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路天台┃《九月一日清溪道中》 元·曹文晦

天台县文化馆 天台山文化 2022-05-11

老树依沙岸,柴门上下邻。

断桥归郭路,细雨过溪人。

白鹭双飞去,黄花数点新。

惜无遗世友,联句坐苔茵。

释义:

沙岸:水边沙地。指沙滩。

柴门: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比喻贫苦人家。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郭:《说文》:“郭,外城也。”

联句:诗人各作一句诗,轮流分吟,联合而成的集体创作形式。

相传起于汉武帝柏梁台诗。又称“连句。”

苔茵:青苔满布如茵席。

茵席,指褥垫,草席。


摄影:周北人、肖连飞

曹文晦

元代诗人,天台人,字辉伯(或作伯辉、晖伯),号新山道人。曹文炳弟。颖悟多识,雅尚萧散,不乐仕进。至正八年(1348),乡友许广大任庆元路鄞县尹,拟聘曹文晦作县教谕,遭谢绝。筑室读书,自号新山道人。

《天台山游览志》说他在赤城山麓建宅读书,名为“新山别馆”,有《新山稿》。

在元代,天台曹氏分居东林(下曹)、乌冈(墙头曹)两地,是台州“右族”,据1942年《天台曹氏宗谱》载,东林、乌冈二曹是唐咸通十一年(870)避乱天台的东阳进士曹经鍭的后裔。  

顾嗣立曾说:“元季台人能诗者,以辉伯为首称云。”于清康熙年间编《元诗选》,曾自《新山稿》中选录曹文晦诗一百首,编入《二集》。

清溪落雁

清溪位于县城西端,地处始丰溪和三茅溪交汇处,宋元时,这里水面开阔,涨沙成渚,芦荻丛生。每到秋时,有鸿雁、鸥鸟飞来栖宿。立秋到霜降这段时间,芦苇丛中,溪边石穴,蟋蟀出没,成为儿童捕蟋逗斗的乐园。名闻中外的济公活佛的童年就在这一带度过。元代天台诗人曹文晦就以“清溪落雁”的名目将它列入天台山十大景之中,吟诵出“清溪溪口荻花秋,底事年年伴白鸥”,“荒烟渺渺长桥外,落叶萧萧古渡头”的佳句,一派风和日丽“碧波千顷小渔舟”的雅趣。明代前期这里尚有“乌鬼(鸬鹚)晒翼欣自得,白鸥苦饥眠欲惊”的景象;清朝乾隆年间就只有“天外空闻一雁声”。但从龙山到玉湖、清溪一带,溪水依然清澈如镜,不时可以见到亭亭修竹、绿绿柳荫、丛丛芦苇、片片滩林,农夫在地里辛勤耕作,牧童在牛背上嬉戏,短笛村歌此落彼起,一派秀美的田园风光。入夜,渔灯竹筏,别有一番情趣。清溪上游的如来洞有“小明岩”之称(龙山景区),它地处龙山头,石仓秀色叠翠于前,始丰溪东流于下。从钟鼓岩步入“狮”、“象”守卫的门楼,沿着缓坡拾级而上,经过乾隆御碑、“观自在菩萨”照壁,看了跃鲤潭上的龙瀑,然后来到太平军虎贲将军洪士勇创建的武书院旧址,参观百廿斤重的大刀,遥想当年陈桂芬(后为武状元)、洪式抡(武进士)勤学苦练的情景,不禁肃然起敬。由此左拐,当年齐周华须跻之以梯的古洞已经有石级铺接,洞内建成三层佛殿。由洞后盘旋而上,来到“观音晒被岩”,由此前眺,远近数十里风光尽收眼底。再往北沿着弯塘水库前行,就来到有二棵古柏的龙山顶庙,由此向西,可以到达智者大师隐居处“松隐居”。


诗路天台┃《琼台夜月》 清·陈溥

诗路天台┃《赤城栖霞》 清·陈溥

诗路天台┃《华顶观日》 清·陈溥
诗路天台┃《石梁飞瀑》 清·陈溥
诗路天台┃《桃源春晓》 清·陈溥
诗路天台┃《螺溪钓艇》 清·陈溥
诗路天台┃《寒岩夕照》 清·陈溥
诗路天台┃《清溪落雁》  清·陈溥
诗路天台┃《双涧观澜》  清·陈溥

诗路天台┃《断桥积雪》 清·陈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