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改委最新表态!中国仍是全球最大增长引擎,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文琳资讯 2024-04-11






1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民营经济情况答记者问。




来看重点表述:

1、 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

2、 中国宏观调控体制更加完善,政策储备工具不断丰富,在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中宏观调控经验不断积累,宏观政策仍有较大空间,将为驾驭各种复杂困难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3、 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4、 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并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5、 民营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民营企业推动经济恢复向好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6、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重回上升区间,多个分项指数和分行业指数上升明显,是引领经济恢复向好最活跃的经营主体之一;

7、 民营企业生来就是闯市场、搞创新的,从模式创新、应用创新、集成创新开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勇闯创新无人区;

8、 调查显示,对宏观经济、营业收入、市场需求、对外贸易等持乐观预期的民营企业占比提升,民营企业市场预期与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

9、 系列政策举措精准发力,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

10、 各地各部门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中国经济仍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并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战胜困难挑战、顶住下行压力,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特征,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


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宏观指标表现较好。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前10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与主要经济体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就业形势总体改善,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较2月份高点回落0.6个百分点。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生产供给稳步回升。农业生产形势良好,预计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工业生产有所加快,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服务业增势良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9%,前三季度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


市场需求较快恢复。消费热点亮点明显增多,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3.2%。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前10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6.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1.3%。


质量效益持续改善。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前10个月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63.7%、26.7%。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恢复向好,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在连续5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转增。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9%,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


市场信心不断改善。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8%,连续2个月上升。国际主流声音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分别将2023年、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从5%、4.2%上调至5.4%、4.6%;经合组织(OECD)近期将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从5.1%上调至5.2%。


多方有利条件支撑中国经济向好


上述负责人表示,中国经济在下一步发展中,仍具有制度、需求、供给、动力和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优势和支撑。


其中,在需求方面,该负责人指出,中国是全球规模超大且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居民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需求潜力巨大,短板领域、薄弱环节和开辟产业新领域新赛道投资还有很大空间,新型城镇化发展也将为需求扩大注入活力。


供给方面,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经济韧性进一步增强,还有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将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产业加快成长。


此外,中国宏观调控体制更加完善,政策储备工具不断丰富,在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中宏观调控经验不断积累,宏观政策仍有较大空间,将为驾驭各种复杂困难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民营经济向好发展趋势持续稳固


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今年7月1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公开发布,此后各相关部门又出台了《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 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等系列政策举措。


该负责人指出,各项配套政策举措的落地实施,推动民营经济向好发展因素持续累积,民营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民营企业推动经济恢复向好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一方面,对促进外贸贡献进一步凸显。今年前10个月,以人民币计价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2%,比进出口总额增速快6.2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3.1%,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成为稳外贸的突出亮点。


另一方面,第二产业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投资增速较快,前10个月同比增长9.1%。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较上年末提高2.6个百分点;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


在宏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过程中,民营经济运行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亮点。


上述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民营企业扎根生长的巨大潜力进一步释放。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从不起眼的“小不点”长成担大任的“大块头”,涌现一批“小巨人”“隐形冠军”甚至世界一流企业,30家左右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该负责人表示,民营企业生来就是闯市场、搞创新的,从模式创新、应用创新、集成创新开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勇闯创新无人区。


据统计,民营企业贡献了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创新主体地位日益显著。全国工商联数据显示,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看,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过10%的企业175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0%的企业8家,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432家企业通过自筹资金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此外,九成以上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从不同层面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财政部最新回应

  2. 黄奇帆最新脱稿演讲实录:新的增长极(全文)

  3.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主要负责人谈金融工作,传递重要信号

  4. 万达还是“暴雷”了?挣扎求生的王健林,如何渡过这一劫?

  5. 六大国有行,重磅表态!

  6. 这个自治州,需要这条关键通道!


文琳行业研究,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3年11月文章汇总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23企业新媒体渠道价值洞察报告

  2. 2023全球红人营销报告-红人营销如何获得成功

  3. 2023潮玩产业发展报告

  4. 灵巧手行业研究报告:机器人新型末端执行器,国内外研究进展加速

  5. 小红书2024CNY行业趋势报告

  6. 消费类基础设施行业专题研究:成功基因资源决定,品牌赋能席卷而来

  7. 消费电子行业专题报告:消费电子行业或迎复苏,关注新技术变化

  8. 2023演出赛道专题研究报告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中国学术界已不太容得下纯粹的学者”: 一篇局内人的警告

  2. 未来二十年最危险的八大行业,赚钱性价比最高七大行业

  3. 1个正式编背后1.8个临时工!“公务员经济”拼不了经济

  4. 突然!宣布清仓撤场!将停止运营

  5. 中国高校教师跌入“社会底层”?真相远比这个可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