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flomo weekly vol.37 - 用 flomo 记录一年后,自己发生了什么变化(新年特刊)

少楠 flomo浮墨笔记 2022-06-11

In the morning, Alpes Maritimes from Antibes John RUSSELL1890-1891


看到这篇文字时,年终总结和汇报都结束了吧。但翻看自己往年总结,多数是关于工作,很少关于生活,更甚少关于自己的内心。


请原谅我们在这个时间点,还发出这么长的一篇文章,没有红包,也也没彩蛋。这是因为希望趁着春节前的空档,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下使用 flomo 记录一年后自己发生的变化。


也希望能让你趁着这个空档,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复盘下过去一年的记录,看看有什么意义浮现出来。


2021 年,除了迭代产品,自己也作为用户不断使用 flomo,一年下来数据如下:

• 记录了 40w 字,其中有将近一半是自己所写的内容;• 累计写下了 1379 条,每天平均 3.77 条;• 一年中接近 90% 的日子都有记录。


但关键的不是数字,而是在这些记录背后,自己发生了哪些变化。本文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1. 从标签的变化来看知识体系的迭代2. 在 flomo 不断记录对于复盘的价值3. 介绍一个新概念:深度年(Depth Year)

1. 从标签的变化来看知识体系的迭代

1.1 领域的拓展

去年最大的变化来自于领域的变更,因为从打工人变成了创业者,在做的事情也从互联网医疗的交易平台变成了思维工具的设计。


PS:如果不太懂领域(Area) 等是什么意思,可以参考之前在 flomo 周刊上分享的 i.A.R.P 标签管理方法(点此查看)。


去年新增的主要领域:

•  知识管理:为了写好 flomo101 以及每周的周刊,解答各种知识管理的问题,这是大幅增加的一块领域。其结晶为一套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初版 ——《从一张卡片开始,积累知识的复利》(详见 flomo101)。•  品牌营销:因为希望 flomo 能被更多人知道,所以开始从头学习如何做品牌营销。但最大的收获不是掌握了什么增长的技巧,而是理解了市场营销本质在于建立声誉,告诉大家你为了长期坚持,损失了什么短期的东西。•  Web3:虽然这个概念不严谨,但目前把区块链和元宇宙相关的思考和记录都放在这个下面。当前还没有明确的产出,只是做一些基础的研究,确保没有缺课太多。


去年停止投入的领域:

•  Marketplace(交易平台):因为离开丁香医生,缺少了实践的土壤,而 flomo 本身暂时用不到这一块知识,所以逐渐停止了投入,等到有新的实践土壤时再解封。•  互联网医疗:理由同上,脱离了相关行业,对应的知识就开始封存。•  城市规划:理由同上,暂时没有经营社区的实践土壤,遂停止投入。


今年持续精进的领域:

•  产品:依旧是自己最核心的领域,也是今年投入思考最多的地方,许多关于 flomo 产品设计的思考、纠结,以及对别的产品分析,理念的记录。•  经济学:依旧是理解这个世界变化及人的行为变化的核心领域,不过相对之前聚焦在 Marketplace 相关研究,变成了开始更系统地研究微观经济学相关的知识。

你看,这很像之前在那堂知识管理课程中提到 —— 像管理金融投资组合一样来管理知识:

1、定期投资 —— 养成坚持学习的习惯2、长期投资,多元化是关键 —— 专注眼下的事情,但也要注意更广泛的范围3、管理风险 —— 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也要避免低风险低回报4、设法低买高卖,获取最大利润 —— 学习新兴技术或者适用面逐渐变广的技术5、周期性的评估和平衡 —— 定期评估哪些是值得学习和关注的

你看,标签并不是一劳永逸设计好的,而是随着时间和认知逐渐变化的。那么这一年中,你「买入」了哪些?「卖出」了哪些?又有哪些是「长期持有,不断加仓」的知识呢?

1.2 资源的拓展


由于个人的习惯,我并未把所有的资源都放在 #Resource 标签下,而是将其拆分了三个部分:

•  Books(读书):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去年大概读了七十多本。我的习惯是尽量避免读热门书,而是去读信息半衰期比较长的书(如学科经典,超过半个世纪的书等),另一方面是尽量多读传记,这和下面说的羔羊部分有呼应(更多读书笔记方法点此)。•Company(公司):经常会看到许多公司的方法论、新闻等各种信息,但是之前的阅读总是琐碎,无法看到许多公司产品/决策迭代的变化。所以今年把所有自己欣赏的公司/产品单独建立了标签,方便快速定位到对应内容,来观察他们的演化过程。•Sheep(羔羊):羔羊其实是人物的意思,因为发现书籍和公司背后都指向到具体的人。而这些人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变化,塑造了他们今天看待世界的方式。只有理解这些背后的东西,才能知道他们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未来。

另,单独解释下羔羊这个词的来历,来自「First Round Capital」

死去的人与活着的人之比为 14:1,1000 亿人已经不在人世,他们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他们尝试了我们今天正在尝试的一切。他们成了指引我们心中羔羊的牧羊人。

我们经常觉得自己看清了,觉得认识到世界 80%+ 的事物,但是想想你认识的世界只是 1/(1071亿)= 0.000000000009337。

所以有时候很想与过去的人对话 ,那么就会去看他们的历史故事和作品。

这个关于资源整理的思路并不难,难点在于「我如何知道自己该获取什么信息」呢?我亦凡人,也曾遇到类似的问题,下面分享一个切身的体验。

1.3 设计一台能自己提问的机器

我有个付费邮件组《产品沉思录》,每周推荐四个领域的文章,多数是在工作中做决策需要的资料和思考的总结,这个习惯坚持了5 年。


但去年年初从公司辞职后,虽然每天都在大量的阅读,但突然发现周末写邮件组的时候脑袋空空 —— 这很奇怪,明明自己也看了很多东西,为何会有这种感觉?


后来才意识到,是「提出问题的机器」没有了。


之前在丁香医生,我要关注交易平台,互联网医疗,团队管理,产品设计。这个工作环境一天到晚都在提出问题,写沉思录只是把寻找问题的答案总结出来就好了。


但辞职后,没有更新这个系统,老问题不见了。而 flomo 还没起色,相关问题没有进入到视野,突然就散掉了,看着每周看不少东西,但实际上都只是看看,没有体感。


当提问的机器不再运转,就会导致自己失焦,什么内容都看;另一方面导致自己缺乏了实践的土壤,只能转述别人的观点,无法验证。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重新思考了下当下的情境,将 flomo 相关的问题放进来,比如思维工具的设计,知识管理的研究,营销和品牌等,这样提问的系统就又开始生效,而沉思录的选题也就不焦虑了。


好的问题能自动驱动我们获得答案。而没有问题的积累,就是没有目的的垒墙,不知道这些积累最重要去完成什么。


问题是一种观点,没有问题再好的老师也无法给出答案。

2. 在 flomo 不断记录对于复盘的价值

2.1 对项目复盘的价值

今年的核心项目只有一个,就是 flomo。但这次复盘不同往年,因为在 flomo 上记录的思考更多,所以复盘时候的「快照」多了许多。


这里面有两个好处:

•  帮自己回忆起那些糟糕的决策,因为多数时候自己想忘记这些不愉快的事情。•  记录下来那些最终决定不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才是塑造我们的核心。

比如 flomo 在今年走过几个弯路,在四月到五月时候一度沉迷于产品功能设计,设计了一个叫导航卡的功能,希望「All in one」,尽量多的让记录的场景都发生在 flomo,继而带来增长。


但经过一个月的测试后发现,是我们的妄念过大,显然超过了 flomo 本身的定位。看看那时候在 flomo 的记录,从极度兴奋到最后的铩羽而归,仿佛再看一个陌生人的决策,自己居然一点都不记得。如果没有 flomo 中这样的记录,恐怕日后还得重蹈覆辙。


flomo 废弃的方案比上线的方案还多


另一个例子是,在六月初的时候动过一个念头,flomo 是否需要进军视频推广 —— 比如在视频号、小红书或者抖音投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讨论,最终放弃了这个决定,因为我们并不擅长视频这件事,加上 flomo 本身朴素的设计,很难制造出所谓的爆点,最终选择放弃。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许多最终放弃的例子,看似他们最终没有产出,但正是这些没有做的事情,定义了 flomo 的边界,也拯救了我们的注意力,确保没有失焦。



你看,真正诚实的复盘,这两类内容往往更具有价值,而不仅仅是我们做对的那些事情。


持续不断记录,意义自然浮现。

2.2 对情绪复盘的意义

我们如此忙于填满所有的时间,以至于对于什么是平静和安定心灵,我们早已没了参照点。我们对“做事”上了瘾,甚至对“思考”都上了瘾。因此,刚开始平心静气地坐下来,会让我们觉得有点儿陌生。

———— 《十分钟冥想》

在我的 flomo 中,还有 #三省吾身 这个标签下有很多内容。同时也是我的每日回顾中唯一选择的标签。


之所以进行内心的探索,会发现在这个年岁时,已经明白了凡事皆有代价,熊掌和鱼真的不能兼得,想要获取一些事情,就需要放弃一些事情,这其中的选择便源自自己的价值观,而自己的这些喜好判断是如何来的?这些欲望是发自内心还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现在的我们却罕有空间去思考这件事情。


我们都被任务填满了,浪费时间简直是个十恶不赦的词语。我们忙着完成工作,忙着规划出游的计划,忙着消费或学习,每天都有许多的任务需要完成,我们拥有了许多提高效率的工具和方法,但这就是代表进步么?还是我们做了大量无意义的事情?


完成的任务越多,留给自己的空间时间越少,自我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其实我们并非是一个不断积累的个体,而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并非所有的历史回忆和情绪会到场,而是那些最强烈的、印象最深的会提前抵达。如果没有这样的记录和反思,那么往往会被短期情绪所左右,而丧失了长期思考的能力。


比如下面的这些记录,现在再来翻看是多么简单可笑,但是当时从这些情绪的坑洞里爬出来,耗费了许多的心力。



这些记录并不是为了自己永远不再有类似的问题,而是给自己一个信标。当再次滑落其中的时候,有一根绳索和亮光,让自己能从中爬出来。


当然并非只是记录痛苦,我们又不是苦行僧,我也经常在其中记录一些幸福和无聊的时刻,其实正是这些小确幸和无聊,才让我们感到持续的幸福。



所以当你在 flomo 中回望过往的记录时,能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仿佛在看别人出演的话剧。这种距离感非常重要,flomo 的另一只元神 Lightory 曾说过:和事情保持一点距离,是能够冷静思考的重要前提。我很爱用的一个比喻是——你应该是游戏玩家,不是游戏角色。

3. 结语,愿你度过有深度的一年

文末,介绍一个概念:深度年(Depth Year)来自 @fonter 推荐的 raptitude.com


你提高已有技能而不是学习新的技能。你消费的是你已经保存的各种媒体,而不是去获取更多。今年不允许有新的爱好、器材、游戏或书籍。相反,你必须在你已经拥有的或者已经开始的东西中找到价值,深入挖掘价值和充实他们。转向已在你的房子里的那些财富进行选择。


你读你的未读书,甚至重读你的最爱。你再次拿起吉他,并且让你弹得更好,而不是拿起口琴。你完成了四月份开始的付费课程,尽管你对某大师的新作很着迷,尽管这个课程在打折。


其指导思想是「走得更深,而不是更广」。深入挖掘价值和丰富他们,而不是分散。你转向已经在你的房子里的财富中选择。我们可以称之为「Depth Year」或者「Year of Deepening」之类的。


在这个消费时代,人们很容易接受和放弃新的追求,我想这种深度年的东西真的会流行起来,也许会成为一种成人礼。人们可能到厌倦了对事情半途而废的时刻。


完成一个深度年将是成熟的标志,代表从生理上进入成年到精神上进入成年的过渡。你要学会不要对自己的抱负如此轻率的应付。


用一整年的时间去更深入而不是更广泛地探索,你最终会收集到丰富但精心策划的个人兴趣,而不是像后工业社会里,对消费的迷恋,对大部分时间处于休眠状态的迷恋。


所以新的一年,我们不祝你向上攀登,而愿你不断向下深挖,度过有深度的一年。在这巨变的年代中,稳稳地扎根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之上,按时候开花结果。


持续不断记录,意义自然浮现。

欢迎加入共建群
一起同路不孤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