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美食(音频) | 龙祉均 :山水沙河粉(广州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2-12-2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广州山水沙河粉

今年6月

广州的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

成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广食客的美食地图继续发扬光大啦~

相信大家对干炒牛河应该非常熟悉,猛火爆炒、嫩滑的牛肉、爽滑的河粉加上各式配菜,地道的老广美食地图的重要一员。今日,我们就来介绍这道美味佳肴里的主角——河粉



今年6月,广州的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成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河粉的走红真是广州人的“威水事”!

沙河粉又被称为“山水沙河粉”,是广州风味独特的一种小吃。150年前,因最早出自广州白云山脚的沙河镇而得名,沙河粉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呢!正宗的沙河粉薄而透明,韧而爽滑,不管是炒、捞、汤都超百搭超好吃!


沙河粉的小故事

传说清末时期,沙河镇有一个名为“义和居”的小店铺,以卖白粥、油器、饭食为主。店主樊阿香,家中还有一个老父亲樊官秀。

有一天,樊阿香因为生病了吃饭没有胃口,樊官秀想做一些新鲜食品让儿子开胃,于是就把米浆倒在竹窝篮中蒸成薄薄的粉条。

因为他们是在沙河镇创制了粉条,于是就将这种粉条命名为沙河粉



后来,“义和居”就改行专营沙河粉,由于白云山水水质优良,制成的沙河粉又薄又韧,细滑可口,受到了本地居民和过往商客的喜爱!

“义和居”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从此沙河粉就成为了沙河镇的特产,一直流传至今。



1984年,沙河公社在伍仙桥建起一间沙河粉厂,制作出来的沙河粉很受欢迎,甚至出口到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可是,由于手工操作,产量太低、利润又薄,在90年代初就停产了。

当时,只有沙河饭店还天天坚持到白云山运水回店制作正宗的山水沙河粉,而且还不断创新,制作出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沙河粉,成了店中的招牌!

但是,在2003年,沙河大饭店也因经营困难而倒闭,大批技术骨干去到了白云山脚下的“沙河粉村”继续坚持。

沙河粉的制作技艺

上乘正宗的沙河粉,需要用白云山水磨米浆,蒸成米粉,再切成带状,前后要经过8道工序才能完成。



沙河粉用米浆制成,用存储半年左右的大米,用白云山九龙泉水浸泡1-2小时, 因为这种水比较清甜、水质柔和,浸泡出来的米口感也相对较好。

然后,再用传统的石磨研磨大米,制作米浆,保证米浆做出来够细腻~

把米浆舀进竹窝篮之后,将竹窝篮翘起,使它与桌面形成60°角,在一个位置滚动竹窝篮,让粉浆在篮中形成一层厚薄均匀的粉层,这个动作叫做“泼浆”



之后,将竹窝篮放入蒸炉中,蒸50-60秒取出。再用刷子在蒸好的粉上刷一层薄薄的花生油。

用工具在竹窝篮的内侧沿边缘划一圈,使粉与篮分离,然后在边缘处轻揭起沙河粉,揭到一半时再用竹板将剩下的粉皮从竹窝篮中轻轻掀起来,叠放在一旁晾至微温。

微温的粉皮折叠成一摞,开始在砧板上切,每一刀切下去都是宽为0.8-1厘米左右的粉条。就这样,粉皮就变成了河粉条啦!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粉面店家,为了降低成本和人工物力,河粉大多是批发进货,还有店家会用一种看起来透明的河粉,据说是加入了薯粉或其他淀粉,这种河粉的口感真是大打折扣。如果想尝试地道正宗的沙河粉,不妨来老城区逛一逛哦~


本期编辑:龙祉均

本期诵读:龙祉均

图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本期审读:区淑妍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回顾

方言与美食(音频)|龙祉均:干炒牛河(广州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李烨彤:秋冬来碗暖暖的姜撞奶吧!(广东广州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 龙祉均:广州传统竹升面(广州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冼奕希:鲜美的广东虾饺(广州话)

语言资源快讯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