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兹华斯《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威廉·华兹华斯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威廉·华兹华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湖畔派”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这是华兹华斯抒情的代表作之一,又称为《咏水仙》,写于1804年。据说此诗是根据诗人兄妹俩一起外出游玩时深深地被大自然的妩媚所吸引这一经历写成的,体现了诗人关于诗歌应描写“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这一诗学主张。

全诗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写景和抒情。诗的开篇以第一人称叙述,格调显得低沉忧郁。

在诗的开头,诗人将自己比喻成一朵孤独的云,孤单地在高高的天空飘荡。孤傲的诗人发现一大片金色的水仙,它们欢快地遍地开放。在诗人的心中,水仙已经不是一种植物了,而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灵魂,代表了一种精神。水仙代表了自然的精华,是自然心灵的美妙表现。

但是,欢快的水仙并不能时时伴在诗人的身边,诗人离开了水仙,心中不时冒出忧郁孤寂的情绪。这时诗人写出了一种对社会、世界的感受:那高傲、纯洁的灵魂在现实的世界只能郁郁寡欢。当然,诗人的脑海深处会不时浮现水仙那美妙的景象,这时的诗人是情绪振奋,欢欣鼓舞。

诗歌的基调是浪漫的,同时带着浓烈的象征主义色彩。诗人的一生只在自然中找到了寄托。而那平静、欢欣的水仙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这首诗虽然是在咏水仙,但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心灵的抒发和感情的外化。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Out-did the sparkling waves in glee:--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I gazed--and gazed--but little thought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诗|华 兹 华 斯

译|飞 白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间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 

在银河里闪闪发光, 

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 

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 

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 

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诗|华 兹 华 斯

译|顾 子 欣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象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人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本诗又名《水仙》(‘Daffodils’),是英国最著名、最精美的“浪漫主义”诗歌之一。虽然诗行内容与地上的现实世界紧密相连(像是花、水、风),但诗文本身仿佛是天上的清音。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决心要给诗歌一片幻想的空间,突破真实世界的局限,探索多种元素(大地、水和空气)间的和谐共鸣,并在诗篇高潮中突破时间和人类思想的极限。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应创作于1804至1807年间,但灵感源自于两年前的1802年4月15日,或更早。那天,威廉·华兹华斯在湖区(Lake District)沿怀河(Ullswater)格林可因湾(Glencoyne Bay)散步。尽管诗歌中最耳熟能详的是其首行诗句“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但华兹华斯实际上并非独自一人——他与妹妹多萝西作陪散步。多萝西在日记里对这段散步的记载是华兹华斯创作本诗的起点:
我们在格巴洛(Gowbarrow)公园旁的树林里,见水边有几株水仙,我们猜是湖水把花种带到岸边,繁衍出了这片小小的水仙国——但我们继续走着,看到的水仙越来越多,最后,在树丛的华盖下,我们眼前聚集长长的一片,紧挨着岸,像乡间的马路那么宽。我从未见过这么美丽的水仙,它们长在青苔石缝里,星罗棋布,有几丛仿佛倦了,把头枕在石头上,余下的把自己交给湖面的风,仿佛真的在笑,欢欣无比,随风旋转、舞动,跳个不停,一刻不休。风来自湖面,径直奔向它们。稍高处有一些零星落单的水仙,但不影响那片繁茂的黄色银河的简单、完整和生机——我们歇了又歇。河湾的风很大,我们能听到来自多个距离的风浪声,周围全是水,就像大海。



推荐阅读:

华兹华斯诗9首

华兹华斯《丁登寺旁》

华兹华斯《孤独的刈麦女》

华兹华斯《露西》

华兹华斯《永生颂》

嘎波莱-梅辛《归家的游子》

阿尔贝·加缪《秋是第二个春》

塞尔努达《给身体的诗》

布考斯基《蓝鸟》

柯文·哈特《未来的历史》

盖斯《我们痛悼既往的爱情》

盖斯《悬诗》

阿卜杜勒•拉赫曼《爱情》

哈塔克《格言诗》

普罗科菲耶夫《歌》

柯勒律治《克丽斯德蓓》

柯勒律治《老水手行》

柯勒律治《爱》

柯勒律治《消沈颂》

柯尔律治《忽必烈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