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虹市首富》:只有哈哈哈的喜剧我咽不下去

日刻 日刻 2021-02-27


作者:李昱微

视觉设计:大西



被朋友圈和微博里疯狂的影片推荐勾引,我去看了《西虹市首富》。粉丝们的推荐理由非常简单,大多不谈情节,而是纯粹的情绪表达,比如:“哈哈哈哈太好笑了”,“本年度看过最好笑的影片”,似乎无法令人拒绝。




于是抱着放松一下的心态看了,尽管好笑,但因情节俗套,看到一半时多少有点倦怠,之后的笑点也因故事本身的俗套而显得尴尬。凭心而论,即使只是为了放松,我也并不觉得这是个好故事。

 

 

 

近年票房不错的喜剧都有类似的毛病:把重心过多放在笑料的营造上,忽视对故事细节的推敲。但观众还是看得下去,毕竟某一类故事即使被重新演绎了无数遍,也能抓住部分观众的眼球。

 

这类故事的套路大多如下:一个心怀理想却不得志的小人物突然经历了重大人生转变。在实现自我或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他受到了层层阻碍,最终,因坚持不懈且心地善良的本性而同时收获美人和财富,成为人生赢家。《羞羞的铁拳》、《煎饼侠》、《缝纫机乐队》讲述的大致都是这么一个故事。

 

《西虹市首富》也不例外。主人公王多鱼是个心怀体育梦的足球守门员,但因能力受限而被开除。窘迫之际,他突然得知自己是亿万财产的继承人,但若要继承财产则需要通过一系列挑战。经过重重挑战后,王多鱼成功地守住了道德底线,并因此收获了美人和财富。




类似的故事拥有可以轻松套进不同人物和不同时空背景的天然优势,还能为草根群众出一口气。草根观众们在主人公的窘迫处境中找到代入感,利用短短两小时做一场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心怀善良和勇气好运必定降临的白日梦,以此作为暂时性的焦虑解放,何乐而不为呢?


同时,由于故事本身的简单,更方便利用人物表情、动作和情节反转来制造笑料,毕竟留了太多空间。


但仔细看,故事的主线大多经不起推敲。


 

电影把自己拔得很高。主人公虽然是屌丝,但在金钱诱惑面前仍然能守住底线,无论踢假球、还是牺牲夏竹的生命换得300亿财产,他都不肯做。看似要宣扬在金钱面前守住道德底线的价值观,但为制造笑料而出现了很多偏差。

 

影片开头,能力有限且蒙受踢假球之冤的王多鱼被踢出球队,一夜暴富后,他带着盛满钱的推土机回到球队,将一大把红色的毛爷爷撒在球场上,惊得教练立马下跪。随后,他先是用钱搞定了会员制高档餐厅的服务,又用钱获得了夏竹男朋友——一个宣扬“不受金钱奴役”的教育家的簇拥。




一个拒绝被金钱收买而踢假球的人却轻易用金钱获得了周围大多数人的尊重,看似是要作为讽刺性铺垫,但再往后看却没有任何反转。比如真正遇到危机时,这些一边簇拥他一边讽刺他的人似是否对他有所疏远,用金钱砸来的地位和尊重是否破产,电影没有挖掘这部分信息,而是将一个人一夜暴富的幸运贯彻到底


那么王多鱼开始时为维护尊严而拒绝收买者的行为还有价值吗?一个不愿被收买的人,转眼便用践踏尊严的金钱来诱惑别人,即使是出于一个月花光300亿的任务,也仍然令人感到别扭。我到更希望给予王多鱼遗产的二爷是希望利用这10亿的权限,来帮助王多鱼扒清金钱世界的嘴脸,将处于资本顶端的自己看到的丑恶世界呈献给后辈,以此教会王多鱼如何更好地继承财产。

 

而既然影片没有挖掘这些,就不得不令人怀疑,看似在宣扬在金钱不抵人情的价值观,实则是用情怀的壳来坚固上层资本的优越性。包括王多鱼拼命想花掉钱却越花越多的情节,似乎更是对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的呈现。

 

那么到底是要关怀小人物,还是为了让小人物认可上层资本的规则呢?




而影片中唯一一个不屑于资本的人物——夏竹,也因豪华的爱情排场而动了心。夏竹对王多鱼的态度转变十分生硬,她发现王多鱼铺天盖地地追求自己,十分困扰,但因坐出租车时遇到了碰瓷的人而发现自己冤枉了王多鱼,以此动摇了对他的印象。再回想起铺天盖地的追求,比如烟花雨,包括之后的王力宏私人演唱会时,便瞬间将对资本持有者的质疑化为了以爱之名的浪漫。但烟花雨和私人演唱会不也是用钱砸出来的浪漫吗?


即使是最终300亿与救人之间的考量也不能为王多鱼的个人魅力增值。毕竟在我看来那是人之为人的底线,与是否拥有300亿并无关系。但夏竹就这样被俘获了。



 

但因为笑料的作用,观众忽视了价值观的偏差,忽视了对内在逻辑性的推敲,甚至在大笑中隐隐地认同了影片里的资本力量。

 

据说万达投资了这部影片,而王多鱼身价十亿的发型也是王思聪的同款。这是否意味着影片是上层阶级与娱乐链条的合谋,以此为上层阶级洗白呢?本质上或许是用娱乐化的方式对资本进行迎合罢了。

 

这么来看,比起影片本身,上映后的好评倒更具喜剧效果。一种嘲讽且带点儿无奈的喜剧效果。


 

但批评一部足够好笑的喜剧作品是有风险的。粉丝大多这样回应:“看个喜剧都得要求深刻,你活得不累吗?”“我就是想笑一笑不行吗?”“每天上班这么累,下班后就想轻松一下不行吗?”

 

这么一说倒是令人不忍心批评。要求喜剧电影深刻化成了剥夺大众快乐的行为,毕竟“笑”是千金难买的奢侈,“人间不值得”,使人发笑是喜剧作品的最高道德。

 

但观众知道他们在笑什么吗?




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这样解释:“大众用身体的解放来对抗社会秩序、道德、规训等,狂欢节的特征是大量的笑声,并往往伴随着冒犯和低级趣味。”但呈现在当下喜剧作品中的狂欢,几乎没有颠覆或解构传统及权威的意味。


它们大多是单纯的生理狂欢,梗会不会垮掉、笑点是否令人尴尬成了衡量喜剧作品是否成功的核心标准。于是呈现在荧幕中的,大多是表情、动作的夸张化、人物行为的出人意料性。




但喜剧本有不同于悲剧的力量,它代表着人的理性价值,本质是向上对抗的力量。当生命中的荒唐与不堪出现时,一部悲剧作品会顺应它哭,但一部喜剧作品则会跳出来,先反观人世的丑恶并用“笑”的方式调侃,再用乐观及自由的喜剧精神唤醒真善美的存在。

 

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在每一种幽默里,都包含着笑与悲哀。喜剧使用幽默作为武器来对抗着世界的丑恶与荒诞,然而仅注重娱乐性的幽默是不具备战斗力的。”



参考资料:

《找回似已失落了的喜剧电影之魂——试论当下中国喜剧片的精神缺失与文化担当之不自觉》金丹元、田承龙

《荒诞的现实化与现实的荒诞化》王璐、杨璐

消解与恶搞的狂欢——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与青年亚文化》杨柳



该内容为腾讯独家合作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日刻有料】影剧系列 |没了黄霑后的徐克还行不行 | 别把《延禧攻略》当职场指南 |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 《我不是药神》没那么好 为什么日本小孩在屋顶上大声表白,中国小孩却在屋顶上控诉父母?《犬之岛》:你看那只狗,好像一个人啊 | 从麦兜、樱桃小丸子到小猪佩奇,动画片里从来都是成年人的焦虑与愿景 




ID:reknow24

日 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