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攻略方向,对俄国“核战略”底线进行踩线行动……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4-03-21

往期索引:
流浪的橡树俄乌战争全集(包括以哈战争,更新至2月21日)
2024年元旦说:漫说全球政治和经济的深V走势
俄乌战争观察:从政治和军事形态,推测乌军5月的攻击要点……
生日漫话渠家故事:回忆重庆抗战岁月和晋商边贸故事
俄乌战争外篇:从刘德华当老干部,漫说哈尔滨与中东铁路的故事……
俄乌战争外篇:从梅西漫步,再说俄人与哈尔滨往事……
俄乌战争外篇:深埋哈尔科夫地下的往事,遗恨岂只卡廷惨案
俄乌战争外篇:从远东共和国到外蒙古的“九一八事变”……
为我们年轻的模样、灵魂、梦想的歌唱:再回首
光阴的故事:韶华流水,愿我们终未被岁月改变……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或将三路进攻,乌军两次远程精确打击…… 
俄乌战争观察:续论打破俄国“核威慑”战略和“机械化战争框架”……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或是吟唱爱情,却也铭记2022年……
俄乌战争观察:春季攻势,俄国的“核威慑”与乌克兰稳定新防线……
俄乌战争观察:2024,春季序战,乌克兰抗战的至暗时刻
俄乌战争观察:泛谈俄国胜败、中俄关系……

图1,俄国核武器部署及远程战略力量部署简况图。

图2,2024年3月2日,俄乌战争全局简况图及简介。

2024年3月6日,俄乌战争持续第741天。

以哈战争持续第155天。

在上篇文章《俄乌战争观察:泛谈俄国胜败、中俄关系》我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俄国及俄乌战争的核问题;二是俄乌战争背景下的中俄关系问题;三是民粹问题。

网络民粹为什么能够流行?

实际上就是传统的小农商贩的“赌运气”投机文化与当代浮躁的“市场经济”情绪和环境的结合的时代产物。

如于力连名带姓改称司马南,一面骂美国,一面去了美国买房置地“夹脑子”,靠着投机和贩卖“正义与道德”赚得盆满钵满……

最近几年,混在疫情悲声中的类似典型“成功”案例,数不胜数,当然也就予人了无穷“发家致富”的想象。

无疑,如此灿烂希望照耀,社会规则稍有漏洞,市场情绪继续浮躁,那么,社会最底层的小农商贩“赌运气”投机文化就会强力驱动各色“诚恳、朴实、刻苦、端正”(司马南评卢克文)的人们,各种亢奋着起早贪黑地抢跑各种“道德高地”,绞尽脑汁去舞动这样或者那样“正义”的旗帜,搅得飞沙走石, “投机和赌博”未来。

无利不起早的投机者们诠释了商业化的“正义与道德”。

知道如此情况,再看网民无厘头举报莫言事件,无非是网络“民粹”情绪“万花园”里一株“奇葩”。

再说俄乌战争背景下的中俄关系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很难详细解释,但是可以注意在俄乌战争背景下的2024年中俄关系的三个重点。

其一,近期,虽然俄媒和网络俄粉越发强调中俄关系的“政治、军事合作”内容,实际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理性、冷静运转,并没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升温、升级。

其二,与挺俄挺乌各种传闻相反,中国坚持“劝和促谈”战略和中立站位,得到欧美、俄乌各方面认同。

其三,3月,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开启乌克兰危机第二轮穿梭外交,斡旋欧洲多国、会晤俄乌双方,似乎为调整“中俄”战略关系的一个信号。

总之,中俄关系“含蓄演进”,轮廓模糊,或者需要等到4月中旬以后,从更多的俄乌战争诸多政治、军事、外交细节,厘清中俄关系运营的轨迹。

再说俄国及俄乌战争的核问题。

直至现在,网络对这个问题还是存在两个顽强的看法。

其一、挺俄者继续坚信俄国作为核大国,背靠强大“核力量”,不可能战败。

其二、挺乌者认为受经济和技术影响缺乏维护,受欧美高科技压制,俄国核力量形同虚设,不足为虑。

然而,欧美各国及俄乌双方对此看法却是完全相反。

在欧美列强主导的信息化、智能化高科技战争时代,欧美确实大力援助乌克兰抗战,但是,无论战事万般艰难,都在战略、装备、地理上确定乌克兰“防御作战”和反击纵深,尤其默认战争约束在利于俄国优势的“机械化战争”框架。

显然,这正是国际“核政治”和俄国“核力量”双重影响所致。

俄国在国运走背,军力垮塌,深陷战争泥淖的当下,其核政治、核武器及其他核资源,确为俄国唯一的“靠背”。

3月6日,在阿夫迪夫卡的俄军巡逻队。

国际大事说起玄乎,实则就是生活。

如是谁家邻居“傻大个”半夜抱个“煤气罐”敲敲打打,叮当乱响,任何人的正常反应都不会去验证“煤气罐”储存多少煤气,“傻大个”是否会从窗户精确丢进自家窗户,而是必须要尽量安抚“傻大个”,稳定事态,再说后话。

参考图1(俄国核武器部署及远程战略力量部署简况图),可见俄国部署核武器及战略力量主要为三个单元,相邻东欧地区及加里宁格勒地区、黑海东岸及中亚地区、远东及中俄边境地区。

换言之,抱个“煤气罐”半夜敲打咣咣作响的“傻大个”,原来住在中层,楼上楼下和左邻右舍屡遭恐吓,为此后背发凉却又只能温言劝和,内心厌恶可想而知。

理性去看,当务之急就只能是设法“收缴煤气罐”。

就此,我在2024年多篇文章分析认为(参考《俄乌战争观察:续论打破俄国“核威慑”战略和“机械化战争框架”》等),欧美援助乌克兰打破俄国“核威慑”战略和“机械化战争框架”可为2024年核心目标。

这样,打破俄国“核威慑”战略和“机械化战争框架”,放手援助乌克兰抗战和将俄乌战争完全导向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战争,形成“闭环”,这样,乌克兰就算不能短期取胜,也能够夺取“虚拟战场”绝对优势,最大程度化解战争变数,居于“稳操胜券”位置,在未来战事继续消耗俄军并最后击败之。

这显然是欧美及乌克兰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鉴于当前政治、外交深度影响俄乌战争走向的现状,在乌克兰2023年夏秋反攻失利,无法以常规战争打破俄国“核威慑”战略和“机械化战争框架”,也就从战略上更加依赖欧美及北约助力。

进入2024年,诸如美军强化东欧地区驻军、英法德荷兰等多国与乌克兰互签安防协议、“2024年坚定捍卫者”军演、乌克兰无人机频繁长途奔袭俄国境内重要目标等等,都可以视作对俄国“核战略”底线的踩线行动。

此外,欧美国家频繁强调俄国国力军力,强调俄军在乌克兰取得胜利、战略野心或入侵欧洲等等,也是舆论造势,营造和拓展援乌战略更大空间,寻求尽快以常规战争打破俄国“核战略”底线。

顺延这个战略逻辑去看2023年2月、3月俄乌战争战场,诸多诡异现象似乎也可得到一些解释。

其一,截止3月6日,俄军在顿涅茨克外围、库皮扬斯克外围、扎波罗热罗布坦尼凸出部等方向发动攻势作战,夺取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等地区,在新闻上、政治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在较短时间实现的“攻城略地”之突破性胜利。

其二,从战场实况去看,俄军以8-10倍优势火力兵力发起攻势作战,却“神奇般”地没有明显的歼灭或者重创明显劣势的乌克兰有生力量之战绩。

反之,乌军在各个战场机动作战,数次遭俄军击退,但是,乌军每战都有重创俄军(相关战绩和数字俄乌均有公认)战绩,同时维持整体防线完整和稳定,极大削弱了俄军“辉煌”战绩的实际战略价值。

对此,近期的俄媒及俄国军事论坛也就有了“陷阱”推断文章,提醒前方部队放缓推进。

其三,乌军在2023年以高科技非对称作战封锁克里米亚地区和重创俄军黑海舰队,战绩辉煌;进入2024年,乌军在顿涅茨克外围及多个战场激战同时,继续以高科技非对称作战,打击俄军空中力量,取得击落俄军3架预警机和12天击落俄军12架战轰机(Su-34、Su-35飞机)的极佳战绩。

乌军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取得这个战绩,如是一个小孩子跳高掌掴一条大汉满脸鼻血。

极为吊诡的是,尽管乌克兰不断击落俄军战机,俄军还是以Su-34飞机在Su-35飞机的护航下,每天不顾死活地以100架次或更多架次,对约40公里范围内的乌克兰阵地进行滑翔炸弹袭击。

在现代战争中,这是一种近距离轰炸。

当然就予以了乌克兰击毁俄军高端战机的机会。

那么,俄军为何不顾一切地继续如此高成本空袭?

欧美媒体方面公开分析和解释,为乌克兰防空系统弱化,缺乏对空导弹,使得俄军能够沿袭传统机械化战争战法,凭借空中优势配合地面机械化集群突袭,继而夺得了马林卡和阿夫迪夫卡的胜利。

于是,俄军为了继续推进,经过权衡利弊,也就采取了如此不计成本和不顾死活的战法。

然而,同期,欧美和俄乌相关军事智库、军事论坛推文却又有另外说法。

这类推文声称阿夫迪夫卡战役之后,欧美也向乌克兰提供了“滑翔航弹”,用以乌军对俄军阵地进行近距离空袭,极力维持了第二道防线。

这样,俄军急于继续推进,既过高预估己方电子战能力之后,更误判了乌克兰防空系统或者在“高科技灰色地带”得到英军助战的实际应战能力,这样,俄军强化空中支援作战,虽然确实帮助地面部队攻城略地,但是也为之付出极高成本。

战绩如此神奇,背后“黑手”隐然可见。

俄军各型su式飞机近300架,近期损失惨重,俄军也就被迫大幅减少在战区的空中活动。

近日,泽连斯基访问丹麦,亲自登机乌克兰飞行员训练的F-16战机。

丹麦飞行员伴飞正在训练的乌克兰飞行员。

为此,俄军明知有诈却又有苦难言,也仅是对德国抛出了“金牛座”导弹录音资料,一番旁敲侧击,对英军或者深度介入“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乌克兰表示了极大愤怒和不满。

然而,3月4日至5日夜间,乌军得到精确情报和数据,以GUR特种部队“第13大队”神奇出击,使用3艘Magura V5海军无人艇,远程奔袭俄军22160型谢尔盖·科托夫型大型巡逻舰。

就此,俄军这艘2021年1月服役的崭新军舰连带舰载直升机、数十名官兵一起,在茫然混沌中陡然亡魂黑海。

按照ISW数据,截至2024年3月,乌军至少击沉和重创俄军包括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等24艘舰艇和1艘潜艇,这是相当于俄军黑海舰队33%的兵力。

可惜,这次挨打,俄军还是没有可靠证据。

面对老牌的帝国主义,俄国欲哭无泪,纵算再大愤怒和不满,也只能忍气吞声。

无疑,乌克兰能够发起系列行动,以高科技非对称作战打击俄军空中力量,并且取得如此奇迹般的战绩,确属得益欧美联合支持的对俄国“核战略”底线的军事踩线行动。

就如俄军黑海舰队现在恍然“黑海底舰队”一般,就算家大业大,俄军空天军这样血拼消耗年余,或者不过年余,也就成了真正的“空军”。

综上而言,或者,进入2024年,乌克兰在去年夏秋攻势失利之后备受内外压力,急需整肃官场和军队腐败现象,休整和重组军队;欧美忙于应变国内大选,等等,都需要时间化解不利,故而,乌军作战、欧美军援被动放缓节奏,造成各种战场不利。

这样,对应俄国在2024年的动员兵和军工产能趋向高峰,俄军在局部战场快速形成了兵力和火力的绝对优势,终于能够凭借体量和数量,压迫乌军无力支撑,只得连续后退。

俄军夺得多个镇、村及战术要点,取得了政治和新闻意义上的胜利。

英国情报部门评估“谢尔盖·科托夫”号沉没的俄军损失,近乎笑话般认为,现在,几乎没有海军的乌克兰已经成功限制了俄舰队在黑海的机动自由。

于是,3月以来,欧美政坛、媒体等等“顺理成章”,遍地都是俄军“狼来了”的声音。

俄军的“胜利”,为欧美列强及北约争取政治、外交和民意资源,继续扩大援乌战略,尤其援乌F-16战机及作战体系和扩大“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乌克兰,让乌克兰成为“欧洲之盾”遏制俄军攻势,提供了最好的理由。

无独有偶,3月5日,继2023年3月海牙国际刑事法院通缉俄总统及总统儿童福利专员二人之后,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对俄军中将谢尔盖·科比拉什和海军上将维克托·索科洛夫发出通缉令。

海牙国际刑事法院解释发布通缉原因,为二人指挥所属部队以空基、海基导弹袭击乌克兰多个城市,摧毁大量乌克兰民用设施和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姑且不论这个通缉令能否得以践行。

仅是通缉令内容直指俄军参战将领和军事行动,完全否定俄军战略和侮辱俄军名誉,可谓战史少见。实质上,这就是欧美阵营在政治上对俄国“核战略”底线的一次严重踩线行动。

欧美、乌克兰如此政治、外交、军事等等各种频繁踩线,俄军还能咬牙“扛住”多久?

一旦被破了“核威慑”、“机械化战争框架”等等金钟罩,俄军这般在全球人民面前的胸口碎大石的功夫,还能挨上乌克兰狠狠打去的二锤?

请与橡树同行,静观俄乌战争后续……

感谢诸君支持转发,祝好新春。
添加微信,请简单说明,便于交流。

2024年3月6日
橡树于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