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从炮战到外援,综述新年俄乌双方的战略重心和博弈目标……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4-03-21


往期索引: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包括以哈战争,12月13日)

梨花又开放

俄乌战争外篇:从缅北时局,珍宝岛往事,漫说国家利益

走过战火纷飞的2023年,感悟2024年新年,感悟平凡生命之大精彩……

恰似你的温柔

2024年元旦说:漫说全球政治和经济的深V走势

俄乌战争观察:新年战争的新的走向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重点进攻阿夫迪夫卡和乌军“斩首”格拉西莫夫
冷战往事:详说中苏边境铁列克提之战……

图1,俄乌战争2024年1月9日上午,全局简况图

图2,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方向,2024年1月9日上午简况图。

图3,利曼-希维尔斯克-克雷明纳方向,2024年1月9日上午简况图。

图4,巴赫摩特方向,2024年1月9日上午简况图。

图5,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方向,2024年1月9日上午简况图。

图6,托克马克-罗布坦尼凸出部,2024年1月9日上午简况图。

图7,赫尔松及第聂伯河下游战场,2024年1月9日上午简况图。

2024年1月9日,俄乌战争持续第684天。 

以哈战争持续第96天。

上篇文章《俄乌战争观察:俄军重点进攻阿夫迪夫卡和乌军“斩首”格拉西莫夫》认为,从2023年10月至今,从表象看,似乎俄军强劲,无畏惨烈战损继全面攻势。

然而,综合分析俄国战争资源现状、政治环境、外交态势及战场情况,可以确认克里姆林宫战略核心方向应该是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场。 

显然,克里姆林宫陷足战争疲惫不堪,正在设想将“解放顿巴斯”目标落实在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场,继而将“俄乌战争在2024年度演变为叙利亚战争”,借此缩小战场,节约战争资源,寻求争取政治、外交主动。

这里,请参考如上战场简况图,一目了然:

一、顿巴斯战场依然是俄军的战略重心。

现在,俄军大约八成以上的攻势,主要集中在顿巴斯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方向,利曼-希维尔斯克-克雷明纳方向、巴赫摩特方向、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方向

看似,俄军攻势表象凌厉。

然而,观察战场标图,俄军进展迟缓,战机泛泛,尤其在欧美已经大幅削弱援乌力度的情况下,疲沓苦战3个多月,除却“炮火洗地”攻势勉强夺得了已经一片废墟的马林卡,却始终没有在关键位置取得突破。

就此可以认为:

在俄军没有夺得库皮扬斯克,完全恢复别尔哥乐德-顿巴斯的北方后勤线;以及突破乌军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线,直接威胁斯拉维扬斯克之前,不能认为俄军在顿巴斯战场已经突破性进展。

事实上,俄军如要夺得和恢复别尔哥乐德-顿巴斯的北方后勤线,最为科学和高效的路线,是沿迹2022年9月两条败退路线进攻,即从卢甘斯克及奥斯基尔河地区、俄国别尔哥乐德州-乌克兰哈尔科夫州等两个方向进攻。

然而,俄军虽然时常炮击哈尔科夫州境(其中,仅在1月8日,俄军以导弹、大炮和迫击炮袭击了哈尔科夫边境地区15个居民定居点和乌军阵地),但是,无论在斯瓦托夫-库皮扬斯克方向攻击如何艰难,俄军始终保持高度克制,没有进犯哈尔科夫州境迹象。

或者,俄军兵力不够。

或者,俄军为明确“解放顿巴斯”目标及与欧美达成默契,已经明确放弃了再次开辟非顿巴斯战场行动。

总之,俄军没有恢复北方后勤线,就没有“解放顿巴斯”的丝毫可能。

其次,在2023年度,俄军在纸面上的最大进展事夺得巴赫摩特。毫不夸张地说,与舆论最初普遍认为乌克兰将弃守巴赫摩特,数月以后普遍认为俄军无法攻占巴赫摩特等等推断相反,我较为准确判断了巴赫摩特之战的全程。

即综合分析乌克兰在乌东形成防御体系和机动防御战略、巴赫摩特为乌东交通枢纽和位于俄乌攻防要点等等情况,认为乌军绝不可能轻易弃守巴赫摩特。

最终,俄军以“炮火洗地”攻势推进,巴赫摩特一片废墟。

这样巴赫摩特短期之内再无原来交通枢纽优势,乌军只要维持整个乌东防御体系,当然可以适时弃守巴赫摩特。

于是,战场态势确实如此发展(有兴趣朋友可以回调相关文章参考

马林卡之战几乎与巴赫摩特之战同步。

马林卡为稍次巴赫摩特的乌东地区交通枢纽,同为乌军重要要塞,战前建设有地上地下体系化防御工事。

故而,从去年至今,俄军地面攻势屡屡惨遭挫败,进攻乏术,只得以“炮火洗地”攻势逐寸推进。

如今马林卡几乎为炮火夷平,破坏情况远比巴赫摩特更为严重。

于是,乌军进行机动防御,适时后退库拉霍夫-马林卡西郊防线,纯属正常作战动作,俄军夺得成为废墟的马林卡,实则算不了胜利。

俄军攻占马林卡的惨像。


马林卡之战结束,乌克兰军人为殉国战士举行葬礼。


此前,经常有零星“爱俄”朋友或者确实不懂常识,恨声质问,“俄军夺取马林卡为什么不算胜利”。

除却上述分析,参考马林卡一片废墟的照片、乌军为殉国战士举行葬礼的照片,似乎可以确定,俄军夺取马林卡或者为俄媒舆论夺得了所谓胜利,实则也埋下了乌克兰人更深沉的仇恨。

二、罗布坦尼凸出部依旧是2024年度俄乌战略博弈中心目标。

近期,鉴于乌克兰罗布坦尼凸出部对俄军南方战略运输线形成压制,同时或将成为乌克兰后续反攻阵地,俄军正在以次要兵力反攻罗布坦尼凸出部

这里不是俄乌战争的主战场,但是却又是俄乌最为敏感的角力点。

显然,俄乌国力军力和可以动员人口比较悬殊,乌克兰难以全面反击俄军,尤其难以在俄军战略重点顿巴斯战场正面硬碰强攻。

这样,乌克兰在2023年夏秋攻势夺得的最亮眼战果“罗布坦尼凸出部”(相关罗布坦尼凸出部战略价值及相关分析,如今同样比较流行欧美军事专栏文章),就成为乌克兰威慑俄军南方战略后勤线和制衡全局的战略要点。

战至2024年,乌克兰始终占据罗布坦尼凸出部“战略高点”,虽然没有反攻扎波罗热交通枢纽托克马克,但是乌军蓄势待发,俄军不堪负重,因而得到以哈战争战略策应机会,也就数次组织重兵三面围攻罗布坦尼凸出部。

罗布坦尼凸出部战场就是俄乌博弈南方战场的“禁区”。

在2023年夏秋至今,俄军兵力、火力大量涌入“禁区”,从劣势变为优势,然而,俄军攻势一如既往地疲沓、拉胯,如是“海参男足”,就算11人全部占据“禁区”,谁又会相信他们可能进球?

球,都不会相信。

从战略全局来看,罗布坦尼凸出部战场,俄军之蛋,乌克兰或捏或者松,俄军必将为之半身酥软。

故而,俄乌双方在顿巴斯战场攻防拉锯,如是“肥大笨重”的俄军稍微疏忽,乌克兰必将冷拳袭击,从罗布坦尼及南方战场扳回局面。

(我居中分析战争,但是对俄确实没有好感,“爱俄”读者如问原因,不妨翻阅冷战往事:详说中苏边境铁列克提之战)

三,炮战,维持2024年俄乌战争大格局。

俄乌军队都是脱胎苏军,都是偏重机械化战争及“大纵深战略”的传统军队。这样,俄乌双方都是受到2023-2024年冬季战争相关冷湿、多雾等战场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受到对方大纵深防线、脆弱后勤等影响,实际上都无能力进行强大地面攻势

现在媒体报道的所谓进攻,场面看起热闹,实则仅是为了政治和外交的舆论造势。

于是,炮战再度成为了俄乌双方在2024年冬季-春季翻浆期间的主要作战方式。

在机械化战争框架的炮战,显然利于防守和不利于进攻。

2023年10月以后,乌克兰夏秋攻势就是受制炮战而渐趋结束。

这时,俄军利用突发的以哈战争机会,迅速从被动防御态势转向“有限进攻作战”,在千里战线多个方向发起地面攻势。

然而,与俄军“苏罗维金防线”完全一样,乌军在夏秋攻势尾声,同样按照机械化战争及“大纵深作战”思路,沿顿巴斯战场及俄乌千余公里交火线,修建了纵深约20-50公里的、由战壕、反坦克壕、龙牙、雷区、多种掩体等组成的体系化防御工事。

于是,等到俄军地面部队兴致勃勃冲到位置,不出意外地受到乌克兰密集炮火、地雷等压制。

俄军情理之中地“满脸鼻血”,全无进展。

就此,双方指挥官似乎恍然大悟,虽然双方火炮实战存在火炮、弹药的数量、质量及相关信息、通讯、无人航空系统等等区别,实则在有限高科技的机械化战争框架和冬季战争极端自然条件下,也只有火炮打击,才是双方无论突击或防御的主要和共同的作战选择。

这样,双方再起一轮炮火攻势。

俄军有着火炮、弹药等等数量优势,却又缺乏高科技作战能力,因而多是以传统的机械化战争的“炮火洗地”战法,狂轰滥炸,毁城夺地,龟速推进。

这类炮战,消耗极大,效率极低。

但是,与较多自媒体低估俄国军工和俄军炮战能力不同,我在历史文章里面充分评估、认为俄国在常规机械化战争框架,确有“庞大战争资源”。

库皮扬斯克方向,乌克兰改造为火箭发射器的小货车。

2023年秋冬,俄军可靠地“摇”来了朝鲜100万枚炮弹。

这些炮弹即便抛开部分“臭弹瞎火”,也可供应俄军狂轰滥炸坚持一年。

这样,在朝鲜炮弹换得的“一年档期”之内,俄国为全球性资源大国和传统军工大国,转入“堡垒经济”和“战时生产”,大约可以抢产百万枚以上的炮弹。

此前,俄军在巴赫摩特之战、马林卡之战等等攻势作战,就是简单粗暴地以猛烈炮火配合地面部队推进,以求驱逐和逼退乌军,最终夺得城市。

然而,俄乌双方进行有限高科技的机械化战争,如是同门较技,都有清晰的战争规律可循。

双方都是采用机械化战争特色浓郁的大纵深机动防御作战。

转入进攻也仅有摆出钳击攻势,或者战术性侦察和试探性进攻,或者是大规模的突破性攻击。

这时,作为苏军历来信奉的“战争之神”,炮兵就需要根据战场具体情况,适时应变,从两个方面配合地面行动。

其一,炮兵需要通过有效炮火打击,压制、削弱敌方防御阵地火力,支援己方攻击部队行动。

其二,快速和有效对抗对方炮兵,消除对方炮兵对己方攻击部队威胁。敌方炮兵将开始瞄准前进的友军。

两项任务并非“俄粉”们一厢情愿的想象简单,而是需要充分计算、规划火力。

单独和粗放使用炮兵,不太可能直接摧毁防御阵地;炮弹必须落在距离两米的地方才能炸毁战壕。

尤其炮弹精度水平形成炮弹爆炸的圆概率误差,比如常规155mm榴弹圆概率误差约为270m,即发射炮弹大多会落在这个区间爆炸,这样,无论防守或者进攻,双方都要通过通讯、计算和作战方案制订等等方面,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精密协调己方行动。

然而实战没有完全之策。

这样,双方如是稍微失误,或者贻误战机和浪费战争资源。

或者,就是误炸,就是“自杀”。

从常识和曾经战例去看,俄军无论装备“夕阳武器”、“动员兵”、受乌克兰信息压制、战事激烈等等复杂情况影响,经常在实战中靠着消耗“天文数字”弹药、消耗大量时间、以狂轰滥炸而逐寸推进,最终毁城夺地。

这是俄乌双方及其他各方媒体已经公认的事实。

但是,双方频繁激战,俄军粗放作战,又有多少误炸伤亡?

这是很少人考虑的问题。

但是,可以确信,尤其在巴赫摩特之战、马林卡之战、以及正在进行的阿夫迪夫卡之战等等高烈度高频率的攻防战中,俄军“误炸”难免,为此贻误战机、消耗资源和大量伤亡,绝非常人可想。

有心朋友可以存档此文,等待战后对比调查数据。

故而,从这个方面去看,乌克兰没有炮弹数量优势,但是,凭借欧美援助先进火炮与制导弹药,以及高技术保障的准确、有效、快速的“手术式”作战,使得乌军炮火数量明显弱于俄军,却又每每能够精确重创俄军和有惊无险地击退俄军攻势。

乌克兰炮兵观察员正在操作无人机。

四、外援,依然是乌克兰抗战的关键支柱!

以哈战争至今,英美大幅削弱对乌援助,“俄军也就爬出了‘高科技作战洼地’,前所未有地对乌军形成了电磁战优势”,正在对乌军一线火力打击形成影响。

此外,相比俄国军工已经全面转入战时生产,欧美军工企业尚在“业余生产”,外援乌克兰军工生产线尚未形成规模,这样,乌克兰不可避免面临弹药不足和“正在失去高科技作战高地”的危险。

近日,乌克兰及美英等媒体披露,因为炮弹缺乏,乌军频繁使用廉价的“第一视角”无人机进行战术火力袭击。

然而,随着俄军沿千里战线部署大量电战干扰设备,乌军面临更为严峻的战场形势。

事实上,就政略、战略及地缘等方面观察,乌克兰不仅为居中在欧美与俄国之间的绝对“战略高地”,同时,乌克兰倒向何方,都意味着针锋相对的两种政治的绝对否定。

显然,欧美绝对不会轻易松手乌克兰。

1月9日,可靠开源消息披露,白宫正在为乌克兰战场召集帕兰特科技公司、安杜里尔工业公司、福腾公司、天空组织等等高科技军工企业领导人开会,商议相关“高科技军工援乌抗俄”问题。

显然,2024年度北约及欧美军援乌克兰情况,尤其高科技援助情况,将非常直观地影响俄乌战争态势及走向。

冰天雪地里,这场属于万千人的浩劫才在新年展开了又一个开始……

还是那句话,这是一个对左、右朋友都很难说实话的年代。


总之,相比更多嫁接新闻、取巧投喂或者娱乐八卦文章,我能够坚持至今不受干扰,坚持底线去书写实话,确实非常感谢各位挚友支持。


多谢转发,多谢与橡树同行观察俄乌战争。


恭祝各位新年快乐,事事顺遂!

添加微信,简单说明,便于交流。

2024年1月9日
橡树于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