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洛​《信念》

罗洛​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十/年/动/乱之后,出现了所谓的“信仰危机”。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除了相信自己之外,世界上似乎再也没有什么是值得相信的了。这首诗,就是有感于此而写的。因为,当一些人失去信念的时候,更多的人,包括那些曾经身处逆境、经历坎坷的人,却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他们相信:社会主义的中国,无论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遭受过什么样的挫折,付出过什么样的牺牲,一定会通过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的艰苦奋斗,走向繁荣和富强。

信念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使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站立起来并迈步向前的精神支柱。它具有丰富的内涵,然而又是一个抽象化了的概念。就诗而言,是不能用抽象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概念的。这首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赋予它一个具体的形象:信念是一株柏树,一株坚强的高山柏。柏树,是每个读者都熟悉的,它坚韧挺拔,郁郁葱葱,四季常青。这样,读者脑子里就会立刻形成一个可感知的形象。然而这里写到的并不是一般的柏树,而是一种特殊的柏树:高山柏。1980年6月,我在喜马拉雅山区旅行的时候,曾亲眼看到过这种高山柏。它的生长环境是十分严酷的。它的根从岩石缝中伸向岩层深处,昼夜不息的大风击打着它的躯干,而它的带着绿叶的树梢却始终向上扬起,向着蓝天,向着阳光。本诗第二节可以说完全是写实。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人的信念也不可能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始终处在风和日丽的环境中。它往往要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甚至可以说,只有经受过严格考验的信念才会是坚定的。因而用高山柏来比喻人的信念,比用一般的柏树更为贴切。可是,信念是从哪里来的呢?本诗第三节回答了这个问题:它来自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当然,在诗中不宜这样直接了当地回答,而用了比较形象的说法:在它头上是祖国的蓝天,在它脚下是祖国的岩层。这既是写实,和第二节的形象描绘比较自然地相联系,又能使诗的思想内涵深入了一步,或者说提高了一步。而通过第二、三节的描绘和铺垫,末尾一节重复了第一节的两行:“信念是一株树/一株坚强的高山柏”。诗中的重复,一般都是为了加深读者的印象。读者对高山柏已有所了解,因而这次得到的印象,就会比初读这两行诗时得到的印象更为丰富、更为具体。结尾两行抒写的也是一种信念:高山柏永远站立在坚实的岩层上,它是不可动摇的。人的信念只要和祖国的命运和前途相联系,也是永远不会动摇的。



罗洛《信念》


信念是一株树

一株坚强的高山柏

 

在险峻的群峰中

高山柏站在崖层上

长年不息的风

像无数发怒的雄狮

向它奔袭而来

高山柏站立着

不弯腰,不屈膝

它的带着绿叶的树梢

向上扬起

 

在它头上

是祖国的蓝天

在它脚下

是祖国的崖层

它的根牢牢地

扎在崖层深处

 

信念是一株树

一株坚强的高山柏

永远站立在

坚实的崖层上

 

1980年

 

 

推荐阅读:

罗洛《给诗人》

罗洛《我和时间》

余光中《寻李白》

余光中《乡愁》

余光中《乡愁四韵》

余光中《天问》

余光中《碧潭》

卞之琳《断章》

卞之琳《古镇的梦》

卞之琳《第一盏灯》

卞之琳《距离的组织》

卞之琳《无题》

卞之琳《雨同我》

卞之琳《圆宝盒》

戴望舒《雨巷》

戴望舒《烦忧》

戴望舒《断指》

戴望舒《过旧居》

戴望舒《我的记忆》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游子谣》

戴望舒《狱中题壁》

郑愁予《错误》

郑愁予《水手刀》

郑愁予《如雾起时》

郑愁予《雨说》

郑愁予《赋别》

郑愁予《小小的岛》

郑愁予《佛外缘》

郑愁予《梦土上》

郑愁予《情妇》

张枣《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

张枣《镜中》

张枣《何人斯》

张枣《历史与欲望》

张枣《空白练习曲》

张枣《杜鹃鸟》

张枣《春秋来信》

张枣《卡夫卡致菲丽丝》

张枣《祖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