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赤木明登——差点被捕鱼耽误的漆艺大师

浦睿文化 2022-07-14

《赤木明登:我想把“喜欢”永无止境地追寻下去》这篇推送中(戳蓝字即可回顾),我们提到过,日本轮岛的漆艺家赤木明登,在人生盛年选择了隐居小岛三十年。


在这三十年里,与赤木明登朝夕相处的除了手里的漆,还有日日夜夜冲刷着岛屿的一片大海。他在海边与自我对话,对着海边的圆石和浪花延展自己对美的感悟,慢慢调整生活的状态,安静、认真地于“造物”这一领域不断探寻。



我想起了我心中的大海,那是我在故乡冈山县看到的濑户内海,没有风浪,一片宁静。在那样的海岸风景中,我看到了自己。我坐在岸边高崖上,任海风吹过面颊,久久地眺望大海,天气晴朗,让人身心爽快,只如此置身于海岸,心里便满溢着幸福感。”


——赤木明登爱海,说起海,他总是满怀着千千万万的喜悦和幸福。他又有着许许多多与海有关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有一个生活化的,可爱的赤木明登,也有很多关于美,关于造物的思索:



 沉迷捕鱼而被逮捕 



2010年8月上旬,我突然被逮捕了,罪名是涉嫌违反渔业法,非法捕鱼。


在浮上海面之前,我看见了海岸公路上形色可疑的车和人影(当然真正形色可疑的是我自己),感到苗头不对,就把捕获的东西藏到了礁石后。


是本地渔业协会的监视员报的警,接警赶来的派出所警察看上去很好说话,只要我一口咬定只是在海里游泳,就能糊弄过去,但随后赶来的两位年轻警察目光锐利,和负责勘察现场的大叔一起展开搜索,找到了我隐藏的东西,一点不漏,我就被抓住了。啊,好难为情。


警察当场把我捞的海螺摆成5行,指了一个方向,命令我把脸冲向那边,先拍了纪念照,不,应该说是证据照。接下来拍了鲍鱼,咔嚓。然后是捞鲍鱼用的钩子、捞鱼用的圆网类工具,咔嚓,咔嚓。到了这一步,我笑不出来了,但尽可能地保持冷静。


最后,看在我是初犯,或者说是第一次被抓到,警察给了我严重警告。我按照格式写了一封经过说明,被无罪释放了。和倒卖海产的半职业偷鱼人不一样,在夏天里我会和家人朋友去海边游玩几次,获取微量的来自大海的恩赐,说起来也只是招待亲友做个下酒菜,有必要被如此监管吗?在过去,去海边不是住在附近的老百姓的小乐子吗?我满腹牢骚,但是毫无用处。违法就是违法。


捕鱼量减少的原因无疑是环境问题。混凝土覆盖了海岸,海岸线上漂着各种废弃垃圾,原本保护孕育海洋的山野森林正遭废弃,这些都无人过问,我们这些生活渔猎者却被紧盯着不放,这似乎有些本末倒置。


虽然心有不甘,但我知道,可能这正表明,渔民们的处境越发艰难了。这世界真没意思。至少,应该像内陆河川捕捞香鱼那样,居民缴纳捕捞费就能得到一部分捕捞权,政府或制定一个合适的捕捞法,或将观光捕鱼当作旅游资源以活用,这件事是有灵活变通的余地的,难道不是吗?


他们把大海从我身体里抢走了,整个夏天我过得毫无滋味。由此我悟出了一点:游弋于山川大海这件事,对做东西的我来说,是多么重要。




 海边捡石头 



把自己做的叶反钵送给角先生后,我踏上回程,在水气苍茫的海岸边捡了石头。从他的工坊下山,迎面就是一片面临日本海的鸣沙滩。沙子颗粒很细,水景优美,从前走过这里时,总能听到脚下沙子在响,但现在无论我怎么下脚,沙也一片无声。


波浪冲打着一望无际的海岸线,沙滩上有无数冲积而来的圆形石头。不知为什么,石头的大小形状都很一致。看起来相似,拿到手里却发现颜色和形状都各异,而且每一个都完美。这种完美不知源自何处。不,应该换种说法,为什么我做出的形状无论无何也接近不了这种完美呢?为什么带着“像机器工出来的”的不自然呢?


我捡起一个又一个石头,又将它们放下,放下后复又拿起。石头的形状让我自己的东西相形之下如此不自然。最后,我放不下手中的石头了,决定带一块回家。石头带回家未必有什么用,我只想随手把它放在那儿。


那之后,我再没有去过角先生的工坊,但那片名为千代滨的海滩却常去。因为常去,我家里窗边、玄关一角、阳台、工作室的架子上到处都是石头,就像是被风吹来的一样积落在那里。石头既不冰冷,也无暖意,只静静存在着。我每天都会凝视它们。




大海的启示 



露台上堆着很多我从海岸和河滩上捡来的圆石。这些石块被不可抵抗之力冲入水中,在摩擦中失去细节。曲线圆润的石头看上去皆美,因为形状显示着它们正在被摩擦减损的路上。


被摩擦减损的东西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终结正在迫近,同时又被无限地延期。就像昨晚被雷击的大树一样,内部正在缓慢地腐朽。斯威夫特对愚者侍从说,身在衰亡路上亦是一种欢愉。或者说,原型逐渐被遗忘是一种欢愉。

——四方田犬彦《磨灭之赋》


《磨灭之赋》是一本难以形容的随笔集,下笔慈悲,主题是因摩擦而减损之物。反复阅读任意一段,都觉得意味深长。每每读到碎石被水冲刷而渐渐消失的段落,我都会抚摸身边的圆石,享受那一刻。无论我有没有意识到,我之所以对掌中圆石心生共鸣,是因为其中存在着真理:要对磨损之物心怀慈悲,要学会接受无法抗争的自我命运。




 鲍鱼的启示 



不带氧气直接深潜入海捕捞鲍鱼,必须先憋足一口气,让自己潜入光线幽暗的海底。白天,鲍鱼通常躲在海底石块背后。猎物总是存在于人的欲望和身体极限的交界点上。


在濒临越界的一线上,我的手臂穿越到了交界点的彼端。如果我穿越了交界点,或者说我穿破了薄膜,肉体马上面临毁灭。一个微小的错误决断,会立刻导致生死逆转。


日本近海中虽然少见袭击人的凶猛生物,但可能性不是零。作为我欲望的对象的猎物,和即将夺取猎物生命的我,两者的处境很容易逆转。在海底,随时存在着主客的逆转、生死的互换。在这里,“我”已经不存在了。当我用身体深深铭记住这种“我之不存在”时,我便获得了自由,像海蜇一样,漂游在海里,与大海合为一体。


叫作“我”的实体,不知在何时被冠上名字,被明确了定义,被固定,再无法改变。但是,在森林中,在大海里,在自然天地里,我任由天地处置,能一直无穷地变化下去。





赤木明登的心中展开着另一面大海,海边有另一个赤木明登,有点幼稚,有点可爱,同时,对于毕生追寻的“美”,他心志坚定,思想深邃。





《无名的道路》

[日]赤木明登 著 / 蕾克 译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继《造物有灵且美》《美物抵心》之后,日本轮岛漆艺家赤木明登带来散文集《无名的道路》,再次对“美”发问。


他在松田正平、汉斯·梅姆林、阿尔弗雷德·沃利斯、马克·罗斯科、石元泰博、角尾三郎的作品中看见线条、质感、诗情、童真、细腻,一步步延展对美的感悟。


到最后,一切又重新归于“造物”。对赤木而言,安静上漆,认真做物,这就是活着。


如何生活,如何体会美,如何找到自己,赤木明登在这本书中一点一点做出回答。它是一份参考,是一份提示,却不是标准答案。这条探寻的道路没有名字,应由每一个你与内心的自我对话,迈开脚步走下去。



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

购买《无名的道路》


浦睿招聘书单冬季新书八月新书 | 2016年度推荐图书生活美学类文化社科类书单诗歌、传记类|人物|苏东坡 | 奈良美智 | 斯大林大卫·华莱士建筑师王澍莱昂纳德·科恩玛丽莲·梦露辛波斯卡松浦弥太郎朱赢椿山本耀司钟芳玲黄磊“黄小厨”张嘉佳“推理之王”紫金陈王左中右池莉金星|生活|深夜食堂100个基本一日一花虫子旁一日一果索达吉堪布萤火虫在中国|艺术|这幅画原来要看这里高畑勋张小溪做衣服字书|好物|日日器物帖好物100 |匠心|造物有灵且美诚实的手艺京都手艺人|文化|耶路撒冷三千年造房子1968:撞击世界之年匠人四季访书见信如晤寺山修司|诗歌|万物静默如谜唯有孤独恒常如新高银读首诗再睡觉谷川俊太郎





 ▼点击获得更多大叔和海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