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符说 | 七夕,有没有另一半,都要有仪式感!

陈茜雯 符号与传媒 2021-09-10


撰文︱陈茜雯



“生活要有仪式感”,一句万能老梗,老少皆宜,童叟无欺。



生活要有仪式感


印象里,自己做过的最早的带有仪式感的事,恐怕就是中小学读书时期写日记了吧。日记在写作形式上充满了个人化的特点,寄托着成长的喜怒哀乐、遐想愿望。日记本用原装小锁独立保管着,是父母拿红包都别想诱惑开的(只怪我年少无知o(╥﹏╥)o)。



只可惜搬了两次家后,它们都不见踪迹,我也早没了写日记的习惯。


Catherine Bell在其著作"Ritual, Perspective and Dimensions"里提出,仪式一直在变化当中,无论形式还是内涵,由于人的主动性作用,仪式是可以设计、发明和不断创造的(ritual invention)。


所以尽管很多人同我一样不再写日记,日常生活中却处处带着那么点仪式感,而且往往不是独自默默地进行。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没有分享出来的生活,不是仪式感的生活。而一定范围的分享,势必会牵引互动。


大快朵颐前先拍照发票圈有木有?



脱单了首先要官宣有木有?


(脱不脱单都要官宣→)



生日或跨年一定要发感言或总结有木有?



下毛毛雪了南方人该尖叫该发票圈有木有?



就连74岁的网红老人“北海爷爷”也要在抖音亲身示范,什么叫“精致生活需要仪式感”:



最阔爱的是上个月结束了一个短短5天的workshop学习,老师也会为所有学员做一张简单的“结业证书”,然后调侃大家等下一定要拿着证书挨个和外国教授合照,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票圈啦→


日常仪式化与印象管理息息相关


与传统的集体性、宗教性的仪式不同,日常仪式化行为在表达和实践上大都以个人的或者小团体的形式出现和完成,更注重建立个人内心的秩序和外在的形象,并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


比如北海爷爷抖音记录下的"仪式的一天",要从每天早晨刷牙使用有机硅牙膏开始:漱口水含够30秒;漱后要使用刮舌器(有小伙伴用过吗);剃须后要抹护肤水;出门前要涂防晒、抹发蜡、喷定型喷雾;穿搭时怀表链、袖扣、领结、手表一件不落,样样齐全。



用北海爷爷的话说,每天都要得体,因为我们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北海爷爷不仅最终呈现的是一个生活精致的儒雅绅士形象,同时其借助媒介仔细展演了日常洗漱和穿搭的过程细节,从而放大日常生活的仪式化特征。过程和结果共同服务于印象管理,传达出用心的生活态度和品质。


北海爷爷在抖音上收获了高达900多万的粉丝和6500多万的点赞,也侧面印证了这些印象和理念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在日常仪式化的表达实践中的个人性背后,往往存在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和群体性特征,如此个体的印象管理才能有效地运作于社会互动和资本交换。


 社会互动是基于共同符号认知下的仪式互动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2003年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也是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每一个个体都是通过互动仪式融入社会环境。


“互动仪式”同“印象管理”的概念最先出自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指具有象征性意义的程序化活动。而借助媒介便捷的分享和传播功能,越来越多的日常被放大为仪式化的生活记录和展演,它们可能是碎片化的、非程序的,然而同传统的公共的仪式活动一样,为个体通过互动融入社会环境提供了契机,当然首先还是必须基于共同的符号认知。



对于符号认知,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皮尔斯将其分为“再现体”,即索绪尔所说的能指;对象”,即“符号所代替的直接义;和“解释项”,即“符号引发的思想、延伸义”三个部分。因此共同的符号认知是基于以上三个层面的一致。



一些南方地区的小伙伴,在冬天即使遇见下毛毛雪,也要赶紧拿出手机拍照发到社交媒体上。此时“再现体”是朋友圈里的图像本身,“对象”是某时某刻某人拍了下雪并发朋友圈这个事件过程,“解释项”则是作为一个南方人,下雪就是稀奇且令人激动兴奋的。



不是多大点事,就是下了点触手即化的小雪,但日常小事被仪式化地公开“宣告”后,不仅为社会互动提供了点滴的符号文本,使人们开始针对共同关注的话题讨论甚至发表看法,还因共同背景和体验而催生和强化了人们之间的情感连接,强化身份识别和集体认同。


于是,只要看看朋友圈里的“下雪”,哪些是热抱一团的南方人,哪些是冷眼嘲笑的北方人,一眼便知。


前台的尺度,后台的边界


仪式,是一种在一定程度或接受范围内的公开表演。柯林斯认为,当人们彼此有了直接的身体在场,便形成了际遇,每一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呈现的形象便也在与他人的互动仪式中逐渐形成。


然而,正如麦克卢汉指出的“媒介是身体的延伸”,当人们不再完全依赖直接接触的身体,而是借用媒介再现或虚拟在场的形式互动,这势必会引致和加速个人日常生活的展演化和仪式化。


每个人在扮演不同社会的过程中,随着媒介对人体的延伸,或许一个过去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也不一定再是完完全全的后台。曾经隐秘于内心的情感和愿望,或许为了理性出发的资本交换,也默许着让渡给外在的印象管理。


因此,日常仪式化使个体有意无意地暴露更多过去的后台给前台,人们也在不断试探着前台的尺度。然而,与其相对的后台,究竟是步步相让、无处可退,还是随前台一并扩展,越多表演、越多隐瞒呢?


期待你的思考。






作者画像






参考资料:

1.吴艳红,J.David Knottnerus.日常仪式化行为:以知青为例的研究[J].社会,2005(06):172-190.

2.柯林斯, 林聚任, 王鹏, & 宋丽君. (2012). 互动仪式链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北京: 商务印书馆.

3.36氪. 如何通过互动仪式链让用户自发传播,2018-10-21.


编辑︱章富淼

插画︱陈茜雯

视觉︱欧阳言多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你可能还想看:


符说|为何英雄的血,总是成为看客们的番茄酱

符说|那些抢到优衣库联名款的人,为啥都没穿?

符说|这一届年轻人为何痴迷医美

巴蜀符号|古巴蜀人的家徽竟然是副盔甲?

陆正兰 周尚琴|从前现代到后现代:艺术符号主导因素的历史变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