计学、尤其是设计史研究的视野。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的写作颇具启发意义。面对《打花鼓》这幅宋画,作者并没有单纯从绘画的角度进行形式审美分析,而是在运用图像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绢画中女性艺人演出盛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图中演员的首服与服装,推测其在杂剧中所扮演的具体角色身份,进而探讨宋人如何利用服饰语言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化处理。本文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融美术学(绘画)、设计学(服装)、戏剧学(杂剧)三个学科于一体,充分体现了设计史研究跨学科、整合性的特征。尽管在研究深度上仍有待加强,但仍值得鼓励。(周志)


3



畲族“凤凰装”释源及其影响

方泽明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本文探究了畲族的凤凰崇拜与“凤凰装”的内在关联,以20 世纪罗源地区畲族女子服饰的变迁为依据,论证了该地“凤凰装”变异的历程,探讨了导致其产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了两者背后深刻的文化意涵。


编辑点评:本文具有非常清晰的问题意识,作者发现学术界对畲族“凤凰装”一词的出现时间存在认识误差,进而产生一系列对于该名词的出现时间及其历史原因、民族认同的疑问,随后经过详细的考证,回答了前述的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探究畲族的凤凰崇拜与“凤凰装”的内在关联,以畲族女子服饰的变迁为依据,理清了“凤凰装”的流变及影响因素。文章资料掌握较充分,分析深入,逻辑通畅,结论较令人信服。(赵毅平)


4



论连环画形式的漳州戏曲年画

何潇娴  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内容摘要:在现存的清代漳州木版年画中,有部分年画选取了闽南地区流行的戏曲作为题材,其形式以多图组成的全本连环画为主。这些年画具有极强的叙事性,所有的局部画面都与情节进展密切相关,并不避讳悲苦病亡的场景,背景真实具体,类似书籍插图。布局紧凑,线条精练简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编辑点评:本文选取颇具地域特征的民间艺术形式为题,在横向的比较视野中分析了连环画形式的漳州戏曲年画的组织形式、构图布局、线条处理、人物造型、背景设置与叙事性,在与单幅戏曲年画的比较中凸显连环画形式的戏曲年画的独特性。除了图像分析,本文还尝试分析图像背后的成因,结合时代背景讨论了当地书籍插图的艺术语言与行业兴衰对戏曲年画的影响。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分析较充分、可信。(赵毅平)


5




巴克里希纳•多西在印度的批判地域主义实践

彭  军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刘泳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魏春雨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内容摘要:本文梳理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的成长背景及其对现代主义大师的批判性继承。以批判地域主义视角看待多西对职业角色及建筑本质的理解,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其三个类型的实践作品,明确地方与传统的现代涵义,拓宽传统建筑学的范畴。


编辑点评:区别于就案例谈案例或者名片式大师介绍的方式,本文以批判地域主义视角来看待多西对职业角色,解读多西对建筑本质的理解。文章选择三类作品深度解析,案例不同但均以地方与传统的现代涵义为切入点展开,这种方法扎实了整篇文章的结构。文章深究了巴克里希纳•多西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环境,将其作品的生长土壤一并呈现,全篇层次清晰,内容详实,很有力度。(贾珊)


6



家庭食物浪费的原因及设计介入的途径

宋子扬  江苏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欧美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家庭场景中食物浪费的原因展开综述,归纳出食物价值认知不足、储备食物、处理剩余食物、储藏与包装食物不合理4 个层面的问题,从中发现设计介入食物浪费问题的机会点,并围绕食物的储藏与分装、信息的设计与传达两个层面,结合相关案例进行了评述。


编辑点评:长久以来,设计实例研究性文章的路径大多是以学科作为边界展开的。学科内部分支分流的细化促使研究走向精专的方向,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与此同时,还能回望设计的本质,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把研究的视点聚焦在生活本源上的文章,却是少之又少。本文将生活中最惯常的 “家庭食物浪费”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从多个维度去溯源问题的发生,寻求解决的路径。从朴素的问题出发,进行了深入专业的研究。话题虽小,但作者将话题背后的一系列连锁问题连根拔起,直击要点,成果明晰,实为佳作。(贾珊)


7




基于符号理论的产品声音设计研究

林霜  台州学院

 

内容摘要:声音是人与产品沟通交流的媒介,适当的声音可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增强体验感受。本文从符号的角度分析产品设计中声音的分类和各类别声音所对应的发声源和听者(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建立分类声音数据库的方法;针对市场上空调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通过声音设计进行改善,使空调的四种模式和遥控器的按键功能依据符号学的理论与声音匹配。研究的成果和方法为设计师开发新产品选择声音提供科学的依据,为设计师建立一种直观的声音选择过程。


编辑点评:声音是人类除视觉以外最重要的信息获取途径,听觉设计是表达产品属性和意义的重要方向,因此是产品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内容。但长期以来,国内设计界对声音设计的研究却非常匮乏。本文作者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声音符号的研究价值和使用方式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传播过程中发声源、听者(使用者)和声音符号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声音符号的三种类型,并尝试由此建立以符号关系为基础的声音数据库。作者通过试验,针对目前空调交互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声音设计改善用户使用空调的体验感受,从声音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声音与四种模式和功能精准匹配。文章选题新颖,结构清晰,论证充分。在提出现有空调产品问题的基础上,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改进问题的具体方案。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提升对声音设计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改善产品交互设计,能为工业设计师恰当选择、合理利用声音进行设计创新提供直观的数据参照,并且比较客观地指出了声音设计必须依靠产品设计的其他因素协同完成。文章拓展了产品设计的研究领域,体现出明确的参考价值。(田君)


8




传统实践智慧的启示:横槎村水生态基础设施的解读

曾 颖,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内容摘要:文章以横槎村的传统“水道”为切入点,通过回顾一个世纪以来在设计学科内“灵活性”的发展,比较和探索传统水生态基础设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文章认为,在传统村落中以水为核心的基础设施是理解乡村传统智慧的关键,在当前乡村建设中需要首先对传统智慧进行解读。


编辑点评:在美丽乡村建设的理想下,中国广大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之而来的有些改变却未尽人意。作者以浙江富阳横槎村为例,结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景观系毕业设计实践,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横槎村村落水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智慧,即如何通过最小干涉的方式,创造性地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改建方案。

文章提出,在深入解读和汲取传统设计精华的基础上,充分考量事物的运作方式,进行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改建,建立过去、现在、未来联系的着眼点,才是真正实现美丽乡村的可行路径。与此同时,作者通过中西方建筑设计灵活性的比较,探讨了二者在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的共性与差异,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疆域,体现出作者广博的视野和在建筑历史与文化研究方面的扎实功力,由此也启发读者如何从更宏观全面的角度来审视中国乡村建设的过去与未来。

文章提出的先挖掘和理解传统智慧,再把其原理与村落现实生活需求相结合考虑的方法,可能是乡村建设的一种新思路,这种“新传统设计”为中国当前乡村建设和城市水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是一种能够满足未来生活多样需求并且具有灵活性的设计策略,其现实意义不言而明。(田君)



9



创新实践教学践行社会服务使命

——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景观设计系“设计与建造”系列课程解析

陈泓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美]科里·加洛(Cory Gallo)、[美]彼得·萨默林(PeterSummerlin)

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景观设计系

 

内容摘要: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景观设计系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社会创新思维与能力,开设了“设计与建造(Design/Build)”系列课程。并以此为平台,倡导可持续的绿色基础设施发展理念,通过景观设计与建造的方式,提供社区服务,创造社会福祉。本文详细分析了该系社会创新教育理念下“设计与建造”系列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特色和教学成果,以期为国内的景观设计教学提供参考。


编辑点评:“设计与建造”是景观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将“社会创新设计”融入教学,既保持了原有的课程内容模块和应学知识,又与学科前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清晰,充分利用校内与当地资源,教学手段有很好的规范性、控制力、灵活度与延续性。任课教师由校内外团队组成,任务分配明确,配合度高。就实际教学案例而言,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景观设计系的设计与建造课程有其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特殊性,其教学组织、教学配合与教学评价,值得国内相关专业课程借鉴。就一篇教学论文而言,陈泓老师从专业和教学角度对课程的研究剖析,具有启示意义。(王小茉)


10



对图形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与探索——以Processing为例

王征、徐悦然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内容摘要:图形程序设计课程作为北京交通大学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国际合作办学背景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正是为解决国内艺术设计类学生以计算机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而专门设置的。课程以全英文讲授,所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成果都需上传至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Moderation 系统上予以评审,英方专家组做出最终评价。本课程以“视觉符号逻辑化”为基本宗旨,通过多个视觉作品案例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巧妙联系,提升艺术设计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艺术构思的需求,构建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完备的知识积累。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刻意加入了与中国视觉符号相关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逐步适应逻辑思维方式的同时,思考在新技术背景下如何进行中国传统符号的视觉应用。


编辑点评:一门优秀的设计实践课程,是思维开拓与技能训练兼备的。王征、徐悦然两位老师的图形程序设计课程,有效解决了类似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教学难点:即如何帮助学生跨越必要的技术门槛,从自身艺术专业的角度与计算机思维方式对接。论文结构清晰,由文章体现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阶段循序渐进,与美术学科背景知识和中国艺术的融合不突兀,可见作者在构思课程内容时的深意。该课程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与英国高校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并没有套用英方课程的模式,而是根据中国学生的特点与教学现状,以英方教学的评价标准,自行开发课程内容。无论是课程还是论文,都是具有示范性的案例。(王小茉)


2019年度的“《装饰》学术年会”,将对“优秀投稿论文”的作者进行表彰,并举行学术交流活动。相关信息将于近期公布,敬请留意。


延伸阅读:


设计研究新范式?——2018首届《装饰》杂志学术年会

《装饰》杂志2017年度“优秀投稿论文”获奖名单



装饰杂志2018年度精彩回顾

《装饰》杂志2018年第1期介绍

《装饰》杂志2018年第2期介绍

《装饰》杂志2018年第3期介绍

《装饰》杂志2018年第4期介绍

《装饰》杂志2018年第5期介绍

《装饰》杂志2018年第6期介绍

《装饰》杂志2018年第7期介绍

《装饰》杂志2018年第8期介绍

《装饰》杂志2018年第9期介绍

《装饰》杂志2018年第10期介绍

《装饰》杂志2018年第11期介绍

《装饰》杂志2018年第12期介绍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