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普利埃泽《甜蜜而惹人爱的脸儿》

普利埃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贾科莫·普利埃泽,意大利诗人,生卒年月已无从查考,生平亦不详。据现有史料,他于一二三○年至一二五○年活跃于意大利文坛。著有《歌集》。他的诗歌多以爱情为主题,质朴清丽,富有音乐节奏。



甜蜜而惹人爱的脸儿


她甜蜜而惹人爱的脸儿,

以及她那美丽动人的表情,

使我的心灵欢乐无比,

当她来到我前面的时分。

因此对于我所爱的人

我真是百看不厌,

对于我吻过的嘴儿

我仍旧企盼,渴念!


我寻找她芳香的

嘴儿和酥胸,

我把她搂在怀里

她吻着把我问,

“郎君,如果你来就走,

请别耽搁下来,

留下所爱的人走开

作风可不太正派。”


当我同她分手时,

我叫她听天山命,

美人瞧着我叹气,

眼泪象泉水流个不停。

她的叹息一迭连声,

对我一声也不答理,

我那娇媚无比的女人,

不让我离开她的身边。


我所在的那个地方

离情人分手处并不远,

我也不信特里斯坦这少年郎

对伊索尔德①爱得如此疯狂。

当我看到那芳香的人儿

在一群女人中间出现,

痛苦就离开我的身边

内心感到一阵阵欣喜。


钱鸿嘉译


①《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中古时期的传说,后为德国音乐家改编成歌剧。歌剧的内容是:科恩瓦尔国王派侄子特里斯坦赴爱尔兰接国王未婚妻伊索尔德。两人在归途中逐渐相爱,但归国后,伊索尔德仍被迫嫁给国王。某夜,特里斯坦偷偷入宫,与伊索尔德相会。两人第一次有机会独自在一起相互倾诉爱慕之情。不料为奸人告发,特里斯坦受害,伊索尔德知悉后,也毅然自尽。



意大利诗歌


  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的意大利,是诗歌的国土;优美悦耳、绰约多姿的意大利语,又是诗歌的语言。

  11世纪后,由于教会内部实行一系列改革,意大利同整个欧洲一样,在经济上出现了复苏的征兆。12世纪至13世纪,随着商品交换的日益发达,意大利半岛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区相继独立,并逐渐发展为城市国家。这些城市国家在形式上虽仍受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但实际上却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新兴市民阶层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们认为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借以改进本职工作,而官方和教会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需要培养一批知识分子为他们效劳。这些知识分子努力研究经典文学,翻译古人的学术著作,并且用通俗语代替拉丁语,创作了不少迎合新潮流的文学作品。意大利早期的诗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早在12世纪上半叶,意大利就出现了诗歌创作。由于基督教对当时意大利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期诗歌均摆脱不了宗教的影响。12世纪以后,基督教内部形成了两个新的派系,即方济各修会和多明我修会。他们除了参与政治外,还创办大学,积极从事文化活动,为宗教诗歌的繁荣提供了适当的气候与土壤。方济各即为12世纪意大利宗教文学的代表诗人。他在1124至1125年间用方言写成的宗教诗《万物颂》,是意大利文学史上最古老的丰碑之一。另一位著名宗教诗人是翁布里亚地区托迪城的亚科波内(即亚·达·托迪)。他于1278年被方济各会接纳为修士,后锒铛入狱,获释后郁郁而终。他为后世留下一百首左右的颂歌,是研究意大利古代宗教文学的宝贵资料。

  西西里诗派是盛行于意大利13世纪上半叶的主要诗歌流派,作者并非都是西西里人,人们称之为“西西里诗派”,是因为当时西西里国王腓特烈二世的正式京都设在西西里首府巴勒莫。此派诗人多用西西里方言写作,词藻华美,风格典雅,题材以歌颂男女间的爱情为主,是供上层社会和贵族享受的文学艺术,与法国普罗旺斯抒情诗颇为相似。此派诗歌在艺术上虽有独到之处,但往往失之雕琢,缺乏时代感和生活气息。诗人中最著名的有连蒂尼、普利埃泽和达奎诺等人。这派诗歌在技巧和意境上尽管不够成熟,但对托斯卡纳诗派和柔美新诗体均起了一定推动作用,但丁也赞扬过它优美的诗体和绮丽的文采。绝大多数评论家都认为连蒂尼是欧洲十四行诗的创始人,因而可以说,意大利是十四行诗的发祥地。

  13世纪六十年代后,意大利的文学中心移至托斯卡纳。这一地区以文化、经济发达著称,因而出现了“托期卡纳”和“柔美新诗体”(一称“温柔的新体”)两大诗派,诗坛上呈现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托斯卡纳诗派继承了普罗旺斯诗歌的传统,其爱情诗无论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多少保留腓特烈二世宫廷诗歌的格调。这派诗歌缺乏热烈奔放的感情,说教气味较为浓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念。达雷佐即为这一诗派的代表。“柔美新诗体”则不同,诗人们以饱满的情感,用优雅、清丽的词句歌唱出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打破了普罗旺斯和西西里诗派的旧框框;在诗人笔下,爱情成为一种神圣的、极其高洁的情操,令人耳目一新。诗中表现的女性,再也不是宫廷里的女人,而是城市国家新的市民阶层的女性。虽然这派诗人尚未摆脱中古时期神秘主义的影响,而且主题单调,与现实生活有距离,但在这些抒情气息浓郁的诗歌里,已流露出市民阶层对世俗生活的情趣和追求平等的意识,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均达到了新的高度,无怪乎某些评论家称这一诗体是“意大利文学史第二个重要里程碑”了。圭尼泽利和卡瓦尔坎蒂是这派诗歌的主要代表,而但丁的名作《新生》中一些诗篇,也是柔美新诗体的典范。

  在早期的通俗语作品中,民间文学显得十分活跃,而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的诙谐诗,在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民众所喜爱的一种文艺形式,笔调轻松、洒脱,有时近乎泼辣。安杰奥列里就是这类诗歌的杰出代表人物。

  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意大利北部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到14世纪,佛罗伦萨已成为欧洲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而城市文学也随之兴起。这种文学反映了市民的要求,不但具有反封建、反教会倾向,而且有较多的现实主义因素。城市文学的这些特点,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先驱。

  因此,文艺复兴的曙光最初出现在意大利,决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但丁是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不但是意大利的诗圣,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文豪之一。他的许多抒情诗,情感真挚,格调高雅,在“柔美新诗体”中独树一帜,而流放后写的一些短诗,则热情奔放,充满忧国忧民之心。长达14233行的《神曲》,是世界文学中的精华,充分体现意大利人民反抗封建、蔑视教会的大无畏精神。全书用三韵句写成,词句精炼,音调铿锵,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神曲》寓意深刻,饱含哲理,诗人把中世纪神秘的宗教色彩和新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以隐喻、象征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的憧憬,不愧是一部永垂千古的不朽名著。

  14世纪至15世纪,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相互争权夺利,市民阶层的力量日益壮大。1378至1417年,教会发生大分裂,市民阶层更加抬头,开始全面行使自治权。在人文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冲击下,意大利又涌现一些杰出的诗人,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彼特拉克。他的著名抒情诗《歌集》委婉清丽,富有生活气息,开创了欧洲近代抒情诗的先河,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歌集》中共收入诗歌三百六十六篇,其中十四行诗占统治地位,计三百十七篇。从此以后,十四行诗在欧洲文学中的地位就确立了。《歌集》中的少女劳拉,是彼特拉克理想化了的情人,但她和但丁笔下的贝亚特丽齐不同,诗人并未把她描绘成一个引至天国之路的天使,而是一个远离天主的凡间女郎,而诗中也没有很多隐晦的寓意和深奥的哲理,所以他的诗更接近现实,更有现实意义。在但丁的诗篇中,神学的威力占主导地位,而彼特拉克抒情诗的主旋律却是情感世界,着重描绘了爱情的痛苦与欢乐,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

  从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中叶,意大利出现了研究古典文学的热潮,人文主义思想蓬勃兴起。作家对社会与政治现状十分关心,在作品中开始出现和平与统一的愿望和爱国主义思想的萌芽。人文主义在文学、史学、科学等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引起了一些君主的注意,洛伦佐·德·梅迪契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个。他把著名的学者、文人和艺术家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人文主义中心。诗人波利齐亚诺、博亚尔多、捕尔契等,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阿里奥斯托和塔索是16世纪意大利享有世界声誉的诗人。网里奥斯托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代表之一,他的长篇叙事诗《疯狂的罗兰》反映了文艺复兴后期贵族文化崇尚肉欲之爱和赞美人生虚浮乐趣的特点,借骑士的冒险故事勾勒出意大利当时现实生活的一个侧面,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这篇长诗中,作者将人文主义思想和民间文学的题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贬斥了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结构严密,文字优美,为欧洲叙事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塔索则是文艺复兴后期的主要代表。当时意大利连年内战,民不聊生,经济又受到严重打击,而天主教会却大权独揽,以压制自由思想和摧残人权为能事。在当时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下,塔索陷入了矛盾与苦闷,他的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即反映了文艺复兴晚期尖锐的社会矛盾。这部叙事诗生动地再现了十字军攻打耶路撒冷的历史事实,从中穿插了动人的爱情故事,语言典雅,富有艺术感染力,是意大利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全诗格调较为消极、低沉,反映了诗人的性格和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他的一些短诗也显得灿烂夺目,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16世纪出现了一些颇有才华的女诗人,科隆娜和丝塔姆芭就是其中杰出的两个。

  17世纪初,法国与英国在欧洲的势力日益强大,西班牙的统治地位渐趋衰落。在新的政治形势下,意大利各地的封建贵族纷纷要求自治,力图摆脱西班牙的羁绊,政局的动荡使意大利逐渐丧失商业和文化上的优势,经济日益衰敝,各方面显得一蹶不振。尽管有的人文主义者继续反对教会,宣传科学,但常受到反动统治者的迫害,像诗人康帕内拉因敢于反抗,竟身陷囹圄达27年之久。大部分知识分子对意大利的前途惶惶不安,把自己禁锢在陈旧的文学模式里,因而缺乏优秀的文学作品。作家和诗人慑于宗教裁判所的政治迫害,不敢在作品中直率地抒发自己的理想,而是追求浮夸、豪华和奇特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官能的享受,以迎合统治者和贵族的趣味,所谓“巴罗克文化”即由此而生。马里诺即是它的典型代表人物。以他的名字而著你的“马里诺诗体”,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美,词藻华丽,浮而不实,就思想内容而言固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多少反映了人们在动荡的社会现实面前寻求新奇事物的迫切心情,在当时独树一帜,对后世也颇有影响。

  18世纪上半叶,阿卡狄亚诗派占上风。这派诗人反对巴罗克文学奇特、浮华的格调,致力于所谓“改革”,力图恢复彼特拉克抒情诗流丽而秀逸的诗风。但他们缺乏创新精神,诗歌也并无时代感,其改革只是形式上的改良而已。梅塔斯塔齐奥即为这派诗人的代表。

  自18世纪中叶起,意大利的形势有所好转,出现了数十年的和平局面。奥地利统治者和意大利公侯们在政治上作了一些改革和让步,经济开始复苏。资产阶级较前壮大,民族意识也日渐觉醒。在欧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意大利诗歌有了转机,出现了帕里尼和阿尔菲耶里那样富有时代气息的诗人。帕里尼的诗歌多嘲讽贵族阶级荒淫和空虚的生活,发人深思。

  1789年震撼欧洲大陆的法国大革命,进一步激发意大利人民的民主自由思想,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兴起。1799年,拿破仑一世发动雾月政变称帝以后,国内战争连绵不断,政治形势十分动荡。那不勒斯革命失败以后,启蒙主义思想在知识分子心目中已失去生命力,人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来抒发感情,新古典主义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为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运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精神。从新古典主义杰出诗人蒙蒂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特征。福斯科洛是从启蒙主义过渡到浪漫主义的大诗人,他的代表作《墓地哀思》,是意大利诗库中的瑰宝。

  1816年,诗人白尔谢发表《格利佐斯托莫给儿子半庄半谐的信》,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1818至1826年出版的《调解人》杂志,对传播浪漫主义文学起了有力的推波助澜作用。在新的政治形势下,意大利资产阶级对统一和民主的要求异常迫切,争取民族解放的起义不断爆发。这些因素,更有助于意大利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我们从白尔谢、曼佐尼和莱奥帕尔迪等人的诗篇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他们的作品,有的满怀对祖国与人民的热爱,有的歌颂正义与自由,有的抒发个人深沉而细腻的感情,有的则倾诉了内心的苦闷与榜徨,为意大利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曼佐尼的诗篇充满爱国激情,而莱奥帕尔迪的诗歌虽有浓重的忧伤色彩,但格调高雅,情感真挚,有的评论家认为与英国大诗人雪莱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发展迅猛异常,意大利国内的阶级矛盾日益加剧。面对着腐朽没落的社会和动荡不安的政治形势,广大知识分子忧心忡忡,十分消沉。颓废主义和唯美主义是这样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上述倾向,在邓南遮和帕斯科里的诗篇中历历可见。190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卡尔杜齐,是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许多淡雅、深沉而风格多样的诗篇,至今一直为世人所传诵。

  20世纪是欧洲风云变幻的时代,意大利资本主义已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并且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政治、经济领域的突变,必然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诗歌自然也不能例外。这一期间,意大利诗坛也出现了复杂的现象,主要派别有“未来主义”、“微暗派”和“隐秘派”等。未来主义是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于1909年创立的文学流派,最初盛行于诗歌领域,以后又扩展到其他方面,并渗透到法、英、德、俄等国。尽管这派诗歌的价值不大,但表现手法有所突破,对现代文学产生很大影响。另一重要诗派是微暗派(一称黄昏派)。它的名称由西西里作家安·博尔盖塞于1911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当时诗坛上“微暗地”出现了一些闪光,一批年轻诗人脱颖而出,标志着帕斯科里、邓南遮时期诗歌的衰亡与没落。微暗派诗人蔑视政治和哲学,不注重反映现代化工业世界的面貌,而是着力抒发个人细微的感情,披露阴暗的内心世界,反映了20世纪初小资产阶级苦闷榜徨的心态。这派诗歌的主要代表是戈沃尼、戈扎诺及莫雷蒂等人。由于它所抒写的只限于个人情感世界的小天地,故流行时间不长。隐秘派又译奥秘派或密封派(译为“隐逸派”不妥),是盛行于意大利20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重要流派。它的理论与创作,在国外主要受法国象征主义(如马拉梅)的影响,国内则师承现代派先驱坎帕纳等人。它的题材以抒发个人的瞬间感受为主,在描写景物方面则以细腻见长,并善于用隐喻、联想和委婉的艺术手法表现生活的阴暗面,字里行间罩上一层朦胧色彩。这派诗歌在一定程度上能曲折地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四十年代后,有的诗人参加抵抗运动,有的公然和法西斯对抗,诗中洋溢一片爱国热情,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认识价值。但调子较为低沉,有浓重的感伤色彩。隐秘派主将是197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蒙塔莱、195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夸齐莫多和曾获多种文学奖的翁加雷蒂,此外著名的尚有萨巴、卢齐、潘纳和贝多基等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各国带来巨大的创伤,意大利当然也不能例外。战后,意大利国内满目疮痍,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面对这一新的形势,一群思想较为进步的作家打破旧的写作传统,用新的手法表现劳动者、贫民和战士的形象,新现实主义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表现在电影艺术和小说上,诗歌领域内也有所反映。新现实主义派诗人如帕佐里尼、福尔蒂尼及斯科泰拉罗等人扬弃了隐秘派诗人的写作风格,在诗歌中着力描写普通的劳动人民和游击队员,言语朴素、明朗,同时保留了意大利诗歌传统中委婉、细腻、曲折的一面,也不乏现代派的独特写作技巧,因而别具一格,在当时文坛上引人注目。他们意识到自己对人民的责任感,认为诗人应接近人民,所以大多数作品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积极意义。

  除上述流派外,尚有新隐秘派、新实验主义派及新先锋派等,其中以新先锋派势力较大,影响亦颇广。

  1955年后,新现实主义和隐秘派诗歌已成强弩之末,一些思想激进的作家认为这些流派的作品已无法反映社会现实;意大利文学,包括诗歌在内,已远远落后于欧洲许多国家和美国,有必要吸取各种文学思潮的积极因素,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创造新的诗歌语言。1956年,文学双月刊《威利》在米兰问世,这是最初出现于意大利的新先锋派刊物,新先锋派即由此诞生。1961年,该杂志编辑出版了新先锋派诗集《最新诗歌》,颇受文坛注目。1963年,一些新先锋派诗人和作家在巴勒莫集会,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被称为“六三社”或“六三派”。这派诗人着力提倡与当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各种思想体系完全决裂,同时反对文学艺术的商品化,欢迎各种新的尝试,使作品更具活力。这一诗派的创作特色是立意新颖,对社会现状持批判态度,遣字造句方面则力求不落俗套,因而有不少作品较为晦涩难解。它在文坛上活跃了十余年,曾是六十年代意大利诗歌发展的主流。但因内部有分歧,最后导致分裂。1965年后开始衰落。

   新先锋派的代表人物有安·波尔塔、山贵奈蒂、多勃里凯、朱利阿尼、马尔莫利及皮尼约蒂等人。

   当前,意大利诗坛上虽仍存在一些流派,但诗人各走各的道路,写作方式不拘一格,呈现多元化、多色彩的格局。例如新先锋派主将之一的波尔塔,后期却热衷于传统的表现手法,且对日本式的俳句颇感兴趣。他们的作品,大多抒发当代人对于社会现状的种种焦虑、疑惧和惶悚不安的心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后工业社会的各种病症。

  不久前去世的、曾任国际笔会主席的意大利文坛巨擘莫拉维亚,曾就意大利的文学现状说过这样的话:“意大利当代文学的特征是个体性,它和以集团性著称的法国文学迥然不同。换句话说,在今天的意大利,没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流派,每个作家走自己的道路,写自己爱写的内容,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表达方式。”这些话对意大利当前的诗歌是适当的描述。(钱鸿嘉)



翻译家小辑:安书祉尼伯龙根之歌北岛北岛译诗精选集戴望舒戴望舒译诗集梁宗岱梁宗岱译诗集 歌德《浮士德》徐志摩徐志摩译诗集查良铮丘特切夫诗选 艾略特《荒原》 拜伦诗选郭沫若奥马尔·哈雅姆《鲁拜集》朱湘朱湘译诗集倪志娟赫芭娜诗选 莱维托芙诗选 博根诗选 朱迪斯·赖特诗选 玛丽安·摩尔诗选 丽泽穆勒诗选 丽萨·札苒诗选方思里尔克《时间之书》林克里尔克《杜伊诺哀歌》 黑塞诗选 特拉克尔诗选绿原里尔克《杜伊诺哀歌》黄灿然里尔克《杜伊诺哀歌》 巴列霍诗选 希尼诗10首 曼德尔施塔姆诗15首屠岸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狄金森诗选梁实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辜正坤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飞白丘特切夫诗歌朱宪生丘特切夫诗全集陈先元丘特切夫抒情诗选陈中梅荷马史诗:奥德赛顾正祥荷尔德林诗选任绪军李立扬《玫瑰》 李立扬《在我爱你的城市》 李立扬《在我眼睛后面》 李立扬《夜之书》葛雷马拉美诗全集远方拉封丹寓言诗选杨宪益罗兰之歌张秋红兰波诗选王以培兰波作品全集王家新曼德尔施塔姆诗选王焕生荷马史诗:奥德赛王道乾兰波《地狱一季》任典波瓦洛《诗的艺术》邵洵美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伊沙、老G伊沙、老G译诗选 布考斯基诗选杨植均罗莎•奥斯兰德诗选远洋娜塔莎•特塞苇诗选钱春绮黑塞抒情诗选钱稻孙但丁《神曲一脔》江枫狄金森诗选杨武能歌德《迷娘曲》蒲隆狄金森诗选吴钧陶、吴起仞狄更生诗选灵石狄更生诗选吴德安希尼诗选陈黎、张芬龄希尼诗选林芸希尼诗七首金发燊约翰·弥尔顿《失乐园》 约翰·弥尔顿《复乐园》刘捷约翰·弥尔顿《失乐园》朱维之约翰·弥尔顿《失乐园》赵萝蕤艾略特《荒原》汤永宽艾略特《荒原》刘文飞曼德尔施塔姆诗30首智量贝壳:曼德尔施塔姆诗选晴朗李寒曼德尔施塔姆诗26首杨德豫拜伦抒情诗70首罗念生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


超越自我
孜孜以求
继承突破颠覆重构
个性先锋自由开放
理念
星期一诗社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部落:https://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346217

微信:xu_zhi_ting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