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熹《训蒙诗百首》

南宋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天】 

气体苍苍故曰天,其中有理是为乾,浑然气理流行际,万物同根此一源。 


【太极图】 

性蔽其源学失真,异端投隙害弥深,推原气禀由无极,只此一图传圣心。 


【先天图】 

不待安排自整齐,只缘太极本如斯,试将万事依图看,先后乘除可理推。 


【又】 

乾坤复垢互推移,动静之端起至微,终日敛襟看不足,其中图处是真机。 


【小学】 

洒扫庭堂职是供,步趋唯诺饰仪容,是中有理今休问,敬、谨、端、祥、体立功。 


【西铭】 

人因形异种私根,不道其初同一源,直指源头明说下,尽将父母属乾坤。 


【唤醒】 

为学常思唤此心,唤之果熟物难昏,才昏自觉中如失,猛省猛求明则存。 


【又】 

二字亲闻十九冬,向来已愧缓无功,从今何以验勤怠,不出此心生熟中。 


【学】 

轲死如何道乏人,缘知学字未分明,光除功利虚无习,尽把圣言身上行。 


【心】 

性外初非更有心,只于理内别虚灵,虚灵妙用由斯出,故主吾身统性情。 


【意】 

意乃情专所主时,志之所向定于斯,要领总验心情意,一发而俱性在兹。 


【致知】 

此心原自有知存,气蔽其明物又昏,渐渐剔开昏与蔽,一时通透理穷源。 


【中庸】 

过兼不及总非中,离却平常不是庸,二字莫将容易看,只斯为道用无穷。 


【人心道心】 

自从载籍流传后,此是论心第一条,剖析精明为训切,如何心学尚寥寥。 


【又】 

因形与理别言心,其实随形有理存。才与理违形独用,便为物欲理昏昏。 


【又】 

莫道惟危便是恶,只缘众欲起于形,常须急把理来救,亦要少从危处行。 


【命】 

妙合之机不暂停,自然气化与形生,原于妙合名为命。既此而思得性真。 


【又】 

静思二五生人物,新者如源旧者流,流自东之源不息,始知聚散返而求。 


【性】 

谓之性者无他义,只是苍天命理名,论性固当唯论理,谈空求理又非直。 


【道】 

如何率性名为道,随事如由大路行,欲说道中条理具,又将理字别其名。 


【情】 

谓之情者莫他思,只是吾心初动机,又把动时分析出,人当随发察其几。 


【戒谨恐惧】 

防欲当施御寇功,及其未至立崇墉,常求四者无他法,依旧同归主敬中。 

【谨独】 

为学无功由间断,其如间断费关防,方知谨独功诚切,多是此时心易亡。 


【静】 

心惟动与静相乘,当静之时乃动源,所以工夫先要静,动而无静体难存。 


【又】 

莫将靠静偏于静,须是深加格物功。事到理明随理去,动常有静在其中。 


【体用】 

体用如何是一源,用犹枝叶体犹根,当于发处其原本,体立于斯用乃行。 


【鬼神】 

鬼神即物以为名,屈则无形伸有形,一屈一伸端莫测,可窥二五运无停。 


【鸢飞鱼跃】 

此理充盈宇宙间,下穷鱼跃上飞鸢,飞斯在上跃斯下,神化孰尸本自然。 


【又】 

神化孰尸本自然,盖将此意返而观,试当事上深加察,才着些私便不安。 


【仁】 

义兼礼智由仁出,接物先当主以仁,方有三端随用发,譬之四序始于春。 


【又】 

心无私滓与天同,物我乾坤一本中,随分而施无不爱,方知仁体盖言公。 


【三省】 

曾子尚忧三者失,自言日致省身功,如何后学不深察,便欲传心一唯中。 


【又】 

用工事上实根源,三省真传入道门,理即是心随事显,事能尽理始心存。 


【就有道而正焉】 

差以毫厘大乱真,苟羞就正堕终身,不惟枉费穷年力,反作滔天祸世人。 


【十五志学】 

工夫一进十年期,断自圣言当致思,岂不欲人跻圣速,只缘科级盖如斯。 


【知天命】 

假借立言虽似是,知非我出枉劳功,苟从志立循而得,方信真知味不同。 


【安仁利仁】 

语利犹能安则难,且从利做莫分看,悬知等级无他义,去尽私心只一般。 


【君子去仁】 

谁云贫贱人难处,只为重轻权倒持,钓渭耕莘皆径辙,圣贤不法我何归? 


【一贯】 

一贯明言忠与恕,教人之意己昭然,当于用处求其一,谨勿悬空想圣贤。 


【必有邻】 

德者人心之所向,苟能有德类斯从,不须闭户嗟寥落,但立诚心自用功。 


【斐然成章】 

学须随器有成形,方可裁中设准绳,假借变化无定止,纵逢大匠亦何成。 


【言志】 

莫道车裘事亦轻,仲由勇义乃能行,欲知共敝为难易,试把车裘验我心。 


【居敬】 

但得心存斯敬立,莫于存外更加工,殷勤夫子明斯义,约礼之时己在中。 


【又】 

大哉程子明居敬,干圣同符入德门,试把工夫横坚看,总来不出敬斯存。 


【议上】 

仕非其地宁无仕,此事还他德行人,彼以势邀吾自逝,丈夫无欲气常伸。 


【不改其乐】 

己私既克本心存,到处逢源与理行。不待有心求乐道,此心之乐自然生。 

【先难】 

为学须教效自形。但专一意使功深,哀哉狭隘频期效,仰上仁人后获心。 


【乐亦在其中】 

夫子亦将贫对乐,只因人苦处贫难,苟非天理能持敬,只向私心重处安。 


【吾无隐乎尔】 

圣道虽云妙莫窥,初非恍惚与希夷,分明说在吾行处,后学无于行外思。 


【吾知免夫】 

常怀四体昊天思,自是渊冰恐惧深,一息尚存忧未免,死而后已即斯心。 


【任重】 

气无强弱志为先,努力便行休放肩,捱得一番难境界,便添脊骨一番坚。 


【绝四】 

在人四者要皆无,绝尽圣心天与俱,敢以单题希圣术,力除私欲是工夫。 


【博约】 

事来身向理中行,事过将心去学文,局定更无他罅隙,得斯二者老吾身。 


【逝者如斯】 

如何物物能形道,只为皆存理一端,偶感斯川存动理,故言逝者可同观。 


【又】 

渊源万古只如斯,东注曾无间断时,后学不因川上叹,安行体用亦难窥。 


【四十五十无闻】 

圣人接物本于仁,宰以深言拒绝人,不足畏辞严且截,急将此意省吾身。 


【曾点】 

春服初成丽景迟,步随流水玩晴漪,微吟缓节归来晚,一任轻风拂面吹。 


【浴沂】 

只就吾身分上思,相呼童子浴沂归,更无一点闲思想,正是助忘俱勿时。 


【克己】 

宝鉴当年照胆寒,向来埋没太无端,只今垢尽明全见,还得当年宝鉴看。 


【又】 

本体原来只是公,毋将私意混其中,颜渊造圣无他事,惟在能加克己功。 


【又】 

莫道公私未判然,只忧一日用功难,便随明处猛分摆,志在希颜既是颜。 


【出门如见大宾】 

竦然敬立体斯存,容貌常如见大宾,此是圣门持守法,必须心在可为仁。 


【为己为人】 

药病须还考自知,和根斩断为人机,心随身上门常闭,课罢苔封候夕晖。 


【又】 

辛勤为作求人计,沽得过情声誉来,自外而观为可喜,此心已失实可哀。 


【莫我知也夫】 

心即是天天即理,无行不与理相随,故言唯有天知我,天岂真如人有知。 


【又】 

圣心端似涉修蹊,俯首无言但疾驰,学者常须存此意,自能遏绝为人私。 


【又】 

天怨人尤两不形,敛然下学是功程,了无可使人知处,尽日相酬理与心。 


【下学上达】 

学在事时斯是理,盖于事上每深思,但令下学功夫到,上达之机便自知。 


【固穷】 

不是书生不厄穷,道穷何所愧于中,贪求贪欲贩夫事,于此不安须彼从。 


【参前倚衡】 

理随心见不曾离,苟有斯心便在兹,果似有形君信否?用心熟后自能知。 


【辞达而已矣】 

方识圣门辞达旨,作文之法在其中,但将正意由辞出,此外徒劳苦用功。 


【困学】 

困学功夫岂易成,斯名独恐是虚称,旁人莫笑标题误,庸行庸言实未能。 


【九思】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但得用心纯熟后,自然处处有思随。 


【予欲无言】 

妙道皆形日用间,即斯可见不须言,特将天象明人事,希圣工夫万古存。 


【难言】 

难言非谓不容言,欲状其中体段难,须是养成天地塞,却将刚大返而观。 


【勿忘勿助长】 

忘则无功助则私,不忘不助正斯时,是中体段须当察,便见鸢飞鱼跃机。 


【仰思】 

公德明光万世师,从容酬酢更何疑,当年不合知何事,清夜端居独仰思。 


【又】 

圣贤事业理难同,僭作新题欲自攻,王事兼施吾岂敢,倘容思勉议成功。 


【故者以利为本】 

论性无非日用间,何须虚诞与深艰,昭昭万事皆其理,不待追求便自然。(末句郑本作“只是工夫欲顺难。”) 


【刍豢悦口】 

食中有味知斯悦,只是能加咀嚼功,行处心安思处得,余甘常溢齿牙中。 


【牛山】 

此心此理自天根,不待栽培触处生,只要关防人欲伐,更须着着察滋萌。 


【夜气】 

理则无形气是乘,气随夜息理斯□,息时所感尤当验,昼不能清夜亦昏。 


【莫知其乡】 

此心活物元无定,或出他乡入此乡,猛省不知谁是主,只因操舍有存亡。 


【又】 

存以公兮亡以私,存亡倏忽动时机,莫教事过方才省,辨析须严念虑微。 


【求放心】 

不察予心重似鸡,更兼放处只缘私,才知用理维持定,正如有本出无稽。(末句郑本作:“不待追求便在兹”。) 


【心之官则思】 

一身胡属此心微,只谓能思择所为,底事虚灵来暗塞,独于利欲用其思。 


【动心忍性】 

困穷拂乱虽天意,如舜何须增不能,上智虽明事之理,也须到底事中行。 


【又】 

不当拂处常逢拂,不合空时亦至空,处顺不如常处逆,动心忍性始成功。 


【困心衡虑】 

旧喜安心苦觅心,捐书绝学费追寻,困衡此日安无地,始觉从前枉寸阴。 


【存心】 

工夫但欲存心尔,底事存心条绪多,直使圣贤更剖析,只缘私欲费推磨。 


【养性】 

性初不假增加力,养字无非别用功,只要关防并省察,莫教私欲害其中。 


【事天】 

皇天命理以为人,理有存亡系我心,存养尚还天所付,终身履薄以临深。 


【万物皆备】 

万物当须一例观,不离太极是其原,故虽万物我皆具,只为中心太极存。 


【良知】 

孩提自有良知发,此亦心蒙尚未开,及壮蒙开趋万欲,良心反丧亦哀哉! 


【观澜】 

眇焉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常向狂澜观至理,只是工夫欲顺难。(末句郑本作:“正如有本出无穷”。) 


【不能使人巧】 

学求入处虽师授,此外难为尽靠师,但向行时无恃处,进前曲折自能知。 


【山径之蹊】 

苟能用力可充微,一或昏忘功便亏,老矣方知深自警,几番茅塞径之蹊。 


【大而化之】 

从心所欲皆天理,具体如颜化未能,所谓不思并不勉,舜由仁义即非行。 


【闻知】 

见固能知闻亦知,虽闻如与见同时,只缘一本原无二,千圣已亡心在兹。 


◎《训蒙诗》补 

此书旧多可疑,然以不得善本不敢辄有改正。乙丑九月,大荔扈仲荣来此,乃出杨仁甫订正本,盖据康熙中棘津郑氏端所刊本。其间字即可通,而意味较长,且属显讹,一皆镌正。独此本,《唤醒》之二、《为己为人》之一、《固穷》一首、《仰首》二首,皆郑本所无,而郑本多《体认》一首,增《仁》之三、《辞达而已矣》之二、《大而化之》之二,削去《困学衡虑》之目,而归其诗于《困学》之一,以复大全集之旧。至《故者以利为本》、《求放心》、《观澜》三诗末句,本有互误,今亦依郑本补正,各诗之下。其增多四首并附录于后。而此本如《唤醒》之二等诗及《困心衡虑》篇,以极不便空白且亦后学所当读者,不复刊削改移。但郑本止九十九首,增《仁》之三。又大全集《送林熙之》五首之三,不知此书何以互异如此。疑程畏斋谓朱子所作,教其孙芝老者,未必尽朱子亲定,或其门人及后人传写不同,故不免舛误耳!立冬次日。麟又识于学古书院。 


【体认】(疑在唤醒之次) 

虽云道本无形象,形象原因体认生。试验操存功熟后,隐然常觉在中明。 


【仁】(三) 

天理生生本不穷,要从知觉验流通。若知体用元无间,始笑前来说异同。 


【辞达而已矣】(二) 

因辞可以验人心,心地开明辞必明。试把正人文字看,何尝巧滞与艰深。 


【大而化之】(二) 

春冰融尽绝澌微,彻底冰壶烛万几。静对春风感形化,圣心体段盖如斯。




推荐阅读:

宋之问诗集

杜审言诗集

刘禹锡诗全集㈠

刘禹锡诗全集㈡

张九龄诗全集

顾况诗集

钱起诗全集

王昌龄诗全集

岑参诗全集

张耒诗词全集⑴

张耒诗词全集⑵

张耒诗词全集⑶

张耒诗词全集⑷

温庭筠诗词集

韩偓诗全集

顾敻词集

冯延巳词集

曹松诗集

韦庄诗词集

毛文锡词集

宋玉辞赋集

齐己诗全集

李璟诗词集

李珣词集

司空图诗集

卢纶诗全集

于濆诗全集

元稹诗全集㈠

元稹诗全集㈡

晏殊词集《珠玉词》

范仲淹诗词全集

杨亿诗词集

张先诗词集

晏几道词集

苏洵诗集

毛滂词集

王安石诗词全集㈠

王安石诗词全集㈡

王安石诗词全集㈢

周邦彦词集

朱敦儒词全集

朱淑真诗词集

朱淑真《断肠词》

朱淑真《断肠诗集》

赵长卿词全集

陆游词集

叶梦得词集

张孝祥词集

张元干词集

岳飞《岳武穆遗文》

岳飞诗词选

李清照词集

蔡伸词全集


锦水东北流 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 雌弄秦草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