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雨辰妈妈:控制型父母不是爱你,而是太爱自己

日刻 日刻 2022-10-05


作者:李昱微

视觉设计:大西



许久不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的朱雨辰突然火了,原因是他的奇葩母亲。


朱母属于典型的控制型父母,她的控制欲体现在:


以爱之名无限度地照顾儿子,比如十几年如一日地为他熬制梨汤,并沉醉在“为你献出生命”的伟大中。




干涉儿子的恋爱选择。




但这样的奇葩母亲并不罕见,因此才引发了大众共鸣。




但这样的母亲并不伟大,反而自私,将自己的需求和价值感建立在孩子身上,无视孩子的独立需求。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指出,溺爱的父母并不是爱孩子,而是自恋。即过度关注自我而忽视他人的行为。


人的“内在自我”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内在小孩”,即童年时自我的投射。溺爱型的父母正是把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一个童年时没有得到父母关注的小孩,长大后很可能成为溺爱式父母,他们看似对孩子好,其实是在弥补童年时的自己。而且他们对孩子“好”的方式也与童年经历有关。比如,童年生活动荡不安、没住过好房子的母亲,会过分看重孩子能否买得起一套房子,由此可能干涉他们到一线城市生活的愿望。

 

而由于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建立在自己的需要上,孩子的真实需求就不会被看见。比如孩子想吃肉,母亲说我觉得素菜健康,为了你好,吃菜吧;孩子想学跳舞,母亲说我觉得钢琴更拿得出手,为了你好,学钢琴吧……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强烈的失败感。他认为自己的感受不重要、也不值得被尊重。而若要得到夸奖,必须按照父母的要求行事、并时刻带着被否定的恐惧,由此,他们就成为了嫉妒不自信或讨好型的人。




据研究,小孩从1岁半开始就有发展独立自我的需要,他需要亲自完成一件事情、并承担行为后果,如此确立自己的真实存在。如果独立行为一直被干涉或否定,自我感就被吞没了。


吞没创伤除了造成孩子的自卑外,还会制造潜在的愤怒。尽管孩子表面上顺从,但被否定时一定是愤怒的,这种愤怒累积到极点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 从访谈中看出,朱雨辰并非完全接受


北大博士王猛(化名)就是吞没型创伤的受害者,他的愤怒在累积多年后爆发。在今年1月的报道中,他写出万字长文控诉,并表示已与父母决裂。


王猛母亲的控制十分极端。首先,她不认可他的男性身份。


“我母亲并没有完全接纳我,她以前多次陶醉地给我讲我两三岁时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小学时我反复受到欺凌,我母亲叫我‘去给老师讲,而且要哭着讲’。



| 王猛的控诉

 

此外,母亲经常把他关在家里,按照自己的喜好为他包办一切,比如不让他学喜欢的奥数、不让他到外地上学。好不容易逃到北大后,母亲只好托王猛的大姨“照顾”他,比如不断从同学口中打探他的情况。


于是,2005年以后,王猛不再回家过节,2012年时,他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


 

朱雨辰的恋爱关系令网友惋惜。汤唯、姜妍等几任优秀的女友都未能和他走入婚姻殿堂,原因自然是母亲的过度干涉。

 

武志红认为: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状态会投射到他的人际关系上。其中,孩子与异性父母的关系对爱情关系的影响尤为明显。

 

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中,都存在朱雨辰这样的母亲,这样的母亲也造成了中国式婚姻关系的恶性循环

 

中国传统父母大多不因爱情结合,而出于门当户对的考量。于是进入婚姻后,由于没有爱情基础,夫妻双方很容易丧失安全感。此时,他们便寻求情感弥补。比如找情人,或将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这便是父母控制欲的一部分形成原因。

 

没有安全感的母亲将缺失的情感投射到儿子身上时,让儿子难以获得稳定的恋爱关系。

 

一方面,母亲对儿子的情人指指点点,儿子一方面想获得独立性,一方面又产生强大的负疚感、无法真正离开母亲,最后只好将情人至于次要位置。

 

另一反面,儿子很可能倾向于寻找母亲般的情人,并在确定恋爱关系后,将对母亲的愤怒潜意识地发泄到情人身上。

 

而进入婚姻关系后,母亲的控制会酿造不和谐的婆媳关系。为缓解压力,儿子只好疏远妻子,并将焦虑感转移到婚姻以外的事情上,比如找小三,或者专注事业。

 

于是妻子就成为了新的没有安全感的母亲,并将缺失的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开启另一个循环。

 


娱乐圈中另一个典型案例是胡歌。当记者问及胡歌的婚姻情况时,他的回答是“不结婚怎么对得起我妈”。



母亲对儿媳妇的要求也非常不现实,比如必须是圈外人、必须研究生学历等……但这样的类型很难遇到。


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胡歌的自我评价也很低。反应到情感关系中为:不相信自己能被爱、敏感多疑等,于是难以获得稳定的恋爱关系。


 

弗洛伊德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孩子在3-6岁会进入俄狄浦斯期,在这个时间段内,孩子对异性父母会产生多于同性父母的依恋。比如,男生更加依恋母亲,甚至产生超越父亲地位的潜意识。此时如果母亲恰好是溺爱型的,会让儿子产生可以超越父亲的错觉,但同时,又因父母身份的强大而产生罪恶和恐惧的心理。


其结果可能是两方面:一方面因母亲的依恋而缺乏和父亲的相处机会,或在母亲的控诉下不认可父亲,由此产生对男性身份的不认同感,或难以与女性相处;


另一方面,会将对母亲的复杂情感转移到同性身上,成为同性恋。

 

而正确做法是,父母双方既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无条件的爱,又要证明夫妻关系的稳固。这样孩子就会安心地回归到自己的位置上,并获得稳定的内在情感。


当然这种学派的说法不一定绝对。但父母无疑需要在给予爱的同时尊重孩子的独立需求,只有允许他们真正地看见自己,才能帮助他们面对挫折、感受内在生命力、并相信爱。



参考资料:

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

海灵格《谁在我家》

 

【日刻有料】热点评论系列 | 甘肃女孩跳楼 | “姥姥”还是“外婆” | 世界杯 | 104岁科学家安乐死 | 创造101 | 小猪佩奇 | 该不该师生恋 | 美团收购摩拜 | 北京女子图鉴 | 武汉研究生坠亡 | 妇女节谈女权




ID:reknow24

日 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