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工作简报|新公民计划:我们看见,发声,行动

新公民计划 新公民计划 2023-06-04

2019年,是新公民计划的第12个年头;也是新公民计划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为“北京三知困难儿童救助服务中心”的第3年。这一年我们继续通过开展研究、记录传播、倡导活动和倡议公众,推动更多人关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参与改善流动儿童成长和教育环境,支持流动儿童教育领域发展。简报将从议题研究,议题传播,行动倡导微澜图书馆和公众筹款四方面对2019年的工作进行简单的总结回顾。


议题研究

——看见流动、留守儿童困境 探求解决之道


义务教育阶段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动、留守)受教育情况,是他们困境中非常关键的部分,本部分内容从此展开论述。除了受限于家庭教养能力和条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跟随父母进城的过程中,同时遭遇户籍和学籍的双重门槛,每次入学、升学都是一次考验。有些孩子在18岁以前,会在“流动”和“留守”的身份之间不断的转换。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01/21b0be5b97e54c5088bff17903853a0d.shtml


通过对教育部历年发布的数据进行整理——



一、我们看见




图一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下文简称“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是教育部发布当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人数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人数“)


值得注意的是,“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虽然多年来一直稳定维持80%上下,但该数据关注的群体仅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中能够跟随父母进城的儿童,而不包括在入学、升学阶段遇到各种困难,而未能跟随父母进城的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子女)。


图一中加入农村留守子女(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子女)的数量,如下:


从图二看,在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方面,教育部公布的“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貌似体现了城市教育系统中公办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接纳"程度。


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在一些城市中,随着低收费的民办学校在开办、招生等方面受到限制,这些学校还会因为拆迁、房租到期等各种原因被迫关闭。很多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如果无法进入城市公办学校,也没有民办学校可以选择,他们最终只能离开父母生活的城市,返回“老家”就读,成为农村或者城镇留守儿童。而另外一部分儿童受限于条件,根本就没有机会跟随父母进城。


因此,“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不能体现城市教育系统中公办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真正的接纳程度,也不能有效反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就学的实际情况。


于2018年8月拆迁的昌平区白庙实验学校,废墟中有前总理的话,“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村里的人说,因为学校被拆迁,很多孩子都回老家了。


推荐:打工子弟学校记录| “伟大”这个词跟我不沾边



二、我们的观点



1、流动和留守是同一批孩子,同一个问题


每个人都享有选择过家庭生活的权利,每个儿童都应该享有在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儿童的流动和留守都来自于父母的“流动”,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现。我们认为,要加快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必须在作为问题关键的流入端进行疏通,换言之,“让孩子可以和父母在一起,让流动儿童成为本地儿童”,才能从根源上推动流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2、“在一起”和“入公办”


从上分析可见,教育部发布的“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由于没有考虑到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入学、升学遇到困难,而未能跟随父母进城或者不得不返回“户籍地”就读的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子女),并不能有效反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居住地城市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


鉴于此,新公民计划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父母“在一起”和“入公办”两个指数,来观察和跟踪进城务工人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的生活和教育处境。




图二加入“在一起”和“入公办”指数,如下:



图三中,以2018年为例,与2013年相比,1424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为79.4%,这个比例在过去5年间几乎没有变化。而2018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一起”指数49.14%(5年间增长11.62百分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跟随父母进城入学的实际上不到一半;“入公办”指数则只有39.02%(5年间增长8.85个百分点),不足四成(比79.4%低40%)


显然“在一起”和“入公办”两个指数更真实合理的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情况,能够让我们把问题看得更清楚准确,也更加清楚未来改进的方向。


近几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总数大幅减少,而减少量主要来自于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持续减少(2015年以来,平均每年减少超过100万),在基数减小的情况下,即使随迁子女数量没有增长,“在一起”和“入公办”指数也会增加;以2015和2018年的各种数据变化为例(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数增加4.17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在一起”增长了8.77个百分比,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数量增长了3.57个百分点,但“入公办”增长6.76个百分点。从随迁子女及其入公办学校就读的绝对数量来看,城市教育系统对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儿童的接纳似乎并没有显著提升。


由上可见,除了关注指数本身的走向,还需要注意各部分数值变化对指数的影响;另外,追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留守子女数值的统计依据,以及数值本身的变化原因,以此知晓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整体情况以及困境。


农村留守儿童去哪里了?以下简要介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减少的几方面原因:


(1)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年轻一代父母意识的改变,更多农村留守儿童有机会跟随父母一起,来到父母居住、生活的城市,转变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向进城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转化的同时,一部分进城务工家庭,受益于近年来不断放宽的城市落户政策,落户成为居住城市的户籍人口,家庭中儿童的身份,也就顺利地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转化成为本地户籍儿童。这部分儿童从统计数据中消失,同时,进城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规模并没有大幅增加(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5年来。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近140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转移成为城镇居民中儿童比例,目前又有多少成为“城镇留守儿童”,目前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


(2)农村留守儿童从“户籍地”农村的学校转入“户籍地”城区的学校,变成了“城镇留守儿童”。


教育部没有就城镇留守儿童进行统计,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估算,2015年0-17岁的城镇留守儿童已经超过2800万。


3、流动、留守儿童规模开始部分逆转


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子女在全国在校生占比逐年降低,随迁子女2012年后的占比变化不大,分析两部分数据中“中小学”学生数量(如上图),我们发现:


2018年,随迁子女和留守子女的数量接近;其中,小学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1048万)首次超过农村留守儿童(999万)。这意味着,流动、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开始部分逆转。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农村留守儿童总数也许会首次低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


另外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大量在城市上学的随迁子女,大量的随迁子女因为学位不足或者升学门槛高的原因被迫返乡;以北京为例,随迁子女从五年级开始返乡,为小升初做准备,这部分孩子大多成为“城镇留守儿童”——因为升学、生活等限制,作为农村户籍城市居住生活的他们,从父母工作的城市,独自回到老家的城市就读。这些新的“城镇留守儿童”同样会存在诸多困境,通过统计数据也很难发现;2018年开始至今,新公民计划也通过“返乡追踪”来追踪和讲述这些孩子的故事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2019年,对于流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将是又一个转折年,国家发改委(2019年4月)和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12月)先后出台文件,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要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落户政策的逐步放宽为接纳更多的流动儿童成为本地儿童创造条件。但在特大城市,流动儿童他们的处境依然不友善。


只有破除户籍和学籍等多重门槛,让子女可以跟随父母自由迁徙,就地上学,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新公民计划一直在努力倡议和倡导,希望有更有资源投入到流动儿童(随迁子女)领域,通过改善流入端环境来改善留守儿童困境。


吴丽丽代表新公民计划参加乐高集团的“乐乐箱-困境儿童关爱计划”启动仪式


议题传播


一、领域扫描



2019年,新公民计划通过对关键字“城市化”、“人口迁移”、“人口落户”、“居住证”、“积分入户”、“积分落户”、“流动儿童”、“随迁子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积分入学”、“小升初”、“异地高考”等等众多关键字的追踪,以及媒体和公众对“个人故事”报道和反馈,跟踪儿童教育领域等的相关动态和统计数据,通过机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新公民计划”发布每月关键字扫描。


推荐:

1、《让流动更有希望|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领域回顾2019》

2、北京市非京籍幼升小招生扫描(2014-2017年)——以西城、海淀、昌平三区为例



二、行业会议和学术交流



2019年,我们围绕流动儿童教育议题,不断地对外分享流动(留守)儿童教育领域政策及我们对政策动态的观察和趋势判断。让更多人关注、了解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一共进行了18场公开分享。


明细如下:

1、公益行业会议  8场 

菁莪沙龙·北京

山东省城乡儿童服务网络启动,济南

流动儿童行动网络共创,海口

珠三角流动儿童一线服务伙伴能力建设·广州

福建青少年社会服务创新与发展研讨会·福州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儿童服务发展论坛·贵阳

基金会发展论坛——分论坛:参与解决城乡发展中的儿童服务问题·福州

城市社会融合与社区服务机构工作者成长协力营·合肥


2、面向研究者和大学生的分享4场

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3、面向企业合作伙伴的分享4场

小米,波士顿咨询,猫途鹰,Airbnb


4、面向公众的分享2场

Global Services Jam,706空间

“漂泊在外”的你是否“有家难回”?

魏佳羽   新公民计划总干事



三、协助人大代表起草两会建议



2019年2月,协助全国人大代表李孝轩起草《关于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从源头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提出建议:强化各级政府职责,统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问题,及时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转接流出地和流入地实现无缝对接,解决随迁子女的‘上学难’问题;降低申领居住证门槛,让进城务工人员像常住人口一样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放开落户政策等。



四、追踪和讲述“返乡”孩子们的故事



2019年,继续追踪在北京小学毕业后离京返乡重新留守的孩子(与家庭保持日常联系,6次问卷调查,超70人次的一对一访谈,暑期返京期间组织孩子进行企业参访活动7次),通过自写文章记录,媒体分享会、行业会议、企业内部分享等方式讲述这些孩子们的遭遇,让这些孩子所面临的普遍困境被更多人群知晓,也让更多的人看见一个一个具体真实的人和故事。邀请包括南都观察、谷雨、财新、财经、澎湃、北青报、芥末堆、故事FM等多家媒体的记者共同参与报道和传播。


暑期返京期间组织孩子到乐高参访

推荐:

新公民计划|2019-05-05 追踪No.7| “疏远”与“亲近”的选择

谷雨实验室|北京没有我的家,感觉手机才是亲人

故事FM|漂流少年:留不下的北京,回不去的故乡

芥末堆看教育|非京籍娃娃:“我想回北京上学”

南都观察家|告别北京一年后,返乡的孩子们过得怎么样?



五、机构传播平台



1、机构网站http://www.xingongmin.org.cn/

2、“新公民计划”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117篇;

3、“微澜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58篇;

4、“新公民计划”微博473条;

5、微信小新xingongmin2007 ;

6、 “微澜社区”志愿者社区;


注:

1、公众号文章,会在机构网站、豆瓣,微博@新公民计划等进行同步报道;


2、8月开始,微博“新公民计划”就机构动态,研究发现,倡导以及微澜图书馆进展和我们实践过程中的发现和思考日常报道;并就相关问题发声。


3、11月,微信小新xingongmin2007联系更多的志愿者,支持者,与微博进行同步报道;将更多优质信息通过朋友圈传递给各类支持者。同时,小新也参与到新志愿者的招募和跟进环节。


4、积极向公众和传播者推广微澜社区,让各类支持者可以接触到微澜图书馆第一线信息。http://park.xingongmin.org.cn/



六、联合倡导和其他


参与@深圳爱阅公益基金会“亲子共读日”倡导

参与@新浪教育“教育的力量”倡导

观影会和影后谈  《回不去的故乡》(《驱逐》)  1场


行动倡导


2019年,新公民计划把行动项目聚焦在“微澜图书馆”。2019年8月,“微澜实验室”正式结项.



一、微澜实验室


2019年,“微澜实验室”共支持32支志愿者团队,在北京、天津、长沙、苏州四地17所社区活动中心及场地,总计开展活动258场,服务流动儿童760余名,超过400名志愿者参与服务。2019年8月,“微澜实验室”正式结项,集中资源投入微澜图书馆。

微澜实验室,再见!




二、微澜图书馆



微澜图书馆是开设在城市边缘打工子弟学校和打工社区中的小型图书馆。通过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志愿者,图书馆实现稳定持续开放,是流动儿童身边真正“活”的图书馆。


推荐:

低调庆祝-微澜图书馆2周年

微澜月报 | 2019.09

微澜图书馆执行长左樵在2019年志愿者年会上致辞

    

1、微澜分馆


微澜实现稳定开馆37座分馆(2019年实际运营稳定开放分馆39座,其中2所因为不可抗力分别于5月和12月撤馆),对18座分馆进行过开荒整备,目前开荒待开馆9座(2所主办馆,7所协办馆开荒中待开馆),2020年有待运营分馆共计46座。

注:

2019以前开办分馆:

1、运营主办分馆22座(北京20,广州2),协办分馆8座(北京1,广州6,长沙1);

2、协办馆开荒7座(广州7),其中4座实现开放;


2019年新增分馆:

3、新增主办分馆7座(广州1,北京6),其中5座在开荒后实现日常开放,2座开荒整备中 ;

4、新增协办分馆4座(广州3,佛山1),4座开荒整备中;


2019年关停:

因拆迁撤校不可抗力被关停两个分馆;5月29日关停北京微澜8馆,12月26日关停北京微澜12馆。



推荐:“一馆一会”之消失的八馆


微澜执行长和广州执行部部分成员在一起


2、微澜图书馆运营大数据


2.1 图书馆藏

截止2019年12月31日23:59,

益迪云图入库馆藏图书数量:384895册

其中2019年全年入库图书总数:146933册


注:

入库图书包括:

1、学校已有图书;

2、微澜购买;

3、微澜申请捐赠(比如扬帆计划);

4、志愿者筹集;

5、其他企业和个人捐赠等等。   


图书册数不包含微澜12馆、长沙1馆藏书。

整备活动中经过筛查未入库图书、运营过程中损毁或者经筛查下架图书未统计。



2.2  图书馆读者

截止2019年12月31日23:59,

读者总人数:27612人;

参与借阅人数:17071人;


注:

读者总人数是指益迪云图数据,包括老师和志愿者503张;

微澜12馆,长沙1馆等读书数量未计入;

2019年春季学期毕业和转走学生数量未计入统计(超过2000)。




2.3  开馆和借阅量

 开馆天数:2544天次;

 图书借阅:207628册

 志愿者参与开馆服务:835人/3534次


注:

志愿者开馆服务人次不包括协办馆数据;

其中益迪云图:190611册;

其余为微澜14馆,微澜12馆、长沙1馆等未使用系统等借阅数据。


学生在馆阅读人数和时长未统计。

2020年,尝试按地域、主办协办分馆、校园馆和社区馆以及组合进行区分统计和分析。


2.4   分馆软硬件硬件升级优化

场地更新:2个分馆更换场地;

书架更新:5个馆更新书架62组;

解决3个分馆联网问题;

解决5个分馆冬季取暖问题。


2.5   其他

多个分馆对图书重新进行分类,优化藏书位置;

多个分馆购买百科类图书,设置不外借阅览区。


3、微澜志愿者


3.1  志愿者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835名志愿者进入分馆进行多次持续服务,参与日常开馆服务3534次(人均4.2次),累计服务19927小时(人均23.9小时)。778人次的志愿者,参与了58次周末临时整备活动,累计服务4588.5小时。共计服务时长达24515.5小时。


注:
其中,835名进行多次持续服务的志愿者中,232名志愿者在2018年就开始加入微澜参与服务,603名志愿者为2019年新招募。志愿者从各维度参与图书馆建设;1、图书馆整备,图书馆日常值班;2、图书馆馆务相关的各种线上服务;3、参与各种线上/线下招募、义卖等传播与筹款活动。
未统计数据:参加和准备联席会议;广州志愿者值班服务时长目前未使用微澜社区登载,企业参与开荒和整备活动未进行社区服务登记,2020争取。志愿者在直接服务之外,花了很多时间和心力相互沟通,线上相互支持和馆务管理工作未登载服务,也未未进入统计。


我们相信

微小的行动带来改变


--微澜志愿者


3.2  志愿者支持


志愿者年会  1次(年会和“微秀”展览、“微铺”);

馆长交流会  1次;

集中线下培训  3次;

定期给分馆拨付分馆团建费;

总馆按月批量往“志愿北京"导入志愿者服务时长;

开发志愿者线上培训和测试系统;

总馆定期组织志愿者团建活动;

增设总馆志愿者组别;

设计和颁发志愿者勋章;

企业/其他组织团队志愿者宣讲和培训若干。


注:

线上培训和测试系统

常规志愿者入馆除了参加总馆的线下培训,另外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是老带新。

2019年,总馆开发了馆员培训教材和测试系统,培训和测试实现自学自测线上进行。2019年7月以后报名志愿者,需通过学习测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值班。8月31日测试系统上线后,3个月中,有224名志愿者共参加891次线上学习测试,197位志愿者通过考试并获得上岗资格证书。


完善总馆团建制度

促进分馆志愿者之间交流机会,总馆每月组织一次室内沙龙和户外活动。2019年,室内沙龙4次,户外团建4次。


总管设立志愿者组别

2019年,总管增设传播组、图书组、馆务组、技术组和活动组等,对总馆工作起到支持和补充;也为具有专业技能,又不能在工作日担任馆员的志愿者提供服务机会,总馆志愿者成员对微澜图书馆执行部负责。


志愿者荣誉

设计和建立勋章制度,志愿者可以根据服务时长申领对应的服务勋章。

奥森城市定向越野结束后,执行长左樵给志愿者颁发微澜勋章


4、微澜社区


微澜社区目前主要使用者为微澜总馆,北京分馆和部分总馆志愿者。2019年,838人通过微澜社区登记3537次服务并撰写服务记录和日志。


2019年,微澜社区进行了系列升级,对已有功能和页面都进行了系列的升级和优化,增加开放性和友好度。

注:

微澜社区部分新增和升级功能:

1、志愿者可以在线申领馆员证书和勋章;微澜一直奉行节俭原则,馆员证书,勋章由志愿者自主申领后发放。


2、新增“心愿”模块

心愿模块在11月上线后,上传个人心愿全部认领,为图书馆筹集图书超过70本,其中作为倡导活动的心愿《宗教百科全书》获捐28本。详见:微澜图书馆执行长左樵--你的心愿我满足


3、成员名单和服务统计页面等的升级;方便志愿者团队和企业志愿者使用;提供志愿服务的统计服务;


4、设计逻辑上,心愿、方案、活动联动心愿可以是书,也可以是图书馆其他需求或者活动。活动可以被认领,认领人可以在方案中发布活动设计方案,总馆提供物料;参加活动分馆可以在方案中认领,并在活动模块发布活动预告或者招募。
这些设计,旨在加强志愿者在整个微澜社群的互动性,发挥志愿者不同的特长,扩展志愿者在社区中的互动和联结。


5、在分馆开展与孩子们的互动活动


春季学期:

1、读书笔记

2、世界读书日图书推荐活动

3、春季有奖征文(柳絮)

4、为他们画一幅画(父亲节、母亲节)


秋季学期:

1、冰棍棒摘抄

2、心愿卡

3、书签漂流

4、绘字活动

5、圣诞和新年的贺卡学生与志愿者互赠活动


2019年,所有活动不设评奖和物质奖励,鼓励孩子们主动参与。其中贺卡互赠活动中,多个分馆志愿者获赠卡片超过100张,活动期间,志愿者们回复(自写和画)的手写卡片超过700张。



6、其他未计入统计数据以及增值活动


6.1 教师建议征集,获得153份建议和反馈;

6.2 北京5馆送给离校回乡的孩子日记本和信件,以鼓励回乡的孩子;

6.3 北京7、8、23、广州分馆等多个分馆的志愿者在兼顾开馆同时给一二年级定期上绘本课;

6.4 北京3馆的志愿者定期给高年级上英语课;

6.5 企业和社团通过微澜图书馆实现与校方,和孩子们的交流活动若干;

6.6 依托微澜建立各种小社群,对儿童教育和阅读推广问题进行探索;

6.7 图书馆成为孩子们跨班级年级的社交场所;

6.8 志愿者通过图书馆对孩子进行各种支持。


2019年入选中国慈善大赛百强

2018年获评新浪教育公益杰出项目


公众筹款


筹款作为项目的一部分,是新公民计划的短板。2019年,新公民计划,微澜图书馆尝试主动走入普通公众之中,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探索。筹款和捐赠都是行动的一部分;筹款即是项目的一部分,同时筹款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传播,可以兼具倡导倡议功能。



一、线上众筹平台



1、腾讯公益乐捐

2019年,通过乐捐平台共获得捐赠和配捐309643.7元;通过乐捐平台定期向捐款人反馈项目进展,并按期提供财务报告。


2、年捐和月捐

2019年找到了85位年捐伙伴,筹款31025元。2019年3月,月捐上线后,年捐下线。全年,共有228人成为新公民计划的月捐伙伴,全年月捐总额26159元。年捐,月捐人电话回访和定期向年捐和月捐人发送项目进展邮件,邀请年捐月捐人参与机构活动。


3、支付宝公益

9月,支付宝公益微澜图书馆项目上线,2019年共计筹款64732.25元。在平台上定期发布项目进展。


注:

在大学,咖啡馆,电影院,企业内等多个场景开展义卖、读书会、交流会等多场线下活动进行传播和筹款,完成线下推广自筹20%(4万元),2000人次的筹款后,支付宝项目于2019年12月中旬完成自筹,进入平台推荐筹款。



二、线下筹款传播活动



展览

1、2019北京公益慈善汇展+义卖

2、第七届中国慈展会·深圳+义卖

3、“微秀”+义卖【2020年1月4日】

4、2019新浪教育公益项目展示

5、未来局举办的科幻大会+义卖

     与微澜图书馆一起登陆“另一颗星球”


城市定向挑战

1、“守护流动的希望”微澜+GoFun出行 1场

2、 城市定向行走 2场


微澜图书馆:

“一日馆员”活动 5场


一日馆员:        故事FM创始人、主播寇爱哲;       青年演员卢佳;       双闪爱心车队总队长李晓旭;       知合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蔺兆星;       青年艺人和星妤;详见:曾经总是一个人躲起来的她,走到了聚光灯下



腾讯公益:

1、“一个鸡蛋的暴走”


2、“99公益日”——“微澜三十六时辰—72小时不间断朗读马拉松”活动

注:

1、2020年,新公民计划将继续参加腾讯公益的“一个鸡蛋的暴走”活动

2、99公益日期间朗读马拉松,来自不同领域和群体的152个朗读志愿者参加朗读接力,现场布置有小型展览;朗读活动在“一直播”进行直播,微博进行现场播报,活动共计发布微博72条,阅读53万次,转发613次,评论694次,点赞1402次。同时,大学,电影院多个场景一起进行线下义卖和筹款活动。


支付宝公益:

线下小型读书会和各种义卖活动若干。


2019年线下场景

小米公司

好未来公司

传奇奢华影院

木子喵咖啡厅

石油大学


结语


2019年我们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也有很多的不足;获得了很多支持和帮助,也有了更多的同行者,在这里先不一 一具名致谢。详细的工作和财务报告,会在后续正式工作报告中向各位汇报;如工作简报中统计数据与工作报告有出入,以工作报告为准。


新公民计划将继续以“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作为我们的使命。我们愿意努力倡导,让更多公众和我们在一起,努力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逐步推动政策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改善,最终让每个流动儿童都享有公平、优质、适宜的教育。



2019年参与新公民计划工作

魏佳羽 左樵 岳毅桦 华纯  胡秀宜 陈凌 何冉  张丽红  

吴丽丽  廖细雄 崔英兰

王旭然  宋昱

志愿者乐乐、子矜、七茗对本简报亦有贡献



2020年,期待您和我们一起,继续为此努力

您可以加入我们的志愿行动

或者扫描下图二维码,成为我们的月捐伙伴



添加微信:xingongmin2007
关注微博:@新公民计划
实时了解
新公民计划和微澜图书馆动态

再一次感谢大家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和新公民计划的关注与支持!为了更好改善工作,诚邀您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新公民计划 2019年工作 反馈问卷》,提出宝贵的建议。我们一定会认真阅读并改进,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