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黑浩 江晖 程林 | 人机界限的模糊将引发新物种的诞生——石黑浩教授访谈

石黑浩 江晖 程林 机器人人文 2023-11-04

摘要:日本NHK摄制的纪录片《欲望时代的哲学》中记录了日本机器人工程师石黑浩和德国哲学家马库斯·加布里埃尔在2018年的一次简短交流,关于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人类的定义等问题,二者表现出了明显的态度差异。四年后,两个独立的访谈对他们的谈话进行了跟进。在此次采访中,石黑浩强调了以下观点:第一,人、智力、情感等尚未有明确定义,人类可以通过制造机器人去实现元级别的人类理解,至少可以从机器人的反应中获得理解人类复杂功能的灵感;第二,机器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已经跨越了“恐惑谷”;第三,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界限的模糊是一件好事,新的物种由此诞生,人们会接受它们成为人类;第四,COVID-19疫情过后,远程操作型机器人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此外,关于日本机器人文化的根源,石黑浩提出了“岛国假设”。

关键词石黑浩、仿人机器人、机器人、恐惑谷、岛国假设

项目信息本研究为国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德国文学‘早期机器人’书写研究”(20CWW018)的阶段性成果。本文省略注释与脚注。原文阅读:https://soctech.spbstu.ru/en/article/2022.6.5/


 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是日本的机器人工程师,目前在大阪大学一所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担任教授。石黑及其团队研发的Geminoid HI系列人形机器人与他本人在外表上极为相似,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从他以往的讲座以及他与德国哲学家马库斯·加布里埃尔的对话中可以看到,他对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有其独特的思考。我们于2021年10月至12月期间,就仿人机器人、人机关系、社会对仿人机器人的接受情况以及日本的机器人文化对石黑浩教授进行了书面采访。在此次采访中,他还分享了关于“恐惑谷”、COVID-19疫情期间的机器人使用等问题的看法。


Geminoid HI系列最新产品HI-5

江&程:您在过去的采访中多次表示研发高仿真机器人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自身,您能详细地解释一下这个观点吗?

石  黑:人类的功能,尤其是元级别(meta-level)的认知功能,如智能、意识和情感可能都包括在内,以及社会性和社会关系等这些人类的高等功能是很难通过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的那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去理解的。

但另一方面,如果用我们已经获得的知识尝试制造机器人,或许能够在它身上重现情感、智能和意识。换而言之,就是试图通过机器人开发去了解元级别的人类,即那种高等的认知功能。即使我们不能真正地理解这些功能,也可以通过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功能的再现。如果能够通过机器人再现人类功能,我们就能从中获得启发,从而进一步去理解这些人类的复杂功能。这就是我采取机器人开发与人类理解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的理由。


江&程:森政弘教授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了“恐惑谷”假设,在去年我们对他的采访中他依然认为机器人在外观设计上不需要追求高度的类人化。而您一直致力于研发在外观上高度仿真的机器人,您认为机器人的外表终有一日可以跨越“恐惑谷”现象吗?提高外观仿真度的难点主要在哪里?

石  黑:机器人只要拥有令人喜欢的外表就可以,有些人喜欢看起来像人的机器人,有些人喜欢看起来很可爱的机器人,因此,需有不同种类的机器人来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这是很重要的。

关于“恐惑谷”现象,更准确地说,是指当我们在认知人类时,其实是通过多种方式去感知对方是否为人类的,如外表、说法方式和动作等。但只要其中一种方式与人类稍有偏差,例如仅仅是动作稍显笨拙,我们就会立刻感到不舒服。因此这种现象其实是取决于情况和目的的。如果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例如仅以说话的为目的,其实现在已经可以制造出完全不令人有恐惑感的机器人了,就像我们研发的机器人Erika(图1)。因此可以说我们已经克服了这个问题,但前提是需要对仿人机器人的使用情况和目的有一定的限制。

石黑浩(左)

ERATO智能对话型仿人机器人Erica(右)

 ©️ ERATO ISHIGURO Symbiotic Human-Robot Interaction Project

江&程:您研发的Geminoid HI系列机器人在外表上已经达到了高度仿真,您认为未来机器人是否有可能具有自主或部分自主的智能甚至情感?如果可以,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将这种机器人认定为“人”、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人机界限的这种流动性可能会对人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正面或负面影响?

石  黑:何谓自主的智能、何谓独立,这些都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我认为给独立性下一个适当的定义应该是相当困难的。情感方面也是如此。我们尚不清楚什么是独立、什么是情感,为了去理解这些问题,开发、制作机器人是很重要的手段,要让机器人拥有不同的情感,能够自主地活动。

我认为,未来我们能够制造出比现在的机器人拥有更丰富的情感表现力、更具自主性的机器人。我能够想象,彼时人们将会把这些机器人看作为人类。

我们很容易想象,当我们接受它们为人类的同时,便会赋予它们我们认为相称的权利,或者至少是我们不得破坏它们、必须小心谨慎地使用它们如此之类的权利。

我认为,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实质上我们甚至没有关于“什么是人类”的定义。但至少我们可以说,人类是通过技术获得了进化。没有技术,我们就无法制造防治新冠病毒的疫苗,人类社会就不会像今天这般繁荣,不会有假肢、汽车……我们一直在使用各类技术来拓展人类的能力。因此可以说,机器人和人类并没有什么不同,机器人是技术的象征,我们通过机器人来拓展我们的能力,两者之间的界限本就是模糊的。人类与技术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正因为人类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人类才会与动物区分开来。我认为未来这种界限会更加模糊。

你们是想问有自主性的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区别吧。简而言之,就是当一个机器人外表很像人,其内部功能、情感和智能也接近于人的时候,这是否会成为一个问题?不,我不认为这是问题。相反,我想新的物种将由此诞生,人类会与它们和睦相处,在日常生活中向它们寻求帮助,与之共存。

当然,如果它们对我们产生不利,我们就不会再使用它们,更不会与它们和平共处。我认为,人们会找寻新的物种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江&程:欧洲传统的文学和美学领域对机器人的定义多是“令人恐惑不安的”,现今机器人的高智能化发展令哲学界也生起警戒之心。例如2018年德国哲学家马库斯·加布里埃尔在和您的对谈中曾指出高仿真机器人是“对人的固有定义的威胁”,并且“类似的研究是用一种很有问题的方式在摧毁人类”。而您认为“人的定义并未确定”,“未来人机界限可能消失”,“我们需要接受对人类的新定义”。您认为您和Gabriel两种认识差异的根源来自何处?在您看来,西方哲学关于“什么是人?”的思考和人类中心主义理念是否会影响到机器人或AI技术的发展?

石  黑:如果说“人”是有定义的,我很希望你给我展示一下这个定义。如果你能准确地、科学地定义它,我可能会接受这个定义,只要它是科学的。但遗憾的是,我至今未见过对“人类”的科学定义或者是具有普遍价值的定义。因此我认为你提到的情况并不是欧洲的事情,而是哲学家们对“人类”的假设(好吧,也许该称之为欧洲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差异问题。

西方的科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可能会对判断产生影响,或许程度上比较轻微,但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不过无论如何,对人类意义的思考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我相信,无论用什么方法,出发点可能不同,但只要你深入思考,最终都会得到同一个结论。无论从西方哲学的角度、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或者从日本人的角度来思考,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要有不必要的刻板印象,通过深入思考和讨论,我认为,我们最终会得出一个答案。


2018年,石黑浩正在向马库斯·加布里埃尔介绍他的孪生机器人


江&程:外部世界通常认为日本具有愿景式的人机和谐机器人文化。并且有学者认为,日本万物有灵的信仰传统、和谐的人际伦理、技术在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大众文化中的科幻作品等综合因素共同造就这种机器人文化。您是否认同这种观点?或者您认为是否还有其它原因?

石  黑:我基本上认同,但我认为这种东西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或者说其背后的原因,源自于“岛国假设”(这是我自己的定义)。日本是一个有着近2000年历史的岛国,长期与其他文化隔绝,因此发展出了一种与欧洲国家和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文化。

其结果就是产生了一种不区分人类和其他事物,万物有灵(animism)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文化。融通型的伦理观是指一个国家长年存在于一个岛上,大家长期一起生活,就会形成一种类似家庭的关系。我想这或许是主要原因,也是根本原因。我称之为“岛国假设”。


江&程:您赞同日常生活中的部分领域的机器人化。比尔-盖茨也曾经预言未来会出现“家家都有机器人”(Robot in Every Home)的情形。您认为人与机器人共生协存的社会何时会在日本出现?您希望您研发的机器人在近未来世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从事哪些工作?

石  黑:确实如此。机器人作为一种玩具已经大量地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是吗?因此,我认为接下来应该期待的是替身(avatar),不是指能够独立工作的机器人,而是指那些能够通过远程操作进行控制的机器人。

经过这次的COVID-19疫情,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地工作,今后将有更多的远程操控型机器人、CG代理或CG替身被投入使用。如此一来,机器人和CG替身将会被赋予自主性功能和人工智能,即使没有远程操控也能够进行工作。我想这一类的机器人开发将不断取得更大进展。

因此,机器人会在许多场合为人类提供服务。例如,机器人被用来学习英语,实际上它们已经在高中被用作简单的英语和其他外语的训练伙伴。我认为它们还可以用在许多其他地方,例如在餐馆里接待客人,或者路线导航等。



推文编辑 | 宴安


机器人人文

相关文章


  1. 王瑜 | 日本科幻动画中的机器人想象

  2. 吴湜珏珊 | 欧洲人形自动机发展小史

  3. 程林 | 德、日机器人文化探析及中国“第三种机器人文化”构建

  4. 中、美、法、德和日等国有怎样的机器人文化?

  5. 程林 | “日常科幻”在未来想象文化中的重点、潜能与困境——以近期机器人叙事为例

  6. 程林 | 科幻的争议:赞许性赋能和“误导性”批评

  7. 黄亚菲 麦永雄 | 后人类语境中的机器人身份重构——以《齐马蓝》为例

  8. 程林 | “皮格马利翁情结”和人机之恋

  9. 黄亚菲 | 16部国内机器人·赛博格影视作品回顾

  10. 江晖|20部日本机器人·赛博格电影推荐片单

  11. 66部最佳机器人和赛博格影视作品

  12. 吴湜珏珊 | 《未来夏娃》中女机器人的类人形象初探

  13. 黄嘉宁 郭伟 | “主体”迷思——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

  14. 程林 | “机器人人文研究”栏目——主持人的话

  15. 程林 | 为何早期机器人形象多女性?以《大都会》为例

  16. 黄亚菲 | “机器与妖妇”:许森的《大都会》解读

  17. 周敏 | 人机共同体想象:以《像我一样的机器》为例

  18. 李玥 | 论伊恩•麦克尤恩《像我这样的机器》中机器形象及人机关系

  19. 刘永谋 | 从机器到机器人

  20. 易显飞 刘壮 | 社会化机器人引发人的情感认同问题探析:人机交互的视角

  21. 齐佳敏 | 机器人为何杀戮?——析《莫克森的主人》中的人工智能生命观

  22. 张绍欣 | 从符号学解码人机关系与图灵测试

  23. 维伊斯 | 从恰佩克到阿西莫夫:机器人“创造”小史

  24. 吴岩、陈发祥 | 阿西莫夫诞辰百年:人类的远望探头

  25. 尚冰 程林 | “塔罗斯: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

  26. 林歆 | 机器人的诞生与人的神化——纪念“机器人”概念100年

  27. 程林 | “人转向”:为何机器人跌入的是恐惑谷而非恐怖谷?

  28. 江晖 | 超越“跨越与否”的思考与探索:“恐惑谷”理论五十年传播发展综述

  29. 森政弘、江晖 | 50年后,森政弘再谈“恐惑谷”

  30. 森政弘、江晖 | 《恐惑谷》(译文)

  31. 王瑜 | 延续童年——《哆啦A梦》50年

  32. 程林 | 从跨文化视角看机器人文化现象

  33. 程林 | 奴仆、镜像与它者:西方早期类人机器人想象

  34. 程林、江晖 | 跌入“恐惑谷”的机器人

  35. 闫坤如 | 机器人伦理学:机器的伦理学还是人的伦理学?



本公号定位学术,不参与任何商业活动或合作。

图源网络,侵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