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马里乌波尔的战争变局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6-17

俄乌战争综述系列:

《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俄乌战争观察系列:

俄乌战争全境观察:哈尔科夫攻势和黑海航道的底线

俄乌战争观察:五月,俄乌攻略全镜推演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的胜利日阅兵的信号

俄乌战争观察:澳门赌场与俄乌战场比较说

俄乌战争观察:战争的逻辑和俄国的“投降”


从马里乌波尔Azovstal工厂阵地退往顿涅茨克新亚速斯克镇的乌军官兵。


5月18日,俄军押运的乌军撤退车队。


转运中的马里乌波尔的乌军官兵。


前言:鉴于对战争的敬畏,我无愿、无法以煽情笔触去推动文章的推广与流量。


唯请朋友们读完如有空闲,不妨三点一转,支持我继续后面的创作。


5月20日,俄乌战争持续第86天。


最近几日,俄乌战争在马里乌波尔发生新的变局。


综合多家媒体消息,在5月16日至17日期间,经过俄乌双方就马里乌波尔战事的约两周的秘密接触和公开谈判,在得到克里姆林宫保证“投降乌军”将按照国际标准对待等承诺以后,至少265名乌军官兵向俄军让出Azovstal工厂阵地。


5月18日,俄军完全占领了马里乌波尔。


就此,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持续最长、战事最为惨烈、双方伤亡最为惨重的马里乌波尔攻防战划上了句号。


最近两天,网络很多文章讲述了这个事件,本文不作新闻、细节、传奇等方面赘述,仅分析、综述事件背后的战略意义。


马里乌波尔战事宣告结束,是俄乌战争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性句号。


(有空请参考:

《俄乌战争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

《俄乌战争综述之八:最后的战场,可能在黑海沿岸》


马里乌波尔战事完全结束,俄乌双方都将在战略、政略方面再度作出极大的调整。


首先,从乌克兰方面来看:


在俄乌战争战略面上,从战争爆发至今,乌军以5个营级战斗群及配属部队,坚守马里乌波尔直至最后Azovstal工厂阵地近乎2个多月,使得马里乌波尔战场成为乌军将战争拖向持久战的主要战场之一,争取到极大战略主动。


完全可以想象,处在战争状态下的乌克兰人已经将他们视作了自己的“民族英雄”。


1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视频讲话,声言“乌克兰的英雄必须活着” 。


同时,乌克兰外交、军方纷纷发表讲话,决意以战俘交换方式,营救这部分乌军官兵回归。


目前,这部分乌军被收容在乌东顿涅茨克附近新亚速斯克镇的一所监狱,伤员得到救治,但是整体情况并不乐观。


美国ISW机构在2022年3月1日发布的俄乌战争简况态势图。图中黑色的攻击箭头,为假设的俄军在3月初发起进攻的方向。实战中,俄军本来可以在南方战场选择方向发起攻击,却受马里乌波尔牵制,最终瞻前顾后,兵力不足,拖延战机,一事无成


乌克兰人对马里乌波尔乌军的认同,完全在于他们对俄乌战争的战略贡献。


战争早期,3月1日,乌军主要兵力部署基辅及北线战场,哈尔科夫及东线战场。


彼时,俄军在北线作战极不顺利的态势下,利用俄乌谈判空隙调整攻击方向,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闪击、夺得了赫尔松。


就此,俄军顺势在黑海、亚速海沿岸展开兵力,四面出击,再战夺得扎波罗热核电站,在乌军兵力虚弱的南方战场夺得了绝对的战略主动,争取到了开战以来的最优战场态势。


而后,俄军踌躇满志,选择了马里乌波尔作为第二个主要进攻目标。


实战证明,俄军选择进攻马里乌波尔,实为俄军开辟南方战场以后最大的战略失误,甚至错误。


乌军凭借复杂地形、完善工事体系进行顽强抵抗,将攻防战拖入旷日持久的巷战、消耗战。


而后,在漫长的马里乌波尔攻防战里,俄军在南方战场得之不易的战略主动和战场优势被乌军以坚决、顽强抵抗,几乎抵消干净。


马里乌波尔防区成为了乌军楔入顿巴斯地区腹地,牵制俄军全局战略的战略级别钉子。


3月至今,乌军在马里乌波尔及亚速海沿岸战场有效牵制俄军至少15-30个营级战斗群兵力,重创俄军及顿涅茨克“新俄军”,使得俄军无法抽调兵力向顿涅茨克、尼古拉耶夫、扎波罗热等方向进行延伸攻势,扩大战果。


俄军裹足马城,损兵折将,伤亡惨重,无法扩展南方战场优势,使得开战早期处于绝对弱势乌克兰得以在基辅、切尔尼戈夫、苏梅、哈尔科夫等战场调整部署,防御作战的同时,开始在乌西地区及第聂伯罗等地接受外援物资,重编部队,新建后备军……


4月以后,乌军实力不断加强,俄军在北方、东方、南方战场分散兵力,此消彼长之下,遂有乌军争取到基辅反击战胜利,以及乌军迅速整军南下、东进,在赫尔松、哈尔科夫方向发起反击战,在乌东及顿巴斯战场与俄军形成对峙、消耗、持久战的态势。


进入5月,俄军作战消耗极大,兵力、火力的数量与体量优势大打折扣。


相对应,乌军背靠北约及美国、英国等40多国援助,军队战力大幅提升。


此消彼长,乌军旋即在乌东及顿巴斯战场、扎波罗热及赫尔松战场,对俄军形成了对抗、相持的态势。


现在来看,乌军能够协同作战形成这个相对有利的战场态势,马里乌波尔乌军战略牵制俄军,居功至伟。


假设,如是乌军在3月之内失去马里乌波尔,俄军就可以抽出兵力,无论用在尼古拉耶夫、扎波罗热、顿巴斯地区等任意方向攻击,都存在快速取得战役胜利的可能。


俄军如果在3月的乌克兰南方战场取得这般胜利,必将驱动俄乌战争走势给乌克兰带来灾难性后果。


假设,如是乌军在4月中旬以前失去马里乌波尔,俄军则可以无需在别尔哥罗德休整、集结,可以快速调集兵力,抢在乌军未及调兵增援第聂伯罗、巴甫洛格勒、扎波罗热及乌东及顿巴斯以前,在顿涅茨克及卡米扬卡、霍利夫克、扎波罗热等地发起闪击作战。


如此,乌军的乌东及顿巴斯的防线、扎波罗热防线等均未及得到加强,很可能为俄军突破,并被俄军分割包围。


假设成立,那么就算乌军顽强抵抗,力战不退,在乌东及顿巴斯战场形成持久战,然而,如是乌军防线体系被俄军击碎,处于被分割包围态势,就很难在战役面上抢得作战主动,当然也就更谈不上5月的哈尔科夫反击战胜利和北顿涅茨河岸大捷。


哈尔科夫战场,乌军一个战术群整装待发。以马里乌波尔局部换得俄乌战争全局,实为乌军逆转战争态势的前因之一。


因此,如是评价马里乌波尔乌军价值,即便抛开他们的“民族英雄”光环,抛开他们事迹振奋乌克兰民心士气等等精神面上的深远影响,仅在军事战略、战役面上,他们的军事成就实为俄乌战争非常显眼的一页。


乌克兰国防部及乌军总参谋部对马里乌波尔乌军予以极高评价,认为他们“完成了战斗任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将永留史册”。


确属名不虚传。


另外,综合媒体报道,目前乌军尚有小部官兵拒绝走出Azovstal工厂阵地,依然坚持最后的、无望的、零星的抵抗……


真正的战斗民族。


其次,从俄国方面来看:


4月19日,俄军战事进展缓慢,俄外长拉夫罗夫和俄军中央军区司令鲁斯塔姆·明涅卡耶夫先后宣布启动“第二阶段”特别行动,并且确定了战略目标。


俄军以全面控制顿巴斯和乌克兰南部地区和控制通往克里米亚的陆路走廊,作为主要战略目标。


如今,俄军经过2个多月血战和经过战争、政治、外交等等努力,有条件地完全占领了马里乌波尔,似乎基本实现了这个战略目标。


这是俄军自开战以来取得的最重大胜利


同时,也还是俄军在放弃基辅攻势以来,尤其在5月连续遭到哈尔科夫反击战失利、北顿涅茨河岸惨败以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役胜利。


鉴于马里乌波尔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和乌军亚速团基地等政治影响,俄军占领马里乌波尔,即基本标志俄军可以借助军事和宣传的方式,在其“专属频道”,已经初步或者基本实现了“特别军事行动”第二阶段的对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胜利,以及基本实现了打通了连接乌东及南方、克里米亚陆桥的战略目标。


俄国宣传机器开动,足以使得这个战绩争取到更多的国内的民族情绪支持,助力后续战事和战略、政略的调整。


俄军扎波罗热战线示意图。


此外,俄军全面占领马里乌波尔,在外宣、政治与外交、军事等方面还有相当的战略意义。


一、在对外宣传方面,俄军夺得马里乌波尔,即可快速展开“战后重建”,组织国内外媒体进行专题追踪报道,作为俄军对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军事行动的“正面形象解释”。


5月18日,俄国为了改观国际观瞻,宣布计划摧毁马里乌波尔的Azovstal钢铁厂,马里乌波尔变成一个度假城市;同时,俄国副总理等高官还频繁访问乌克兰南方多个城市,寻求开启“友好的俄罗斯家庭”经济活动。


二、在政治与外交方面,自2022年以来,受疫情战争等事件影响,全球动荡,粮价屡创新高,全球粮食交易体系作用凸显,联合国粮食组织也发出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的警告。


粮食问题似乎正在可能成为全球性最重要问题。


19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美、英、德、法、日、意、加等七国集团发展部长会议,即重点讨论乌克兰重建和全球粮食危机等问题。


会议重点讨论粮食问题。认为俄乌为世界最重要小麦生产国之一,受战争影响,目前有数百万吨粮食滞留在乌克兰港口,加深了贫穷国家粮食危机……


在这个态势上,俄军控制马里乌波尔港口,进一步控制俄国和乌克兰粮食海运出口,即可侧面以此“争取”国际粮农组织、欧美七国、凸显粮食问题的国家合力推动开启新一轮的俄乌谈判。


——这也是俄军在军事进展极为迟钝的态势下实施混合战争的一个主要内容。


为此,俄军可能会在控制了亚速海航线基础上,在5月底、6月期间,加大对敖德萨和黑海航线的远火攻击。


(参考《俄乌战争全境观察:哈尔科夫攻势和黑海航道的底线》


如是俄军攻击得手,受到世界粮食问题倒逼,俄乌谈判即有尽快重启可能。


留字如此,有待观察。


三、在军事面上,俄军夺得马里乌波尔,得以在亚速海沿岸地区抽兵北上、充实赫尔松、扎波罗热防线,或者补充顿巴斯战场,大大缓和俄军兵力紧张问题。


(相关马里乌波尔战略评价,请参考4月3日《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四:俄乌战场的三个异动情况的观察》、4月12日《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九:俄军的战略调整和乌军的胜利目标》4月18日《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三:马里乌波尔的决战与哈尔科夫的突击》


因此,就现代战争和现代政治的范畴,马里乌波尔战事结束,俄乌双方高调声称己方在马里乌波尔取得胜利,都可成立,并无不妥。


这样的“胜利”,实则为双方后期战略、政略调整扩展了空间。


这里,我想就政治与战争解释两点:


首先,战争是交战双方和多方动员、组织、经营己方最精良的战争资源,投入战场博弈对抗的最极端社会活动形式。


人的智商、理性、妥协,即为非常重要的战争资源。


(其实,也是我们现实生活里的非常重要的生活资源)


其次,战争不仅是政治的延续,更是政治的极端形式。


从一战、二战以来的诸多战争存在的战争高度影响政治的现象,可以认为战争本身即为最极端的政治形式。


交战双方根据战争得失,会修正、调整政治以适配战争态势。


由此,政治同样受战争的打得赢和打不赢的状态影响,会产生多种变化、调整。


妥协,即为具有欧洲特色的政治现象。


事实上,战至当前,俄军高层想必比我们更清楚,要以俄国之财力、武力,单挑美、英、德、波等40多国财力、武力,确实极为困难。


如今,随着欧美军援源源不断进入乌克兰战场,乌军战力得到大幅提升,俄军极难通过战争方式取得2014年俄乌冲突收益,态势日趋明朗。因此,俄军战事不顺,又得到了马里乌波尔这个下台楼梯,必然会为抢身下楼,调整战略以求短期之内寻求重启俄乌谈判。


我在《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九:俄军的“频道”胜利和后续战略目标》里面,曾经假设了俄军转向乌东及顿巴斯战场、南方战场,可能确定的三个目标。


这里,我结合这个三个目标的分析和上述战争影响政治形态的分析,以战场态势情况,再作分析、综述。


第一设定目标,假设俄军取得军事优势,乌军处于劣势,俄军可以完成其战略目标。


俄军将4月中下旬以后的俄乌战争定义为“特别军事行动的第二阶段”,设定了建立对顿巴斯地区及乌克兰南部的沿海地区的全面控制,建设顿巴斯地区往克里米亚的陆地走廊的战略目标


然而,综合目前俄乌战争态势,可以判断俄军基本无法实现这个目标。


(长按添加流浪的橡树,更多精彩与友分享)


欢迎关注朋友加友交流。橡树问好。

(长按关注流浪的橡树的长江杂谈公众号,更多精彩与友分享)

欢迎关注朋友加友交流。橡树问好。


第二设定目标,假设俄军占据战场主动态势,与乌军形成对峙态势,俄军可以部分完成目标


俄军基本完成占领顿巴斯地区,控制以马里乌波尔为核心的亚速海沿岸地区,控制以赫尔松为核心的第聂伯河下游地区


俄军实控地域跨越2月24日俄乌态势,在形式与“频道”上完成了“去纳粹化、去军事化”,即可在争取国内民族情绪支持前提下,单方面宣布“胜利”。


而后,俄军撤退部分兵力,可能会在赫尔松地、马里乌波尔及乌克兰南方战线,长期与乌军形成“混合战争态势”。


目前来看,这也是俄军很难实现的目标。


第三设定目标,俄军不占有俄乌战争的军事优势和主动态势,即5月19日的俄乌战争态势,俄军争取完成象征性胜利的战争目标。


(图一)5月19日哈尔科夫战场态势。乌军第127旅抵达特尔诺瓦边境,俄军连续反击失败。


讲述这个问题之前,请参考图一。


这是乌军在哈尔科夫外围的态势图。


我作俄乌战争主要战场的简况分析:


可以明确发现,乌军在向北的两个主要攻击方向,已经突击抵达俄乌边境线。


按照传统机械化战争概念,乌军对图里蓝椭圆圈的俄军已经基本形成了钳击、合围态势,尚需最后一击。


这样的作战效果等同于搏击的裸绞。


俄军在哈尔科夫北方集群面临危险,显而易见。


然而,乌军在俄乌边境基本止步,完全没有对俄军实施钳击、合围作战意图。


如我以前多篇文章分析,以乌军目前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条件,可能不会进入俄国境内作战。


但是,就这个局部而言,乌军占据战场优势非常明显。


同时,乌军远火打击直接威胁俄军主要运输线之一,对俄军伊久姆战场也产生严重影响。


受此影响,俄军如无法短期之内夺回哈尔科夫外围优势,势必就要放弃伊久姆作为主要出击方向,进而再作战略调整,将主要出击方向调整转向东南卢甘斯克及北顿涅茨克方向。


如下图所示:


(图二)俄军顿巴斯战场兵力部署与调动分析图。


战场态势可见,俄军可能因为兵力紧张,乌军战力增强,较难长期维持之前战场态势,又兼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反击,直接威胁别尔哥罗德至伊久姆主要后勤线,因而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使得设定的乌东及顿巴斯战场越来越小。


试想,如是俄军真的优势极大,岂有轻易退让的道理?


同样,如是乌军具有吊打俄军的战力,或者根本无畏俄军“核威慑”,岂有不能越境作战,钳击合围全歼哈尔科夫乌军的道理?


因此,俄乌战争受战争态势、战况、国际政治、外交及核威慑影响,事实上形成了双方都是非常艰难的胶着、持久、消耗、试探态势。


俄军在如今不占有绝对的军事优势和主动态势情况下,乌军在不具有足够的远程火力和地面突击能力,可以发起战役规模反攻,快速赢得战争的情况下,重启俄乌谈判,可能趋向俄乌双方共识。


综合之前乌克兰方面的表述,可知俄乌态势回归2月24日战前状态,则为重启俄乌谈判前提。


然而,俄乌谈判问题深度关联支撑着俄军进行“特别军事行动”的国内民族情绪,使得俄国方面难以在不作掩饰的情况下,在桌面上“配合”乌方完成这个前提。


可是,俄军战事不顺,财政吃紧,很难维持长期的“一个打四十个”的战争。


俄军迫切需要将俄乌战争引向真正意义上的“特别军事行动”,即小规模的俄乌冲突状态。


此前,俄军反复强调“特别军事行动”、放弃“胜利日阅兵式”空中梯队检阅,以及近日继续收拢顿巴斯战场战线,接受马里乌波尔乌军有条件“投降”等等,在苏梅等乌克兰北方地区进行零星炮击等等,都有可以看成俄军刻意强调俄乌战争正在进入“小规模的俄乌冲突状态”的信号。


这是目前俄国非常需要得到的俄乌战争形态。


实质上,这个战争形态会基本维持2月24日以前的俄乌态势,在俄军政治态势没有变化前提下,战争以小规模的冲突状态长期存在。


这即为俄军的“第三设定”目标的主要内容。


俄军必须要通过战争,战况和宣传等形式,躲避俄国内民族情绪倒逼,在较为模糊的战争及政治、外交态势下,实现这个目标。


这需要完成三个前提: 


即俄军完成“5月9日胜利日阅兵式”、夺得马里乌波尔战事胜利、以及稳定乌东及顿巴斯地区战线。 


目前,俄军已经完成了前两项目标。


那么,俄军在近期是否会继续收拢战线,压缩顿巴斯战场规模以稳定乌东及顿巴斯战线稳定,尚需观察。


假设俄军实现这三个前提,又或者有其他办法,可在专属己方的对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频道”里,宣布取得己方胜利,争取国内民族情绪支持,即可放心推动重启俄乌谈判。


乌克兰方面政治相对透明,没有这样复杂。即只要俄乌态势推到了“2月24日之前的状态”,乌方即可在专属己方的“频道”里,实现己方的战争胜利。


当然,剩下零星恩怨,还需要俄乌双方控制、维持在顿巴斯地区,以冲突状态和打打谈谈的模式,没完没了地延续下去…… 


ISW机构发布的俄乌战争战况简图。


最后,我将马里乌波尔发生新的变局影响俄乌战争可能在5月至6月间形成的战场态势,推论综述如下:


其一,俄军完全退出哈尔科夫地区。


其二,如在最近10天之间,俄军无法在伊久姆方向发起攻势取得较大进展,那么,俄军主要攻击方向大概将大幅南移,调整在卢甘斯克及北顿涅茨克方向。


这样,乌东及顿巴斯战场将继续缩小。使得俄乌战争看上去更像是俄乌冲突,或者俄军设定的“特别军事行动”,而非一场战争。


其三,俄军会在赫尔松、扎波罗热地区形成防线,全面转入防御态势。


其四,俄军将在加强对敖德萨往伊斯坦布尔和瓦尔纳航线的封锁。


其五,俄乌双方大概率重启谈判。


俄乌能否重启谈判,马里乌波尔乌军残部回归乌克兰,即为关键前提。


目前,俄乌战争旷日持久,俄乌交兵伤亡惨重,高强度、高烈度的血腥战争既深度撕裂俄乌双边国家关系,更使得俄乌两国民众情绪高度对立。


因此,马里乌波尔战事结束,俄国朝野群情愤然声称要将马里乌波尔乌军残部以“战犯”问罪,拒绝释放。


基于上述分析,俄军鉴于俄乌战争态势,为推动重启俄乌和谈,大概率会在6月中旬以前,释放马里乌波尔乌军大部分“战俘”。


6月,俄乌双方可能会重启谈判。


但是,谈判重启可能并非为了真正终战,而是双方改变一下姿势,以便寻找更适合己方的形态继续战争。


可以预言,俄乌战争将不会爆发数千人、上万人级别的传统的会战模式的大战。


但是,为了政治,俄乌战争可能还得以打打谈谈的模式,以冲突战争模式,以足够血腥的模式,在未来较长时间继续下去……


希望阅后点赞,转发,支持橡树继续后续观察、写作。


我是橡树,与朋友同行,观察俄乌战争。


感谢三点一转及转发、支持。



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5月20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